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当前大学生素质教育的再

更新时间:2024-02-09 作者:用户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点赞:4721 浏览:15734

【摘 要 】 从大学生素质教育现状着手,意在改进大学生素质教育的着力点及方法,力求解决新时期高校素质教育面临的重要问题.

【关 键 词 】 素质教育,自觉性,时代性,时效性

一、大学生素质教育的现状

(一)社会中折射的问题

传统的人才选拔方式以及僵化的用人制度令人堪忧.素质教育在国内已经被宣传的沸沸扬扬,面对中国的应试教育依旧一路坎坷,主要原因在于我国传统的人才选拔方式依旧是以考试为主,以考试成绩为主要参照物.考试成为选拔人才的首要原则和必要条件,从小学义务教育到大学高等教育,人人以考试为标准,以成绩论英雄,导致了现在一味重视成绩而忽视能力的社会风气.僵化的用人制度在短时间内也很难达到质变,由于用人机构在招聘人才时对求职者的学历要求日渐增高,使得求职者为了一纸文凭突破重围竞争惨烈,同时引发了社会上千军万马过独木桥的的现状,随之影响素质教育的实施.

(二)高校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1.思想认识片面.素质教育,是以全面提高人的基本素质为根本目的,以尊重人的主体性和主动精神,注重开发人的智慧潜能,注重形成人的健全个性为根本特征的教育.自开展素质教育以来,对素质教育这一概念就存在不少误解与片面的认识:如素质教育等同于人文教育、能力教育,就是要全盘否定应试教育等.素质教育是社会发展的实际需要,要达到让人正确面临和处理自身所处社会环境的一切事物和现象的目的,是培养人才的系统工程.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只有不断探索,灵活教授,保证学生发展的多种可能性,教育管理机构也必须制定与之相匹配的考核标准,评价体系等制度才能使素质教育避免误区,真正落到实处.

2.专业和课程设置不尽合理.我国高校各个专业设置过细,专业界限不清,适应面不宽,专业设置不尽合理,必然导致学生专业知识面窄,削弱学生就业适应能力和自主创业能力.实践证明,很多专业仅是昙花一现,缺乏持久的生命力.随着众多新专业的迅速派生,专业设置的规范化程度也有所下降,大多新设专业都是按照学校自身的条件而自行设计课程,课程设置的随意性又使人才培养规格难以得到保证.传统的课程体系也比较陈旧,课程设置既不能与现实相结合也不能兼顾学生的兴趣爱好,学科与专业的设置在一定程度上严重脱离社会、经济发展的现状.这就存在两种极端:一种是多数高校固执己见,一味宣传自己院校已经成熟的学科、专业,对社会、经济的变化与需求不闻不问,对毕业生的发展也十分不利,另一种是课程观念陈旧,对高校的课程设置缺乏前瞻性,也没能够合理的进行科学的需求预测和规划,有较大盲目性.学科结构不均衡间接导致专业人才的输出与应聘岗位的需求比例不协调.


3.教改力度有待加强.长期以来,我们沿用的教学方法仍是传统的模式,教改力度不够甚至是毫无进展(尤其是文化课的教学).本来人才的类型就存在着技能型和学术型的区别,这就带来了教学与课程模式上的区别.(美国教育家杜威的研究表明:一种书生是天生成的才具,能对于书本上的学问有趣味,其余大多数的人,只知道对五官接触的能够实做的事体才有趣味,书本上的趣味是没有的).从学生的心理、行为特点上分析学校学生的智能类型,他们较多的是具有较强的形象思维能力,对涉及经验、策略方面的的过程性知识具有较强的掌握能力,他们排斥概念、原理方面的陈述性知识.就是他们更多的对专业实践感兴趣,对纯理论的课程内容兴趣不高甚至排斥.在教学方法上仍习惯于传统的“填鸭式”教学,其他教学方法寥寥无几,在考评上也以背诵记忆为主要考察点,忽略对学生想象力、形象思维能力及创新思维力的能力.重视考试成绩,忽视综合素质,重视智育不重视德育等.

