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民族音乐教育现状原因

更新时间:2024-03-01 作者:用户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点赞:23035 浏览:105870

摘 要 :民族音乐是民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继承和弘扬民族音乐,是发扬中华民族先进文化传统的重要手段.当前高校民族音乐教育在教育观念、师资水平、教学投入等诸多方面都存在不足.这些主要是因为十年的破坏,教育导向的偏颇,音乐理念的偏离造成的.我们要充分认识到高校民族音乐教育的重要性,进一步探讨加强高校民族音乐教育的有效策略.

关 键 词 :高校 民族音乐 现状 原因

民族音乐是民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我们的先人和现代人音乐才智的结晶,是凝聚着民族精神的宝贵文化财富,是创造、发展我国未来音乐不可多得的创作源泉,是对子孙后代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和音乐教育的可贵教材,更是世界音乐文化宝藏中的瑰宝.在高校进行民族音乐教育,继承和弘扬民族音乐,是发扬中华民族先进文化传统的重要手段,对培养学生民族审美观,激发学生民族意识和民族精神尤其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

一、高校民族音乐教育现状

当前高校民族音乐教育中,价值取向上仍存在“重西轻中”“以西否中”的现象,指导思想上,“主张以西为师,走“西化”的道路”①,中国音乐理论体系虽然重建,但在学校教育中仍处于不被重视的地位,而且深入的探讨、研究尚待加强,这些现状都不利于民族优秀音乐文化的弘扬和发展,甚至助长了某些妄自菲薄、盲目崇洋的思想.从重视程度到课程实施,从学生的学习方法到师资队伍的不足,从课内的实施到课外的训练,民族音乐教育可谓是众矢之的.

据有的高校调查发现,学生中能识谱(包括简谱、五线谱)的学生不到总数的4%,中、小学期间开设音乐课程在8年以上的不足14%,进入大学前完全没上过音乐课的学生占8.6%,曾按国家教委的规定接受过完整音乐课程教育的仅为3.2%,能懂得和声、调性等基本专业知识和能够演奏某种乐器的学生更是寥寥无几②.另一则调查,仅27.8%的大学生喜欢中国民乐,而72.2%的大学生钟情流行音乐和西方音乐③.另外,据一则对全国66所师范院校音乐院系的抽样调查统计数据显示, 53%的大学生喜欢西方交响乐或声乐作品,而喜欢中国传统民族音乐者仅占26%,这些未来的音乐教师们希望能“在实践中传承”中国传统音乐的仅占被调查人数的2%.当问及学生不喜欢的原因时,有的说是老师讲的枯燥,有的说因从小接受西洋音乐教育而对我国民族音乐接触得少,没有充分感受和接触民族音乐的机会和条件而很难理解民族音乐的内涵等等④.而根据笔者对天津大学、南开大学、北京大学、清华大学、上海复旦大学和上海交通大学六所高校所做的调查情况看,学生会识五线谱的只占0.126%,会识简谱的占2.76%.

在笔者对六所不同高校所进行调查中,有五所采取选修课的形式进行音乐教育,另外一所采取限选、自选、辅选的教育方式.六所学校使用的教材也各不相同,教材内容多由每个教师自行选定,多以介绍欧洲音乐文化为主要内容,介绍欧洲古典音乐占大部分篇幅,本民族音乐的内容涉及较少,特别是对传统音乐,如戏曲、民间音乐等基本未涉及,学生对本民族传统音乐课程不感兴趣,表现非常冷漠.而在其他普通高校中,在歌曲、乐理、欣赏等教材内容安排上,基本上是以西洋音乐占主导地位⑤.

师资水平直接影响教学质量的提高.目前高等师范音乐教育对诸如戏曲、说唱、歌舞等方面的教学,几乎是个空白⑥.这使得普通高校民族音乐教育的师资水平受到很大限制.在普通高校中,以钢琴、声乐、音乐理论教师为主,民族音乐教师为副,有些学校象征性的引进一到两名民乐教师,有些学校甚至没有专门的民乐教师,忽略了学科队伍的建设.在笔者对北京、天津、上海六所高校所做的调查中,除一所学校外,一般学校在编人员为3―4人,其中两所学校还没有专职音乐教师,且大多是从事学生工作的行政人员.虽然调查范围有限,但“窥一斑而见全豹”,从这些我们能看出,普通高校民族音乐教育师资方面存在一定缺陷.


