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公共艺术教育现状批评

更新时间:2024-01-12 作者:用户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点赞:13251 浏览:57684

摘 要 :公共艺术教育相对晚于公共体育发展,公共体育的教育政策“方向明确,任务具体”,完善的政策细则为课程教学实施提供了有效的参照系数,公共艺术教育的教育政策则有指导“盲点”,在教育实践过程中也表现出管理不够规范的现状.寻找“差异”的真正意义在于考察各种教育现象与时代背景的适应性,从而开拓教育思维,放大教育空间.

关 键 词 :美育;高校;公共艺术教育;公共体育;差异

中图分类号:J02 文献标识码:A

现今的普通高等教育格局中公共课程的重要地位和价值愈显突出,公共艺术教育与公共体育同是我国高等学校公共教育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均有国家明确的教育政策支持,但是公共艺术教育与公共体育的发展现状存在较大的差异.

两种公共教育的差异在于:公共艺术教育相对晚于公共体育发展,公共体育的教育政策“方向明确,任务具体”,完善的政策细则为课程教学实施提供了有效的参照系数,公共艺术教育的教育政策则有指导“盲点”,在教育实践过程中也表现出对教学实施、课程建设、师资建设、资源配置等方面的管理不够规范的现状.但是两种公共教育现象的差异只是“表面”的差异,这个层面的“差异”再回归到现实中去指导具体的实践,是没有多少价值可言的.美国的比较教育学家康德尔认为:“比较教育的根本目的在于发现教育问题,探讨问题产生的原因及其在特定背景中的解决方法,以及发展教育的原理或原则.”这一理论给笔者以启示,寻找“差异”的真正意义在于考察各种教育现象与时代背景的适应性,从而开拓教育思维,放大教育空间.

(一)差异原因之一:社会发展历史中的不同属性

从历史的角度看,体育是先于美育发展的.目前公共体育的定位是高等教育的“必修”课程,公共艺术课程则是“选修”课程,笔者认为,对两种教育的不同定位是由体育和美育(艺术教育)的本身性质决定的,体育具有生产力的性质,而美育具备的是上层建筑的性质.马克思在其政治经济学理论中阐述,社会的发展史大部分是物质生产力的发展史,生产力的要素之一就是劳动者,生产力的水平取决于劳动者的素质.增强国民体质不单是个生物学的问题,而是与社会发展和政治制度密切相关的,实际上是直接关系到国家兴亡的根本大计.

然而美育具备的是上层建筑的性质,它不可能直接作用于生产力,上层建筑是由经济基础派生的,其发展也是建立在一定社会经济基础上的.我国正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加快经济发展是目前国家关注的首要问题,长期以来,教育一直在经济发展的牵动下被动的发展,发展经济的社会目标决定了目前的高等教育必须大力发展科学教育,完成发展经济的任务,为大力发展经济建设怎么写作.换句话说,初级阶段的社会发展不能深入地关注到艺术的社会价值和功能的体现,也就是还不能关注到每个社会个体的审美人格生成的层面.由此得出,公共艺术教育作为美育实施的重要途径,其所具有的独特的终极人文关怀价值和功能也还得不到充分的体现.

既然体育和美育的性质已定,教育发展的侧重已经形成,从实际出发,公共艺术教育的研究一方面应该承认其现状与社会发展阶段的适应性,另一方面也应该正确定位公共艺术教育研究的致力方向.笔者认为,在当前的社会发展背景下和现有教育政策的支持下,如何让公共艺术教育的《全国普通高等学校公共艺术课程指导方案》得以良好的施行,适应现阶段公共艺术教育的发展形势,才是真正需要深入研究的课题.

(二)差异原因之二:教育思想的发展演变

一个学科的建设和发展,其目的是需要它来解决当下的实际问题,而能有效解决实际问题的学科,又是必须依赖于强有力的学科基础理论的确立和理论体系的建设,教育思想对建构完善的学科理论体系,具有重要的指导性意义.

纵观体育教育的发展史,从近始到建国初期产生过众多时代感很强、优秀的教育思想,其发展有着清晰的脉络.其中代表性的有:近代教育家蔡元培为代表的新学派提出的国民体育教育思想;20世纪30年代体育教育家吴蕴瑞等提出的自然体育思想;人民教育家陶行知的生活体育思想;建国后我国推崇的前苏联教育思想.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之后,改革开放更加促进了我国体育教学思想的大发展,逐步形成了几种新的体育教育思想:一是体质教学论,二是整体效益论,三是终身体育论,四是主动教学论.

