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加强护理人文关怀教育的

更新时间:2024-03-19 作者:用户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点赞:28561 浏览:132391

【摘 要 】 本文旨在通过对护理人文关怀教育的必要性分析,明确人文关怀教育在护理教育中的地位与作用,剖析护理人文关怀教育现状,揭示目前护理人文关怀教育所面临的问题,进一步探讨如何加强护理人文关怀教育,提出解决策略,达到护理人文关怀教育的培养目标,培养符合社会发展需要的高素质护理人才.

【关 键 词 】 护理; 人文关怀; 人文关怀教育

护理是一门具有浓重人文色彩的学科,具有科学和人文双重属性.人文关怀是护理的核心价值,要使护理的核心价值得以凸显,护理的人文关怀得以实现,必须从护理教育入手,在护理教育中应重视和加强人文关怀教育.通过剖析护理人文教育现状发现目前护理人文关怀教育多流于形式,课程设置不足,师资匮乏等问题.面对目前护理人文关怀教育中的问题,笔者认为要加强护理人文关怀教育需要从教育环境,课程设置,教学模式与师资四个方面着手进行改革创新.通过创建人文关怀教育环境,增加人文关怀教育课程比重,创新人文关怀教学模式与提高教师人文关怀素养等策略,加强护理的人文关怀教育,达到护理教育中人文关怀的培养目标,以实现护理的人文关怀教育.

1.护理人文关怀教育的必要性分析

1.1 人文关怀是护理的本质要求 护理(nursing)一词源于拉丁文“Nutricius”,意含抚育、照顾、保护,自从人类的诞生,护理也随之应运而生.护理的对象是人,护理是为有需要的人提供照顾与保护.这个过程是有情感的参与,带着人性的温度.我国自古就有“仁爱为怀”、“视病吾亲”等思想,强调了对患者的关怀抚慰,体现了医学护理人性的关怀照护.自20世纪70年代始,西方护理学家提出护理的本质是关怀[1].人文关怀是护理学科的核心和精髓[2].护理本身的学科性质决定了其与人密不可分,它不仅涉及对“生物学的人”的生命健康的维护,更要兼顾“社会性的人”在心理、文化、信仰等属性方面的需求[3].护理的过程贯穿了人文关怀,人文关怀是护理的核心价值,也是护理的本质要求.

1.2 人文关怀是护理专业发展的必然要求 1977年,美国医学家恩格尔提出了“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强调关注人的整体性.在此模式思想指导下,护理发生了根本性的变革,由片面关注人的生理因素转变为全面关注人的生理、心理与社会因素,由提供单纯的专业技术照顾转向提供具有人文关怀的专业性的照顾.1994年,袁剑士从国外引入了整体护理,随后整体护理在全国各大医院推广实行.整体护理作为现代护理模式强调“以患者为中心”,为患者提供生理、心理、社会三方面的护理.这种现代护理模式蕴含了护理人文关怀的本质,人文关怀是现代护理模式的核心理念.2010年,为加强医院临床护理工作,为人民群众提供优质的护理怎么写作,卫生部下达了“优质护理怎么写作示范工程”的活动通知[4].活动方案特别提出了将“以患者为中心”的护理理念与人文关怀融入到护理工作中.由此可知,人文关怀是护理发展的必然要求.

1.3 人文关怀教育是护理教育发展的内在要求 2006年,我国政府提出的“以人为本、创建和谐社会”的总体目标.构建和谐社会关键要素是人,人的培养倚赖教育.在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中提出了坚持以人为本、全面实施素质教育是教育改革发展的战略主题.不难看出,“以人为本”的理念已经深植于社会发展、教育改革发展之中.护理教育作为教育系统的子系统,“以人为本”的理念指导护理教育的发展,而人文关怀教育是以人本主义教育学思想为指导,贯彻“以人为本”的理念.由此可见,人文关怀教育是护理教育发展的内在要求,是贯彻落实党的教育方针的具体体现.

2.护理人文关怀教育的现状剖析

2.1 人文关怀教育流于形式 人文关怀教育在护理教育中的重要性与必要性不言而喻,但目前人文关怀教育大多流于形式,没有深入开展护理人文关怀教育.在护理教育中关于人文关怀教育提得多,具体落实少,大部分人文关怀教育停留在表层,未向纵深发展,人文关怀教育的教学模式较滞后,目前仍然多采用教师讲,学生听以单向传递人文知识的方式实施护理人文教育,教学方法多以传统的课堂讲授为主.

