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藏义务教育的均衡

更新时间:2024-02-09 作者:用户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点赞:7470 浏览:31035

西藏自治区实现普及九年义务教育并通过国家的验收以来,教育的发展已步入了另一个时代,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成为了西藏义务教育工作的战略性任务,普及九年义务教育解决了“有学上”之后,逐步解决“上好学”的一项重大民生工程.义务教育均衡发展也是缩小校际差距、地市差距和城乡差距,提高教学质量的本质要求.

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基本内涵就是,办好每一所学校,教好每一个学生.党和国家很早就提出了“优化教育结构,促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要求,教育部、西藏自治区党委、政府和市委市政府相继下发了切实推进城乡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若干意见.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进一步促进教育公平与公正,是社会主义制度的本质体现和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具体体现,是构建和谐社会的现实需要,也是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实施素质教育的必然要求,是实现“两基”之后义务教育发展的一项重大任务.结合新时期党对教育提出的新目标和新任务,浅谈西藏推进教育的均衡发展,进一步促进教育公平.

一、开展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重大意义

1、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是全面贯彻落实《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继续坚持教育优先战略,推进教育更好更快发展,让教育更好惠及全民的重要举措;

2.教育的均衡发展是均衡配置教学资源、规范学校布局调整,全面推进素质教育、深化体制机制改革的重要工作;

3、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是当前全区、各地市、各县教育工作重中之重;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是各级人民政府及主要领导履行教育职责的督政内容.

二、推进西藏教育均衡发展的对策

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是一个长期性、系统性、战略性的工程.均衡是渐进的,生成性的,不可能一蹴而就,不可浮躁,急功近利.可以说,全区义务教育真正实现均衡发展之日,更是全面小康社会到来之时.需要系统策略――全面统筹,科学规划.重点策略――突出重点,量力而行.不能把短期目标定得大过于理想,不能把目标定得过多.渐进策略――逐年推进,滚动实施.本人认为,要实现西藏教育均衡发展的目标,要落实好九大措施,构筑五大保障:

(一)推进均衡发展的措施.

1、优先满足农村学校教师需求,足额定编农村学校编制,优先补充农村学校和薄弱学校缺编教师,制定并有效实施薄弱学校改造计划,财政性教育经费向薄弱学校倾斜.

2、实施质量保障均衡发展工程,建立全区教学工作的基本质量标准,加强质量检测,建立不定时随机抽测与期末检测相结合的义务教育学生质量监督管理制度.

3、解决留守儿童和进城务工农民随迁子女教育的后顾之忧.出台一系列相关政策使留守儿童和进城务工子女能够就近入学并享受平等接受义务教育权利.

4、大力改善农村办学条件.实施农村寄宿制学校建设,加快幼儿园建设,规划建设学校教师周转房,改造学校标准化运动场,教学仪器设备基本满足教学需要.

5、地方财政收入按照不低于上年财政决算收入20%的比例投入教育,义务教育经费在财政预算中单列,近三年的教育经费做到“三个增长”.“三包”和助学金经费按规定足额用于学生.

6.实施学生营养工程.所有学校学生每周能够免费享用牛奶、鸡蛋等,提高食堂伙食水平.

7.按照自治区义务教育课程安排的要求开齐开足课程,所有学校的课程均达到国家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要求.

8、重视学校的德育工作,落实德育经费,创新德育工作思路,向内地西藏班和区、市不同高中输送大批德、智、体、美、劳全民发展的优秀初中生和高中生.

9、采取有效措施,在全区范围内确保适龄儿童就近入学工作,小学适龄儿童入学率达到99.8%以上,初中阶段毛入学率达到98%以上.

(二)实现均衡发展的重要保障.

