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信息化实践

更新时间:2024-03-03 作者:用户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点赞:11993 浏览:54365

[摘 要 ]随着科学技术的迅速发展,社会信息化程度日益加深,教育体系中信息化改革也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逐步推进我国教育信息化的进程成为实现整体教育现代化的突破口.文章在界定了教育信息化概念与内容的基础上,分析探讨了教育信息化进程中面临的主要问题,并逐一阐述了各种问题的解决方案.

[关 键 词 ]教育信息化 问题分析 对策方案

[作者简介]孙莹莹(1981- ),女,吉林吉林人,北华大学信息技术学院教育技术系,讲师,硕士,研究方向为教学过程设计与媒体开发.(吉林 吉林 132013)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3985(2012)33-0163-02

人类的新世纪已经走过了十年,在这十年间,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和广泛应用,逐渐改变着世界的经济结构与增长方式,改变着世界政治的格局,还改变着人们的生活习惯以及学习方式.在我国,信息化已成为现代化建设的重要战略举措.教育系统承担着为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培养高素质劳动者的重要任务以及为社会成员普及信息化知识和技能的重要任务.“十一五”期间,我国教育部门将信息化放到优先发展的战略位置上来,以期主动适应经济和社会信息化的要求,加快信息化建设步伐,以教育的信息化带动整体教育的现代化,目标在于实现信息化建设的跨越式发展,为经济和社会发展作出贡献.

一、教育信息化的意义

1.教育信息化推动了教育信息化理论发展.教育信息化过程,即是现代科学技术实践于教育的过程,在此过程中出现的各种问题及现象,需要结合教育信息化的理论和方法进行综合分析与解释,在分析解释的同时推进相关理论和方法的发展与完善.因此,解决这些问题的过程也就是相关教育信息化理论不断发展完善的过程.

2.教育信息化是教育现代化的重要内容,是实现终身教育的必要条件.教育信息化是教育现代化的一次重要变革,在解决教育信息化过程中出现的技术、人才、内容和管理等多方面问题的同时,不仅能极大地丰富现代化教育内容,还将对与教育现代化相对应的教育思想、教育方法、教育手段、教育管理、教师的素质和技能等方面产生深刻的影响,使得信息技术更加适应不断发展的教育现代化.

3.教育信息化有利于缩小不同年龄层劳动者的教育差距,是构建终身教育体系、提高全体国民素质的有效途径.当今社会,科学技术迅猛发展,知识更新周期急剧缩短.在这种情况下,仅仅依靠在学校课堂中获取知识的单一途径已远远不能满足当今社会的需要.因此,学校教育工作者必须运用信息技术改革现有的教育手段,并同时引导学习者学会运用现代教育技术进行自我知识更新,把传统单一的学校教育方式改革为以传统教育为根、以现代教育技术为途径进行终身学习的终身教育体系,保证每一位国民都有接受教育的机会.教育信息化有利于从根本上消除由于年龄差异或教育经历不同而产生的教育水平差距,是实现建设学习型社会、构建终身教育体系、提高全体国民素质的有效途径.

4.教育信息化有利于人才的培养.培养当今社会所需要的人才是教育信息化的根本目标.第一,教育信息化为终身教育的实施提供了良好的学习环境,使得学习者能够更方便、快捷、高效地接受教育,帮助学习者获取知识.第二,利用教育信息化提供的多媒体教学手段能够把抽象的道理形象化,通过鲜明的形象,帮助学习者树立正确的思想道德观念.第三,教育信息化过程中,网络资源的共享性、交互性、灵活性等特征可以帮助学习者实现异地交流、讨论和协作,培养学习者的团队意识和相互协作的能力的同时还可以提升学习者学会分析和利用资源的能力.

