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少敏:教育评价是撬动教育改革的杠杆

更新时间:2024-02-01 作者:用户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点赞:19229 浏览:84239

素质教育,是指一种以提高受教育者诸方面素质为目标的教育模式.它重视人的思想道德素质、能力培养、个性发展、身体健康和心理健康教育.素质教育与应试教育相对应.

素质教育是依据人的发展和社会发展的实际需要,以全面提高全体学生的基本素质为根本目的,以尊重学生个性、注重开发人的身心潜能、注重形成人的健全个性为根本特征的教育.面对中国的应试教育,素质教育一路坎坷,不容乐观.

浙江省诸暨市滨江中学教师王少敏,在多年的教学实践中着眼学生的学习成长和现实情况,深入探索素质教育内涵与有效途径,以睿智的理论观点和切实的调研成果,为素质教育的“实至名归”发挥了积极的推动作用.他强调,只有理解了“素质”的内涵,才能把握“素质教育”的实质;只有把握了“素质教育”的实质,才能用这样的教育理论来指导教育实践.

他在《从过程到素质》一文中,从人与社会的发展的角度探讨了素质的内涵.素质是发展的原因,同时又是发展的结果;发展出自素质,又回到素质.素质是人的可持续发展潜力的特征,素质和发展具有自一致性.社会要科学发展,要和谐发展,这就决定了素质是多重性的统一,而过程具有使世界的多重性得到统一的功能,因此素质教育应该与过程有关.然后分析了过程的固有矛盾:在过程中存在着时间与绩效的矛盾的集中爆发,最后提出了解决这一过程难题的办法,认为建立教师――学生知识建构系统,建设有机的课堂,提出素质教育者的成绩观是素质教育困局的可能的致思方向.

在《素质教育的人本主义特征》文章中,他缜密地论述了素质教育与人本主义教育这两种不同教育理论的背景、相互的关系,指出:社会已经产生了变革教育的需要,但在提倡素质教育的大背景下,为什么还会出现“轰轰烈烈谈素质教育,扎扎实实搞应试教育”的现象呢?在“跳出教育,看教育”之后,看来我们还需要深入到教育内部再来看教育,在教育内部残存着发展素质教育的阻力,在很大程度上滞后了的教育评价严重地阻碍了素质教育的健康发展.新课程实施的必要条件之一,那就是建立与之相适应的评价体系和评价模式,也就是说,需要我们提供一种新的理论框架把素质教育理论与评价实践连接起来.评价是一根有力的杠杆,教育改革需要这根杠杆去撬动.

王少敏认为,“应试教育”是“填鸭式”的,素质教育则应该是“斗牛式”的.当学习内容没有引起学生足够的兴趣和反应时,你就要去“招惹”他,就像斗牛士拿着块红布去招惹斗牛那样,以引起他们的注意,激发他们的兴趣,刺激他们产生足够的反应;当学生产生学习行为后,又要去引导、调节好这个学习过程,通过“互动”去引导和调节,而不是通过简单的“课堂命令”去引导和调节.


本篇论文来源 {$getarticleurl}

面对我国在倡导素质教育的实践中存在的诸多问题,王少敏主张需要分辨哪些是教育自身的问题,哪些并不是教育自身的问题.素质教育需要对人的发展状况做出客观、公正的评价,然后把这个评价通过“成绩报告单”的形式反映出来.要解决问题,首先要准确地表达问题;其次要抛开二元对立的思维方式,而多用些辩证法.

近年来,王少敏陆续在《中国德育》、《光明日报》国学版、人民网理论频道等报刊、网站上发表了有关思考性的文章.此外,他在第四届、第五届教育家大会,第八届、第九届全国中小学和中职学校思想道德建设优秀成果展评活动中荣获过优秀学术论文一等奖,在中国领导科学研究会、《理论动态》杂志社等单位举办的征文活动中多次被聘为特邀编委.《科技中国》、《今日科苑》等杂志对他的研究成果作过报道,在社会上产生了积极的反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