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要减少“刻意教育”?

更新时间:2024-03-13 作者:用户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点赞:15601 浏览:69173

你苦恼于精心设计了那么多的教育方式,主题班会、演讲比赛等,但效果并不理想.

我想,不理想的原因,是不是恰恰在于你的设计过于“精心”了?

苏霍姆林斯基在《给教师的一百条建议》中,给教师提的最后一条建议是:“保密等”

教育家这样写道:我在本书中所提出的一切建议,仅供教师知道,不必让学生知道.学生了解教育,懂得教育,一般说来,是有害而无益的.这是因为,在自然而然的气氛中对学生施加教育影响,是这种影响产生高度效果的条件之一.换句话说,学生不必在每个具体情况下知道教师是在教育他.教育意图要隐蔽在友好和无拘无束的相互关系气氛中.

没有人会否定教育有着鲜明的目的性.教育要给人以积极的引导和影响,这是我们的教育使命使然.否定了这一点,就否定了教育本身.但是,教育目标没必要天天挂在嘴上,或者唯恐学生不知道而不停地宣示.无数优秀教师的成功经验已经证明,教育的意图隐蔽得越好,教育效果就越佳.不动声色、不知不觉、了无痕迹、天衣无缝、自然润物、潜移默化等这些都是教育的艺术,也是教育的境界.苏霍姆林斯基将其称为“在自然而然的气氛中对学生施加教育”,我将它姑且简称为“自然的教育”.

什么是“刻意的教育”

与这种“自然的教育”背道而驰的,便是“刻意的教育”——大张旗鼓、声势浩大、旗帜鲜明、开门见山、直截了当、声泪俱下等生怕学生不知道是在教育他们.教师毫不隐瞒自己的教育意图,甚至公开说:“我是为你们好哇!”班会比赛、征文比赛、演讲比赛、板报比赛等都是“刻意的教育”的形式.当然,“刻意的教育”不一定都是说教式的,有的“刻意的教育”还设计成活动或游戏,也颇为“生动”呢!

我从《重庆晚报》上看到一张场面壮观的照片——

大操场上,成百上千的人排得整整齐齐,横看竖看斜看都宛如大型团体操表演;仔细看,是孩子正给家长洗脚——母亲(或父亲)坐着,脚伸进盆里,孩子蹲着,双手正搓着母亲(或父亲)的脚.

这是最近几年比较时兴的一种教育方式,准确地说,是培养孝心的方式.在有的学校,校方还要求学生给父母洗脚时必须跪着.

类似的简单化作秀般的“德育创新”还不少.比如,为了让孩子体验妈妈怀孕的不容易,便让小学生在肚子上绑一天或一周沙袋;为了让孩子体验亲情,便将全校学生集中在操场上,拥抱爸爸妈妈;为了让孩子感恩,同样是在操场上让孩子们一起喊:“爸爸妈妈,我爱你!”然后齐刷刷地给爸爸妈妈下跪等

我很怀疑这种“刻意教育”能不能收到真正持久的效果——一时的感动是可能的,但我说的是“持久的效果”.当然,我知道教育必须通过一定的形式来做,或者说,一定的形式总是表达了一定的内容;而且我也相信,类似的活动之后,孩子们的作文中,一定会有许多诸如“通过这次活动,我真切感受到了等”之类的语言,但是如此一次性的“感人肺腑”,一次性的“震撼人心”,一次性的“催人泪下”,一次性的“强烈反响”等就真的能够收到持久的实效吗?

教育哪有这么简单!

