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文教学中的人文教育

更新时间:2024-03-08 作者:用户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点赞:12928 浏览:57281

摘 要:中学生作文不但要教给学生作文的章法,还要使作文的过程成为学生心路的历程,在这一过程中,要引导学生弘扬真善美,摒弃检测恶丑.

关 键 词 :作文教学;人文教育;心灵体验;创造性思维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中指出“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作文是心灵世界的展现,是文化、审美、情感、个性、人格等方面全方位整合的过程,我在指导、评价作文时努力做到以下几点:

一、引导学生从心灵体验出发,真实地再现生活底蕴

在作文教学中我注重引导学生去表现生活中真实、善良、友爱、孝敬、诚信、宽容的一面.在一次课前小活动中,一名学生读了一篇题为《妈妈走后》的日记:

星期日一大早,还没到五点,爸爸就叫我起来做饭,我带着不情愿从被窝爬了出来.实在困得不行了,闭着眼睛烧火,饭可算做好了,爸爸和哥哥吃饭了,而我呢?又要忙着喂猪、烧水.进屋吃饭,饭菜都凉了,吃过饭了,爸爸放羊走了,我又开始喂小羊羔,再瞧瞧园子里的驴,正在对着我叫.好不容易忙完,抬头看看表都十点多了.今天我才真正体会到世上最辛苦的是妈妈,最疼我的是妈妈,最无私的还是妈妈.

读完后,我在点评中对这种说真话、诉真情善于捕捉生活亮点的作文给予高度评价,这种评价也感染了其他学生.许多学生都在不经意间在作品中弘扬真善美、抨击检测恶丑.

二、引导学生自觉追求创造性思维

作文的平庸根源在于思想的平庸,有些学生不能捕捉鲜活感人的细节,不能从细微处挖掘精神.针对此情况,应引导学生构建开放、发散、鲜活的思维形态.如,有一位学生从描述春季里肆虐的沙尘写起,反映热爱自然、保护环境的大主题.对于这些有创意的思维,我在评价时重点鼓励,并集结成集,激发了学生的积极性.

三、引导学生丢弃语言面具,让他们使用具有新思想、真情愫的个性化语言

现代信息媒体的多样化,言论空间的开放化,学生往往把一些花哨的词语当作时髦,比如,“老大”“神马”等一些社会用语时不时地出现在文中,虽然是学生弘扬个性的一个表现,但同时也是对学生规范、自然、鲜活个性的冲淡和摒弃,脱离了作文“文学性”的要求,所谓的张扬个性也变成了偏离航向的小船.


“千教万教,教人求真.”作文教学除教给学生作文的章法外,务必教会学生“以吾笔写吾心”,使作文过程成为求真、扬善、立美的过程,做到以“文本”载“人本”,达到“人”“文”统一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