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高等教育大众化进程的多维审视

更新时间:2024-03-07 作者:用户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点赞:6635 浏览:22850

高等教育大众化(Mass)已成为当今世界尤其是西方大学教育发展的一种趋势.随着民众接受大学教育的需求日益增长,西方国家高等教育从20世纪60年代起先后进入大众化时期.所以,“高等教育大量地扩张,全球范围的入学人数戏剧性地增长.在大学的历史上,自第二次世界大战以来,高等教育发生了最大的扩张.”①

1.高等教育大众化理论的产生

美国教育社会学家马丁特罗教授于1973年向OECD提交了题为《从精英向大众高等教育转变中的问题》的著名论文,一般认为这是世界上公认的高等教育大众化理论的产生.在这篇论文中,马丁特罗以毛入学率为指标,提出了高等教育发展分段理论.他认为:高等教育经历了从精英向大众的过程,这具有历史必然性.高等教育不仅会变成大众享受的权利,而且会变成一种普遍的福利,最终必然实现高等教育的普及化.从美国和战后西欧国家高等教育发展经验出发,马丁特罗指出,高等教育入学率在15%以下的水平时,是一种精英型的高等教育;达到15%以上的水平时,就开始进入高等教育大众化的阶段;在达到50%的水平后,标志着高等教育开始向普及化方向转变,也就进入普及化阶段.②马丁特罗还进一步阐释:当人均国民生产总值低于1000美元时,高等教育一般处于“精英化”阶段;当人均国民生产总值在1000~3000美元之间时,高等教育开始转向“大众化阶段”;而当人均国民生产总值在3000美元以上时,高等教育才开始转向“普及化阶段”.

马丁特罗的高等教育大众化理论提出后,不仅在世界各国得到了广泛的传播,而且国际高等教育界迅速作出了回应,此外,联合国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世界银行、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也接受了他的理论,一些国际组织(如世界银行等)也把他的理论作为向发展中国家贷款的一个重要依据.应该说,马丁特罗的理论为人们衡量高等教育发展提供了一个新的视角.当然,马丁特罗在对欧美发达国家高等教育大众化进程规律总结时指出,“量”的积累必然引起“质”的飞跃.所谓“质的飞跃”,包含了高等教育规模、高等教育观、功能、管理和课程等方面的一系列变化.高等教育“大众化”这一概念蕴涵了量的增长到质的变化的发展观,只顾量的增长而不顾质的变化是不可取的.

2.我国高等教育大众化政策的确立与实施

1999年6月,第三次全国教育工作会议审议通过了《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明确指出“调整现有教育体系结构,扩大高中阶段教育和高等教育的规模.通过多种形式积极发展高等教育,到2010年,我国同龄人口的高等教育入学率要从现在的百分之九提高到百分之十五左右”.为贯彻落实会议精神,国家决定1999年大学扩招.自此,高等教育大众化在我国开始实施.自政策实施十年来,我国高等教育系统发展迅猛,高校招生规模与在校生数量连续几年保持持续上升趋势.1978年,我国高等教育毛入学率只有1.55%,1999年升至10.5%,2002年达到15%,高等教育从精英教育阶段进入大众化阶段.2007年我国高等教育毛入学率达到23%.2010年,我国高等教育毛入学率达到26.5%.我国提出的目标是到2015年达到36%,2020年达到40%.

3.我国高等教育大众化的特点

3.1 盲目的高等教育大众化

大众化以多样化为基础,多样化是大众化的最终结果.自高校扩招以来,我国高等教育大众化成为“规模大”的精英教育,所有高校无一例外走上了规模扩张道路,但高等教育院校结构、形式和类型缺乏多样性.

3.2 政治动员的高等教育大众化

基于教育公平、教育机会均等与教育思潮三大理论基础的推动,西方发达国家的高等教育大众化基本上呈现出一个自然演进的过程.而我国高等教育大众化总体表现出一种国家的战略和政府的行为.政府有关部门实施高校扩招政策的直接动因是拉动经济增长与扩大内需,这也是高校扩张政策的最终政策目标,高等教育大众化政策是由上而下政治动员推动的.

3.3 利益驱动的高等教育大众化

我国许多学者为15%的量化指标赋予了特殊的意义,将高等教育毛入学率达到15%当成高等教育大众化理论的核心涵义,并在一定程度和范围内将之应用于我国高等教育事业改革发展的衡量标准,以至于和地方政府把15%的毛入学率作为“十五”期间高等教育发展规划的实现目标,甚至作为高等教育发展的“业绩”标准,“入学率演变成为教育领域的GDP”.

