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义务教育的基本误区

更新时间:2024-02-16 作者:用户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点赞:12978 浏览:56944

【摘 要 】本文简要叙述当前城乡结合部义务教育理念存在的误区,分析存在现状并提出纠正义务教育基本理念、严惩义务教育歪风邪气、加强义务教育软件建设等建议.

【关 键 词 】义务教育;误区

前言

党的十八大明确提出“两个百年”、“两个全面”的奋斗目标,为教育事业改革发展指明了方向.总书记在新一届领导集体中外记者见面会上把教育列为人民期盼“七个更”之首,李克强总理在国务院第一次全体会议上强调要编制一张包括义务教育在内的的覆盖全民、保障基本民生的安全网,这对教育工作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但是,随着城乡一体化建设步伐的加快,农村学龄儿童及中小学生快速跨向城市教育体系的现状,义务教育不论是硬件建设还是软件建设都出现了前所未有的挑战,城乡教育理念的碰撞引发了义务教育的误区.

一、义务教育的基本误区

九年义务教育是人生连续受教育时间最长的阶段,是打牢人生基础的关键阶段,对人的发展和未来幸福具有决定性的影响.总书记在河北阜平考察时讲过:“下一代要过上好生活,首先要有文化.义务教育一定要搞好,让孩子们受到好的教育”.可见,义务教育重中之重的地位怎么强调都不为过.但是,千里提防毁于蚁穴,小小的教育误区毁坏的可能不止是一个人、一个家庭,更有可能是一代人,一个国家发展历程中的一个时期.

1.起跑教育误导特长教育

“不能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不仅是当前社会各个阶层家长心悦诚服、一致认可的口号,更是他们为子女创造环境、努力奋斗的方向.特别农村到城市的学生家长,自己的境遇、生活受到读书少或没有读书的限制、影响,由此一定要让子女赢在起跑线上,以改变孩子的命运或完成自己曾经的梦想.为此,艺术特长特训班犹如雨后春笋,奇迹般的覆盖到乡镇一级的中心学区,特长教育犹如龙卷风一般袭击了城乡结合部.

很少有人去想,什么是真正的起跑线?很少有人去想孩子有什么天赋?很少有人去想孩子喜欢做什么?很少有人去想怎样扬长避短培养孩子?四个不想,最终把孩子们当作原料一样送进艺术特长特训班这个“加工厂”,不断的复制生产同一件产品.不论加工厂是否具备资质,我们痛心的是孩子们失去了很多.有音乐天赋的孩子练就了一身能打伤自己的武术,有美术天赋的孩子跳着连自己也没有节奏感的舞蹈.......

2.学校教育依赖家庭教育

著名教育学家叶圣陶说过一句话“教是为了不教”.换句话说,教学教学,就是“教”学生“学”,主要不是把现成的知识交给学生,而是把学习的方法教给学生,学生就可以受用一辈子.但是现在的部分学校和教师直接误解或扭曲了叶圣陶先生的本意.借助现代网络信息系统,每天将作业题目全部短信群发给学生家长,学生的课后作业全部由家长批阅.多少年来一直在喊学生减负,结果现在的情况是教师工作量越减越少,家长的工作量越来越多,学生的疑惑越来越深.我们不否认学校、教师只是学生教育体系的一部分,还存在家庭教育.但是学生的作业批阅全部移交给家长或上课组织学生互相批阅作业.那么课后作业的质量究竟有多高?深深值得我们怀疑.所谓温故而知新,教师仅仅把关课堂教育,但是对于课后温习置之不理.难道教师确保每个学生都能掌握学习方法?

3.经济教育取代义务教育

改革开放30年,是党和政府大力发展教育事业的30年,是教育事业取得跨越式发展、国民素质显著提高的30年,是全面实施素质教育、教育体制改革取得实质性进展的30年,是促进教育公平制度建设显著加强、更多惠及困难群体的30年.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强调学生是学习的主体,突出学生多元发展的机会,倡导教师与学生的互动.随着这项改革的推进,曾经的“满堂灌”、题海战术和教师不容置疑的授课方式已逐渐淡出,对学生的评价也从过去单纯的成绩冒尖向兴趣广泛转变,学校也开始根据自身特色进行课程设置.但是,随着改革制度的推进,我们不能忽略和放弃义务教育的质量.大部分地区出现了教师课堂授课质量下降,教师积极投身校外,收费创办各种课外辅导班.而目前家长对子女教育的攀比、盲目支出促成并养活了社会各种课外辅导班.义务教育出现逐步被经济教育所取代的现象.任何事务一旦与经济利益挂钩,必然发生质变产生影响.校内课堂空洞,校外辅导充实,现象令人担忧!

二、产生误区的基本原因1.教育理念趋于社会追捧

三线城市及城乡结合部学生家长的基本共性是受教育程度不高,心理共性是尽自己最大努力积极将子女培养成品学兼优、特长出众的人才.再加上进城务工、在城镇租房陪同子女上学等现象,促成了三线城市学龄儿童及中小学生由山区、川区向城镇中心拥挤的趋势,再加上“不能输在起跑线”的理年,为了孩子,所有的特训班能报就报,所有的辅导班就进就进.这种没有自主观念,别人孩子辅导什么,自己孩子就辅导什么,别人孩子进什么特长班,自己孩子也学什么特长.这种一窝蜂的拔苗助长现象,不仅给家长经济上带来很大的开支,也给孩子自身带来很强的压力,特别对于孩子以后的发展将产生一定的负面影响.培养孩子成才是正确的教育理念,但是不能盲目主观的确定孩子将来发展方向.

