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教育信息化的优势与欠缺

更新时间:2024-03-04 作者:用户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点赞:28301 浏览:131009

上个世纪80年代初以来,计算机技术得到广泛的普及和应用,科学技术的革新带来了教育技术的巨大变革.2000年10月25日,教育部召开全国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工作会议,决定从2001年起,用5到10年的时间普及信息技术教育.此后要求以多种形式实现中小学校校通,国家推进教育信息化建设的力度不断加大.1

国家政策的支持使我国信息化技术教育在近些年当中迅速普及.计算机在很多中小学的课堂上得到普及和应用,绝大多数教师都可以使用以计算机为核心的多媒体教学系统进行教学工作.其中,“校校通”工程和“农村中小学现代远程教育工程”的实施是我国近年来教育信息技术普及的两个重要的方面.这些工作的实施,一方面使教师的工作量得到缓解,另一方面,也促进了教师和学生家长之间的沟通和互动.教育信息化技术的普及,使我国中小学校的教学质量得到提高,极大地方便了教学管理工作,有效促进了学校、家长、教师和学生之间的联系.

教育信息化技术的普及,有利于消除我国地区教育发展的不平衡状态.这就要求相关教育部门对一些欠发达地区的教育信息化技术的普及和应用高度重视.现代科技的发展,使一些高科技设备越来越廉价.很多偏远落后地区也可以使用诸如上网手机、无线网络电脑等现代化设施.尤其是手机成为一种普通的沟通和联络工具,不仅可以满足人们联系的要求,也可以通过上网,随时了解世界各地的资讯信息.

虽然很多边远地区学校的教育信息化技术未得到很好的实施,但在那些地区的普通家庭当中,已经开始使用相关的高科技产品.而对当地的教育机构来说,很多现代化信息技术却未得到很好的普及和应用.这一点不仅构成了不同地区教育信息化教育发展的不平衡,也造成了学校和社会之间在信息咨询与高科技应用方面的不平衡状态.

在具体的教育工作中,以计算机网络为核心的教育信息化手段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首先,教育信息化技术可以加强学校与学校、教师与教师之间的沟通和交流.教育只有在经常性的交流中才可以得到提高,通讯技术的发展使教育机构以及教师之间的相互联系变得更加经常和快捷.这种快捷方式的实现可以通过一些计算机网络平台得到实现,如以往的教学比赛需要教师和专家亲临现场,但今天的教育信息化技术却使教师和专家足不出户就可以相互之间得到声情并茂的沟通和交流.


虽然现在的教育信息化技术已经有了较多的普及,但其应用还是较少的.这主要表现在一些教育的网络信息平台并未得到绝大多数的教师和学校的关注,从而造成了大量网络和硬件资源的浪费.为了避免这种现象的出现,教育机构和教师必须充分重视,建立有效的网络资源的共享和利用.一些地区的教育信息资源和网络平台较多,但却过于分散,应该将这些信息资源和网络平台进行充分整合,以达到有效的信息传播.

其次,教育信息化技术可以使学校和社会、教师和家长之间的联系变得更加简单易行.除了学校环境之外,社会和家庭环境是塑造学生性格和影响学生学习成绩的两大环境.学生的行为特征和性格的形成在很大的层面上是由于社会和家庭潜移默化的熏陶和影响,学校教育必须充分重视这两种因素的存在,整合学校、家庭和社会的资源,对学生施加正面有效的影响.教育信息化手段的实现,为学校、家庭和社会的信息沟通提供了十分有利的平台.学校应该对教育信息化技术在这方面的使用提供各种条件,设立专门的机构对这方面的信息进行整合,对每个学生的家庭情况、周围的社会环境和学校表现情况进行信息整理和综合.实现教师、家长等方面的信息共享.在整理这些信息资源时,可以进行教师、家长和社会机构之间的共同参与和互动.

再次,教育信息化技术可以使学生较早地使用现代化多媒体技术进行自主学习,并对他们获取资讯的能力有所提高和有效引导.计算机网络、手机通讯技术等以信息化为主的高科技技术的普及和应用,已经使学生不可能不受到网络世界信息的影响,那种力图将学生的成长和网络世界完全屏蔽开的做法是徒劳无功的.唯一的办法是正确引导学生如何利用网络资源,使网络资源怎么写作于学生的学习.

然而,教育信息化技术在普及和具体的应用过程中也有不尽人意之处.首先,由于我国幅员辽阔,经济发展不平衡,导致我国教育信息化技术普及水平和技术实施的不平衡.我国教育信息化在东南沿海地区的普及和应用程度较高,但在很多西部地区和贫困山区,教育信息化普及较低.特别是我国中西部地区和一些偏远山区,教育信息化的普及并不能有效达到预期效果.甚至有些偏远地区即使已经有了相应信息化设备例如电脑等多媒体设施,但由于其他相关配套系统设施不全,学校和教师也无法有效使用.最终造成了我国教育发展的不平衡.

其次,教师之间的有关现代化教学手段的交流与学习还应继续加强.在技术的普及和应用中,人的作用是核心的.在教育信息化技术的普及和实施中,教师起到中心和主导的地位.在课堂中,信息化设备的操作者主要是教师.教师对设备使用的熟练程度直接影响了学生的学习效果.如果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不注重对现代化教学手段的使用,拘泥于老套的教学方式,那么教师在获取教学资料的范围、课堂的生动程度、教师教学水平的提高以及学生对知识的吸收都将会受到影响.这就需要学校和相关部门的充分重视,加强经济发达地区和偏远地区的先进的现代化教学手段和观念的交流.

第三,对于很多学生来说,网络世界是一把双刃剑,不但给他们带来有益的帮助,也会让他们接触到一些不良的影响.正确使用可以对学生产生积极正面的影响,而不正确的使用将会导致某些学生沉迷于网络游戏或世界之中不可自拔,其后果是不可想象的.因此有必要在中小学生中设立专门的计算机课程,引导学生正确利用网络资源进行学习.中小学生接受新事物的能力要比成年人强得多,所以对学生如何使用网络获取网络学习资源的培训相比而言不太重要.而重要的是如何引导他们正确的使用网络技术.

应该使学生对网络世界的危害有清醒的认识.指导他们看到网络信息资源的丰富和快捷的同时,晓之利害.具体的实施要根据学生不同的年龄阶段特征采取不同的方式.小学生的心理具有较强的可塑性,所以对未成年人网络信息利用的教育从小学就要抓起.中学生接受新事物的能力强,精力充沛,但其心理冲动又常常难以控制,叛逆性强.对他们利用网络的行为宜疏不宜堵,应该引导他们正确使用网络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