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乐教育背后的中国式音教

更新时间:2024-03-17 作者:用户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点赞:4951 浏览:16779

摘 要 :音乐教育,应该是以培养人的音乐素养为目的的,但是目前在我国,音乐教育却被赋予了中国式音教的歪曲的影子.很多家长为了孩子能够拥有一技之长,不惜棍棒相加,致使很多孩子产生厌学心理,甚至有的孩子在家长的逼迫下产生了轻生的念头.教师在音乐教学中,往往由于参与音乐学习时的目的不同,导致对教学的期望值过高或者过低,致使音乐教育在一定程度上偏离了方向.所以必须要充分认识和利用好音乐的功能,避免音乐教育陷入误区之中.本文从产生这一现象的原因进行分析,然后提出改变这一现状的建议.

关 键 词 :音乐教育;中国式音教;对策

中图分类号:J60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312(2013)21-0102-01

音乐教育要以人文本,不是技术的教育,而是人的教育,要在音乐的学习过程当中培养人的高尚情操以及审美能力.作为音乐学习者,他们需要的是音乐的甘泉,是学习音乐的快乐和享受,而并非枯燥的乐理和学习的畏惧.我们要培养的使学习者的音乐素养,而不是要将他们培养成莫扎特或者贝多芬.只有充分了解音乐教育的功能,才能够走出音乐教育的误区,让音乐成为学习者快乐的源泉.

一、例谈音乐教育误区形成的原因

年轻有为的钢琴家郎朗在台上演奏如行云流水一般,让我们不得不慨叹他钢琴技艺的高超.但是在采访他父亲的时候,却让我们看到了光鲜背后的苦涩.父亲说,为了让儿子练琴,专门租了一套房子,平常儿子连妈妈的面都不能见,每天除了练琴就是练琴,只有在过年的时候才能见见母亲,因为妈妈舍不得儿子这么辛苦.

再看每年报考音乐学院附小的全国各地的考生们,为了争夺那几个名额,吃住在地下室,每天除了跟着老师学习,自己还要进行十几个小时的刻苦练习,而留下的只是一小部分,绝大多数只能铩羽而归,孩子对音乐的兴趣也彻底被抹杀了.

与其形成鲜明对比的是成为美国大都会歌剧院终身小提琴家的徐扬,他4岁开始学习小提琴,9岁考上了上海音乐学院附属小学,29岁获得了世界顶级殿堂的荣耀,这是迄今为止的第一位中国籍的小提琴家.

他的父亲在儿子学琴的过程中,很注意培养孩子的兴趣,经常为他创造各种机会进行表演,小区里、广场上、朋友亲戚的家中,都是小徐杨展示自己才华的天地.而徐扬的大方自如,往往会引来大家的赞扬,这又给徐扬的努力练琴增添了源源不断的动力.

就音乐教育的培养方面来看,美国式教育显然优于中国式教育,因为美国的家长没有功利色彩,孩子纯粹是处于个人的兴趣,因此他们学的非常愉快.

二、走出音乐教育误区的对策

(一)转变观念,明确音乐教育是美育的重要组成部分

音乐教育是人的美育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这是经过实践检验出的结论.根据常年的实践经验,我们可以看到,音乐教育具有几个方面的功能:一是通过音乐课堂的学习丰富的艺术活动,让学生在参与的过程中培养艺术情趣和审美能力;二是在学习的过程中让受教育者掌握一些寄出的音乐知识与技能,使他们了解优秀的作品及艺术的发展.

我国的音乐教育要想走出目前存在的误区,转变观念是第一要位的.

(二)音乐是感情的艺术

据权威的审美教育家认为,美育最实质的东西就是对受教育者的感情教育.匈牙利著名的钢琴大师李斯特曾经说过,音乐用来表达情感比世界上任何一种方法都优越,通过音乐可以将自己内心的任何运动清晰地表达出来.确实,音乐教育的特点就是以美感人、以情动人,所以在音乐教育的领域中要注意从情感和美感两个方面着眼.

(三)音乐可以培养想象能力

想象是一切创造活动的基础,一个富有创造力的民族会永远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从历史的事实我们可以得出这样一个结论,那就是音乐带给人们的想象是无穷尽的.

总之,我国音乐教育改革的关键是是人们教育思想的转变,如果思想依然因循守旧,那么再努力改革也是徒劳无益的.我们要努力地扭转自己的思想,明确通过音乐教育是要达到育人的最终目的,在对人进行音乐教育的过程中使受教育者能够更好的学习音乐.音乐教育是组织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面对素质教育的全面展开与推进,音乐教育也将面临新的机遇和挑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