4.我国高等教育大众化的矛盾与出路

4.1 大众化教育模式与精英教育模式的矛盾

对于大学这一教育机构来说,精英的大学教育与大众化的大学教育之间确实存在着不相容性.精英型大学教育倡导者认为,大众化会使大学变成一种“失去的天堂”,招生规模扩张导致大学门槛降低和学术水平下降,使大学的自治受到影响,对精英型大学毕业生的就业构成威胁等等.面对这种矛盾,我国高等教育大众化阶段必须保持传统研究型大学的学术地位,这些大学将继续致力于面向少数学生的精英教育,而大众化则主要面向一些职业性的、非学术性的高等院校来实施完成.与此同时,传统的精英大学在其高等教育系统中仍然占据至尊地位.两种不同的大学教育并行不悖,各按其职能和特色不断发展.各国高等教育多样化的具体表现形式很多,如美国的社区学院、英国的开放大学、法国的短期技术大学、德国的高等专科学校、日本的短期大学和高等专科学校等.③针对目前我国高等教育大众化主要依靠传统大学扩招来实现的实际,因此在今后的大众化过程中高等教育必须多样化发展,把高等教育规模的扩展与结构优化相结合,构建分层次、分类型的多样化高等教育体系.

4.2 扩大高等教育规模与政府财政承受能力的矛盾

西方国家高等教育大众化进程中也经受过财政危机的困扰,它们普遍采用多渠道筹措教育经费办法.据研究数据显示:在一些发达国家,社会捐赠已成为高教成本分担的主渠道之一,自20世纪90年始,社会捐资、政府拨款、学费收入并列成为重要经费来源,这一发展趋势在高水平大学体现得尤其突出.在中国,自90年代后期,国家财政性教育经费支出占国民生产总值比例呈下降趋势的同时,高教学费、有偿怎么写作和社会捐资的比例在逐年扩大,显示出了与国际高等教育相同的发展趋势.当前,可行的筹资途径包括:鼓励高校提升社会捐赠收入以及资产投资收益,加强高校资本运营能力;鼓励高校进一步加强产学研合作与积极推进科研成果转化,以此筹措更多科研经费,最大化发挥高校科学研究和怎么写作社会功能等.开拓多元化的经费来源渠道能有利于缓解教育经费投入不足的困境,但要解决当前高等教育经费问题的根本出路还是在于增加政府对高等教育的投入,落实公共财政的投入责任.

4.3 增加学生数量与保证教育质量的矛盾

提高质量是高等教育发展的核心任务,是建设高等教育强国的基本要求.精英教育阶段的高等教育质量标准不适用于大众化阶段,应建立相应的高等教育质量观.西方国家高等教育在从精英阶段向大众化过渡后,其高等教育质量评价标准亦发生了调整.尤其在美国,把不断满足广泛的、多样性的社会需求作为大众化高等教育的目标,大力发展高等教育的多样化.正如美国高等教育家克尔所言:“试图把大众化高等教育和普及高等教育的学生都容纳在精英框架之内,是一个巨大的历史性错误.”因此,在我国高等教育大众化阶段,应树立发展的质量观、多样化的质量观、整体性的质量观,④并建立相应的质量保障体系与评估制度.

4.4 教育机会均等与入学者能力和资格差异的矛盾

在高等教育大众化的推动下,入学者在能力和资格上的差异很大.针对这一矛盾,西方国家一般采取了相当灵活和极富弹性的高校招生制度,不同类型和层次的高等院校针对不同情况的适龄青年或成人采取不同的入学政策,既有研究型大学的“严进严出”,也有教学型大学的“宽进严出”,更有各种短期高等教育和成人高等教育机构的“宽进宽出”.

4.5 毕业生人数剧增与就业市场吸纳能力的矛盾

在高等教育实现迅猛发展、取得巨大成就的同时,有学者提出质疑“高等教育大众化可能会造成大量大学毕业生过剩”,⑤从理论上看,精英高等教育阶段主要培养学术型人才,而在大众化阶段,将面向培养社会大量需求的职业技能型人才.从实践上看,20世纪50-60年代欧美发达国家高等教育大众化进程中,正是由于这些国家“大量发展应用性、职业型高等教育,适应了经济与社会发展需要,进而又提高了社会的生产能力与科学文化水平,使社会能容纳更多的大学毕业生.虽然大学生成倍增加,但并未发生大量毕业生失业的现象”.⑥据劳动和社会保障部2008年年报统计数据显示,目前获得国家职业资格证书以及具有相当水平的技能劳动者总量为9890万人,只占全国城镇从业人员的33.7%.其中高级技师、技师429万人,高级工1810万人,高技能人才仅占技能劳动者总量的4.3%.因此,大力发展高等职业教育,满足经济社会对高素质劳动者和技能型人才的需要,应当成为我国今后高等教育发展的重点所在.


