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末预备立宪中的教育改革

更新时间:2024-04-05 作者:用户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点赞:18045 浏览:81422

摘 要 :清政府出于维护自身统治的目的,企图用"西学"来挽救封建制度的崩溃,并非心甘情愿地向近代化迈进.但我们仍然可以看出,清政府的这场检测维新中确实蕴含了一些真正改革的举措,是对教育改革的积极实践和探索,客观上顺应了历史潮流,对中国社会的发展起了推动作用.清末教育改革在中国教育史上地位特殊,是清末新政时期最富有积极意义而又有极大社会影响的内容,虽然它并没有改变清王朝覆灭的命运,可是它废除了统治中国达千年之久的科举制,制定了新的学制,建立了一整套从到地方的教育行政管理机构.这些措施都推动了中国近代化的进程,近代教育制度终于开始在中国确立并推广开来.

关 键 词 :教育改革 废除科举 历史评价

晚清时期,中国处于传统向近代转型的急剧变革中,只有顺应世界潮流,主动迎接世界挑战,才能摆脱落后挨打的局面.清政府为了维护自身的封建统治而决定施行“新政”,而清末预备立宪中的教育改革在中国教育史上地位特殊,是清末新政时期最富有积极意义而又有极大社会影响的内容.

一、实行教育改革的背景及原因

(一)国际环境

1840年的战争打开了中国闭关自守的大门,资本主义政治、经济、文化以合法形式侵入,中国面临“数千年来未有之变局”和“数千年来未有之强敌”.帝国主义列强殖民侵略日益加紧,世界范围内近代化潮流汹涌澎湃,资本主义先进的科技、生产力和生产方式以及相应的文化教育与中国社会内部日益增长的资本主义因素相结合,不断促进中国从传统社会向近代社会转轨.随着中西文化的不断交融和冲突,中国的传统教育日益显露出其弊端.中国要求得生存和独立,必须走向世界,引进西学,实现教育的近代化.

(二)国内形势

历经千余年,居于封建教育制度核心地位的科举制度沿用到清末,已腐朽至极,考场舞弊成风,行贿、受贿司空见惯,已无法实现选拔、输送人才的功能了.进入20世纪后,中国的民族危机空前严重,中国士子对近代工业文明所需的自然科学知识和社会科学知识一无所知,面对西方文明的挑战只能茫然以对,不知所措.加上民族资本主义有了初步的发展,在这种情况下,社会对人才的需求十分迫切,全国对教育改革的呼声也日益高涨.这表明,封建教育制度已经走到了穷途末路,非变不可.

二、教育改革的内容

教育改革在中国教育史上地位特殊,被称为“晚清新政中最富有积极意义而有极大社会影响的内容”.

(一)废除科举

科举制度是我国古代延续时间最长、影响作用最大的一种考试制度和选官制度.它始于隋朝,完备于唐宋,衰落于明清.在清末新政初期,改革科举制度的方法是渐进式的.1901年和1902年初湖广总督张之洞与两江总督刘坤一向清政府呈交的“江汉三奏”的改革建议中,主张通过“变通”的方式来改革科举制度.1901年,清政府下令从1902年开始,文科乡试、会试均试策论,不准用八股程式.1903年,袁世凯、张之洞遂上奏废除科举,其中说:“其患之深切著明,足以为学校阻碍之者,实莫甚于科举等科举一日不废,即学校一日不能大兴;将士子永远无实在之学问,国家永远无救世之人才,中国永远不能进于富强,即永远不能争衡于各国.”1905年,袁世凯、张之洞、周馥、岑春煊、端方联名上奏,要求彻底废除科举.在这样的社会舆论压力下,清政府批准了这个建议.1905年8月,清廷下令“著即自丙午科始,所有乡会试一律停止”.至此延续了一千多年的科举制度完全被废止.

(二)创办新学堂

经历了庚子之变后,培养新时代所需要的人才成为近代中国改革的重心之一.而新型人才是旧教育制度培养不出来的,这就需要创办新学堂.科举制度的废除,新学制的诞生,促进了兴办学堂事业的大发展.科举制的废除断绝了读书人科举致仕大的道路,于是旧式士子纷纷转到新式学堂这条道路上来,更加刺激了新式教育的发展和新式学堂的建立,为新式教育体系和新式人才体系的建立扫清了障碍.而且为了适应社会需要,新学制得到不断完善,办学逐渐向纵深发展,从恢复、扩建京师大学堂开始,各省先后创办了高等学堂、中学堂和小学堂,以及各种职业教育和女子教育,少数民族教育,军事教育,法政教育、成人补习教育等,出现了中国近代史上一股兴办新式教育的热潮.尽管各学堂的开办不尽人意,但中国高等教育却从学制上初具规模,并带动了各州县中小学堂的普及.以此为发端,始于唐末、延续千年并与科举制度有着紧密联系的书院制度被学校制度所取代.

