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教育的相关内容

更新时间:2024-04-08 作者:用户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点赞:10443 浏览:44407

【摘 要】 小学教育是日后人才培养的关键性时刻,奠定良好的语文基础知识对于小学生日后成长与学习都有着相当重要的作用.小学教育是基础教育的重要环节,而小学语文教育更是这一环节的核心.在我国的素质教育理念知道之下,小学语文教育已经渐渐走入佳境,然而面对不断进步与革新的科学技术水平,小学语文教育怎样能够突破传统教育的瓶颈,在当代教育领域构建一个属于新时代新环境的小学语文教育体系已然成为当代不少学者教育家研究的热点话题之一.

【关 键 词 】 小学语文 课程创新 能力发散

语文教育作为一个整体来设计,要从培养一个真正的人的角度来进行.如果我们只顾眼前的单一的目标,就没有时间去展望、塑造整个的生命.对教育的不断追问和反思是教育进步、社会发展的重要途径.在国际和国内教育改革的大背景下,面对当前整个社会的语文教育和语文环境,我们有必要对中小学语文教育特别是小学语文教育做一个较为深入的反思,因为小学语文教育是人接受正规母语教育的初始阶段,小学又是人的一生中语言学习的最好时光,如果没能让一个人在小学阶段接受最扎实的、最丰富的、最富创造性的、充满人文精神和文化底蕴的母语教育,并以此作为安身立命之本,那么,一切将是不可想像的.

1.当下小学语文教育缺乏创新的原因

课程创新,具体是指教师改变过去单一念课本,讲大纲,出习题的授课方式,转而通过其他手段并采取不同方法运用于具体的教学实践过程中,进而对学生施以正面教育和积极影响,让学生能够化被动为主动,获取新知识、熟悉新事物、掌握新方法,并具备相应的学习能力.小学语文教育是实施素质教育,提升学生素养的重要学科,人教版教材中更是蕴含着丰富的创新教育资源,若能有效运用,对于发展小学生的创新精神,发展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将起到重要作用.但是,当前我们的小学语文教育中课程创新还受制于一些客观因素,没能完全发挥作用.具体原因:①部分学校的教学水平和师资力量薄弱,直接影响着课程创新的真正落实;②课堂气氛不够活跃,由于教师性格的原因,导致在教育教学中缺乏和谐的课堂氛围,让创新教育成为一纸空文.③教师与学生之间互动缺乏,导致课堂教学沉闷,让创新无从谈起;④部分教师的教学观念保守,没能树立以学生为出发点的教学观.在具体教学中一味强调通识性知识的传授,忽视学生个性化的发挥,束缚了学生的创新思维.

2.我国小学语文教育发展现状分析

我国传统的小学语文教学更加注重单一的传授教育手段,从而导致小学生思维和想象力受到阻碍与束缚.单向的“要我学”从思想相就限制我学生自主学习的动力,没有了自由的想象力与创造力,这样的教育模式智慧导致教学任务与效果停滞不前.传统的教学模式往往忽视了学生实际成长过程中所需要的知识,枯燥的课本知识在这时很难勾起学生对于知识的追求和向往.从客观的角度来讲,传统的考试制度,扼制了学生对与语文创作的发挥力.能够激发学生内在最大的潜能才是艺术教育的最终目标,一味的模仿只会导致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受到阻碍.我国的小学语文教育之所以没有发挥出它真正的功能和意义,很多方面在于学校师资力量的不平衡,重视程度也不高等,教师专业技能的欠缺直接导致教学成果的低效率.语文教育是一门特别能够培养学生文学造诣和艺术修养的学科,我国语文历史发展悠久,更是涌现出一批至今仍对我国文学界有着重大影响的诗人学者,他们在文学界所取得的成就也同样为我国教育事业做出了卓越的贡献.目前,我国小学语文教育依然停留在应试教育体系的基础之上,这样的教育理念就导致了当今语文教育模式的约束性与滞后性,大部分院校的教育理念还是与“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存在一定的差距.语文基础知识教育是重要的交际工具,也是我国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语文基础教育的指导思想应该是致力于培养学生的文化修养,它是构建其他学科学习的基础力量,我国当代小学语文教育不但要注重学生对于基础知识的培养更应当在教学的过程当中融入对于爱国主义情操的培养.通过对于语文知识的积累进行对扩展其在其他领域的发展,语文作为我国的母语课程再经历了相当长时期的历练之后,已经有了属于自身的特有的模式与理念,但是随着经济全球化的日益发展,英语教育以及其他课外特长课程的培养已经开始威胁到我国语文教育的主导地位,然而我们应当清楚的是作为母语教育课程,语文教育对与学生的各方面综合素质培养的重要意义,尤其是对于社会还是比较陌生的小学生,语文教育应当提到我国小学教育的重要议程.在全国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工作会议上,教育部决定在未来的5到10年左右在全国中小学普及信息技术教育,这对于我国小学语文教育改革战略的实施具有十分深远的战略意义.在高新技术教学的各个环节中,学生可以充分利用新颖的学习模式学习枯燥的课本知识,在很大程度上改变的单一的接受模式,由“要我学”转变为“我要学”.

