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代大学生孝行教育

更新时间:2024-03-09 作者:用户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点赞:17731 浏览:81488

摘 要:孝是善之始、德之本,是培养良好的个人品德的基础,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起点和支撑,是建设和谐社会的内在要求.当前,大学生孝行教育存在着困境:在理论方面,没有对孝行教育的政策支持,没有明确的孝行教育内容和教材,在实践方面,孝行教育未受到足够重视,加剧了孝道危机的深度和广度.在重新界定孝行教育的内涵的前提下,应从政策支持、高校教育、平台搭建、考核奖励方面入手加强对当代大学生的孝行教育.

关 键 词 :孝行教育,困境,实现途径

中图分类号:G641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002-2589(2014)34-0185-03

随着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深入发展,各种正确与不良的思想观念纷纷涌入,形成了本土思想与外来观念的激烈交锋.大学生正处于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成型时期,在这种思想意识的角力中受到的影响最大,甚至出现思想混乱、道德模糊等现象.“孝”这一自古以来的基本道德要求,出现了一定程度的孝道危机.加强对大学生的孝行教育,意义重大.

一、“孝”对于现代社会的重要意义

孝行,它既是一种道德层面的情操,也包含实践方面的行为.孝行教育就是培养孝的品德,促进孝的行为,它是学与用、知与行的统一,是理论与实践相辅相成,相得益彰的整体.孝行教育之所以重要,根本原因就在于“孝”作为一种具有积极意义的品德和行为,对于现代社会不可或缺.

就个人而言,孝是善之始、德之本,是培养良好的个人品德的基础.中国历来注重孝,“百善孝为先”[1]104、“夫孝,德之本也”[2]4,这就充分体现了孝在中国道德中的重要地位.在当代社会,孝作为善之始、德之本的基本意义,也丝毫没有改变.具体而言,孝是一种私德,一种家庭美德,善是一种公德,一种社会美德.公德源于私德,“爱其亲,不敢恶人,敬其亲,不敢慢人”[3]9,由私德扩展升华即可成为公德.从根本上讲,社会关系只是家庭关系的放大.由对父母的孝向他人延伸,形成善德,便是私德发展成社会公德的过程.“老吾老以及人之老”正是这种由家庭内的孝发展成为社会关系上的“善”的鲜活写照.所以,孝是善的前提,是个人品德的基础.

就社会而言,首先,孝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起点和支撑.核心价值,是一个社会的主流价值取向和道德观念,是维系社会安宁稳定必不可少的基本道德要求.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当前我国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过程中人们应该具有的一种富于民族性、体现时代性,以真善美为价值取向、以社会和谐为根本追求的价值体系.其中,社会主义荣辱观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基础.社会主义荣辱观的主要作用是引导人们趋荣避耻,本质就是要导人向善,要在全社会形成良好的个人品德、家庭美德、职业道德和社会公德.尽管“八荣八耻”没有直接提到孝,但其本质上是内在良好品德的外在体现,而孝是善之始、德之本,是良善的个人品德的基础,也是良好的个人品德、家庭美德、职业道德和社会公德的支撑.因此,孝也可以看成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起点和支撑.

其次,孝是和谐社会建设的内在要求.以孝才可致善,以善方能致和.孝是善的前提,善是和的内在要求.具体而言,和谐社会是人类孜孜以求的美好社会,而社会的和谐必须包含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安定有序等内容.需要尊重他人,敬爱他人,法治的本质则是一种“善”治,只有坚守良善之心,才能真正实现法治,社会的公平正义需要以孝致善,以善致和,才能在协调利益、化解矛盾方面做到公平正义,诚信需要敬人如敬长,友爱需要爱人如爱亲,实现相互之间的友爱,安定需要安居乐业,有序需要老有所养,只有奉行良善之心,才能做到“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4]9,才能达到社会的安定有序.由此可知,只有以孝致善,心怀善念,才能实现社会的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安定有序,才能实现和谐社会建设的历史使命.总之,和谐社会需要以孝和善作为基本的行为准则.孝是善的基石,善衍生于孝,善是和的灵魂,和脱胎于善.拓展家庭之孝,方能达道德之善,始能致社会之和.

