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设和完善现代教育制度的考量

更新时间:2024-03-09 作者:用户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点赞:26138 浏览:119964

教育制度的现代化基本趋向是:更加重视把基本公共教育乃至终身学习作为公民法定权利,更加重视有制度保障和质量保证的教育公平,更加重视教育对经济社会建设和科技创新体系的支撑,更加重视教育先行对深度开发人力资源的作用,更加重视教育的信息化和国际化水平的提升,更加重视把教育发展作为可持续发展进程的基础环节


现代教育制度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现代化

当前,在经济全球化和科技革命的巨大影响下,信息载体媒介空前拓展,给知识传播秩序带来深刻的冲击,世界范围内的文化多样性正面临前所未有的挑战甚至某种程度的危机.尽管不少发展中国家在现代化的尝试上曾以发达国家经验为蓝本甚至圭臬,但是现代化从来就不是一个简单、普世或可复制的概念,不同国家的政策及其价值取向必然呈现出各自特征.现代教育制度也是如此,既被视为推进国家现代化的普遍基础,又带有某一国家基本国情的特征.

新中国成立后的社会主义教育制度,是在以同志为核心的第一代党领导集体带领全国人民摧毁旧中国教育制度、完成新主义教育制度过渡的基础上建立的,谱写了保障工农大众受教育权利、提高民族科学文化素质的历史新篇章.改革开放30多年来,教育制度建设已经深刻融入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和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探索过程之中,以同志为核心的第二代党领导集体坚持将教育纳入现代化总体布局之中,提出“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指导方针,开辟了现代教育制度建设的新局面.以同志为核心的第三代党领导集体继续坚持教育在现代化建设中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明确了“基本实现教育的现代化”的方向,并推动立法确定现代教育制度的框架内容,使得教育事业世纪之交实现了跨越式发展,为我国从人口大国初步转变为人力资源大国创造了有利条件.

党的十六大以来,以同志为总书记的党提出并贯彻科学发展观等重大战略思想.针对新世纪新阶段教育发展的宏观背景,总书记指出,“中国的未来发展,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归根结底靠人才,人才培养的基础在教育.”在党的十七大上明确提出了“优先发展教育,建设人力资源强国”的奋斗目标和“提高教育现代化水平”的更高要求,既体现了党对教育战略地位一以贯之、与时俱进的高度认识,又突出了发展教育对于把握知识决定性因素和人力资源战略性的关键作用,对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全局出发,对现代教育制度建设进行了新的战略定位.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的现代化,内涵十分丰富,包括教育思想观念的现代化、教育制度体制的现代化、教育方法手段的现代化等.当前和今后相当一段时期,我国建设现代教育制度,实际上就是与时俱进地推进制度现代化的过程.按照党和国务院的重大战略部署,我们要全面推进教育事业的科学发展,就要深化改革、扩大开放,全面形成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相适应的体制机制,最终形成具有中国特色、体现世界水平的现代教育制度.这是我国加快从教育大国向教育强国、从人力资源大国向人力资源强国迈进的必然选择,也是教育在建设富强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和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进程中承担重要历史使命的集中体现.

现代教育制度和新世纪新阶段国家教育政策要点

我国建设现代教育制度,应当注重适应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需求和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相互统一.纵观新主义革命和建设、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不同时期,党的教育方针的演进,教育制度体系的沿革,既是与时俱进地完善教育的宗旨与使命的过程,更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促使教育更好适应社会发展和人的发展要求的过程.特别是当我国进入新世纪新阶段以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作为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本质体现,如何坚守、继承和创新,显得格外重要.

在建设现代教育制度的过程中,必须“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融入国民教育全过程”,始终坚持把立德树人作为教育的根本任务,把坚持以人为本、全面实施素质教育作为教育改革发展的战略主题,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加强公民意识教育,树立社会主义法治、自由平等、公平正义理念”,培养社会主义合格公民,为我国建设人力资源强国打下更为坚实的基础.

同时,“教育涉及千家万户,惠及子孙后代,”对一个人一生的生存状态、发展方式乃至生活质量,都具有至关重要的意义,教育公平越来越成为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之一.我国建设现代教育制度,必须依法保障公民享有受教育的权利,大力促进教育公平,努力使全民“学有所教”,“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进一步增强全体国民素质,为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创设更好的制度环境.