二、高校民族音乐教育现状的原因分析

高校是培养人才的主要场所,承担着传播与发展民族文化的重任.高校民族音乐教育是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传承民族文化,培养民族精神的重要途径,对于我国民族音乐教育的整体发展更是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然而与她的重要性不相匹配的是现实情况的严峻,这促使我们对于高校民族音乐教育进行更深层的思考.高校民族音乐教育发展至今,现状如此,其原因是什么综合其他研究者的意见,笔者认为造成高校民族音乐教育现状不容乐观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其主要有以下几点.

首先是特殊的“”十年,造成我国音乐人才的缺乏和国民音乐知识结构失调.音乐等艺术是需要积淀的.由于国民历经了几十年的文化饥渴,所以面对扑面而来的港台音乐和“洋音乐”难免缺乏辨识力,进而使得我国国民音乐在一段时期内弱化了他的民族性灵魂.这些音乐形式大量存在,挤占了民族音乐和其他好的音乐形式的发展空间和时间,制约了民族音乐的发展.

其次是教育导向的偏颇导致基础音乐教育落后.

第三是历史原因导致“一元论”音乐理念占据市场,人们了解民族音乐的机会少,进而导致民族音乐发展受阻.从思想观念来说,我们时常可听到诸如“欧洲古典音乐是世界音乐发展的最高峰”,“我们的五声音阶不如西方的七声音阶”,“中国没有真正的音乐家”之类的论调.而实际上,这些论调又是否属实呢另一方面,由于受专业音乐学院办学模式影响,当前普通高校音乐教育遵循的主要是欧洲音乐理论体系.实际上,从教学思想到课程设置,我们的普通高校音乐教育无不体现着“欧洲中心论”的意识,我们所传授的音乐知识的主要内容也多是西方的.这种对学生进行民族音乐教育的忽略,使人们对民族音乐了解的机会更为减少,也正是这个原因,导致我们民族音乐的发展和民族音乐教育严重萎缩.

三、结语

音乐教育是素质教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随着教改的推进和素质教育理念的深入人心,音乐教育正在受到从小学到高等院校的一致重视,各种以民族音乐欣赏为主要内容的音乐选修课已经在高校中普遍开设,这对于大体素质的提高和民族音乐的发展无疑是一件好事.虽然十年的破坏,教育导向的偏颇,音乐理念的偏离给我国高校民族音乐教育的发展带来阻力,但是我们并没有因此而停止发展民族音乐教育的步伐.据笔者调查,99.5%的学生认为开设音乐课很有必要,85%的学生希望通过音乐教育全面提高自身的音乐修养,87%的学生希望通过音乐课程学习、课外活动、音乐讲座等多种途径学习音乐⑦.这是一种对民族音乐的需求,也是一种可喜可贺的现象.我们必须认识到,加强高等学校民族音乐教育,是弘扬民族文化、振奋民族精神,加强爱国主义教育的需要.很多音乐艺术形式是世界性的,但音乐的精神是民族的.作为民族文化重要内容的民族音乐,是民族精神的重要载体之一,也是民族文化的一种积淀,需要在不同的时代进行继承和发展.

借助高校民族音乐教育的平台,提高学生民族精神,发展民族音乐和民族文化,是一个长期而艰巨的任务.而如何针对高校的具体情况探讨加强高校民族音乐教育的发展策略,是笔者继续深入研究的话题,也是实现高校民族音乐教育进一步发展的必然选择和必由之路.

注释:

①汪毓和.中国近现代音乐史[M]

②徐晴岚.关于加强高等学校民族音乐教育的思考[J].湖北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1,3.

③吴爱红.浅谈加强民族音乐教育[J].平顶山师专学报.2001,8

④张馨.确立民族音乐教育在高师音乐教育中的重要地位[J].开封教育学院学报.2007,11

⑤廖家骅.音乐的民族情感与民族音乐教育[J].音乐研究.1996,3

⑥宋正,吴文瀚,吴柏林.普通高校开展民族音乐教育初探[J].郑州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0,6

⑦ 殷莹.中国直辖市高校民族音乐教育现状研究[D].大佛大学校教育大学院.2007,5

基金项目:

天津市文化艺术科学研究规划项目:(题目《高校母语音乐教育现状研究》 项目号((A080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