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学生思想教育工作刍议

更新时间:2024-03-13 作者:用户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点赞:27906 浏览:129838

摘 要 :高等职业技术教育是区别于普通高等教育,以培养技术型、应用型高级专门人才为主的高等教育.他与普通高校的学生来源相比较,有着自己鲜明的特点.因此,只有充分认识并正确把握高职教育及其学生的特殊性,才能做好高职院校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

关 键 词 :高职教育, 学生, 思想教育

一、 高职教育的主要特点

近年来,高职教育不仅为广大中职毕业生构建了进入高等学校接受高等教育“立交桥”,更是在发展中逐步形成了“专科教育――本科教育――研究生教育”的人才培养架构,成为与普通高等教育并行的教育模式.


(一)高职教育对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应用技能要求较高.高职教育面向生产、经营、怎么写作、管理第一线岗位培养人才,不同岗位(群)有不同的动手能力和应用技能的要求.高职教育各专业均针对不同职业岗位(群)的要求,对学生应掌握的实践动手能力和应用技能提出了明确的较高要求,同时又引入职业资格证书教育,把它作为衡量职业技能水平高低的重要指标,扩大职业资格证书的权威性.简言之,高职教育要求毕业生不仅要获得大专书,还要同时获得多本职业资格证书.

(二)围绕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应用技能的培养,加大了实践课程的比例.高职教育在课程设置上,除按要求开设公共课程外,基础知识和基本理论则坚持以“够用”、“必需”为原则,保证专业技术、技能课程占总课程的30―40%,构建了“强能力”、“重应用”的课程体系.在专业技术、技能课教学中,将课堂搬到模拟实验室、车间等岗位工作环境中,实行“现场实践教学”,让学生在接近真实的岗位工作环境中锤炼,使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应用技能得到较大水平的提高.

二、高职学生的鲜明特色

(一)高职院校生源复杂.高职教育的生源不像普通高等教育生源那样较为单纯,主要有四类――除普通高中毕业生外,还有对口升入高职的三校生(中专毕业生、技校毕业生、职业高中毕业生)、五年一贯制高职录取的初中毕业生和大专以上毕业的第二学历生.在同一年级、班级中,往往有几类生源的学生,他们入学前所受的教育不同、入学后的期望值不同、学习心态也不同.

(二)高职学生文化基础与专业素质差别较大.在高职教育四类生源中,普通高中毕业生受过较为正规的高中阶段教育,文化基础相对较好,但专业学习须从零开始,对口升学的三校生、五年一贯制的初中毕业生的专业基础较好,但文化基础薄弱,特别是英语、数学的基础差,在高职阶段学习与这两门课程有关的课程时有一定难度,二学历学生受过高等教育,有较好的文化基础和专业基础理论知识,但专业技能较为薄弱.学生在文化基础、专业素质、学习态度等方面的差异,给教学、思想政治教育、学生管理等工作带来了了很大的难度,成为高职院校面临的一个现实的难题.

(三)高职学生的学习态度差异较大.高职教育学生中,大部分普通高中毕业生对专业课的热情高,少部分学生由于对就读高职感到“无可奈何”或对所学专业感到“不满意”而对专业学习的兴趣不大,不少学生眼盯着三年后的“专升本”,不愿在专业技能的学习上下功夫,对口升学的三校生由于学习与外语、数学有关的课程时有难度而对这部分课程有畏惧心理,又由于入学前已学过大部分专业课程,对专业学习易产生厌学情绪,二学历学生抱着对所学专业较大的期望值而进入高职学习,学习目的明确,学习热情高、学习自觉.

(四)高职学生的自律性差异较大.部分学生由于在中学、中职学习阶段对自身要求不高,染上不少陋习,教育管理的难度大,五年一贯制的初中毕业生年龄较小,思想不稳定,自制能力不强,但可塑性大,二学历学生受过高等教育,学习目的是为了较好的掌握专业技能,对思想教育和管理工作有一定的抵触情绪.

