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清时期建筑教育的特点

更新时间:2024-02-11 作者:用户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点赞:3982 浏览:12719

【内容摘 要 】明清建筑教育是中国古典建筑教育的巅峰.明清时期,流传了近千年的“匠户制”的消亡为建筑教育的发展提供了内在的推动力.而建筑帮会的形成和壮大则为建筑教育的可持续性发展提供了体制上的保障.明清建筑教育中对职业道德和实践的强调,对当今的建筑及艺术教育仍有较大的借鉴意义.

【关 键 词 】明清建筑教育 “匠户制” 建筑帮会

人类社会的诞生时便有了建筑,随着社会的发展,建筑也从最初遮风避雨的功能性设施发展成了融合结构美、陈设美、装潢美和环境美的一体化工程.而与之同步的,建筑学的知识和对建筑人才的培养也在不断地发展成熟.以中国而言,明清时期是中国传统建筑,尤其是民间建筑的巅峰阶段,无论是北京精致典雅的四合院,还是江浙“粉墙黛瓦马头墙”的“徽派建筑”,无不在保持实用性和坚固性的同时充分融合了时代和地域的审美主题特征.而支撑这一建筑巅峰的正是明清时期的建筑教育.与以往时代相比,明清时期对建筑工匠的教育有以下两个鲜明的特点,第一,从“匠户制”向“雇佣制”的转变细化了教育的门类,激励了工匠们学习和创作的积极性.第二,从父子传承的“家庭作坊’向师徒教学的帮会的转变加速了知识的融合和流通,扩大了教育的受惠面.

一、从“匠户制”向“雇佣制”的转变

“匠户”在中国古代泛指从事手工业生产的专业人户,其中自然包括了建筑工匠,称为“营造匠”.“匠户制”起源于唐(时称“番匠”),兴于宋(时称“当行”),是指由官府对工匠进行统一管理,并强制工匠每年必须无偿地在官办作坊中服役一定的时间.而在元朝,匠户更发展成为官府户籍统计中的一类,称为匠籍.元朝匠户的主要来源是从长期南征北战中掳掠的工匠和战俘,以及从民间强行征召的手工业者和普通百姓.作为“贱籍”的一种,匠户必须终身在官办的机构中服役,更可悲的是匠籍必须世代相袭,子子孙孙承担指定的工役,不得脱籍,也不得担任任何官职.

明代初期继承了元代的匠籍制度,将全国的工匠分为“轮班匠”和“住坐匠”两类.“轮班匠”必须一年一班轮流到官办作坊无偿服役,每班平均3个月.而“住坐匠”则是每月必须到官办作坊中义务服役10天.从上述苛刻的规定,我们可以想象当时建筑工匠的悲惨处境.生活的意义仅仅是维持最基本的生存,也就根本谈不上对自己和接班人的教育了.


随着元代统治的终结和明代资本主义萌芽的发展,“工匠制”消亡的外因已经成熟.自洪武年间开始,广大工匠们就开始以逃亡对抗“工匠制”,到了景泰元年,逃亡的工匠竟达3万余人,约占全国工匠总人数的一成以上.这就迫使统治者对“工匠制”进行一次次的修订,其中最为重要的是成化年间的“以银代役”,成化二十一年(即公元1485年),明政府下令轮班匠可折收银两,南方工匠每人每月出银9钱 ,北方工匠每人每月出银6钱,纳银后就可以免赴京城当班.到了嘉靖四十一年(即公元1562年),“以银代役”的范围进一步扩大,每名轮班匠每年交纳“班匠银”4钱5分就可以不参与轮班,“住坐匠”也可以采用雇人代工的形式免于服役,从而基本上废除“工匠制”对工匠们工作时间和工作内容的制约.而在清代顺治二年(即公元1645年),匠籍制度被彻底地废除了.

“工匠制”的废除对整个手工业都起到了极大的推动作用,而对建筑行业这个技术门类繁多,既要求个人精湛技艺又要求团队协作能力的行业更是意义深远.一方面,建筑工匠有了自由支配的时间可以对自己所擅长的领域进行深入的学习和创造;另一方面,建筑工匠可以自主地选择工作的内容和团队,便于他们在工作中提升自己的技艺与相互交流.同时,无偿的官府劳作变成了自己的赚钱手段,这就极大地刺激了工匠们学习新的技艺,提升个人能力,创造新的艺术表现手段的积极性.

二、从“家庭作坊’向师徒教学的帮会的转变

在明清之前,一方面因为社会生产力的低下,一方面因为建筑工匠的人身自由受到严重的限制,技艺的传承多是以父子传承的形式为主.这种“家庭作坊”的形式严重限制了知识和技艺的融合.而在明清之际,随着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和“工匠制”的消亡,建筑工匠开始走出家庭,根据地域、门类或审美的不同形成了一个个师徒教学的帮会.

从现代管理学的角度分析,当时的建筑帮会业已具备了较为完整的价值体系和严密的组织形式.以当时盛行于江浙的建筑帮派“东阳帮”为例,“东阳帮”在技艺传承中始终以“规则严格作风好,心灵手巧技艺高,朴实认真诚为本,劳酬高低勿计较”的帮训来告诫徒弟在认真学习技艺的同时传承优秀的职业道德.而“东阳帮”教学组织体系更是严密.“东阳帮”的教学体系分为以下六级,第一级是“包头(或包伯)”,是技艺精湛又善于人际交往的老师傅,负责帮派的运作和教学的组织,相当于现在的校长或教学主管.第二级称为“把作师傅”,是指那些在各个领域技艺超群的匠师,他们分别负责自己所精专的领域的工程营造和教育工作,相当于现在的系主任.第是“师傅”,是指已经具备了一定的技艺和经验,可以独立承接工程和教育接班人的工匠,从教育的角度来说,相当于现在的教师.第四级和第五级分别称为“半作”和“徒弟”,是指正在学习中的未来工匠们,相当于现在的高年级和低年级学生,在实践中学习“师傅”们所传授的技艺.而第六级的“蛮作”则是刚入学的新生,以高强度的体力劳作来磨练他们的意志.从上述对“东阳帮”的分析可以看出,从教育的角度而言,当时的建筑帮会可以说是融教学和实习为一体的建筑教育机构.这样的教育机构一方面把精专于各个门类的匠师们集合起来,促进了技艺的融合与再创造,而另一方面,其严密的教学组织体系在极大地扩展教育受惠面的同时确保了知识和技艺的有序传承.

对比现代的建筑教育,笔者认为当时的建筑教育在以下两点更有优势,首先,教学融于实践,在确保学以致用的同时促进了技艺在实践中可持续性发展.其次,更为重要的是当时对职业道德的强调和教育是当前的建筑教育所望尘莫及的.

结语

明清之际,“匠户制”的消亡极大地提高了建筑工匠们学习和创造的积极性,对建筑教育的发展起到了史无前例的推动作用,可谓是当时建筑教育大发展的内因.而明清时期,随着社会生产力的发展,日益激烈的行业竞争促使了建筑帮会的形成和壮大.建筑帮会的规模效应和组织结构为建筑技艺的融合和有序传承提供了极为有利的条件及保障,可谓是当时建筑教育大发展的外因.内外因的共同作用造就了明清建筑教育,这一中国古典建筑教育的巅峰.而明清建筑教育中对职业道德和实践技能的强调对当今的建筑教育乃至艺术教育都有很大的借鉴意义.

作者单位:河南艺术职业学院

(责任编辑:曹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