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教育课程新体系的

更新时间:2024-03-31 作者:用户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点赞:15254 浏览:68698

摘 要 :新型教师教育课程体系,其目标就是提高教师培养的专业化水平,主要有以下4个特点:一是注重选择性,加强综合课程、通识课程的建设,让学生在主动选择中形成不同的知识结构和能力结构;二是注重创新性,突出案例教学,聘请高水平教师到大学兼任教师;三是注重研究性,开展研究式教学;四是注重实践性,实践性课程是教师教育的重要环节.提高教师教育质量必须重视课程体系建设,根据基础教育改革的需要以及自身发展的要求对传统的教师教育课程体系进行改造与创新,为教师的专业化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关 键 词 :教师教育;选择性;创新性;研究性;实践性

(一)积极调整教师教育课程结构,注重选择性.

据了解,有很多中学校长反映,一些大学毕业生到职上岗时对新课程标准不清楚.他们建议,师范院校应将新课程标准设为选修课,设一个学分.这个案例说明,大学的教师教育课程结构需要调整.在当前,提升与教师专业素养有关学科的地位,增设与教师专业素养有关的课程,增加与教师专业素养有关课程的课时,减少学科理论知识的课程内容和教学课时,加强对学生专业素养的培养,使师范院校由培养学科专门教师向培养专业化教师的根本目标转变,应成为教师教育课程改革和教学改革的重点.可以借鉴一些学校的做法,在课时总量增加不太多的前提下,形成课程模块,尝试建立具有双专业性质的“混合”型课程体系.即,将教师教育课程分为通识课程、学科专业课程、教师专业课程、综合实践课程四大块.通识课程主要包括政治、经济、文化、科学、法律以及普通话、外语、计算机、教育技术等普通文化知识,这些课程的设置主要是对学生进行通识教育,拓展学生的知识面;学科专业课程包括学科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为学生将来从事教学打下坚实的专业基础;教师专业课程包括教育教学理论、方法、技能等课程,用以培养学生的教育素质和教育技能;综合实践课程包括教育实习、教育见习、毕业设计(论文)、社会实践活动,用以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创新能力.其中,通识课程、学科专业课程、教师专业课程、综合实践课程的学时比例应为30:45:15:10.当然,在今后,随着学校办学实力的增强,可打破“混合”型课程体系,建立“4+1”双学位培养模式.


(二) 努力拓展教师教育途径,注重创新性

前面讲到提倡师范院校与中学结为伙伴关系,这样不仅仅有利于大学教师指导中学教师的专业发展,而且有利于中学教师到大学上教育学课程,给大学的教师教育以反馈和强有力的补充.如一些中学教师,在教育创新方面新理念接受早、行动早,且很有研究,一些大学邀请这些中学教师教授教师教育方面的课程,很受欢迎!因此,我们应积极思考,不断探索教育教学的新方法,可尝试建立基础教育改革和怎么写作综合试验区,发挥教师教育研究、怎么写作和引领基础教育的作用.建立面向基础教育开展合作研究的基地,建立免费师范生到中学顶岗实习制度,聘请中学优秀教师担任教师教育相关课程的教学工作,整体提高课程教学质量;实施本科生“素质成绩单”制度,强化学生创新精神、实践能力的培养,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鼓励学生参加辅修、双学位的学习,培养交叉融合、一专多能的新型师资;积极推行研究型教学,发挥广大教师在培养学生课堂设计、组织能力方面的示范作用.

(三) 不断提升教师教育水平,注重研究性.

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和信息传播手段的不断更新,我国当代中学生的价值取向和行为标准正在不断变化.把握这种变化趋势,加强应对策略的研究,是中学教育对教师的基本要求.提高师范生和中学教师的科研意识,尤其是教育科研意识,能够有效地满足我国基础教育对教师的这种要求,同时也能满足中学开设研究性课程,培养和提高中学生研究性学习能力对师资的需要.值得注意的是,在我国的绝大多数师范院校和中学中,对培养师范生和在职中学教师学科方面的科研意识尚能予以注意,而对教育科研意识的培养却未能引起足够的重视.我们要积极倡导“在教学中研究,在研究中教学”,实践证明,凡是在大学受过研究式教学熏陶的教师比较容易形成进行教育科研的习惯.

(四) 强调提高教师教育实效,注重实践性.

教师是一种实践性很强的职业,实践性课程是教师教育的重要环节,直接指向教师专业发展的实践基础.

在现行的教师教育类课程体系内,应从课内实践和课外实践两个方面强化实践教学.一方面,课内实践是根据教育类课程的内容,在课堂教学中运用多样化教学与学习活动方式,开展教学实践活动,让学生在实践中理解理论、运用理论、创新理论,形成初步的教育教学能力.开展课内实践应积极调动学生参与教学,切忌不能用教师的教学实践替代学生的学习实践.师范院校可通过案例教学、观摩练习、模拟教学以及专业技能训练等方式,让学生进入具体的教育情境,培养学生对教育教学事件分析及决策能力和对教育实践的反思能力,提高其教学技能与水平.另一方面,课外实践是教育类课程课内实践的有益补充.可借助教育见习与实习、行动研究、教育参观以及针对特定教育主题开展调查等活动,开展课外实践.教育实习可让学生到中小学参加教学与思想教育工作实践,获得初步的教育教学能力和体验;行动研究可帮助学生增进师范生对中学教育教学实践的了解,运用教育理论知识不间断地观察、反思、试验再反思,有效扩展教师的专业技能;教育参观与调查既可拓宽学生视野、积累社会生活经验,增强社会意识和责任意识,又能使学生掌握调查研究的基本内容与方法,培养其教育调查的能力,为将来从事教育教学研究打下坚实基础.

总之,教师教育课程的改革是教师教育改革的关键,需要我们从指导思想上明确教师职业专业化对课程的客观要求,确立教育专业课程在教师教育课程体系中的作用,建立起与基础教育新的课程体系相协调、与教师专业化需要相适应的教师教育课程体系,真正为实现培养优秀教师、未来教育家打下坚实的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