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变革呼唤中学校长专业化

更新时间:2024-04-01 作者:用户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点赞:5338 浏览:18280

个人简介

明建平,天津市第六十一中学校长,中学高级教师,北京师范大学在读教育博士研究生.1989年毕业于山东师范大学,先后任山东省德州市齐河县第一中学化学组组长、年级主任、团委书记,荣获德州市优质课比赛一等奖.2000年调入山东德州跃华学校担任总校副校长兼中学部校长,荣获德州市优秀教育工作者称号.2009年调入天津市东丽中学任副校长,2010年参加天津市干部公开选拔,调入和平区工作.

现代人才的一个重要特征是专业化,专业化程度是职业成熟度的重要表现.医师、律师、会计师、教师等以资格准入制度为标志,这些专业技术人员的职业成熟度在不断提高.随着社会分工的精细化程度越来越高,现代企业管理、公共事务管理的专业化程度也在不断提升.我国社会正处于一个历史转型期,社会转型必然带来教育转型,中学管理目前正处于由经验管理向专业管理靠拢的转型期,变革已经成为教育的主旋律,以提高学校办学自主权为导向的基础教育变革必然要求中学校长走向专业化发展之路.

一、中学校长专业化发展的必要性

1.校长职位的特殊性.

校长是一个比较特殊的职位,它不是行政官员,但有很多行政管理职能,在目前的中国尤为突出;它不是企业家,却要有企业家的经营意识和成本意识;它不是教学一线教师,具体的学科教学未必超越自己所管理的教师,但必须是一名教育问题专家.校长职位的特殊性还表现在,它有行政权力却很难应用于教师群体的管理,管理的对象是活生生的人而不是企业产品.所以,作为校长,不能把自己当做行政领导,校长应该是一个教育权威,同时,他还应该是一个管理专家.

2.中学校长的特殊性.

中学校长面对的教育对象与小学校长和大学校长有很大不同.中学生介于儿童和,其成熟度、自省力、独立性远远超过小学生.中学校长与大学校长又有很大不同,从管理的学校规模来看,中学比大学小很多,管理层次较少,行政关系简单,办学自主权较小;从学校职责来看,中学以国家课程为主体,教学任务为主,科研为教学怎么写作;从学校怎么写作对象来看,中学生是未成年人,处于人生发展未成熟期,家长关注度高,社会关注度高.因此,中学校长对学校管理参与更具体,校长本身的专业水平对学生成长的影响更直接.

3.目前的中学管理主要是经验管理.

在过去很长一个时期乃至现在,基础教育学校往往“教而优则仕”,校长往往产生于优秀教师.中学管理更多凭借校长长期从事教育工作所积累的丰富经验,依靠校长个人的人格魅力和好恶办学的情况比较普遍.学校管理缺少理论指导,校长缺少系统的教育管理培训,可以说,校长管理的专业化水平不高.专业化就是按规律办事,教育有教育规律,管理有管理规律,尽管学校管理有它的特殊性,不应该也不能复制企业管理制度,但目前的学校管理与现代企业管理和社会公共事务管理相比,在管理的规范化、专业化、精细化等方面差距较大.在员工培训、干部培养、制度建设、分层授权、团队管理、文化引领、激发潜能、质量评价、过程管理等方面随意性较大.

4.由经验走向专业是时代对学校管理提出的挑战.

时代对中学校长的要求越来越高,社会在飞速发展,教育在迅猛发展,学生家长和社会对教育的要求越来越高,学生的视野更加开阔,学校和教师面临更多的新问题.目前教育界关注较多的是教师专业化发展问题,其实校长的专业化发展问题更紧迫,因为校长影响着整个学校的教育工作,对学校教育的影响更大.

二、校长职能的变化轨迹

1.校长职能的独立.

校长是在学校组织教育、教学、行政等工作的领导者和管理者.它是学校教育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教育规模的扩大和教育职能的增加对学校管理提出了职能分化的要求,管理工作也从教学工作中逐渐分离出来,成为具有相对独立性的职能.学校中“组织与管理”“教学监督”“学校与社区关系”作用的突出,使得校长作为一种独立的职业从教师职业中独立出来.学校教育是一种有组织的教育,组织规模的扩大与职能的增强意味着必须有专门的管理.

2.校长走向职业化.

校长职业化是专业化的初级阶段,我国提出校长职业化大约在2000年,经过十几年的改革探索,逐步形成校长职业化的几个基本要点:(1)非普通化,使校长成为一种有社会地位的职业;(2)非行政化,使校长独立为专门的社会职业;(3)非教师化,使校长从教师职业中分化出来;(4)非计划化,提高校长职业的市场流动性和市场价值;(5)非平庸化,提高校长的职业素质;(6)非无序化,建立规范的校长管理制度.

