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教育信息化建设

更新时间:2024-03-25 作者:用户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点赞:3734 浏览:12378

摘 要:如何搞好中小学学校教育信息化建设,对教师来说是一个大的课题,并且实施起来是一个系统的工程.本文从四个方面提出了学校教育信息化建设的几点建议.

关 键 词 :信息化建设;转变观念;培养技能;硬件建设;软件建设

中图分类号:G43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7503(2013)09-0031-02

学校教育信息化建设对于认真贯彻执行党的教育方针和教育改革发展纲要,彻底改变教育教学思想与观念,加速实现学校教育教学手段和方法现代化起着重大作用.对于进一步深化基础教育改革,提高基础教育质量与水平,培养出符合“四个面向”要求的合格人才更具有十分深远的意义.学校是教书育人的主要阵地,一个人能否在德智体美诸方面全面发展,成为一名四化建设的有用人才,学校教育教学均起着决定性作用.下面简要谈一谈加强学校教育信息化建设.

一、转变教师观念

首先,必须要求教师转变传统的教育教学观念,从若干年前延续至今的由知识的传授者转变成学生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合作者,使学生在教师引导下自主获得信息、学习新知识,从而形成能力.第二,要采取“走出去、请进来”的方法学习外地经验,请专家科学指导,充分发挥本地本校信息技术高手的引领带动作用,加大培训力度,提高广大教师素质,特别是掌握和运用现代教育技术的能力和水平,加强课件研制,改变只有一本教科书、一本教案多年反复用的陈旧观念及作法.第三,在教学实践中,科学合理使用信息技术手段与方法,着重在教学结构,即教师、学生、教材、媒体手段等要素之间的相互关联、作用的研究实验上下功夫,研究信息技术在每个要素上的功能和作用,研究整个教学结构中信息技术所能发挥的作用和效益.这样才能触动教师灵魂,推动教师改变教育思想观念和方法,逐步提高自己适应教育现代化的能力、素质与水平.

二、培养学生技能

培养学生掌握信息技术的能力是一个不容忽视的大问题.教育信息化绝不仅是教师自身的事情,在要求教师具有信息技术能力和水平的同时,必须使学习者也具有适应教学和学习需要的知识能力和水平,会熟练使用计算机进行各种学习活动.这就要求学校必须按教育部颁发的《关于信息技术课程指导纲要》要求开设信息技术课,加强信息技术基础理论教学,加强计算机应用知识和技能教学,加强学生信息素养的培养.使学生会录入文字,会上网搜集查找相关学习资料与信息,在师生之间、生生之间相互交流、互相学习.只有这样才能使学生学习过程成为信息化建设的组成部分,也突出了学生主体性与参与性.

三、加强硬件建设

虽然教育信息化的硬件建设要求已提出十余年,但学校信息化硬件建设仍处于不均衡状态,农村村级小学没有计算机室,有的只有一台计算机能上网,这些都是不可否认的现实.因此,加强信息化基础设备设施环境建设仍是加强信息化建设的一项艰巨任务.从表面看,这只是一个投入问题,但实质上它决定着信息化发展的步伐.离开硬件建设,加快信息化步伐只是一句空话.因此,必须在信息化硬件建设上下大功夫,改变已有不适应要求的现状.


首先,所有中学和中心小学校必须安装卫星接收器,校校装宽带,建立计算机室、多媒体教室及相关功能室;室内设施设备要达标,安装大屏幕及多媒体投影机;建立软件资料(资源)库.其次,村级小学要建立计算机室,满足学生信息技术课要求,要建立光盘播放点.这两项建设虽然不一定达到高标准,但必须因校制宜,从实用原则出发,满足基本需要.

四、丰富软件资源

在硬件建设满足需要条件下,软件资源是关系到信息化建设成效的重要一环.如果硬件建设达标,没有足够的软件资源应用环节就会出现问题,如同有没有一样,要提高教师、学生信息技术的应用能力,要实现学科教学与信息技术整合也是纸上谈兵.如果只靠教师去开发多媒体素材或自制课件,不仅费时、费力,还无法满足教学需要.缺乏丰富的符合教师需要的资源,无法让学生自主学习,也不可能使学生进行自主发现和自主探索,就无法改变教师一言堂,学生被动听的局面,教师应用信息技术的热情、兴趣、积极性均会受到严重的挫伤,因此,要丰富教学资源,并能坚持高标准、严要求,符合“目的性、科学性、先进性、实用性”的理念,从三个方面加强资源库建设:一是积极搜集、加工整理因特网上的资源;二是合理选择购写经严格审定的配套的电教教材;三是教师根据教学实际需要自行改制、自制课件.从这三方面建设起来的资源库具有很高的质量,还可以不断修改、完善、更新、交流、共享,使教师应用起来快捷方便、实用,从而激发教师应用现代教育技术的热情,推动教育信息化快速发展.

[编辑:昌曙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