1.以科学规划为统揽,优化学校布局.强化政府行为,

科学合理地调整中小学布局,构建一批区域性示范学校和寄宿制学校,扩充优质教育资源,是推进整体提高教育质量、促进教育均衡发展的基本策略和必然选择.要注重四个结合.布局调整与改善办学条件结合,与薄弱学校建设结合,与新村建设相结合,与构建区域性示范学校相结合.教育质量是生命线,是均衡发展和教育公平的最核心指标.薄弱学校建设是均衡发展和教育公平关键环节.薄弱学校一般是指学生少、条件差即硬件和教师差、质量低、问题多的学校,这里主要指办学条件差(硬件和师资)的学校.

2、以增加投入为保障,硬化办学条件.自治区已明确,新增教育专项资金重点用于城乡义务教育的均衡发展.全区义务教育基本建设投资分轻重缓急,先考虑雪中送碳,再考虑锦上添花,切实做好三个倾斜.教育资源向乡村和老、少、边、穷地区倾斜,向弱势群体倾斜,向薄弱学校倾斜.建设一所即达标一所.抓住四个关键.办学条件、师资队伍、教育质量和扶弱助学.

3、以队伍建设为根本,强化核心支柱.一是解决队伍素质的问题.认真落实好教师资格制、全员聘任制、怎么写作年限制、城乡交流制、支教走教制、定期检测制、校本研修制、学区负责制等有关教师任职和晋职,培训和进修,教研和科研,考核和评估等方面的制度,拓宽教师专业发展的的通道.要进一步加大校长和后备干部的培训力度,努力提高校长科学治校、依法治校、治校的水平.二是解决激励机制的问题.政府投入为主,多形式、多渠道,多层面建立义务教育激励机制,强化名师和骨干教师队伍建设.建立农村教师工作津贴,各种评优、评先向农村教师倾斜,努力稳定农村教师队伍.

4、以创新管理为基础,深化教育改革.一是要理顺学校管理体制.按照“行政管理有限授权制,业务指导学区负责制,教育经费校材局管制,考核评估乡镇捆绑制”继续理顺学校管理体制.要全力推进中心校一体化管理,充分发挥中心校与基点校、村小在人事、经费安排、行政管理、考核奖惩等方面的统一.可考虑将乡镇内规模较小或地域相近的基点校(法人学校)与中心校合并,以强并弱、以大兼小、以优扶弱,形成责任共负,资源共用、利益共享、荣辱共担的捆绑制机制.二是加强学校内部管理.建立和完善学校法人、校务公开、社会公示和管理制度.探索建立现代学校制度.以人文化、规范化和精细化为重点,强化学校内部管理.以健全竞争、激励和自我约束机制为重点,强化学校内部管理改革.三是规范学校办学行为.学校不得举办或变相举办重点学校.严禁分快慢班、实验班、强化班.认真落实“两免一补”政策,更加关注进城务工子女、家庭贫困学生、适龄残疾少年儿童等弱势群体的入学问题,更加关爱农村留守儿童,更加重视学生巩固和辍学问题.做到“两开、两增、两减”,即开齐、开足国家规定的课程,增加学生体育锻炼时间,增加课外活动时间和睡眠时间,减少课外作业量,减少考试次数.


5、以素质教育为主线,亮化质量效益.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全面推进素质教育.一是以德育为首位,推进素质教育.坚持以人为本,德育为先,把立德树人作为教育的根本任务.以提高德育实效为目的,养成教育为基础,德育活动为载体,校园文化的打造为契机,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融入国民教育体系,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荣辱观.同时,以加强学校体育工作为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方面和突破口,扎实开展阳光体育活动,确保学生每天锻炼一小时.二是突出“质量为本”,提升质量效益.以抓质量就是抓发展的意识,围绕课堂抓业务,围绕教学抓管理,围绕学科抓突破,围绕质量促发展.全力缩小各校教学质量差距,确保教学质量 “校校提升,年年有进”.

实现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既是一种理想境界,更是一种价值取向;既是一种发展目标、又是一种教育发展过程;既是教育发展的目的,更是一种促进教育发展的途径;既是政府的行为,又是学校和社会的共同责任,需要学校、政府、社会等各方面力量的共同参与、共同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