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别丢了民族之魂

更新时间:2024-04-11 作者:用户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点赞:32450 浏览:153819

30多年的改革开放,我国经济迅猛发展.正是在经济发展的前提下,我国的教育尤其是中小学基础教育才有了校舍、器材等办学条件的大幅度改善和师资专业水平的不断提高.应该说,新中国成立60多年来,我国的中小学基础教育还没有哪个时期像今天这样兴旺发达.作为亲历了改革开放后教育变革全过程的一名中学教师,面对在过去简陋平房废墟上拔地而起的教学楼,我既欣慰,却又有一种深深的忧虑.

忧虑来自近年亲见亲历的诸多事实.

忧虑来自一个盘桓心中让自己越来越感到痛苦的思考:

我们的教育,我们的中小学基础教育,究竟要为中华民族、为我们的祖国培养怎样的一代人或几代人?我们拿什么来不断提高炎黄子孙的民族凝聚力、向心力,以确保中华民族有一个繁荣昌盛的光明未来?

如果我们不自我陶醉在学校扩建规模、毕业生数量等一连串数字的光环里,如果我们肯冷静地审视教育为社会输送的人才质量,那么,看看从今日校园走出去的高中和大学毕业生,究竟还有多少是像我们的前辈一样胸怀祖国、志在苍生、不计名利去怎么写作人民大众的?

自己在高三讲台上站了多年,一届届考入大学深造继而走上工作岗位的学生,有时回校和我聊起未来,话题已经越来越多地由过去的报效祖国,变为工作单位福利、加班费、住房.

作为教师,我们自己又怎样呢?我无法在良心上为自己开脱.

我们中的许多人已经习惯于一边课上课下痛斥腐败官员的见利忘义失格失德,一边在检测期偷偷摸摸地办班收费捞外快;我们常常感慨今日师生关系淡漠如水,学生不知感恩,自私自利漠视他人和社会,可自己也再没有30年前在星期天骑着自行车,来回跑几十里山路家访贫困生,临走留下10元钱——几乎占当时月工资1/4的慷慨.

前人有言,学高为师,身正为范.教师一旦自身发生异化,甚至开始在不知不觉间“污染”校园,又如何要求不谙世事的学生去抵制校外花花绿绿的诸多诱惑?

如今风行于部分校园的,再不是“好男儿志在四方”的理想,取而代之的是努力学习考名牌大学热门专业,毕业后有一份条件优越薪酬优厚的工作;是不管老板是谁,有月薪5 000元的活儿就绝不跟着月薪只给4 000元的主儿去干.

平心而论,讲究实际没有错,人不能不切实际地只活在理想里;考虑报酬看重金钱没有错,在今天,兜里没钱起码生存就有麻烦;多元价值观也没有错,它是对主流价值观的补充.可是,面对社会历史,面对现实生活,总有个判断是非的标准,总不能让金砖与卵石等价.今天,如果有谁在课上课下对学生讲报效祖国、舍生取义、人人为我、我为人人之类与中高考关系不大的话题,恐怕不是被人视为另类,就是被人看做不识时务.可是,这些才是我们中华民族的根之所在、魂之所在啊!


翻开中华民族的文明史,绵延几千年,历经坎坷曲折而始终向前发展,靠的就是“仁者爱人”“舍生而取义”“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靠的就是“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天下兴亡,匹夫有责”,靠的就是这些中华文明中最可宝贵的精神!我还是愿意呼喊出心头的切盼——教育啊,别丢了中华民族的根与魂!

E-mail:114153580@.

编辑/岳凤

相关论文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