3.校长走向专业化.

教育属于智力密集型行业,教师是专业人员,因此,校长作为教育引领者,必须更加专业化才能行使职权.校长职业只有走入专业化进程,才能顺应社会职业走向专业化的大趋势,才能提升自身职业的社会地位,才能不断提高教育管理水平和学校办学质量,不断满足社会变革和教育发展的需要.中学校长专业化是一个系统而长期的过程,校长专业化需要从岗位性质、岗位内涵、知识基础、标准构建、制度保障、胜任模型、培训制度等层面进行整体研究.

三、中学校长专业化的基本内涵

校长必须有独特的专业知识和技能体系,必须接受相应的专业教育和训练,有明确的专业自主性,有规范的职业道德与专业.中学校长是一所学校的教育者、管理者和引领者,与教师和学生关系紧密,其个人对教育的影响力远大于组织中的其他成员.校长的核心目标即通过有效地领导、有效地教育、有效地管理,以学生发展为本,保证学校所有工作按照国家规定的标准进行,从而确保教育教学质量,完成国家的培养目标.以校长的核心目标为统领,具体可以划分为六大领域:规划学校发展,协调公共关系,提升管理效能,保障教育实施,领导课程教学,引领教师成长.即将出台的《义务教育学校校长专业化标准》对校长提出六项职责,即“规划学校发展,营造育人文化,领导课程教学,引领教师成长,优化内部管理,调适外部环境”,体现了校长对学校的价值领导,既坚持了社会主义办学方向,也为学校特色发展留下了空间;体现了校长对学校的教学领导,是提高教育质量的关键所在;体现了校长对学校的组织领导,是提升学校办学水平的管理保障. 从职业群体的角度看,校长专业化是指校长职业由准专业阶段向专业阶段不断发展的过程,亦即在整个职业层面上逐渐达到专业标准的过程.从校长个体的角度看,校长专业化是指校长的内在专业结构,如专业精神、专业知识、专业能力不断更新、演进和丰富的过程.

专业化是校长成为教育家的必由之路.教育家是在他人或自身教育实践活动的基础上,总结形成了较系统、新颖、先进的教育思想或理论,对教育事业和教育理论的发展起了重要推动作用,在一国较大区域内或全国教育界有较大和较长影响的人物.教育家型的校长基于实践又高于实践,是一个从实践到理论,又从理论到实践的过程.

四、对校长专业化发展的基本思考

素质教育对中学校长的素质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中学校长应具有崇高的责任感和使命感、正确的教育观念、强烈的自主意识和独特的办学思想、较高的教育理论修养和较强的教育科研能力、组织实施素质教育的能力、科学的态度和务实的作风等素质.自己作为中学校长,学生观、人才观、质量观、教师观等教育观念是一个从模糊到清晰、从理想到现实、从表象到本质的过程,正确的价值观、健全的人格、深厚的文化学养、成熟的教育思想、高效的组织能力、精湛的专业能力、坚定的意志品质和整体的规划能力是校长专业化所必备的素质.

1.正确的价值观.

校长的核心价值观对学校的办学方向起着决定作用,是传递发展理念的教育者.如果校长热衷于仕途,追逐政绩,则将不可避免地陷入片面追求升学率的怪圈.校长专注于学校发展而不是自己的升迁,则校长必然潜心教育,必然关注学生的长远发展,必然全面提高学生素质,必然对每一个学生都给予充分的关爱.正确认识体育教育、艺术教育、劳动教育的长效价值,提高师生的生活质量和生活品位,培养合格公民.培养学生良好的意志品质,严格的行事作风.在瞄准培养目标的前提下,增加学习的选择性.


2.健全的人格特征.

校长作为学校的主要代表,在很大程度上不是权力的象征,而是人格的象征、学术的象征.校长发挥作用并非因为拥有的权力,而是因为人格魅力.校长要关心身边的每一个人,关心师生的生活就是关心他们的工作,关注教师需求和成就动机,关注学生需求.要让教师感觉工作安定、关系和谐、制度稳定、得到肯定、能力提升,生活得体面.要善于处理复杂问题,善于团结各种性格、各种思想的人,具有较强的协调能力.学校管理要面对很多困难和问题,没有坚持的精神很难做到高水平.专业化的校长要做事专注,认准的事一做到底.

3.深厚的文化学养.

