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把握爱心教育的尺度

更新时间:2024-01-08 作者:用户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点赞:13070 浏览:57421

中图分类号:G41 文献标识码:A

摘 要:教育的爱心是空气,是阳光,是土壤,是水源,是食粮,是布匹等你可以把它比喻为人类生存和发展必不可少的一切,而且绝不过分.老一辈教育家夏丏尊说:教育没有情感,没有爱,如同池塘没有水一样.没有水,就不能称其为池塘.没有情感,没有爱,也就没有教育.

关 键 词 :爱心教育;纯度深度;广度力度

当我们认真地奉献了我们的真诚和甚至超过给自己孩子的爱心时,我们是否就能够收获意料之中的喜悦呢?有太多的失败告诉我们,爱学生的老师不一定教出出类拔萃的知识精英.当然,我们可以自我安慰地说,他们中有些人的品行和人格是很优秀的,他们没有因为我们犀利无情的教育而变成缺乏个性的书呆子,或者成为卖身于邪恶的堕落者.但我们无法回避的现实是,很多的爱心教育并没有培养出我们预想的人才,有时甚至会在爱的天宇下滋生无数飞扬跋扈的嚣张和无视社会规则的叛逆.

那么,是我们的定位错了吗?符合客观规律的定位应该不会错,那么一定是我们在饯行人性教育时方法出现了问题.仅有爱是不够的,爱心需插上智慧的翅膀.

从初登教育殿堂的第一天起,我就是人性教育的追随者,让我深刻体会到快乐和喜悦.回身凝望,行进的脚印虽然有困惑甚至艰难,但是我没有放弃爱的教育,我只是在更理性地反思中体会到爱心的付出也是需要方法的.“适度”是所有思想和行为的标尺.爱心教育亦是如此.

在教育和管理中,我们如何把握好爱心的“度”呢?

一、把握好爱心的“纯度”.

没有一位教师能够坦然承认自己不爱学生.在青春的流逝和渐弯的脊背中对教育工作的坚守就是爱的最好证明.但是,我们对学生的爱是否很纯呢?不夹杂一丝一毫的个人功利?当学生不学习时,我们的焦急和气恼里是否有对自己教学管理评价的担心?是否有对自己辛勤付出后向学生索取成绩的渴望?是否仅仅是为厌学的孩子的前途担心,为把国家的未来交到不成材者手中后的命运忧虑?

美国教育家杜威在《经验与教育》中说:家庭中正常关系的失调,是以后产生精神和情绪的各种病态的肥沃的土壤.我们班上一位学生正是如此.一次,他因为让两个学生写作方法一本作业被发现而遭到我的指责.我自认是一个很有爱心和耐心的班主任,但我还是在仔细询问后发现孩子的心理问题已经严重到可怕的地步.他说,他不想活了,因为他觉得世间无可留恋,没人在意他.就算有人在意有人关心有人爱,他也已经无所谓了.他承认,那次他手指意外骨折后,我陪他去医院时他很感动,觉得老师很心疼他,对他很好.他也承认几个关系很铁的哥们给了他很多安慰.但这些依然让他无法留恋生命.因为给了他生命的母亲并不爱他.经常打他,脾气暴躁,他觉得自己是母亲的出气筒.他的手指因为母亲的坚持仅仅用石膏固定而没有得到很好的矫正,已经长歪了.“还有很多很多事.总之没意思.看着她(母亲)睡在那里,有时真想杀了她再!”


我当时惊呆了.这个孩子说这些话时表现出的冷漠和淡然宣告他的极端的不妥协.我和他站在背风的角落里谈了将近一个小时,我承认自己很失败.我想尽办法依然不能说服他放弃这个可怕的念头.他的漠然让我看到一颗化为铁的心.

我背着他通知了他母亲.“让他来杀我吧!我等着.我今天晚上就要去外地,他随便!”我又告知他远在北京的父亲.结果他们俩要解决一件非常重要的事,暂时不能回来!已经把他托付给了他姥爷和邻居!而两天以后就是他14岁的生日!

我在他生日的前一天祝他生日快乐并告诉他会有几个好兄弟为他过生日.他一口回绝.我还是安排了他的朋友去看他.结果他的14岁生日不算太寂寞.后来我又多次与他母亲联系,甚至联系心理医生咨询他们这种亲子关系紧张造成的心理障碍.他母亲虽然没有接受母子心理健康诊疗,但是对孩子的态度还是缓和了不少.