对比艺术教育思想发展的历史,中国传统美学观主张“美与善的统一”,其政治色彩浓重.虽然近代王国维第一次将美育置于教育学角度论述,将美育与德育、智育、体育相提并论,明确提出美育是培养“完全之人物”所不可缺少的一项重要内容,同时他又认为“美育是德育与智育之手段”,表明了美育与德育和智育的联系.从近始,美育在经历了“习性美育观”、“情感陶冶观”、“政治工具观”、“美育虚无观”等各个历史阶段后,20世纪70、80年代形成了“德育美育观”,90年代初兴起的素质教育热潮,才把美育推向瞩目的位置,直到新世纪开始,美育被提到了和德育、智育、体育并重的位置.但是尽管如此,“美善文化的惯性”所导致的美育“德化”倾向在美育观念历程中时时出现,每个时代的高等教育,都把艺术教育作为实施德育,特别是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手段,因此艺术教育不可避免得被“德育化”,直至今日,艺术教育仍然是在德育和素质教育的大旗下庇护前行,并没有真正的独立.因此,和公共体育教育目前所形成的“健康第一”、“终身体育”的教育思想相比,公共艺术教育没有独立的教育理论的有力支持,那么它的现实作用力和发展生命力必然遭到损毁.

目前公共艺术至今尚未有明确的教育理论的指导,教育理论的缺失影响了整个教育实施的结果,从前文的“差异”中看到,《全国普通高等学校公共艺术课程指导方案》中“课程内容设置”、“课程建设”等方面表述不完善以及“教学评估”、“教学管理”等方面指导缺失,说明公共艺术教育的学科构建还没有学理和体制上的保障.公共艺术教育的现状中所有浅层性的认识和行为,就在于缺乏出类拔萃的教育理论的有力支持,一个指导性的教育思想是公共艺术教育目前发展的现实之需,构建完善的艺术教育理论及其体系是目前公共艺术教育亟待解决的中心任务. (三)差异原因之三:高等教育整体效益的发挥


任何一种教育其发展的主要目的,都是为培养社会所需要的人才怎么写作的,社会的需要是第一位的,培养体质健康的社会“人”就是学校体育教学的出发点和归宿.法国教育家保罗郎格郎20世纪60年代提出“终身教育”的理念,并有了“从0岁到100岁为止的教育”观点,强调了教育的无止境,此后,教育的化、系统化、完整性、连续性等得到各类教育的广泛的认同,“终身体育”、“主动教学论”等先进的体育教育思想,就是将体育的主体需求和社会需求进行了有效的结合,将学校体育和社会体育、竞技体育进行链接,使高等教育的整体效益得到充分的发挥.

处于学历教育高级阶段的高等教育,对个体从“自然人”成为“社会人”的培养至关重要.同样,高校公共艺术教育是学校艺术教育的最高层次,是“人”学习艺术的重要一站,是从学校到社会的转折点和学与用的衔接点,这个阶段,既要传授艺术的知识,又要传授艺术的技能,注重培养科学正确的审美态度、能力和习惯,形成全面发展的素养意识,并通过艺术的实践体验艺术的乐趣,改善心理状态,养成积极乐观的生活态度,为“终身艺术”提供的坚实基础和前提条件.总之,培养“人”的终身审美的能力和习惯,树立“终身艺术”的观念,这是新世纪高校公共艺术教育的着力点,具有长远的意义.目前公共艺术教育“课程资源开发”是非常缺失的,当然站在公共艺术的角度,我们不能忽视国家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历史现实,由于地区辽阔,经济发展不平衡,艺术文化的传播,艺术知识的普及等仍处于参差不齐的状态.所以公共艺术教育更需要积极探索学校艺术、社会艺术和竞技艺术相衔接的有效途径,充分挖掘校内外的人力资源、设施资源、项目资源、自然环境资源等,促进并保证高校教育整体效益的发挥,为其整体效益的发挥创造有利的环境.

综上所述,笔者选择这两种性质相同的高校公共课程进行分析时,并没有预先设定公共体育发展的“优越性”,更不是为了区分两种教育的优劣.从上文的论述可以得出,对公共艺术教育和公共体育发展差异的思考实则是对两者在不同阶段、相同视点上,对现存教育现象进行多维度之间的“对话”,其目的是发挥公共体育对公共艺术教育目前发展薄弱现状的参照、选择、创新和反思功能,实现各种教育现象、教育观念的宽容与共处,最后达到两种公共教育的“视界融合”.目前,高校的公共艺术教育的改革发展需要树立一个风向标,而公共艺术教育和公共体育的比较研究是存在理论和实践基础的,新世纪以来国家教育政策提出的“德、智、体、美”四育并重以及体育和艺术均是技能性教育的特点,为今后两者的课程教学实施的比较研究提供了有力的理论支持和实例论证.本文对公共艺术教育和公共体育发展差异的思考只是探讨问题产生的原因,从而理性认识各种教育现象与时代背景的适应性,今后两者的比较研究可以致力于探讨不同发展阶段的公共教育解决问题的方法,总结公共教育的规律和教学特征,探索和教育发展阶段相适应的教育模式,从中实现发展规律、发展路径的移植和互鉴.笔者也将在这一研究方向上继续深入研究,为公共艺术教育的改革创新不断寻找有效路径.

(责任编辑:徐智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