校长是学校的文化底色,校长的文化修养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学校的文化底蕴,因此,作为一校之长,既要有深厚的中国传统文化素养,对琴棋书画也要略知一二,还要吸取西方优秀文化之精华;既要学有所长,又要对科学、哲学、社会学、宗教等广泛涉猎.校长要有敏锐的终身学习能力,以开放的胸襟看教育,小学校大社会,小课堂大教育.能够选择性地继承传统,能够敏锐地接受新事物.保持批判性思维,对问题能多角度地思考:从学校管理角度思考学生问题,从教育整体角度思考学校问题,从社会环境角度思考教育问题,对教育问题进行哲学思考,等等.关心各个方面的社会热点问题,对知识保持强烈的好奇心,善于吸收别人的经验为我所用.

4.成熟的教育思想.

校长要思考学校的核心竞争力,执著于自己的教育理想.校长是共享远景的开发者,目标的守望者.蔡元培先生的“兼容并包,思想自由,精神独立”“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等教育思想,直接影响了北京大学的办学方向,至今仍然发挥着巨大影响力.可见,校长要有对教育本质的深刻认识,要有面向未来的教育质量观,对教育问题、教学问题、学习问题有独到见解.中学管理具有特殊性,从学习角度看,课堂是属于学生的,从教学角度看,课堂是属于教师的.可以说,课堂是教师和学生的独立王国,无论校长在会议上讲了多少要求,课堂教学并非校长去执行.因此,校长必须充分发挥思想的引领作用,以人为本,“管理”重在“理”而不在“管”.教学管理要宏观控制,课堂放开,充分发挥教师的学科教学专家作用.

5.高效的组织能力.

校长要成为团队建设的高手,善于平衡“领导与管理”“指导与支持”“执行与辅助”三者的关系.校长是任务的执行者、环境的适应者、教育的管理者,同时也是加速组织成员成长的促进者和引领组织成员发展的领导者.校长既要能够宏观掌控,又要通过“合理授权,善于授权,分层管理”,把任务层层分解,善于发现和培养人才,善于发挥下属优势,让部下成为教学专家和管理专家.善于激发是管理专家的特点之一,所以校长要善于激发教师潜能,可适当引入现代企业成熟的管理经验,将学校行政管理规范化、评价标准化、管理过程化、执行流程化、职能模块化、思考系统化.西蒙说“管理就是决策”,因此,校长还要善于决策,保证学校做正确的事、正确地做事.

校长要善于整合校外资源,充分利用教育行政部门、高等院校、教育培训机构和社会名流的作用,开放教育视野;与学生家长建立密切联系,家校互助,让学生家长参与学校管理过程,获得最大支持;学习苏霍姆林斯基组织家庭教育指导的经验,与社区建立良好关系,使家庭教育指导系列化、课程化、经常化;运用教育理论,结合教育案例,使家庭教育成为学校教育的有效延伸.

6.精湛的专业能力.

专业能力是有别于其他专业管理岗位的能力,包括教学领导能力、课程领导能力、教育科研能力和教育规划能力.校长是教师之师,校长除了对自己所教授的学科非常精通之外,应该对其他各个学科都比较了解,对与自己所管学段相衔接的其他学段也要有所了解.校长应该对教育学、教学论、学习心理等有较深入的研究,应该是一位对教学规律、学习规律有深刻认识的教学专家.校长应具有课程开发和管理能力,包括对国家课程的校本化及拓展性课程,个性化课程的构建.树立大教育观,学生的学习不局限于课本和课堂,但教育不是随意的,是有计划的教育,每个学科都应有自己的课外书.校长应具有教育科研能力,善于发现教育中的问题,保持对教育现实问题的敏感度;校长还应系统设计科研过程,能对问题深入剖析.校长需具备求实、求真的品质.专业化的校长要对学校有清晰的规划,对学校发展的近期、中期和长期目标有清醒的认识,通过制度建设,建立激励机制.立足实际定位学校文化,不跟风、不求大.

中学校长走向专业化是基础教育体制改革的必然要求,应该克服两种不良倾向,一是学校与教育行政部门的职权划分不清,校长被行政指令捆住手脚;二是校长的权力超出了专业范围,拥权自重.如果学校管理受行政部门牵制太多,受外部组织影响太大,校长的办学思想无法实现,则校长专业化是难以实现的.行政主管部门要尊重校长的专业自主权,校长对学校的事务必须有决定权,而这正是我国校长长期以来一直努力争取的重要权利.中学校长必须在学习实践中把握专业化的内涵,适应教育事业对校长专业化的时代要求,以自身的专业化发展推动校长群体的专业化发展进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