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道德教育对现代道德教育的

更新时间:2024-02-24 作者:用户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点赞:20878 浏览:94239

文化的发展具有历史性,任何文明都毫不例外的需要从前人的文化遗产和精神宝库里吸取营养,在对传统进行批判、继承和发展、改造的过程中,人类的精神境界才能不断提升.现代道德作为一种意识形态和社会秩序,同样对传统道德存在着批判与继承的关系.中华文明源远流长,在漫长的历史岁月中形成了具有中国特色的传统道德体系,又在传统道德体系中积淀下来具有深厚历史感和民族认同感的丰富精神资源,更是现代道德教育所不能摒弃的财富.在现代经济全球化和西方价值观念剧烈冲击的社会现实下,金钱所引发的道德滑坡、信仰缺失等社会不良风气,更需要人们慎终追远,追求传统道德的滋养.只有在发扬中华传统道德文明的前提之下,激发人们对于民族文化的深刻认同和共鸣,激发厚重的爱国情怀和民族精神,才能重建现代的道德观,重建金钱冲击之下人们的道德标准.在这样的背景下,思考传统道德教育对现代道德教育的启迪便具有了深远的时代意义.

一什么是传统道德

中华传统道德的主要内容是指周公整理和倡导的、被孔子及其后世发展了的、融合了儒道释三家的观念并被劳动人民认同和实践的对社会主义物质文明、精神文明建设有积极意义的社会行为准则.其中包括活动行为的规范(道德行为)和对于善恶美丑的评价标准(道德观念).经历时代的自然淘汰和选择之后,其传承下来的精华部分就是我们所说的传统美德.传统道德不可否认的存在封建统治阶级为控制民众思想、施行愚民统治的糟粕,但是其中包含的如促进家庭成员之间相互亲爱、社会和谐有序、人际的双向义务关系等的传统观念有着不可替代的积极意义,其中如孝悌观、仁爱观、“顺应天时”、“天人合一”的和谐思想等精华应该延续至现代道德体系中,对现代道德教育的发展继续提供着启迪.

二传统道德教育的内涵

中国的传统道德教育具有十分丰富的内涵,它不仅充分反映了我国悠久的历史和文化的发展进程,包涵着古人的处世哲学与智慧,也是人类文明发展史的瑰宝.传统道德教育强调整体思想和为国家民族利益献身的思想内核,体现出强烈的民族精神;其强调人伦关系中的角色责任的定位与双向运作关系,其合理内核对于保证现代社会秩序有序运作和良性循环是极为重要的;其强调仁爱精神和推己及人的人际原则,强调道德行为的主观能动性和自觉性,重视道德的修养践履,同样对和谐现代人际关系起着推动作用.传统道德教育的精髓可以浓缩为“四维”、“五常”、“四字”、“八德”等几个字,包含了孝悌、礼仪、廉耻、忠义等全方位的道德内容.

(一)孝悌观

忠、孝道德是中国古代社会的道德基石,在中国人的心目中,善事父母曰孝,敬弟与兄曰悌,孝悌为行仁之本.古代社会正是将孝悌观念作为个人品德的基础,将孝亲敬老的道德观念深植于民族意识之中,成为一种永久的社会美德,被公众共同奉行和尊重.孝悌观念在长期的延续过程中,形成了从古至今的传统社会规范意识,养成了中华民族守礼温顺、仁爱敦厚、热爱和平、崇尚个人修养的性格特征,成为中华民族精神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内涵主要有以下几点:

养亲:奉养父母是孝悌观最低层次的要求、最根本的道德问题,《论语》有云:“事父母能竭其力,事君,能致其身”,“孝弟也者,其为仁之本与”,就是对传统孝道的最好陈述.

敬亲:孝悌观念不但提倡在物质生活上要养亲、侍病、送终,而且特别提倡在精神生活上要“敬亲”,要求子女从内心发出对父母的真诚的尊敬之情.子曰:“今之孝者,是谓能养.至于犬马,皆能有养;不敬,何以别乎?”说明孝悌是一种发自内心的对父母的敬重,而不是一种表现有供养.此种孝悌观念不仅限于父子、兄弟等直系血缘关系之中,传统道德还要求将这种行为扩大到家庭家族之外,从“老吾老,以及人之老”的尊养家庭中的老人的行为,扩大到尊养社会上所有的长者和老人,衍生出像孝敬自己父母一样去对待社会其他老者的行为.

事亲:《礼记·祭统》曰:“身体发肤,受之父母,不敢毁伤”,《吕氏春秋》亦云:“身者,父母之遗体也”,这是说自己的身体与父母的身体是相关联的,所以子女应从保护自己入手,以免去父母惦念之忧,使父母心情恬静,生活安适.还要“入则孝,出则悌,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在社会上做一个好的公民,让父母能得到更大的满足.

谏亲:《礼记·檀弓上》:事君“有犯而无隐”.对待君主要敢于阐述真情,如果君主坚持错误,臣下可触犯而不要盲从.君父有过,臣子皆可进谏,所以“谏”也是一种对尊长的爱护.