2.教育目的趋于经济利益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的解释是“教育必须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怎么写作,必须与生产劳动相结合,培养德、智、体等方面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教育大师怀特海《教育的目的》一书中指出:学生是有血有肉的人,教育的目的是为了激发和引导他们的自我发展之路.而今不少家长反映学校课堂所讲授的知识,只有10%左右的学生能完全掌握,剩余20%的学生在学历较高的家长的辅导下可以掌握,最后70%的学生,如果不参加任课教师在课外时间举办的辅导班学习,就根本掌握不了.而课外辅导班是按课时收费的,于是我们不得不想,如果有一天辅导班也可以授权发放国家承认的,是不是国立学校会存在倒闭的一天?

3.教育方式趋于社会外包为了鼓励社会力量办学,维护举办者、学校及其他教育机构、教师及其他教育工作者、受教育者的合法权益,促进社会力量办学事业健康发展,企业事业组织、社会团体及其他社会组织和公民个人利用非国家财政性教育经费,面向社会举办学校及其他教育机构的活动.国家鼓励社会举办实施义务教育的教育机构作为国家实施义务教育的补充.事实上我们看到,社会办学的质量、师资、规模已逐步超过体制内学校的规模.更吃惊的是,不少体制内教师正在以“写办”的身份替社会办学“招兵写马”,积极招生、挖人.业内“教育写办”使得教育方式出现了社会外包的去向. 三、义务教育发展的建议

1.纠正义务教育基本理念

首先,终身学习.在竞争日益激烈的现代社会中,越来越多的人把教育和学习作为贯穿一生的追求,看作是改善个体和家庭生活质量的有效途径.显然,“终身学习”和“学习型社会”这两个新观念的提出,大大扩展了人们的教育视野,是教育价值观念的一次历史性飞跃.

其次,素质教育.在现行教育中确实普遍存在着“应试教育”的弊端.一种以考试为手段,以分数为依据,以把少数人从多数人中选拔出来送进高一级学校为目的的教育模式不断被强化,让学校、牧师和家长形成了一种共识;学生就是要在课业学习上多花时间、多用精力,以便在激烈的升学考试竞争中取胜.要根本扭转这种局面,必须树立素质教育的新理念.

第三、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百年大计,教育为本;学校工作,德育为先.只有树立正确的教育观、质量观和人才观,才能增强实施素质教育的自觉性.当前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工作要求创新、重实效,努力培养身心健康、全面发展的人.

2.严惩义务教育歪风邪气

首先,要剔除择校之风.目前,城市义务教育最大的一个问题就是学校之间的不均衡发展,被人为地分成所谓重点学校和普通学校两大类.对许多中国城市家庭来说,孩子接受优质教育是头等大事,花多少钱都舍得.在不同学校硬件设施、师资力量、教学质量差别巨大的环境下,择校之风盛行自然就不难理解了.

其次,要禁止乱收费.一段时间以来,广大群众对教育乱收费反映十分强烈,乱收费给学生和家长造成了经费负担.建议针对教育乱收费行为,一方面增加义务教育投入,防止学校因运转经费不足向学生和家长伸手;另一方面,通过上述禁止性规定,则可防止个别学校和教师巧立名目,牟取私利.

第三,要禁止教师办班.准确说是禁止体制内在编教师私自举办各类辅导班、培训班.做到留编不办班,办班不留编.即便教师的能力再强,也不允许校外办班.能力再强的人,校内校外同时操心负责,必然会分心,甚至出现一边倒的现象.校内待遇不能少,校外还种自留地.教学质量怎么样,我们可以试探性的想象.

3.加强义务教育软件建设

首先,倍加重视教师工作.针对日益突出的教师待遇和教学质量等问题,义务教育法修订草案作了专章规定:加强教师培训、保障教师待遇、加强教师管理、明确对教师的要求......

其次,减轻学生课业负担.特别是家长要减轻学生的才艺培养和疯狂的特长考级.北京理工大学高等教育研究所研究员杨东平说,“在应试教育模式下,培养出来的人都变成了一个模子,缺少灵气,也缺少创造性.”

第三,注重家庭教育方式.在家庭教育中要让您的孩子更加深刻的感到父母的疼爱、信赖和期待,及对他们的尊重和肯定.这将是良好家庭教育的开端.发现错误,应放手尝试,忌大加谴责、恐吓.发现优点,应积极肯定,忌抓着缺点不放.培养习惯,应前后一致,忌随心所欲.

小结

义务教育的新趋势、新任务呼唤着新理念.终身学习是义务教育新理念的基石;素质教育是义务教育新理念的核心;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是义务教育新理念的支柱;学校、家庭、社会教育一体化是义务教育新理念的重要指向.只有以新的教育理念引导基础教育改革和发展,才能使我国 21 世纪的义务教育焕发出新的生机与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