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生诚信教育之我见

更新时间:2024-01-30 作者:用户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点赞:32559 浏览:153921

当前,受社会转型时期价值观念多元化的不断冲击,中学生的诚信缺失现象越来越突出,这个问题得到社会各界尤其是教育界的广泛关注.加强中学生的诚信教育成为摆在教育工作者面前的首要任务.

一、中学生诚信缺失的主要表现

(一)学习方面

关于学习方面的诚信,中学生考试的现象在中学里已是普遍的事实.大部分人都有考试的行为.有些同学时常抄袭作业,一个班几十份作业常有一个“版本”的情况出现,错了都错了.考试如果不及格,他们会用涂改试卷的方法欺骗家长.

(二)日常交往方面

大部分学生不管是在学校与老师、同学交往,还是在社会上与其他人交往,甚至是和自己的家人交往都会有言行不一致的表现,这种表现往往是与自身利益相联系的,如果会给自己带来批评、惩罚,他就会选择不诚信的作法.随着网络走进千家万户,在日常交往中另一个诚信缺失在初中生中表现得非常的突出,那就是学生网上利用匿名互相谩骂,互相攻击,发表一些不负责任的帖子言论.

(三)日常生活方面

日常生活方面,同班同学极可能出现互相攀比的现象.家长为了让学生在学校学习和生活顺利,对孩子的要求是有求必应,尽量满足孩子的要求.可是,有些孩子的家庭条件并不好,而孩子为了满足自己的虚荣心,为了掩盖自己的自卑感,他们会向家长提出超出家庭能够承受的生活要求,这也是不诚信的表现.当父母不能满足他们的要求时,可能会通过其他手段来满足自己的这种虚荣心.

二、 中学生诚信现状的原因分析

1.社会原因

市场经济的冲击,经济成分和经济利益的多样化、社会生活方式的多样化、社会组织形式的多样化、就业岗位和就业方式的多样化日趋明显.人们的思想观念、思维方式和价值取向也随之有了变化,呈现多元化的特点.而这些变化在学生的认识中产生了错位,那就是不诚信在某种程度上可以成为一种谋生的手段,甚至是获得利益回报的一个途径.由于中学生正处在模仿性极强的年龄阶段,对社会事物具有较强的好奇心,非常容易接受外界不健康的思想.

2. 家庭原因

长期以来的“唯分数论”,只要能得高分、能进名校,其他方面都是次要的,甚至可以忽略.这种思想导致家长在家庭教育过程中只注重成绩的高低,而忽略了对孩子思想品德教育,对孩子平时不诚实的行为也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有的家长,甚至任凭孩子自由发展或者错误引导孩子.“在任何时候都不能吃亏”等话对学生的诚信品质养成是非常不利的.

3.学校原因

学校教育对学生的影响.学校是教书育人的地方,但重视了教书却忽略了育人.一个方面,有些学校内部管理制度不完善,没有注重学生的道德教育,让学生形成不思进取、散漫的学习、生活态度,并产生了厌学的情绪.另一方面,有些教师往往通过一些简单的手段和措施来惩罚学生,但没有让学生从内心意识到自己错在哪,没有感受到道德的真正内涵.学生在校的诚信品德的形成受到了限制.

4. 自身原因

大部分中学生诚信的丧失是“从众心理”所致,从心理学角度来看,人都有一种“从众心理”比较容易受环境影响改变自己的观点,行为会随着周围人的想法而改变,当自身利益与诚信发生冲突时,有的中学生就冲破道德底线,做出不诚信的行为 ,这种由“从众心理”的产生到不诚信行为的发生究其根源还在于中学生的道德品质修养不够、诚信信念不够坚定.

三、 中学生诚信教育应采取的措施


1.家庭方面,父母要树立正确的榜样.

家长在对学生的诚信教育中扮演者极为重要的角色.这种角色不单单是从理论上对孩子进行诚实守信教育,更应是表里如一的示范作用.

2. 教师方面,要以身作则,身正为范.

教师的一言一行,都会对学生产生影响,一定要在思想政治,道德品质,学识学风,全面以身作则,自觉率先垂范,这样才能真正的为人师表.

3. 学校方面,要为学生营造良好的诚信氛围.

学校在实施诚信教育活动过程中,要开展相应的宣传教育活动,充分利用橱窗、宣传板报、校园广播、电视和校报,宣传诚信的重要意义,进一步强化“诚信光荣,不守信可耻”的道德观念,真正形成“诚信者受赞扬,不守信受贬斥”的校园氛围.尤其对校园发生的不诚信的事情,要看准苗头,认真对待,及时进行舆论谴责.

开展诚信教育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工程,只有学校、社会、家庭共同协力,才能构筑起诚信的道德大厦.我们必须时时刻刻常抓不懈,为祖国未来输出具有良好道德品质的高标准人才而不断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