孟子曾说:“天下之本在国,国之本在家.”由家庭而家族,再集合为宗族,组成基本的社会单位,进而构成一个国家和民族.这种家国同构、家国一体的意识渗透到中国古代社会生活的最深层,形成中国传统文化重道德、敬长孝亲的根本原因.因此,孔孟所提倡的孝悌观要从解决家庭关系入手,进而扩充到社会关系,进而使之怎么写作于政治,从而解决现实生活中的诸多问题,这就是传统道德要把孝悌观作为最为核心、重要的一部分的原因.


(二)仁爱观

汉章帝建初四年以后,“仁义礼智信”被确定为“五常”,形成了中华传统道德的核心价值理念和基本精神.“仁”和“义”是儒家文化中两大基本的道德元素,可以说是传统道德观中的核心价值观.

孔子是中华仁学的创建者,其所提倡的仁爱观对后世具有深远的影响,其内涵可分为几个层次:

仁即爱人,孔子所谓的“仁”,是对人平等和尊重的观念,“仁者爱人”的本质就是将真诚的爱心和关怀波及到全人类,建立一种儒家所说的大同世界,故《大学》中说:“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至善”其实就是仁的最高表现.

《论语》有云“仁以为己任,不亦重乎?死而后已,不亦远乎?”“仁”还作为一种自身的道德建设的标高,使古代学者们在追求学术高度的同时,还要将自己的道德建设作为一种追求,要毕生追求“仁”德,才能成为一个真正的人才.

《论语·雍也》有云:“如有博施于民而能济众,何如?可谓仁乎?”子曰:“何事于仁!必也圣乎!尧舜其犹病诸!”“博施于民而能济众”就是能为人民大众谋福利,能为他们带来实际的好处和利益,这就是“泛爱众”的最高体现.这说明仁者不仅要做到在家庭里“孝悌”,并且要有博爱大众和亲近有仁德的道德追求,要把对家庭的亲情、血缘之爱扩展为对全社会的友爱,从而构建出全社会的博爱环境.这就是对“仁”这个概念的进一步扩展,也是对“仁”的内涵的重新建构.

(三)和谐观

中国古代的理想社会就是精神世界与政治现实调和而一的社会,和谐构成了古代社会理想的核心追求,“天人合一”的和谐观正是这种理想的体现,“天人合一”的观念可以理解为人与自然和谐、人与社会和谐、人自身和谐三个部分.传统文化认为人与自然的关系应当是和衷共济的关系,重视“顺应天时”、“随遇而安”,强调人在自然环境中的从属地位,也强调人与自然保持着服从又顺应的天然和谐.在人与社会的和谐关系上,传统道德提倡宽容处世、德治天下,并且将自然之“和”的理念引入到社会政治领域,追求“天下为公”的大同境界.儒家思想的中心都包含有“人和”的理念,“人和”的理念要求正确处理义与利、理与欲的关系,将“和”与“中庸”上升为最高道德标准,并通过自身的修养来达到“克已复礼”的礼治天下的目的.因此,传统和谐观内涵可概括为:社会和谐应当既包含着事物与事物之间的和谐,还包含着良好的人际关系和富裕的物质生活,还包含着社会的发展和精神建设的发展.在这样的社会环境和自然环境里,不但人与人之间关系和睦,就是人与自然之间也是安宁祥和,万物同一平衡,协同互补,于是自然生生不息,文明万世永继.

三传统道德教育对现代道德教育的启迪

传统的道德观念是建立在孝悌、仁爱与和谐的基础之上的,而这一切也正是现代道德建设的基点.孝悌观念是中国传统文化中包容最广、内涵最深、绵延最长、最有渗透融通力的传统道德,因为孝悌观包括了尊敬、诚信、慈善、恭让、仁和、礼谦、宽恕、贞廉、正直、勤俭等美德范畴,因而对现代的道德文明的建设同样适用.从现代道德角度说,诸如文明礼貌、尊敬父母、友爱兄弟、家庭和睦、尊师敬贤、尊长爱幼、同情弱小、扶危济困、热爱人民、热爱祖国、不畏困难、奋发有为正是孝悌观的有效延展,在现代道德教育之中,孝也是现代社会精神文明建设的需要,孝悌观可以看成是培养青少年尊敬父母、尊敬师长的礼貌教育的基本组成部分,也是对青少年进行情感教育的重要内容.

儒家仁爱观的精华是“博施于众”,它塑造了中华民族厚德载物、宽容待人的理念和追求人际和谐的价值取向,也是处理人际关系的核心道德理念.具体到现代道德教育之中,仁爱观可以使现代人更具有爱心,更热心于社会公益事业,进而培养出以天下为已任的责任感.它可以教育青少年从参与社会活动、帮助别人入手,端正自己的社会角色,一步步攀登仁爱的高峰,正如曾子所言:“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仁以为己任,不亦重乎?死而后已,不亦远乎?”

总之,将传统道德教育吸收入现代道德教育中,是时代的要求,是发扬中华民族文化、增强民族凝聚力的要求.在党提出的构建和谐社会的理论指导之下,凸显以“和”为要义的中华传统道德价值,继承和弘扬中华民族优良传统道德文化,才能充分激发整个民族的潜能,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更大的精神动力.

相关论文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