5.教育信息化可以促进教育信息产业的发展.教育信息化的过程是当今社会先进的科学技术在教育系统中广泛、合理应用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先进的科学技术可以极大地推动教育信息产业的发展;反过来,教育信息化有利于在全社会大范围、快速有效普及信息技术知识应用技能,为科学技术进一步发展创造条件.另外,教育信息化担负着培养国民经济和社会信息化急需的初、中级信息化专业技术人才的任务,在加快信息化科研成果和信息技术优势向现实生产力转化过程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二、教育信息化进程中普遍存在的问题分析

1.技术应用问题.当今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虽说可以极大地满足教育信息化硬件设施建设的需要,但对于如何将信息技术正确合理地应用到教育信息化过程,如何确保信息技术的运用能够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为教育的发展提供正向推动力量等问题还没有得到很好的解决.其中存在的问题主要表现在:一是大部分一线教师在其教学的过程中没有主动运用信息技术的意识,对信息技术的使用能力不够灵活,没能从传统的知识教授者转变成学习者自主学习的指导者、帮助者和启发者,在教学模式与信息技术结合的问题上容易走极端;二是学习者在学习过程中不能灵活利用信息技术,许多学习者在面对新型信息技术教学模式时没有主动调整学习方式,还是采取被动式的学习模式,以单一的获取途径获取知识,导致理论和实践存在严重脱节现象的出现,使得信息技术的运用没有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

2.人才缺失问题.如果我们将教育体系看做是一个“产业”,那么教育和教育信息化主要取决于教育人员的知识结构、思想观念、创新精神和开拓能力.所以,教育信息化发展过程中,人才的培养才是整个产业的关键.然而,相关人才匮乏是当今信息科技时代面临的一个普遍性问题.教育信息化过程中相关教学硬件、软件的研制开发需要人才;对教育者和学习者使用信息技术的观念和技能的教育培训也需要相关的人才.但我国目前面临的情况却是人才需求量大、优秀的专业人才少、人才结构较单一等一系列问题,严重制约着教育信息化改革的深入,使得我国的教育信息化改革停留在表面或较浅层面,没有实现教育信息化改革的预期目标.

3.思想观念问题.教育信息化进程中的思想观念问题是一个不容忽视的问题,错误观念出现在许多地方,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1)重视硬件建设,轻视软件开发.认为硬件建设是有形的、摸得见看得着,而忽略了与硬件配套的软件的开发运用.使得缺少教学内容的硬件虽然有很好的配置,却也不能很好地运用于教育实际.(2)重视一般应用,轻视教学应用.教育信息化不单单是简单地将新型媒体引入教学领域,媒体不单单只是呈现教学信息的工具.从事教学工作的教育工作者除了要将新型媒体作为一种呈现信息的媒介运用于传统教学,还应根据新型媒体的特点改变教学方法及手段,突破传统教学方法的制约,真正实现信息化教学.(3)有“为应用而应用”的问题.部分学校领导思想观念陈旧,不愿意推动教育信息化改革,导致学校不愿在教学人员培训上投入更多的资金,严重影响人才的培养.(4)理论研究成果脱离实际,在实践中很少能有效应用.由于从事教育信息化技术层次人员大部分不是一线教学人员,因此会出现技术人员研究内容与成果脱离于实际教学,而一线教学人员又不懂如何将技术引进实际教学而加以研究,不同人员在自身领域内进行封闭研究而不愿沟通、交流的情况. 4.实际管理问题.教育信息化并不是简单意义上的“信息技术管理教学”,而应该是教育的一个信息化教学模式.在教育信息化过程中,实际管理非常重要.一是需要注意教育信息化基础设施建设的管理问题.二是需要注意信息技术在教育系统利用过程中的管理问题.例如,如何使得信息技术在教育系统中得到充分利用,如何处理闲置设备,如何处理好设备的购置与更新等问题.

