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阳光校长的教育情怀

更新时间:2024-01-22 作者:用户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点赞:20351 浏览:93368

拥有阳光般灿烂的笑容,用阳光式的工作方式,怀着阳光一样的生活态度,这就是北京市东城区北池子小学的“阳光”校长――陈玉霞.这个年轻的女校长用“阳光”的情怀解决了学校发展过程中的一系列问题.


把窗户打开,让阳光照射进来

有这样一个故事:两个小男孩,由于卧室的窗户整天封闭,他们认为屋内太阴暗了.于是,兄弟两人拿着笤帚和簸箕,到阳台上去扫阳光.等他们把簸箕搬到房间里的时候,里面的阳光却没有了.妈妈看见了,笑着说:“只要把窗户打开,阳光自然会进来啊!”故事虽然简单,道理却令人深思.对北池子小学而言,陈玉霞就是那个打开窗户的人.

北池子小学坐落在北池子大街,比邻天安门,为故宫外八庙之一.皇城脚下,古建庙宇、皇帝御笔“敕建凝和庙”,这特殊的环境带给北池子小学浓郁的民族传统文化.在博大精深的传统教育中,如何找到一个契合点,让阳光照进来,一直是陈玉霞校长思考的主题.

挖掘精髓,注重品位,彰显特色 陈校长带领北池子小学教职工从浩瀚的民族文化中选择了“内外兼修”的书法教育,作为学校特色发展的“生命线”.她对于书法教育的认识和思考是:“写方方正正汉字,做堂堂正正中国人.”

为办好书法特色学校,陈校长与北京书法学校、北京市书法家协会共建了书法教育基地,培养全体教师从文史知识、书法美学、书画鉴定知识等全方位感受书法艺术、国学魅力,同时,学校带领学生走进社会大课堂,使学生在没有围墙的校园中学习、体验、成长.如今,北池子小学已成为东城区传统文化教育基地成员校、北京市青少年民族民间文化艺术教育基地成员单位.几年来,在陈校长的带领下,学校在各类书法绘画比赛中屡获嘉奖.

诵读经典,传承文明,生命奠基 目前,北池子小学已开设了“走进凝和庙,走近民族传统文化”校本课程,以中国传统四绝“诗书画印”为主线,通过学、读、唱、演,创作经典美文,促进学生个性全面、和谐发展,为学生的终身发展奠基.

写“书”,“香”溢童心:陈校长根据“书”这一校本课程特点,结合学生年龄和认知规律,分年段设计并实施了相应校本课程:低年级段――硬笔书法的临摹、观察,中年级段――软笔书法的赏析、临帖,高年级――由进一步赏析提升到对书法产生兴趣.

刻“印”,“香”得益彰:陈校长根据“印”这一课程的内容及其理念,结合学生的年龄特点分别设计了:低年级――感受篆刻,中年级――认识篆刻,高年级――实践篆刻.学生开阔了眼界、丰富了知识,更重要的是让他们感受到了篆刻所体现的民族文化、民族精神、民族气节.

让心扉敞开,将阳光播种下来

北池子小学的教师都说工作太累,过去的学校就像一潭死水,没有波澜,但陈校长经过分析得出:工作累是一个原因,更重要的原因是心理失衡.

面对这种情况,陈校长引导教师做好“三个定位”:一是对“教育工作”诚实定位,要求教师“敬业”,二是对“教师个体”坦然定位,提出“教育的过程是提升师生生命成长的过程”,三是对“工作方式”合理定位,引导教师学会在教育工作的过程中,以阳光、健康的心态去体味教育的无穷乐趣.

陈校长提出以“尊重为本,享受教育”为核心的理念文化,以“阳光工程”为主体的制度文化,以“新课改理念”为指导、“适负高效”为特征的课程文化,以“学园、乐园、家园”为要点的校园环境文化,以及以“积极生活、快乐成长”为特色的师生精神文化.她倡导“与书为伴”,让师生享受读书的乐趣,改善办公环境,让教师体验工作的快乐,创建校园网办公平台、教师博客,帮教师提高工作效率,启动教师培养工程,让教师科学地设计自己的发展规划.

将理念优化,让阳光释放出来

陈校长给学校的定位是:既要做识别“千里马”的伯乐,又要给“千里马”提供一个公平、公正、公开的场.她反思多年的校长工作,创新性地提出了新型的学生观:一是主体观.学生是教育教学的主体,二是潜能观.在潜能开发上应该做到智商与情商相结合,三是成功观.阳光、幸福地做最好的自己才是教育的最大成功.

将理念优化,让阳光释放出来.基于新型学生观的优化,陈校长又提出了自己的教育管理观:全体、全面发展,全程关怀,全员成才.通过“三全管理”,陈校长着手建立多渠道、多层次、全方面、立体化的管理体制,进而加强了对学生的管理,优化了学校教育管理的方式.

陈校长定位自己是一名“学习者”“促进者”“研究者”“合作者”.她努力提高自身素养,帮助教师提高专业素质,提倡注重研究课堂教学,充分地利用教育资源搭建平台,促进了学生、教师、学校的可持续发展.

正是这一系列教育理念的革新、优化,为北池子小学支撑起了“一个刚性与柔性有机结合、理性操作与人文关怀并重”的校本管理体系.陈玉霞校长的“阳光”给北池子小学带来了一片生机,他们将更加自信地继续着属于他们的阳光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