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育教育的德育功能

更新时间:2024-02-03 作者:用户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点赞:27678 浏览:130403

摘 要 体育教育是学校进行德育教育的有效途径,通过体育活动自觉而有目的的加强学生的德育培养,也是体育教育事业发展本身的要求.

关 键 词体育教育 德育

一、学校德育建设的必要性

德育,严格上来讲,是对学生进行思想、政治、道德和心理品质教育.而在广义的“德育”概念下,经过调查研究发现,当前我国学生在德育方面存在的问题主要集中于心理品质层面.城市在校生有心理和行为问题的小学生约为13%,初中生约为15%,高中生约为19%,大学生约为25%,比同期国外严重的多.当年震惊一时的“马加爵”案,给社会及教育界对于德育教育极大的关注和反思.

随着对知识人才的需求量越来越大,社会与家庭重心都放到了学生的学习成绩上,而忽略了对学生的思想道德和心理素质的培养和教育.大多数学校也偏重于学生智力因素的培养,学校心理健康教育普及不够或没有普及,学生缺乏必要的心理辅导,造成部分学生调整心态的能力较弱,遇到困难挫折易造成心理疾病.家庭、学校等学生成长环境,灌输给孩子的信息偏颇,导致孩子形成对社会的看法偏执,容易产生心理障碍,表现为偏执、自负、多疑、焦虑冷漠、狭隘与狂妄.

在学生心理层面,据有关文献报道,约有32%的中小学生存在不同程度的心理问题,而这些心理问题多集中于心理品质方面的弱点,如意志力、抗挫能力比较薄弱,团队协作意识、危机意识淡薄,顽强拼搏、吃苦耐劳、克服困难等优良品质较为缺乏,这与学生大多为独生子女的成长环境以及学生就业压力、升学压力较大的社会环境有关.

二、体育教育与德育建设的关系

从体育的学科特点来看,该学科本身具有动态性、开放性的特征,在开放的活动空间里,学生的举止言行、思想、心理品质等都会自然的表现出来,较为利于老师对学生进行观察, 从而将德育的教育思想贯穿于体育课堂,贯穿于学生的体育活动当中,不失时机的对学生加以引导,让学生在不知不觉中受到教育.


体育教育确定的三维锻炼目标,即“身体、心理、社会适应”三维、立体的锻炼,恰恰明确的涵盖了德育教育的内容.其中在社会适应这一目标体系中,肯定了体育的社会性,要求学生在特定的社会环境中,积极的互动、分工与合作,模拟和体验各种不同的社会角色的学习和个性社会化的进程.体育教育这一目标的确立,更加有利于教师在各种活动中培养学生的诚信、助人为乐、团结协作等优良品质.

体育教育在众多学科当中,本身具有很强的德育优势,具体表现在:有助于帮助学生掌握保持身心健康的本领;有助于培养学生坚强的意志力;有助于学生良好行为习惯的形成;有助于学生自身个性的完善和形成;可以帮助学生提高自身的审美能力和对美的表达能力.

三、体育教育所具备的德育功能

(一)体育活动有助于情绪调节

体育活动能直接地给人愉快和喜悦,并能降低紧张与不安,从而调节人的情绪,改善心理健康.体育活动中的情感体验强烈而又深刻,成功与失败、进取与挫折共存,欢乐与痛苦、忧伤与憧憬相互交织,同时人的感情表现也相互感染、融合.这种丰富的情感体验,有利于学生情感的成熟,有利于情感自我调节的发展.

(二)体育活动可以培养竞争意识

体育教学当中,往往伴有运动竞赛,这样的形式为学生们提供了很好的竞争环境,有助于培养学生的竞争意识,这是其他学科所达不到的.在运动竞赛中,学生们为了达到目标,通常都要与对手进行激烈的较量,超越自我,战胜自我,这往往都是在超生理负荷下进行的.这就需要参加者克服内心障碍和外部障碍,以顽强的意志和坚忍不拔的毅力去战胜对手或各种困难.因此,学校体育教育是培养学生竞争意识的良好环境.

(三)体育教育有助于培养学生坚强的意志品质

人的坚强意志品质的形成和社会影响、思想教育有关,但严格的体育锻炼无疑是最有效的方法之一.体育能从心理意识上增强人的意志力.体育运动对人的身体和心理都是一种强化训练.从事体育运动,要克服疲劳、寒暑对身体的侵袭,要从心理上战胜胆怯和退缩.克服外界对心理的不利因素影响,这本身就是一个意志品质的磨练过程.

(四)体育教育能够培养学生的承受挫折的能力

学校体育教育是培养学生们承受挫折能力的最好课堂.竞技体育都有胜负之分,我们都知道,在田径比赛中,除冠军以外,其他人都是失败者;在球类对抗比赛中,总有一队是失败者.对于缺乏失败经历的青少年而言,在体育竞赛中体验失败,并学习如何去看待失败,培养自己的抗挫折能力,体育这门课程无疑是最好的课堂.在课堂上,体育教师善于对体育比赛中的失败者及时做出正确引导—屡战屡败,屡败屡战,百折不挠,引导失败者振作精神,则可达到培养学生承受挫折的能力.

(五)体育教育帮助学生培养良好的集体主义精神和人际交往能力

在体育运动中,有很多的运动项目都是以集体的形式进行参与的,像接力赛、排球、足球等运动.这些集体比赛的成功,要靠团队中成员间密切的配合和统一行动,而要做到这一点,必须有要共同的责任感和荣誉感,这是集体主义情感的基础.学校体育教育的形式和手段,可使学生们的集体主义精神得到充分挖掘和升华.

与此同时,在集体活动中,学生随着活动直接或间接地进行沟通和交流,服从裁判、尊重观众、团结同伴,努力控制和约束自己的行为,这有利于培养学生在交往中的社会公约和团体规范意识,加强自身的义务感和责任感,这些都能培养学生的交往能力,使人际关系得到改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