3.怎样开展小学语文教育

3.1 怎样发挥小学语文教学的德育功能.

3.1.1 发挥语文课堂教学在德育中的作用,认真抓好语文教师的备课和上课环节.语文教师的备课与上课这两个环节能体现出语文教学对小学生德育的效果,而且效果实现也通过这两个环节.因此,在小学教育中就需要认真抓好教师的备课和上课环节,来实现利用语文教学加强小学生德育教育的目的.在备课环节,为便于在正式上课时能够实施教学目标和教学方式,教师备课时对小学德育相关内容应当详尽、细致地列清楚.在上课环节,教师应当结合小学生的可接受程度、身心特点和发展特点,通过实践教学,依据教案,在开展教学时可以设置一些德育场景,采取小学生喜爱、容易接受的方法来鼓励小学生参与其中,逐渐使小学生在实践中提高道德水平,从而实现小学语文教学的德育功能.

3.1.2 从语文教材中挖掘教材的德育内涵.在语文教学中需要充分挖掘教材的德育内涵是由小学语文教学与小学阶段德育目标和内容的契合性决定的.首先,学校和教师甚至其他教职工都要认识到利用语文教学强化学生德育的重要意义和德育的重要性,对利用语文教材加强小学生的德育水平能够在思想上引起足够的重视,从而奠定挖掘语文教材德育内涵的思想基础.其次,小学语文教师在上课前一定要全面、深层次地把握教材.小学语文教材理解透彻,不但能够看到小学语文教材表面的知识和内容,而且还要从小学阶段德育的目标和内容看到小学语文教材潜在的德育内涵,并且能够体现在教学中,来促使小学语文教学德育功能的发挥.

3.2 培养学生的基础能力.知识和能力是构成小学语文基础能力的必备条件,缺一不可.知识是能力的前提,能力是知识的运用,要重视知识和能力的重要性.知识可以通过教师传授、媒介宣传、网络覆盖等多种方式获得,而能力是必须具备大量的知识储备且经过亲身的实践锻炼才能够获得,学生在理解能力、表达方式、观察和思维等能力方面要加强练习,才能够增强基础能力.

3.3 在教学过程中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教师要充分相信和尊重低年级学生,因为他们这个年龄段心智不成熟,头脑简单,每个人有着不同的个性特征.教师应该区别对待,调动他们的主观能动性,使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体,因此必须做到积极组织学生开展讨论,学生们要敢于发表自己的见解,学会与他人交换观点,以此来扬长避短.学生们在与他人进行合作学习的同时也提高了自己的学习品质.培养学生的独立学习能力,低年级学生具有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能力的可能性,因为在这个阶段他们已经具备了眼、手、口、脑并用的基本的学习能力,教师应该鼓励学生们利用自己的基本能力来提高独立学习的能力.

4.结论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实现课程创新的最终目的,是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激发学生的发散性思维.而这项工作并非一蹴而就的事,而是要求我们的教师在日常的教学实践中始终坚持课程创新的思维方式,鼓励质疑,优化设计,改变旧有思维模式,精心组织教学,科学进行指导,大胆创新尝试,唯有如此,小学语文教学在课程创新上才能迈上新台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