2.2 人文关怀教育课程设置不足 目前尽管大部分学校都设有相应的人文课程,如《护理礼仪》、《护理心理》、《人际沟通》等课程,但总的来说课程设置不足.根据有关统计表明,我国护理院校除“两课”教学时数外,人文课程学时数只占总时数的1.8%~8.4%,平均4.2%[5].课程设置明显偏重于专业课程,人文课程设置相对较少.20世纪90年代以来,各校在人文课程设置上虽加大了医学人文社科类课程的比重,但各学校在人文课程设置上很不平衡,在护士人文素质课程的设置上有极强的自由选择性和随意性[6].

2.3 人文关怀教育师资匮乏 人文关怀教育实施的关键是教师.护理专业教师是通过护理专业教育毕业到校任教,或从医院临床积累了丰富经验转入学校任教,具备扎实的专业知识,但由于长期接受医学护理的专业教育,缺乏人文方面的教育.据李惠玲等调查显示:91%的专业护士在校期间未接受过有关人文科学的课程或讲座;87%的专业护士无法说出人文科学知识所包括的主要内容[7].专职护理实践教师对文学、哲学、历史、学、心理学、美学的熟知和掌握的人数只有12%~29%,而了解和不知道的比例高达71%~88%[8].由此可见,护理教师人文质素偏低,人文关怀教育能力较欠缺,无法将专业教育与人文关怀教育有机结合,融为一体,致使护理专业教育与人文教育的脱离.

3.加强护理人文关怀教育策略

3.1 创新人文关怀教育模式

3.1.1 创设契合人文关怀教育的环境 人文关怀教育环境包括校园环境和课堂教学环境.积极建设校园人文环境.用各种植物,花草美化校园环境,使学生感受自然之美;在校园中塑立如现代护理创始人南丁格尔、白求恩等名人雕像,使学生感受崇高之美;建校园文化墙,在校园文化墙上标出希波克拉底誓言和南丁格尔誓言,增添人文气息,彰显人文精神.在5.12国际护士节,通过丰富多彩的活动,如授帽仪式,护理技能竞赛等,在校园营造护理人文氛围,增强学生对护理的职业认同感.同时积极创设课堂教学的人文环境.在教室环境的布置上注重人性化,如光线充足、色彩协调、温度适宜、音响图像设备完好等.在课堂教学中通过图片、音乐、影片围绕护理人文教育目标创设情境,营造课堂教学的人文环境.让学生在护理人文环境中受到熏陶,在人文环境与具体情境中去感知人文关怀. 3.1.2 融合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 依据护理人文关怀教育的教学目标精选教学内容,灵活运用多种教学方法如情境创设法、案例分析法、任务驱动法、角色扮演法等去呈现教学内容,通过纯理论的讲解人文知识无法实现人文关怀教育的培养目标,需要创设特定情境让学生在具体情境中去感知人文关怀,激发学生情感.让学生通过感知人文关怀、学习人文关怀知识,形成人文关怀能力,最终内化为人文关怀品质.

3.1.2.1 创设情境,感知人文关怀 依据教学内容创设情境.通过情境创设激发学生的兴趣与内在情感.创设情境在时间分布上可以分为课首、课中和课末.课首创境如在《内科护理》肺结核患者的护理讲解中,首先用图片展示《红楼梦》里林贷玉的形象,给学生呈现一个羸弱女子的形象,激发学生的同情心;再引用《红楼梦》里的对林贷玉的语句描述“两弯似楚非庭胃烟眉,一双似泣非泣含露目,态生两庸之愁,娇袭一身之病,嫡静似娇花照水,行动如弱柳扶风”;形象的图片加上生动的描述,激发学生的兴趣.课中创境如在白血病患者护理的讲解中,讲到白血病化疗后患者容易发生感染,需进行保护性隔离时,给学生呈现这样一幅画面:在隔离病房里透着玻璃望着在病房外守护她的父母,眼眶饱含泪水.随后向学生提问:“如果你们是小女孩,你们有什么感受?”激发学生内在的情感,让学生移情去体会患者的感受.课末创境如在《内科护理》艾滋病患者护理的讲解中,在课末播放一段公益短片《爱在阳光下》,呼吁学生对待艾滋患者应多一份理解和关怀,少一份歧视和冷漠,使学生已被激发出来的情感得以升华.