(三)鼓励出国留学

在废科举、兴学堂的同时,清政府采纳了刘坤一、张之洞等人提出的“多派士人出洋游学”的主张,大力发展留学教育.1901年,清政府下令各省选派学生出国留学,鼓励自费留学,学成归国后视考核情况赏给功名.新式学堂和留学运动造就了一代新型知识分子.这批新式人才日后在中国的政治、经济、文化、科技以至社会生活中起了巨大的作用,为以后社会的建设与进步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在废科举、兴学堂、派留学的过程中,还产生了《钦定学堂章程》和《奏定学堂章程》,这是中国最早的学制.前者因为不够完备而没有实行,后者则明确地规定了从蒙养院到通儒院的各级学校的学制,采用新的教育内容和方式.这个学制的实行对20世纪中国学校教育制度产生过很大的影响,它为中国近代教育奠定了第一块基石.

三、对教育改革的评价

(一)失败的原因

清末教育改革虽然说有其一定的进步性,给中国社会带来了深远的影响,但清朝统治者想要通过改革来维护其封建统治的目的却没有达到,从这个角度来说,这个改革是失败的.究其失败的原因,主要是因为清政府实行这场改革的本质目的是继续维护其封建统治,教育改革的根本宗旨是“中学为体,西学为用”.清朝统治者根本就不打算真正变革其体制,这场改革带有浓厚的封建色彩.它在进行旧制度改革的同时,又在极力维护旧制度,维护旧教育.清政府三令五申:各级学堂“当以四书五经、纲常大义为主,以历代史鉴及等为辅”,“均以忠孝为本,以经史之学为基,俾学生心术壹归于纯正,而后以西学渝其智识,练其艺能”.由此不难看出,清统治者一方面想要通过改革,倡导“西学”来挽救其封建统治,另一方面又担心学生一旦接触了西方资产阶级的社会政治学说和自然科学知识,社会价值观就会发生变化,会反对现有的体制,威胁清政府的封建统治.所以清政府废除了八股,又加上了“忠孝经史”,新旧并存,想改革,又不想彻底地改革.但是历史的发展进程并不以清政府的意志而转移,它总是向前发展的,尽管清政府对于学生思想进行管制和镇压,可是始终抵挡不住群众的反抗斗争,通过教育改革培养出来的学生反而成为了清朝统治的掘墓人.再者,由于制度的重大转变,而新的制度在短时间内难以相应的建立起来,加上各省大学堂虽普遍设立,但成效极低.各地官吏将学堂不善归咎于“筹款无着”、“经费不足”.其实根源在于各级政府对教育不重视,各地官员对兴学都持观望和懈怠态度,等等这些都是教育改革失败的原因.


(二)教育改革的历史作用

“教育为立国之本,国运之盛衰系之,国步之消长视之”.清末废科举、办学堂,是教育领域的一次变革,它直接导致中国近代教育体制的确立,推动了中国教育近代化的进程,是历史的进步.尽管清末的“新政”改革是清朝统治者为维护其封建统治而采取的应急之举,由于其体制的滞后性与政策改革的先进性的矛盾而失败,但“新政”废科举、兴学堂、改学制、立学部等教育行政体制的建立与教育结构的调整,都在某种程度上可以说是直接加速中国社会发展进程的举措,对当时社会的影响最大.清末教育改革有助于助长民族整合、爱国主义和新价值观的形成,从而不断地削弱了帝制基础,这场改革是加速帝制覆灭不可忽视的因素之一.清末教育改革客观上顺应了历史潮流,对中国社会的发展起了推动作用.

清末预备立宪中的教育改革给予我们许多启示:首先,教育改革要取得成功,除了客观社会的需要,还要有当权者改革的决心.清政府教育改革的失败以及清王朝最后的覆灭给予我们很好的例证.再者,教育的改革与当时社会的政治经济背景有着密切的关联,社会的政治经济背景影响着教育改革的内容、方式等等.最后,清末的教育改革使得中国近代教育体制得以建立,推动了中国教育近代化的进程,由此可以看出,教育制度的变革直接推动着教育事业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