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记》中的养成教育思想

更新时间:2024-04-02 作者:用户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点赞:25740 浏览:119161

【摘 要 】《学记》是我国古代重要典籍《礼记》中的一篇,是中国先秦时期儒家教育思想的总结性著作.全文1229字,它把教育与政治的关系、教育的作用、目的和任务,学校教育制度和视导制度都作了比较系统的阐述.《学记》包含了许多教育思想,它们中许多都对当今的教育教学有指导作用.其中,养成教育的阐述仍有巨大的现实价值.


【关 键 词 】学记;养成;教育

【中图分类号】I253.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5346(2009)02-0082-02

一、《学记》中的养成教育思想内容

养成教育是一个传统的教育方式.所谓“养成”,就是培养而形成.人们按其公认的准则和规范,通过家庭、学校、社会思想教育途径,使社会群体或个体自觉地形成优良习惯,这一过程便是“养成教育”.这种教育有选择性,它是以优良的规范即符合社会进步发展的道德规范为培养目标,所以它也是一种定性的优化培训.《学记》中包含丰富的养成教育内容:

1.立志教育思想

立志,在我国古代教育中占有重要地位.孔子“吾十五而有志于学”,反映了人应在少年时期立下志向.在《学记》中,鼓励学生立志是其重要内容.“未卜不视学,游其志也”,给学生以自由的空间,使其发展、认识自己的爱好,打好立志的基础;“善教者,使人继其志.其言也,约而达,微而臧,罕譬而喻,可谓继志矣”,老师要对学生的志向予以正确的引导,使其朝着有利于学生的方向发展;“等君子察于此三者,可以有志于学矣”“等察于此四者,可以有志于本矣”,学生立志贵在坚持,只有坚持不懈、不畏困难,才能有所成就.

2.尊师教育思想

“大学之礼,虽诏于天子无北面,所以尊师也.”“等当其为师,则弗臣也.”教师面对天子而无需君臣之礼,可见教师在古代的重要地位.“师严然后道尊,道尊然后民知敬学”,对教师的尊敬,也是倡导“尊道”、“化民”的重要手段,同时也潜移默化地影响了学生尊敬教师的品德.“故安其学而亲其师,乐其有而信其道,是以虽离师辅而不反也.”《学记》指出,尊师同时也是提高学业的重要因素,学生只有在尊师的基础上才能学到真正的知识.当然,尊师教育中对教师的要求也是非常严格的,“君子知至学之难易而知其美恶,然后能博喻,能博喻然后能为师,能为师然后能为长,能为长然后能为君”,可见,做一名合格的、受人尊敬的教师也是不容易的.

3.方法教育思想

庄子说,“吾生也有涯,而知也无涯”,学生要在短暂的人生中学到尽可能多的知识,必须讲究学习方法.《学记》中有许多关于学习方法的论述:“时观而勿语,存其心也.幼者听而弗问,学不躐等也.”在学习过程中,学生要自己用心思考,而不是直接从老师处得到答案;当年长的学生请教老师,年少的学生应注意听,在观察的同时用心思考,而不去插问,这就反映学习应循序渐进,而不应越级.同时,在学习中找同学相互探讨也是提高学习水平的重要方面,“独学而无有,则孤陋而寡闻;燕朋逆其师,燕辟废其学”.另外,《学记》也指出学习方面易犯的四处失误,“人之学也,或失则多,或失则寡,或失则易,或失则止”,在内容方面,学习知识要根据自己的能力,选取适当适量的知识;在学习过程中贵在坚持,不能轻言放弃.

二、《学记》中养成教育的特征

1.养成教育融入社会观念中

《学记》为《礼记》中的一篇,《礼记》是“十三经”中的一种,《学记》的教育思想包含于当时的框架之内.当然,《学记》中的养成教育思想也体现了当时社会价值取向.《学记》开篇就提出“君子如欲成俗,其必由学乎”“是故,古之王者,建国君民,教学为先”,指出教育是维护统治的独特工具.在教学过程中,《学记》也指出“皮弁祭菜,示敬道也.《宵雅》肆三,官其始也”,教育成了统治阶层的人才训练基地.另外,统治者还制定了相应的教育建制:“家有塾,党有庠,术有序,国有学”.还建立了相应的视学制度.由此可见,《学记》中的养成教育不但是社会观念的反映,更与其相融.

2.规范性与人文性相结合

养成教育就其发生的心理机制而言是一种条件反射.外在规范性的强化可以使个体产生对下一步行为结果的期待.《学记》中养成教育有很强的规范性,如在视学制度中,不但各阶段分类明晰,而且有相应的目标要求“一年视离经辨志;三年视敬业乐群;五年视博习亲师;七年视论学取友”.但这种规范性不是强硬的专暴施压,而是充分的考虑学生的心智水平和成长特点,有很强的人文性特征,如“幼者听而弗问,学不躐等也”,强调学生学习知识的渐进性.“预”、“时”、“孙”、“摩”思想,则充分考虑学生接受知识时的心理特征.

3.实践性突出

整个养成教育过程都是在实践活动的基础上展开、发展、完成的.离开了实践活动和整个社会实践背景,养成教育就无法进行,实践是养成教育的基本环节.《学记》中非常注重养成教育的实践性:“虽有佳肴,弗食,不知其旨也;虽有至道,弗学,不知其善也.是故,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无论教与学,只有在实践的基础上才能有所感悟认知.“不学操缦,不能安弦;不学博依,不能安诗;不学杂服,不能安礼.不兴其艺,不能乐学.”学习的乐趣和所得,必须在实践中才能得到.

三、《学记》中养成教育的深层认识

1.《学记》中养成教育的社会学基础

达尔文说过,“经过长期实践后,一些合乎道德的行为趋向,会成为遗传的品性.”李泽厚在《华夏美学》中也提到,“古代文献关于礼的大量描述记叙,从不同方面反映出礼并非儒家空想的理想制度,而是一个久远的历史系统.”《学记》中关于养成教育的论述,其实就是古代“礼”的思想在教育理论中的体现.这一理论已经稳定成中华民族的群体意义和生活习俗的一部分,成为中华民族的遗传之一,深刻地影响着我们的价值取向和行为方式.对《学记》中养成教育的理解和探讨,不但是对古代教育思想的重新认识,更是对现实教育的巨大启示.

2.《学记》中养成教育的本质认识

养成教育是强化与内化的统一过程.它不仅仅是“行为习惯的养成”,更重要的是强化与内化统一于个体发展的过程.《学记》中关于立志、尊师、敬业、方法教育,其实也是一种心理过程,是通过价值判断、选择、体验形成价值取向、需要、动机等一系列心理素质.内化和强化是能力的内外侧,缺少了一侧都不能构成行为能力.强化不只是内化结构的外显,更重要的是内外化的原因.在认知发展理论中,内化是外部言语向内部言语转化的过程.这一过程实质上是个体形成适应社会需要的各种素质的过程.所以可以说,养成教育是一种素质化的和谐教育.

【参考文献】

[1]陈桂生. 《学记》纲要[J]. 华东师范大学学报,2004,9(3).

[2]来永宝,蔡立雄. 养成教育透析[J]. 龙岩师专学报,2002,2(1).

[3]李泽厚. 美学三书[M]. 合肥: 安徽文艺出版社,1999.

[4]全国十二所重点师范大学联合编写. 教育学基础[M]. 北京: 教育科学出版社,20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