三、做好高职学生思想教育工作应解决好的关键问题

(一)解放思想,正确认识高职教育.高职教育是在1999年“高校扩招”的背景下快速发展起来,乍一看,高职教育只是为更多的高中毕业生提供了进入大学学习的机会,为广大中职毕业生架构了接受高等教育的“立交桥”,主要承担着普及高等教育的任务.这种看法显然是片面的.随着经济、科技的发展,必然对劳动者素质提出更高的要求.近年来,我国经济的高速发展,急需大量高级技能人才,这种需求才是高职教育发展的内在动因.因此,为经济建设培养高素质的技术型、应用型高级技能人才,是高职教育的主要任务.明确了高职教育承担的社会责任,不仅有利于高职教育的教育者和学生增强历史使命感,更有利于社会和用人单位正确认识高职教育,为高职教育提供广阔的发展空间.

(二)更新观念,树立正确的人才观、用人观和就业观.一是全社会要树立新的人才观.科学技术和生产力的迅速发展,极大地促进了社会分工的精细化.在生产、经营、管理、怎么写作第一线岗位工作的技术、技能型劳动者,有较高的思想觉悟和文化素质、掌握着先进的科学技术,是经济建设的主力军,他们同样是社会的人才.当前要在全社会大力宣传职业教育和高素质劳动者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的重要作用,弘扬“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状元”的风尚,营造有利于职业教育改革与发展的良好社会氛围,增强广大高职学生的责任感和使命感.二是用人单位要树立新的用人观.一方面,用人单位要严格执行国家关于劳动就业准入制度,优先录用受过职业教育、培训的求职者,另一方面,随着高教事业的发展,大学本科、研究生毕业人数逐年增加,面对日益增长的高学历就业队伍,广大用人单位应根据岗位工作的实际需求,注意避免用人中的“虚高学历”,克服人才浪费现象,树立务实高效的用人观念.三是学生和家长要树立新的就业观.近几年是我国就业的高峰期,面对庞大的求职队伍,广大高职毕业生如何转变就业观念,合理确立就业定位,将直接影响他们的就业率.作为应用型人才,高职毕业生应牢固树立面向“生产、经营、怎么写作、管理第一线岗位”就业的观念,积极到中小企业、非国有企业、小城镇、农村就业或自主创业,在适合自己发展的“生态位”中创造辉煌.

四、坚持动静结合,提高高职学生的思想教育效果

将静态教育与动态教育相结合.因教育对象的差异,不能套用一个固定的模式,在工作中可逐步建立带有规律性的相对稳定的动态结构,形成系列化动态体系,这个系列化动态体系内容大致可分为以下几类.

理论研讨类.这类活动反映了对高职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主旋律,重点在于培养和提高学生的政治理论素质.要抓好对学生的“三课”(政治理论课、思想品德课、法制课)教育.“三课”教育不能只单一地脱离学生思想实际和社会的正面灌输,要紧紧抓好课堂教学与学生思想实际的结合,政治理论与当前现实生活的结合,教师讲授与学生开展研讨的结合.要抓住高职生的思想特点,积极引导.精心组织学生开展课外理论研讨活动,以学生为主体,成立马列学习小组、理论研究小组,入党申请人的党章学习小组.各社团组织的沙龙及举办的理论研讨会、时政报告会、专题讲座、读书心得交流会、演讲、辩论赛等.

社会实践类.这类活动着眼于高职生独立人格的形成和各种能力的培养,也是高职教育的突出特点.社会实践活动可以从三方面着手,一是鼓励和支持学生参与学校各项管理工作.二是开展社会调查和志愿者怎么写作活动.三是结合专业特色,强化专业性与社会实践环节,按专业特点聘请职业导师,深层次引领学生了解本专业,热爱所学专业,树立学好专业的自信心.

(作者单位:山东劳动职业技术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