高校美术教育如何渗透学生道德教育

更新时间:2024-03-13 作者:用户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点赞:3762 浏览:8842

教育学家蔡元培提出“没有美育的教育是不完全的教育”的主张.美术教育对大学生的性格的塑造有着非常重要的影响,对培养学生良好的道德品质,培养他们坚持的毅力,树立高尚的思想等是非常有彻实作用的.当代大学生为适应新时代的要求应具备良好的身体素质、健康的心理素质和较高的科学文化素质,而良好的艺术修养对于学生完整、健康的人格培养有着重要的意义.


一、美术教育对大学生道德教育的影响

(一)美术教育中培养大学生良好的道德修养

艺术创作来源于生活、高于生活,美术以人和人的生活作为描写和表现形式,人生活中就包括思想道德,而在美术作品中必须遵循社会道德的标准.美术作品是美术家思想灵魂的写照,被大家所崇敬的真正的艺术家必须有崇高的理想和信念.在美术教育课中,教师通过描述重大历史内容和鲜明的民族文化的题材展示给学生,赋予学生崇高的民族责任感和使命感,激励着同学们不忘历史、坚定信仰、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抵制一些社会不良习气对大学生的道德影响.

(二)美术教育提高大学生的审美情趣

在美术教育中通过审美教育,使学生形成正确的审美认知能力.优秀的美术作品都有一种魅力,使人欣赏的时候能够完全陶醉其中,整个心情、精神都非常的愉快和满足.大学生可以通过对艺术作品的欣赏与作者进行心灵对话,使自己的心灵得到熏陶、感染、净化与提升,使他们对美有一个正确的认识,学会欣赏美、鉴赏美、表现美.

(三)美术教育中塑造健康的人格品质

所谓人格,更多的认为是指个性化的道德境界.美术教育对人的性格的塑造有着非常重要的影响.美术教育最基本的含义是给予受教育者情感熏陶,促进人的情感升华,有丰富情感的人才拥有健全的、完善的人格.缺少了美术教育的传统应试教育,严重压抑了人的积极性和创造性,缺乏个性的人格是不完善的.个性的自由发展是人充分的发挥主动性、积极性的基本条件,而要使学生建立在良好道德的的个性化发展,美术教育则是必不可少的.

(四)美术教育中激发大学生的创新意识

美术教育中的各种动手实践,可以使学生获得丰富的动手趣味和实践经验.美国教育家罗恩菲得认为,“个人的创造力是任何艺术中的属性,美术教育的目标是使用人在创造过程得更富有创造力,这种创造力即是生活和职业的重要基础.”相反,没有受过美术教育的人,虽然工作认真踏实,但很少创意.通过美术课程,特别是设计课程的学习,加强视觉能力训练,并着重动手训练,不仅提高了观察客观世界的深度,而且提高了想象力和创造力.学生能灵活运用全脑思维,激发创意,找到圆满解决各种问题的方法,提高创造能力,树立自信,为在学习及未来职业上的成功作好基础.

二、美术教育中渗透道德教育的措施

(一)发挥专业教师榜样作用,努力营造良好的校园文化

教师的一举一动无不在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学生,为人师表,但有些老师在教育上的误导,缺乏敬业的精神和责任感.作为“灵魂的工程师”,首先,教师要以身作则,言行一致,加强师德修养,养成良好习惯,随时随地给学生作榜样.好的教师应尊重学生、平等地对待他们,给予他们正确的、积极的引导,尊重和倾听他们的见解和困惑,为他们创造一种自由、愉快和谐的学生环境,在一种自由的愉快状态中学习和创作.其次,大学生审美能力的提高不是几节美术课便可以实现的.我们必须把审美的影响延伸到各科教学和校园文化建设的全过程中.蔡元培说过“凡是学校所有的课程,都没有与美育无关的.

(二)改善美术教育课程的设置,培养全面发展的人才

高职院校的美术教育应注意应用性和实践性,以培养高技术应用型人才为根本任务,使大学生在德、智、体、美等方面得到全面发展,以适应就业需要.高职院校应将美术教育置于学校工作的重要位置.开设公共美术选修课,包括《艺术概论》、《音乐鉴赏》、《美术鉴赏》、《影视鉴赏》等,将美术教育列入各教学部门教学计划,学生可根据自己学习需要,自行选择.使美术教学成为提高大学生思想道德素质和文化修养,促进大学生智力开发和创造力,促进心理健康和个性完善的重要手段.

(三)将美术教育融入生活,提升生活质量和社会道德

传统的美术教学注重知识和技能的培养,很少利用生活来展开教学活动,难以激发学生的兴趣.在美术教学中,我们要融合生活,做生活美的缔造者,怎么写作于生活,感受生活的美好.热爱生活的人,讲求生活质量的人,才会去爱他人,才会更关心社会国家.生活中充满着欢喜哀乐,教师可以引导学生作业美术课堂素材的积累,把生活的美好表达出来,创作中吸入丰富的生活气息,让学生在生活中去发现美、感悟美、理解美.通过这样学习,美术更加贴近了学生们的心灵.

高校对校园文化的建设,大学生思想道德的培养十分重视,大学也是学生建立良好道德品质和健康人格关键的时期.营造优美的文化环境,通过美术教育提升学生的审美品位,丰富生活,完善健康人格.

参考文献:

[1]龙健才,李映山,龙雅 .论美术教育的育人功能及其实现途径[M].湘南学院学报,2007(12).

[2]黄英.浅析美术教育与学生的人格塑造[J].才智,2010(18).

[3]范宝龙.论高校美术教育与当代大学生理想人格的培养[J].教育导刊,2009(3).

[4]梁毓玲.浅谈美术教育对中国人格建构的意义[J].科技信息,2010(36).

(作者单位:牡丹江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