二、当今大学生孝行教育的困境

尽管孝在日常生活中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但是,当今社会的孝行状况却令人担忧.纵观当代中国,亲情日益淡漠,敬老爱老的传统美德受到挑战,感恩意识、责任意识都有不同程度的衰减,啃老、傍老、欺老甚至虐老等问题屡见不鲜.2005年,黑龙江人大代表翟玉等对全国农村进行孝道现状普查,结果显示,53%的儿女对父母感情麻木[5]92.孝行状况堪忧的同时,我国还面临着“银潮”的冲击,据全国老龄委报告显示,2010年,我国城乡老龄人总数为3 300万,到2015年,这一数字将上升到4 000万[6]29.孝行问题已经成为一个关系全局、影响社会和谐稳定的重要问题.但迄今为止,政府和高校都没有采取妥善的应对措施,孝行教育也在理论与实践两方面都陷入了一种急需而缺位的尴尬境地.

理论方面,没有对孝行教育的政策支持,使得孝行教育没有进入课堂,也没有明确的孝行教育内容和教材.2004年,教育部印发了《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认识到了思想政治理论课是大学生的必修课,是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重要途径.但在高等教育出版社2009年出版的《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的教材中,仅用了约300字的篇幅简单介绍了尊老爱幼的家庭美德.对于孝行教育的重视程度与孝在思想道德中的基础地位严重不对等.实际上,脱离了孝,思想道德修养就会成为无源之水、无本之木,大学生理想信念的确立也就丧失了根基.与此同时,孝因其产生于古代社会而具有明显的局限性,使得当前孝行教育的内容难以界定.当前有关孝的著作,也多是论述孝文化的历史演变而简略述及当代价值.至于孝行教育的专著和教材,则尚处空白阶段.政策支持的缺位和著作、教材编写上的空白造就了高校孝行理论教育的困境.这种困境直接导致孝行教育无法进入课堂、进入头脑、进入生活,也使得孝的观念不能内化为孝心、孝德、孝道、孝行,以致出现孝道危机. 实践方面,孝行教育未受到足够重视造成孝的观念和行为得不到足够的社会认同,加剧了孝道危机的深度和广度.从马克思主义认识论的角度来看,孝行教育的过程,实际上就是从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再用理性认识指导实践,在实践中予以检验、完善和强化的过程.近年来,高校学生欺瞒、剥削父母,钟情于物质追求而不顾父母感受,沉湎于网络世界而漠视父母艰辛的状况时有报道.很多高校学生视父母的关怀为理所当然,甚至产生厌烦、反叛,乃至平常不愿意跟父母谈话或者联系.如漳州职业技术学院的问卷调查就显示,该校大概有15%的学生“没事就不给家里打”[7]101,某些高校学生在学校与其他同学攀比的过程中认为父母没出息、没文化、没品位甚至产生嫌弃情绪,更有甚者,仅仅因为父母对自己的某些要求不能满足就与父母争吵,乃至打骂父母.这些现象,都严重影响着大学生群体心理的健康发展和价值观的正确确立.正因此,有人甚至认为当今社会是“权利与义务断裂的社会,今天的社会是‘孝心颠倒的社会’”[7]295.

三、大学生孝行教育需要科学界定“孝”的内涵

重“孝”,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一个显著特征.传统的“孝”已经构成了一个独特而完整的文化体系,内容包罗甚广.尽管其中有不少落后甚至愚昧的东西,但也不乏仍然合理值得传承甚至发扬的地方.因此,孝行教育首先需要科学界定孝的内涵,秉承继承优良文化传统和与时俱进相结合的原则,在充分吸收传统孝文化的合理内核的同时对之进行创新与发展.