我国建设现代教育制度,应当注重完善正规学校教育体系和构建终身学习平台的相互统一.我国现代教育制度内容的基本法律依据,是《教育法》的第二章“教育基本制度”,由第十七条至第二十四条规定国家实行涉及教育的制度,有九种之多,即学前教育、初等教育、中等教育、高等教育的学校教育制度、九年制义务教育制度、职业教育制度、成人教育制度、国家教育考试制度、学业证书制度、学位制度、教育督导制度、学校及其他教育机构教育评估制度,并以法律方式首次确认了“终身教育”概念.可以说,呈现出多样化的制度格局,为今后完善现代教育制度奠定了法理基础.

然而,由于教育现代化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不断推进的必然要求,既是与时间相关的系统渐进过程,也是在一定参照系中对比定位的过程,同社会经济的现代化紧密地联系在一起,因此,在改革开放背景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的现代化,不再可能是封闭、孤立的现代化,是在我国深度参与经济全球化竞争的过程中逐步推进的.我国建设现代教育制度,既要深刻认识历史延续下来的正规学校教育体系的有用性、有效性和有限性,还要着眼于基本国情的实际和国际社会终身学习的潮流.

按照的战略部署,未来中国的现代教育制度,必将置于“全民学习、终身学习的学习型社会”的长线链环之中,应当在条件具备或初步具备的地区先试先行,统筹协调好政府部门、学校和科研机构、行业组织、企事业单位、城乡社区、居民家庭和学习者个人在参与终身学习过程中的关系,在推动学历教育和非学历教育协调发展、职业教育和普通教育相互沟通、职前教育和职后教育有效衔接的制度建设上取得新的进展,充分借助教育信息化手段,加强优质教育资源的开发与共享,注重保证和不断提高教育质量,逐步形成灵活开放、多样便捷、高效实用的公共学习资源平台.今后,特别要在建立终身学习相关学分积累与转换制度、实现不同类型学习成果的互认和衔接等方面积极开展探索和创新,这是我国现代教育制度的一个明显薄弱的环节.

我国建设现代教育制度,应当注重强化公共教育资源配置和引导社会多样化教育资源开发的相互统一.现代教育制度所体现的现代性,主要特征是对多样性的包容和对开放性的追求,这必然涉及教育怎么写作的机会供给及资源支持的方式.我国现代教育制度正常运行的支撑条件,首先是强化公共教育资源有效配置的体制机制,同时也要引导社会上非公共教育资源的开发.进入新世纪以来,国家宏观政策正在大幅度地向教育公平倾斜,并努力使其法制化制度化,在改善办学条件、提高教育质量等方面迈出新的步伐,但在公共教育资源配置方式和调动社会参与教育积极性等方面,还有许多制约发展的体制性障碍需要克服.

今后,国家将继续转变政府教育管理职能,按照建设怎么写作型政府的要求,切实完善公共财政制度,建立起财政教育支出刚性保障的体制机制,健全政府主导、社会参与、办学主体多元、办学形式多样、充满生机活力的办学体制,使更加公平运行的教育怎么写作在基本面上能够大体满足社会的多样化需求.尤其是我国的基本国情之一是区域、城乡之间发展很不平衡,不同地区的产业结构、就业结构存在着很大差异.

我国建设现代教育制度,要从不同地区实际出发,坚持以科学发展观统筹教育资源配置全局.按照基本公共怎么写作、非基本公共怎么写作、非公共怎么写作的分类定位,健全科学配置公共教育资源和多渠道筹措其他资源的机制,因地制宜,分区规划,分类指导,分步实施,努力营造全社会关心、支持教育事业科学发展的良好氛围.为此,现代教育制度建设要让人们满意,需要特别关注以下三个问题:

在基本公共教育怎么写作方面,力争让所有人尤其是低收入者阶层满意,重点是将义务教育全面纳入财政保障范围,促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从区域内做起,使均等化的基本公共教育怎么写作尽快覆盖城乡,并逐步缩小区域之间的差距.

在非基本公共教育怎么写作方面,力争让有分担成本能力的阶层满意,资助具备必要资格条件的低收入阶层让其基本满意,就要坚持教育的公益性质,加大财政对教育投入,重点保证现代化建设的人才需求,政府将继续加大公共教育资源向贫困地区、民族地区倾斜支持力度,着力健全困难群体学生资助体系,规范公共教育怎么写作成本标准及收费行为,鼓励社会资源进入教育领域,引导开展准公益性或非营利性的教育怎么写作.

在非公共教育怎么写作方面,力争让有特别选择需求并有充分支付能力的阶层满意,关键是对按照市场机制运作的社会教育培训包括营利性教育培训进行规范,形成依法有效监督监管的制度环境.(作者为教育部教育发展研究中心主任、博导)

相关论文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