爱有时并不能融化一切坚冰,让我忧心的是,根本问题没有解决.他的父母开始试图接近他的心灵,但他已经坚不可摧了.虽然在朋友真诚地关怀和抚慰下,他的笑容多了.但我依然常能感觉到他笑容背后的厌世情绪.不知他走出阴影的日子何时到来.我只是不断地提醒他,这个世界上有许多关心他的人,还有许多值得他留恋的东西.我相信真正的爱是可以给人生存的勇气的,生命之援助,这就是教育.我是这样期望并为之努力的.

二、把握好爱心的深度.

有许多爱心教育的失败,不是因为我们不够热爱,而是我们没有始终如一的热爱.坚持有时是对人性最直接的考验.冷漠的孩子在抛弃自己的过程中一定承受了我们可以想象和无法想象的种种心灵的折磨,这岂是我们一两句体贴的话语或一段执着的奉献所能改变的?唯一的可能是我们比冷漠的孩子多一分执着,多一分坚守的勇气.就象上文中的那个孩子,我暗示越来越多的同学去帮助他,关心他,让他感受生活的美好,直到真正走出心灵的桎梏.

三、把握好爱心的广度.

世界上最伟大的爱莫过于母爱了.母爱的伟大在于她的无私无求,更在于她的博大细腻.有谁能抗拒无所不在的爱呢?有谁能抗拒细致入微的关怀呢?如果你真正爱一个人,你会发现自己是如此细心和耐心,尽可能为对方考虑到所有的问题.我们对学生的爱是需要经受广度的衡量的.有一个学生,成绩非常优秀,但却从不知道替他人着想.他母亲常常在放学之后打询问他是否放学,在家里苦等晚归的孩子是对所有母亲的一种折磨.对于叛逆期的少年,说教永远是苍白的.

因为家里要搬迁,他母亲决定让他转学.他和家里闹得很不愉快,说什么也不转学,并在作业中请求我的帮助.我在和他母亲反复协商之后,心疼儿子又担心儿子的母亲同意在我的管束之下让他住校.

我认为成功的教育是塑造健康人格的成功,是培养优秀品质的成功.我决定借助孩子对我的信服教会他如何做一个体谅他人、善待他人的懂事的孩子.我开始在他住校的第一天起,尽可能关注他学习和生活的方方面面.他母亲担心常常不肯好好吃饭的儿子身体会垮.我就每天督促他按时吃饭.开始他还很听话,后来我发现他果然没有好的生活习惯,有时就是一饿两顿或写个烧饼了事.我只是他的老师,不可能次次逼他吃饭成功.后来我告诉他,不按时进餐会影响健康,他面黄肌瘦,每次回家会令父母揪心,也让老师担忧,如果他以后不能按时吃饭,老师就陪他不吃饭罢.他明白了老师的苦心,终于答应为了关心他的家人和老师好好爱惜自己,并几次很认真地问我:“老师,我吃过饭了,你吃了没有?”

一次,因为下午参加学校组织的体育比赛,时间很晚了.他错过了食堂的吃饭时间.我安排他吃上饭,往家赶的路上后悔没有叮嘱他吃完饭回学校后给我报个平安.没想到他20分钟后从学校打来,告诉我他回到了学校,准备去上晚自习.我很欣慰.看来那句话没有错:“在爱中学会爱,在关怀中学会关怀.在体谅中学会体谅.”

四、把握好爱心的力度.

李镇西说:“爱不等于教育的全部,但教育不能没有爱.”他认为,爱不是迁就学生,不是放弃“严格要求和严肃的纪律”. 李镇西也认识到,爱心超出一定的限度就成了“溺爱”,爱心并不等于完全放纵,是在严格管理下的爱心.只有在所谓的“高压、强制”下,爱心才能体现出来.爱有很多种,严师出高徒,验证的是严厉之爱的伟大.我们如果真正爱学生,就应该关心孩子的未来.

大爱无言.生命之援助,这就是教育.爱心对一个人来说是一种心态,是一种精神,是一种生活境界.我们这些背负生命援助重任的教育者,在饯行爱心教育的过程中,应该可以在幸福别人的同时越来越多地体会到“与人玫瑰,手有余香”的快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