就孝而言,其内容可以从个人与家庭、社会与国家两个方面来加以理解.在个人与家庭方面,孝首先表现在对自我生命的保护,即对生命价值的尊重.古语有云:身体发肤,受之父母,不敢毁伤,孝之始也.子女身体上的损伤对父母而言是精神上的重大打击,是不能承受之伤.所以,珍惜和热爱生命,是现代社会的孝所应有的内涵.在家庭方面,敬养双亲是孝最基本最本质的内容,它包括物质上对父母的养和精神上对父母的敬爱.养是最基本的孝,是子女对父母应尽的赡养义务,保证父母老有所养,老有所居是养的基本要求.精神上的敬爱,则更为重要.孔子就认为,“今之孝者,是谓能养.至于犬马,皆能有养,不敬,何以别乎?”[8]8也就是说,发自内心的“敬”是人与动物的区别,也是孝最本质的要求.

在社会与国家方面.传统儒家思想将孝由家庭关系向社会关系延伸而形成儒家道德体系的过程,给当代孝行理论教育内容的确定提供了一个重要的思路.孝不应局限于个人和家庭方面,而需要由个人和家庭向社会、向国家延伸,由私德的孝向公德的善的层面发展,形成以孝为基础的道德体系.如:由孝入礼,孝行教育的礼是将孝“移于长”而形成的礼,是包含晚辈尊重长辈不可或缺的礼节和礼貌,并与中华民族礼仪之邦的民族形象和温恭守礼的传统美德相承接的礼.延孝为仁,孝行教育的仁是由敬爱父母延伸到敬爱他人的仁,是包括了“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等合乎情理的道德要求,并与中华民族乐群贵和的民族意识和仁厚朴实的传统美德相适应的仁.移孝为忠,孝行教育的忠是将爱家、爱父母扩大到爱国的忠,是蕴含着对国家利益、人民利益的坚决维护,对自我道德的坚守,并与中华民族忠恕爱国的民族精神和坚贞不屈的传统美德相协调的忠.


四、大学生孝行教育的实现途径

大学孝行教育是一个复杂的社会系统工程,在具体实行方面,既要靠高校的努力,也依赖于全社会的支持与配合,更少不了政府的规划部署和统筹安排.

政策支持是基础.孝行教育面临的教与行的双重困境,在很大程度上就是因为缺乏和地方各级政府的政策支持.对于大学生的道德教育,近年来,国务院和教育部陆续发出了一系列关于强化高等学校思想政治理论教育的通知和意见.但是,国家在德育方面的要求,始终存在政治性理想信念教育有余而基础性道德教育不足的弊端,大学生教育中应具有的有关基本道德素质的教育的重要性被忽视.对孝行教育,国家尚未制定具体的政策,甚至在整个思想政治理论教育中,孝行教育都鲜有提及.随着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进程的加快和老龄化社会的到来,孝行教育已经是一个关系到国计民生的重大问题、紧急问题.对孝行教育给予政策支持,是当今社会的要求,也是各级政府义不容辞的责任.和地方政府应根据自己的职能,认真研究,妥善规划,提出具体有效的政策,为孝行教育建立自上而下的政策支持体系,这是推动大学生孝行教育的基础和前提.

高校教育是主体.高校是大学生孝行教育的主要场所,高校教育的好坏,直接关系到孝行教育的成败.据华南师范大学当代大学生孝道观念变迁课题组的问卷调查统计,有50%的大学生在大学期间跟父母的沟通频率发生了变化,可见增强大学生的孝道观念,学校教育扮演着重要角色[9]39.就课程设置而言,高校应当将孝行教育纳入思想政治理论课课程体系,并作为思想政治理论的重要内容,同时还要充实和丰富孝文化的内容,开设专门的孝行教育、孝文化教育选修课等.在教材编写方面,高校应当加紧编写具有科学性和可行性的孝行教育专门教材.教学方法上,由于孝行教育相较于其他课程而言更具实践性,所以需要在实际的孝行教育中“变空洞说教式教育为情理交融式教育”[10]128,适应大学生的学习特点和心理特征,通过通俗易懂的语言、生动鲜活的事例、新颖活泼的形式,开展启发式、参与式、研究式的孝行教育,切实提高孝行教育质量和效益,推动孝德的内化和孝行的外显.