这些“刻意的教育”都很有创意、很新颖,容易引起孩子的兴趣,这样的教育形式偶尔用用也无妨.但关键是,切不可高估这些教育的效果——这种“刻意的教育”的效果肯定是有限的.当然,活动之后,孩子会纷纷写作文说自己如何如何“深受教育”,“体验到做母亲的不容易”,“尝到了乡下劳动的艰苦”云云.但这些表白并不能作为衡量教育实效的真正依据.过了几天,不孝敬父母的孩子照样不孝敬父母,不爱劳动的孩子照样不爱劳动.孩子在“当孕妇”时,在给妈妈洗脚时,在乡下生活时,始终知道这是游戏,好玩、有趣,哪怕在乡下呆一个月的确很艰苦,孩子也会对自己说:“不要紧,反正也就一个月嘛!”教育有时候需要游戏,但游戏本身并不完全等同于教育.

我们现在的教育,有时太刻意了,甚至太做作了.

教育应当自然而然

我们所提倡的“自然的教育”,通俗地说,就是培养孩子一种良好的生活习惯.爱的教育,就是培养学生懂得爱、表达爱和传递爱的生活习惯.学习教育,就是培养学生酷爱知识、勤奋读书、乐于探索的生活习惯.劳动教育,就是培养学生在班级、在家庭乃至以后在社会中勤劳的生活习惯.吃苦教育,就是培养学生在平凡的日子不畏艰辛、以苦为乐、苦中寻乐的生活习惯等这样的教育,同时又是一种自然而然的生活,而且是师生共同的生活——要求学生做到的,教师当然也要做到,或者说,教师要以自己的品行自然而然地感染学生.这是“自然的教育”的最高境界.

比如关于感恩、孝敬的教育,这么多年的班主任工作中,我都是这样做的:我特别注重让孩子们在每一天的生活中随时想到父母,随时想到不要让父母为自己焦虑、担心,并力所能及地为爸爸妈妈做点什么.让孩子们每天下午按时回家,不要让爸爸妈妈一次次在阳台上忧心忡忡地张望.回家后,第一句话是给爸爸妈妈说:“爸、妈,我回来了!”出门时,不忘记给爸爸妈妈说:“爸、妈,我走了!”在饭桌上多和爸爸妈妈聊班上的事,还有自己感兴趣的事.每天晚饭后帮爸爸妈妈收拾碗筷,并洗全家人的碗.如果可能,每天早晨起来给爸爸妈妈做早饭等这些都不是老师规定的一次两次“作业”,而是持之以恒的生活,最后变成习惯.20多年来,我不敢说我的每个学生都做得非常好,但的确有相当多的孩子学会了在平凡的日子里体谅父母、关心父母,并从生活的一点一滴之处回报父母.

我女儿也是这样.她从小学二年级开始每天晚上洗碗,无论中考日还是高考日都没中断,一直坚持到现在——现在她已经工作了,但只要在家吃饭,肯定是她洗碗.无论我的学生还是我的女儿,都没有体验过妈妈怀孕时的感觉,也没有被我要求给爸爸妈妈洗过脚,但他们在生活中自然而然学会了感恩与孝敬.这是一种“自然的教育”.我们自然而然地营造了一种洋溢着爱的家庭氛围,这种氛围必然滋润着孩子的心.女儿在小时候曾天真而又认真地说:“我长大了要挣好多好多钱,让爸爸妈妈过上好生活.”昨天,她说:“如果我现在去挣大钱不是没有机会,但那样就会常年在外不停奔波,时不时给你们寄好多钱回来.现在我没挣大钱,却天天和你们在一起,哪种生活更幸福?”我说:“当然是现在,因为幸福就是一种愉悦温馨的感觉.”女儿说她“挣大钱不是没机会”可不是吹牛.她留学国外,后来在香港读硕士,完全可以在国外找工作,即使回国也可以去北京、上海,但她执意回到成都.她的理由只有一个:爸爸妈妈老了怎么办? 自然而然的教育,培养的是孩子自然而然的善心与善行.

我们需要“没有教育”的教育

说到“自然而然的教育”,我又想到,有时候我们需要一种“没有教育”的教育.这话怎么理解?我的意思是说,教育者组织学生所开展的活动,并非每一次都一定要有急功近利的教育目的.比如,教师带着学生在户外的郊游活动,我看就不一定非要有什么“教育意义”不可.