3.1.2.2 案例牵引,学习人文知识 如在《护理学基础》导尿术中,呈现这样一个案例:一个女高中生因尿潴留需行导尿术,此时病房门开着,病房外有很多过往的人,病床没有遮挡,护士准备好用物步入病房为患者导尿,患者却拒绝护士为其导尿.案例分析:“案例中的患者为何拒绝导尿?”引发讨论:让学生分小组讨论案例中的问题,挖掘案例中的人文关怀要素.任务牵引:同学们你们作为该案例中的护士,该如何满足患者的人文关怀需要?解决方案:请其他人暂时离开病房,关门,注意遮挡,保护患者隐私.通过探讨最后在教师的引导下形成结论:在护理中注重人文关怀,尊重患者隐私,尊重患者人格,满足患者心理需求.以此提高学生认识,升华情感,使人文关怀品质得以内化.

3.1.2.3 模拟实践,培养人文关怀能力 在实训课中,通过角色扮演、模拟情境让学生置身于具体情境去感知人文关怀,对模拟患者实施人文关怀.在实施人文关怀的过程中培养其人文关怀能力.如《护理学基础》静脉输液法的训练中,让学生在操作过程中对模拟患者实施人文关怀.静脉输液开始阶段,让学生考虑到患者对静脉穿刺有惧怕心理,先与患者沟通,进行解释和疏导;考虑到输液过程中入厕不便,先询问患者是否需要入厕,如有需要协助患者入厕.在输液过程中,让学生具有爱伤观,轻扎止血带,尽可能一次穿刺成功,减少患者痛苦.在输液结束时,帮助患者盖好被子,把呼叫器置于床头,并感谢患者的配合.通过学生实际操作,模拟互动,培养学生人文关怀能力.

3.2 增加人文关怀教育课程比重 人文关怀教育总目标由知识、能力与情感目标所构成.要达到知识目标,学生需要系统的学习人文关怀知识,而人文关怀知识的学习要求有足够的人文关怀教育课程作为支撑.依据《中国护理事业发展规划纲要(2011-2015年)》提出加快护理教育改革与发展,突出护理专业特点,在课程设置中加大心理学、人文和社会科学知识的比重,增强人文关怀意识.增加中职护理的人文关怀教育课程比重,一方面在有限的课程中尽可能的增设人文课程;另一方面积极开发新课程,对人文关怀课程与护理专业课程进行整合.

3.3 提高教师人文关怀素养 加强对护理专业教师人文关怀教育的相关培训.护理专业教师利用周末或检测期系统学习心理学,美学,学,人际沟通等人文课程,掌握人文知识;同时加强护理理论的学习,把人文知识和护理理论相联结,从专业角度理解人文关怀的核心价值,生成人文关怀理念.将人文关怀理念渗透到专业教育中,在教育实践中增强人文关怀能力,以达到提高自身的人文关怀素养的目的.具有人文关怀素养的专业教师通过自身的言行举止,把人文关怀传递给学生,使学生在潜移默化中接受到人文关怀教育.美国学者Beck进行Meta分析得出,学生受教育期间,对其关怀能力的培养影响最大的是教师的关怀榜样作用[9].人文关怀是一种专业素养,不仅可以使学生在校学习期间得到最大限度地全面发展,还可以使他们走上工作岗位后,以人文关怀的素养回报他人,回报社会.加强护理教育中的人文关怀教育,是应护理职业发展与教育改革发展的双重要求.转变护理人文关怀教育观念,围绕护理教育的人文关怀教育培养目标,积极探索护理人文关怀教育新模式,使护生掌握人文关怀知识,具备人文关怀能力,满足患者的人文关怀需求,提供优质的护理怎么写作,促进护理专业的发展.


.浅谈教师对学生的人文关怀[J].中国科技信息,2005,7(2):188.

(收稿日期:2013-01-25) (本文编辑:连胜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