三、解决教育信息化进程中存在问题的对策

1.加强基础设施建设的利用与更新,提高设备利用率,减少资源浪费.基础设施建设是实现教育信息化的根本保证,只有在建设过程中以实际教学需要为基点,统筹规划、合理布局,才能搞好教育信息基础设施资源的建设工作,才能保证教育信息化体制的良好实施.在建设过程中需注意几个方面:

首先,重视前期整体规划工作.在进行教育信息化基础建设之初,应着重分析本地区学校的教育现状以及未来信息化教育发展模式与发展进度等相关问题.在此基础上,合理规划、尽量做好能够适应现代教育发展需要的整体性建设规划,使教育信息化建设既能够解决当前本地区教育的实际需要,同时,又能为信息化教育发展留出一定的空间,以满足因信息技术手段更新或教育模式转变而产生问题时进行进一步发展或改革的需要.

其次,结合实际情况建设基础设施.教育信息化建设过程中切忌脱离实际情况的出现,避免因标准过高造成建设中的资源浪费.基础设施建设一定要以满足并略高于当前教育信息化需要为标准,不做“标杆工程”或“面子工程”等高标准投入,不规划建设当前根本不需要的基础设施,尽量减少不必要的教育资金浪费,以建设节约型社会及可持续发展为理念.

最后,统筹资源,合理安排设备更新.经过几年的使用,一些仪器、设备等基础设施部件可能已经满足不了所在地区或所在学校的信息化教育教学现状,所以,设施更新是必须要进行的.但更新不等于将仪器、设备简单的作废,而是应根据其实际情况做阶梯性调整.比如,本地区或学校学习设备更新时,可在替换下来的设备中挑选出情况较好的设备,更新到教育信息基础设施建设较薄弱地区或学校继续使用,提升薄弱地区学校的基础设施建设.这样,既解决了信息化发展设备更新问题,又带动了周边地区信息化基础设施的建设,从而保证了资源的合理利用,避免造成资源浪费.


2.大力开展培训工作,培养教育信息化所需人才.基础设施建设解决了教育信息化中的基础条件,但实施教育信息化的关键问题在于培养掌握着有效使用信息化设施进行教育信息化工作推广的人才.因此,在进行教育信息化基础设施建设的同时应着重培养一批掌握先进技术、能够灵活应用信息化设施的教育信息化培训教师,帮助他们能够灵活使用信息化资源,能够顺利将教育信息化工作展开,使教育信息化工作从理论走向实际.

3.努力使硬件、软件设施与教育应用紧密结合,更加关注软件建设.在教育信息化进程中重视教育技术在实际教学过程中的教学效果反馈,通过分析反馈结果形成的原因,找到教育信息技术在教育应用过程中出现的问题与解决方法,在此基础上进行教育方式、教学方法的改革.与此同时,重视教育软件的开发与利用,使得教育信息化能产生出更加丰厚的教学效果.

4.加强教育信息化管理,努力使各个组成部分良好结合.加强教育信息化各个组成部件的统筹规划,重视教育信息化的科学管理,使各个组成部分能有机配合、良好运转,保证教育信息化实现整体全面的发展.

[参考文献]

[1]安宝生.我国高校信息化体系的四大支柱[J].教育研究,2004(2).

[2]韩广琳.现代教育技术探索的理论与实践[J].煤炭技术,2011(1).

[3]蔡连玉.教育信息化管理:一个新的研究领域[J].中国远程教育,2007(2).

[4]陈忠平.高校大学生创业教育的现状分析与大学生创业教育对策[J].煤炭技术,2010(10).

[5]孟汇海.教育信息化:为继续教育加油[J].中国教育报,2003(27).

[6]马延霞.教育信息化对教育发展的推动作用[J].山东省经济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4(4).

[7]王耀.素质教育与社会经济发展的互动机制研究[J].经济经纬,1999(1).

[8]王建才.教育信息化的发展[J].黑龙江科技信息,2008(22).

[9]徐麟.教育信息化研究[J].西南政法大学学报,2004(4).

[10]杨晓宏.全面解读教育信息化[J].电化教育研究,2005(1).

相关论文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