关于这一点,请允许我多说几句.

我一直喜欢和学生一起到大自然的怀抱里嬉戏玩耍.最初,我这样做并没有想到要有什么“教育意义”,而纯粹是出于自己爱玩的天性.记得当年我利用寒暑检测带着学生去玩,近到郊区,远到省外,家长感动得不得了:“李老师对我们的孩子太好了!这么辛苦这么累,牺牲这么多时间带我们的孩子去旅游!谢谢您!”我总是说:“我还要感谢你们呢!感谢你们把孩子交给我,让他们陪我玩!”

你看,我就没有说什么“教育”.

我对《巴甫雷什中学》中的一段叙述感到特别亲切:“每当学年一结束,我就跟孩子们一道去远足旅行,去田野、森林、河边旅行.跟孩子们一起在南方晴朗的星空下宿营,架锅煮饭,述说图书内容,讲传说和童话故事,这些对我来讲,是一种幸福.”在我的职业生涯中,这样的幸福也是源源不断的.回想从教以来,我最感到快乐的时候就是学生不把我当老师的时候.几十年来,我的学生就是这样给我以少年的欢乐和青春的.

我不是否认户外活动的教育意义,自然环境的教育功能当然是不可忽视的.陶行知认为天然环境和人格陶冶有很密切的关系,在谈到大学校址的选择时,他曾把自然环境作为极其重要的因素.他认为校址的选择应满足这样的标准:“一要雄壮,可以令人兴奋;二要美丽,可以令人欣赏;三要阔大,可以使人胸襟开拓,度量宽宏;四要富于历史,使人常能领略千百年以来之文物,以启发他们光大国粹的心思等”(《杭州大学之天然环境——一封公开信》)陶行知多次大声疾呼对学生要实行“六大解放”,其中之一的“解放”就是“解放他的空间,使他能到大自然大社会里去取得更丰富的学问”.(《小学教师与运动》)不仅仅是自然环境,还有人文景观,如纪念地、博物馆、历史遗址等,教师有教育目的地带学生去接受教育,也是必要的.

但是,我们不能把这种教育功能庸俗化.在这个问题上有的教育者有一种认识误区,即总是希望每一次野外活动都有教育意义.似乎每一次外出,都要有一个名分,比如不能叫“玩儿”,而必须叫作“活动”——“综合实践活动”“爱国主义教育活动”“参观考察活动”等.似乎叫“玩儿”,就不那么光彩,不那么理直气壮.其实,我始终认为,不必将每次外出郊游都赋予什么教育功能,也不用那么多的“精心设计”,更不必贴上各种各样冠冕堂皇的教育标签.何必一定要有“教育意义”?从某种意义上说,对自然的接近,对自然美的感受,视野的拓展,胸襟的开阔,这就是教育.

成都有一个民营机构叫“素质教育阳光训练基地”,每年都有很多学校组织学生去那里接受素质教育,其实也就是封闭起来搞拓展训练、做游戏等——当然是要按人头收费的.应该说有这样的基地无可厚非,偶尔让学生去接受一下训练也不错,收费也可以理解,人家是市场运作嘛!但每年学校一组织春游,就把学生往那里送,我觉得不妥.成都平原哪里没有阳光?为什么舍弃大地上那一望无际的油菜花和原野上灿烂的阳光,却要去那高墙里面接受“阳光训练”?有校长告诉我,组织学生去那里不是去玩儿的,而是去接受素质教育的.我笑了:“有什么比大自然原野上的阳光更值得我们去亲吻?师生追逐嬉戏,摸爬滚打,而且一分钱不花,还有比这更开心、更奔放的吗?”那位校长摇头:“不不,纯粹的玩儿,这不是教育.组织学生外出,还是要有教育目的的.”我无语了.面对这样太有使命感的教育者,我甚至想也许是偏激地对他说:对孩子而言,浪漫、情趣、舒心、撒野、怦然心动、热泪盈眶、心旷神怡、灵魂飞扬等比教育更重要!