舆论引导是支撑.舆论反映人民的心声和社会的风气,并影响人们的思想观念和行为方式,具有潜移默化的教育作用.大学生正处于自我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的形成时期,舆论的这种影响更为明显.因此,必须充分发挥各种舆论工具的宣传引导功能,大力倡导孝行教育特别是大学生孝行教育,塑造与大学生孝行教育相辅相成的舆论氛围.具体而言,要充分发挥广播、电视、文艺、出版等舆论工具的作用,将弘扬孝行教育作为传统舆论的主旋律之一.要主动占领和开发网络等舆论新阵地,全面加强网络建设,使弘扬孝心、孝德、孝行成为网络舆论的主旋律之一,将网络打造成开展孝行教育的重要手段.要不断拓展大学生孝行教育的渠道、方式和空间,充分利用与孝相关的各种节日,如父亲节、母亲节、中秋节、清明节等宣传孝德、孝行.门和艺术团体要多举行弘扬孝行教育的孝文化主题活动,大力宣传孝行教育,还要利用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为学生提供更多更好的孝行教育怎么写作和产品,充分帮助和引导大学生形成孝德,实践孝行. 平台搭建是载体.孝行实践是孝行教育的重要内容,孝行教育的意义只有在孝行实践中才能得到体现.大学生由于自身条件的限制,在孝行实践上存在一定的困难.这样,孝行实践平台的搭建就极其重要.就高校而言,高校要完善校园孝行教育活动设施,搭建好大学生孝行教育和孝行活动的载体,寓孝行教育于孝行实践之中.通过充分发挥校、院学生会,党团支部的组织优势和政治优势,将高校学生党团支部打造成孝行教育和实践的坚强堡垒.通过加强对大学生社团的领导管理,充分发挥社团团结学生、组织学生、教育学生的职能,支持和鼓励各种大学生孝行社团如孝行协会等的组织建立,为大学生的孝行教育、孝行实践提供组织保障和实施载体,通过大力发动和经常组织如志愿者活动等各种孝行实践活动,建立常态化的切实可行的孝行实践机制,以保证大学生孝行教育和孝行实践取得实质性进展和成果.与此同时,社会是孝行实践进行的场所.党政各机关部门、各企事业单位、城市社区、农村基层组织等,也应当给大学生孝行实践提供平台,给予支持.

考核奖励是保障.孝行教育考核评价是实现孝行教育目标的必要保证,是对大学生孝行教育成果的评价和验收.高校应当将大学生孝行表现纳入学校教育教学总体规划和教学大纲,规定学时和学分,纳入学期考核、学年考核的范围,作为评奖评优的一项重要指标.在考核机制的建设上,应当以孝行教育的目标为依据,建立和完善孝行教育的指标体系和考评办法,结合课堂学习、家庭评价和社会表现,综合考核.在考核的过程中,应当坚持实事求是,争取做到动态考核和静态考核相结合,定性评价和定量评价相结合,阶段性考评和总结性考评相结合,教师鉴定、同学鉴定、家长鉴定和自我鉴定相结合.对于表现突出的孝行典范,政府、社会、高校应给予表彰奖励,以充分利用榜样的力量,发挥示范作用.在孝行教育的过程中塑造孝行典范,在对孝行典范的奖励中推广孝行教育,形成考核奖励与孝行教育相得益彰的良性循环,建立健全大学生孝行教育的长效机制.

孝行教育是保持社会安定团结,顺利推进现代化建设的需要,是弘扬民族传统和民族精神,塑造良好的国际形象的需要,更是应对老龄化挑战,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需要.所以,切实推进大学生孝行教育进入课堂,进入大学生的内心,是当前高校教育中一项需要积极面对、深入研究、认真实施的历史性任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