(三)大学生自身存在的问题

首先现在很多大学生对素质教育这个概念并没有很清楚的认识,比如很多大学生不知道自己为什么要学习,什么是自己的目标,他也就必然的缺少了参与和奋斗的源动力.除此之外,当代大学生还有很多明显的缺点或者说不足,例如这代人大多缺乏信仰以及理想,或者说他们所认为的理想并不是他们真正想要的,而是被这个社会和周围环境所灌输,大部分大学生都普遍有些心浮气躁,往往追求一些与自己能力不相符合并且不切实际的事物,也更易受物质以及外部表象所诱惑,如他们大都热衷于KTV,酒吧,舞厅以及追星族等,更有甚着,许多大学生已经习惯了逃课,考试,毕业找工作靠关系等.这些都使得原本应该很纯净的校园充斥着社会上的一些不好的风气.除了大学生自身的原因外,也同学校的教育氛围有很大关系.如今大多高校的素质教育氛围以及机制都不完善,这些对大学生本身的素质教育的提高都有着明显的制约.文明,,自由的大学环境对于增强和激发大学生的参与热情都是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综上所述,包括大学生自身,也包括学校,是很多原因造成了现在这种大学生参与素质教育的热情和积极性不高的结果.因此我们要针对这些情况,逐一分析逐一,以确保大学生素质教育的全面落实.

二、改革大学生素质教育的着力点以及方法

1.增强意识,改变观念,加强大学生素质教育的自觉性.首先重中之重就是要改变过去传统的教育模式,过去一直以来是重视分数,重视专业课的学习,对于基础和实践则不够重视,导致学生普遍知识结构比较单一,知识面不够广,不能够很好的适应日后的社会发展.这就要求我们从根本上来进行改革,将传统的只是教授知识转变为全方位能力的培养,要保证大学生素质的培养是随着社会的进步而不断发展的,保证素质教育的观念与具体机制同步发展.

2.紧跟时代,不断更新,保证大学生素质教育的时代性.时代不同,对大学生的素质要求也有所不同.首先是要注重加强教育内容的创新性,没有创新就不会有发展,也只有不断创新,并随时注意学术理论发展研究的最新前沿,才能激起学生们探索奋进的.其次也要注意教育的整体性,不可以再像以往一样只重专业课程,而是要即专业熟练,又具备全面的能力,可以全方位发展.最后要始终贯彻落实以人为本,要保证我们的教育内容具有实用性,是适合于大学生的,也要使我们的教育能够实现大学生的精神追求.

3.拓宽渠道,创新体制,加强大学生素质教育的实效性.全面落实素质教育,必须要有一个科学的可以良好运行的机制,才能确保其的有效实施.在健全落实这一套机制的时候,也就必须着重注意下面几点问题:首先教师在全面落实大学生素质中起着尤为关键的作用,必须要提高教师自身的素质,建立一支高素质的教师队伍以充分展现老师的主导作用.在整个推动过程中,教师首先要尊重并明确学生是在素质教育中占有主体地位的,还要富有不断开创的精神,以摸索出新的教育方法.其次大学生素质教育应该不仅仅是课堂教学这种模式,而是要覆盖到大学生丰富多彩的课外生活,例如一些社会实践,这些对加强大学生自身的实践和创新能力都是十分关键的.要将课堂内以及课堂外这两种形式有效的结合起来,充分发挥起两者的作用.最后要树立起相应的考评机制.一是要破除以往那种以考试成绩来判定一切的应试教育体系,二是不断完善和落实学分制教学,创立新的评优方式,三是要真正做到以学生的素质来作为评定标准,而是不是单纯的试卷分数.

大学生素质教育的成败是一个国家未来发展的关键,是国家整个民众的素质教育的最直接的反应.也因此,如今的大学教育能否将大学生们培养成全方位发展的、德智体均优秀的新一代人才关系到他们能否担当起国家未来的建设和发展.对于全面推进素质教育不是一句空话,必须给予足够的重视.

相关论文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