不要刻意追求教育意义

不要误以为我反对在郊游活动中有目的地进行某种教育,我反对的是每一次对大自然的亲近都带有浓重的功利主义色彩.动辄强调活动的意义,甚至牵强附会地把郊游同什么“社会调查”“爱国主义教育”“热爱大自然”“了解家乡的巨大变化”“感受改革开放的伟大成就”捆绑在一起,而且每次临出发之前都要给孩子们打招呼:“要仔细观察!”“要认真做笔记!”“回来要写作文的!”“每一个人都要交一篇调查报告!”等这只能败坏孩子们的“胃口”,有孩子说:“老师们,我们还是写了作文再去吧!”对大自然的向往,被写作文的负担甚至恐惧所取代,这难道就是我们应该追求的教育意义吗?

如果一定要说“教育”,那我们也完全可以把教育的内涵理解得丰富一些、广义一些.学生受到教育的标志不仅仅是提高了什么什么认识或获得了什么什么启发,还应包括心灵更加宁静,胸襟更加旷达,眼睛更加清澈,耳朵更加灵敏,触觉更加细腻,体格更加健壮,感情更加丰富,幻想更加奇特,思绪更加飘逸,情怀更加浪漫等

不用刻意去追求什么外在的教育意义,因为大自然本来就蕴含着丰富的教育意义:“我竭力要做到的是,让孩子们在没有打开书本去按音节读第一个词之前,先读几页世界上最美妙的书——大自然这本书.等到田野、到公园去吧,要从源泉中汲取思想,那溶有生命活力的水会使你的学生成为聪慧的探索者,成为寻求真知、勤于治学的人,成为诗人.我千百次地说,缺少了诗意和美感的涌动,孩子就不可能得到充分的智力发展.儿童思想的本性就要求有诗的创作.美与活跃的思想犹如阳光与花朵一般,是有机联系在一起的.诗的创作始于目睹美.大自然的美能锐化知觉,激发创造性思维,使言语为个人体验所充实.”(苏霍姆林斯基:《把整个心灵献给孩子》)

在这里,苏霍姆林斯基把大自然比作一本书,我认为,如果不让孩子在童年和少年时代便打开这本书阅读,这不但是我们教育的缺失,也是孩子们人生的遗憾.

完整的学校教育,既应该有一些目的性甚至时效性很强的户外教育行为,比如类似电视台崔永元搞的“重走长征路”——这是必不可少的,也应该有一些似乎没什么“教育因素”的野外活动.我说“似乎没有”,其实还是有的,只不过这些“教育因素”很隐蔽、很自然,潜移默化,润物无声.因为无论是小桥流水的幽雅情趣还是大江东去的磅礴气势,无论是朝阳初升时小草上的一颗露珠还是暮临时村落里的一缕炊烟,都能使我和我的学生深切地感受到:“我们都是自然的婴儿,卧在宇宙的摇篮里.”(冰心:《繁星》)

写到这里,我还得着重声明一下,我绝不是反对教育意义.我当然知道,有时候学生也需要一些专门的教育,比如我前面提到的主题班会、演讲比赛什么的;有时候针对学生中出现的普遍问题,我们可能会、也应该给他们开设一些专题讲座,比如青春期教育,还有其他励志教育等;甚至在某些特定时候,教育也需要一些声情并茂、慷慨陈词、震撼心灵、催人泪下的情景.所以,“刻意的教育”也不是绝对可以排除的.

我只是说,要尽量减少这种“刻意的教育”.

因为,“我坚信,把自己的教育意图隐蔽起来,是教育艺术十分重要的因素之一”.

你以为然否?

(本文选自李镇西《给教师的36条建议》,略有删改.《给教师的36条建议》为长江文艺出版社推出的“大教育书系”之一,2013年9月出版)

(责 编 卢丽君)

相关论文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