4.2 扩大高等教育规模与政府财政承受能力的矛盾

西方国家高等教育大众化进程中也经受过财政危机的困扰,它们普遍采用多渠道筹措教育经费办法.据研究数据显示:在一些发达国家,社会捐赠已成为高教成本分担的主渠道之一,自20世纪90年始,社会捐资、政府拨款、学费收入并列成为重要经费来源,这一发展趋势在高水平大学体现得尤其突出.在中国,自90年代后期,国家财政性教育经费支出占国民生产总值比例呈下降趋势的同时,高教学费、有偿怎么写作和社会捐资的比例在逐年扩大,显示出了与国际高等教育相同的发展趋势.当前,可行的筹资途径包括:鼓励高校提升社会捐赠收入以及资产投资收益,加强高校资本运营能力;鼓励高校进一步加强产学研合作与积极推进科研成果转化,以此筹措更多科研经费,最大化发挥高校科学研究和怎么写作社会功能等.开拓多元化的经费来源渠道能有利于缓解教育经费投入不足的困境,但要解决当前高等教育经费问题的根本出路还是在于增加政府对高等教育的投入,落实公共财政的投入责任.

4.3 增加学生数量与保证教育质量的矛盾

提高质量是高等教育发展的核心任务,是建设高等教育强国的基本要求.精英教育阶段的高等教育质量标准不适用于大众化阶段,应建立相应的高等教育质量观.西方国家高等教育在从精英阶段向大众化过渡后,其高等教育质量评价标准亦发生了调整.尤其在美国,把不断满足广泛的、多样性的社会需求作为大众化高等教育的目标,大力发展高等教育的多样化.正如美国高等教育家克尔所言:“试图把大众化高等教育和普及高等教育的学生都容纳在精英框架之内,是一个巨大的历史性错误.”因此,在我国高等教育大众化阶段,应树立发展的质量观、多样化的质量观、整体性的质量观,④并建立相应的质量保障体系与评估制度.

4.4 教育机会均等与入学者能力和资格差异的矛盾

在高等教育大众化的推动下,入学者在能力和资格上的差异很大.针对这一矛盾,西方国家一般采取了相当灵活和极富弹性的高校招生制度,不同类型和层次的高等院校针对不同情况的适龄青年或成人采取不同的入学政策,既有研究型大学的“严进严出”,也有教学型大学的“宽进严出”,更有各种短期高等教育和成人高等教育机构的“宽进宽出”.

4.5 毕业生人数剧增与就业市场吸纳能力的矛盾

在高等教育实现迅猛发展、取得巨大成就的同时,有学者提出质疑“高等教育大众化可能会造成大量大学毕业生过剩”,⑤从理论上看,精英高等教育阶段主要培养学术型人才,而在大众化阶段,将面向培养社会大量需求的职业技能型人才.从实践上看,20世纪50-60年代欧美发达国家高等教育大众化进程中,正是由于这些国家“大量发展应用性、职业型高等教育,适应了经济与社会发展需要,进而又提高了社会的生产能力与科学文化水平,使社会能容纳更多的大学毕业生.虽然大学生成倍增加,但并未发生大量毕业生失业的现象”.⑥据劳动和社会保障部2008年年报统计数据显示,目前获得国家职业资格证书以及具有相当水平的技能劳动者总量为9890万人,只占全国城镇从业人员的33.7%.其中高级技师、技师429万人,高级工1810万人,高技能人才仅占技能劳动者总量的4.3%.因此,大力发展高等职业教育,满足经济社会对高素质劳动者和技能型人才的需要,应当成为我国今后高等教育发展的重点所在.

注释

① 弗兰斯F范富格特.国际高等教育政策比较研究[M].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2001:436.

② Martin Trow.Problems in the Transition from Elite to Mass Education[A].Martin Trow. Policies for Higher Education[C].Paris: OECD,1974.

③ 阎凤桥.中国高等教育大众化过程与普通高等教育系统的变化分析[J].高等教育研究,2006(8):1-7.

④ 张应强.高等教育质量观与高等教育大众化进程[J].江苏高教,2001(5):8-13.

⑤ 邬大光.中国高等教育大众化问题研究[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6.

⑥ 潘懋元.高等教育大众化的理论与政策[M].福州:福建教育出版社,2004:7.

相关论文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