救赎的力量点亮心灯

更新时间:2024-03-09 作者:用户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点赞:7381 浏览:30566

隆冬的凌晨,寒气逼人.在开往市郊女子监狱的班车上,一个脸颊削瘦,剃着平头的中年人费劲地扛着一尊石膏像,全然不顾众人向他投来的不解和诧异的目光,他就是黄浦区图书馆管理员吕云炜.

自从老馆长退休后,为人热情的吕云炜在领导的支持下,义不容辞地接过“帮教接力棒”,几年中,他以自己不断的创新精神,赋予了“帮教”更为人性的理念和形式.为了探寻帮教途径,提高学员学习兴趣,用艺术拯救灵魂,他先后到过上海市第三劳教所、宝山监狱、上海市女子监狱等监区义务参与艺术帮教教学工作,即使有病在身也从不耽误每周一次的上课.用心的他甚至仔细到为每个学员准备好练书法用的笔墨纸砚、绘画用的各种辅助材料和参考书目.这不,为了改变教学形式,这次他特地一大早赶到朋友家中,借了一尊石膏像准备扛到女子监狱给学员们上课作教具.

让艺术拯救灵魂

吕云炜是黄浦区图书馆的一名普通管理员,但同时又是沪上知名工艺专家,他是全国硬笔书法协会理事、全国业余书法等级考官、上海中华书画协会副秘书长.然而,这位有着无数光环的艺术家,最为看重的头衔还是“帮教志愿者”.利用现有平台和资源,为社会多做些有意义的事,这是吕云炜加入帮教志愿者行列时最朴实的想法.

第三劳教所的劳教人员张某,以前凭着维修摩托车的技术开过一家收益不错的维修店,后来因交友不慎,把家业挥霍一空,最终因撬窃落入法网.他最初进书画班学习,吕云炜没少下工夫,在他的帮助下,张某创作了一幅人物画《老师教我作画,干警育我做人》,还有感而发写了一篇思想转化的散文一并刊出在市第三劳教所的内部报刊上.一段时间下来,张某悔罪彻底,进步很快,在书画班即将结业举办书画汇报展之际,他即将回归社会.为此他精心画了不少工笔画扇面画、西洋人物素描等参展并获得三个全市第一名,却不愿在自己的作品上署名.吕云炜一了解才知道,他说这个名字记录了曾经做过的坏事,作品再好,签上这个名字就不好了,言语中,回归社会后的自卑心显而易见.吕云炜灵机一动,随手把他名字中间的“丛”改成“宗”,并解释中国古代就有老师替学生重起名的规矩,叫给学生起“字”,并希望学生痛改前非,不辱祖先,走向新生.


回归社会后,张某凭借学到的绘画技巧找到了一份自食其力的工作,他真诚感谢吕云炜老师,不仅教会他书法绘画,更使他领悟为人处世的真谛,这一切,使他获益终生.

劳教人员王某2001年进入书法艺术班学习.王某悟性极高,在吕云炜老师悉心指导下,行书进步显著,每季汇展备受注目,不少监区干警们讨回去装饰书房,久而久之在他心底滋长了一种自命不凡的念头,畸形的心态使他阳奉阴违,为此吕云炜多次与之谈话,试图解开心结.一次吕云炜去监区讲课,发觉王某不在课堂里,一打听才知他为一点小事与人打架被关禁闭了,但他死不认错.

下课后,吕云炜在干警的陪同下探视王某,王某装出一副可怜样,让吕老师在干警面前讲讲好话放他出来.吕云炜又好气又好笑,听了他的诉说,一针见血戳穿了他的西洋镜,又指出他老毛病的根子在作祟.两个多小时谈下来,王某终于有点清醒了,他写了一份深刻的检讨书.此后,在干警和吕云炜“软硬兼施”的帮教下,王某发生了明显转变,在监区系统书法比赛中荣获一等奖,并提前释放.

那天,王某意外赶到黄浦区图书馆来拜访吕云炜老师.这一回王某道出了心声:吕老师出手不凡,是个一语道破天机的严师,又是一位兄长和益友,可以倾听他的酸甜苦辣,使他找回做人的尊严和自信,练字更炼魂,习字先做人.

真可谓,不经一番寒彻骨,哪得梅花扑鼻香.这两件事引发了吕云炜的深思,艺术帮教只是一个载体,真正使这些特殊学员重塑灵魂,悔过自新方才至关重要.

让真情赢得信赖

帮教是一种职责,一项使命,更是一门综合艺术.

在单位,吕云炜是一个爱岗敬业,用心怎么写作的好员工.自从全身心投入监区帮教工作后,他不断反思帮教形式是否对位,艺术教学是否以人为本,这条途径实效如何?为了不影响图书馆正常的管理工作,吕云炜总是提前一个多小时到单位,风雨无阻,原来,他是在用业余时间备课及绘制教学用的挂图,教工笔人物画用的“粉本”,教扇面画用的底稿清样.

监区教学工作实践对吕云炜提出了新的挑战,每次教材必翻新才能更好地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每次教学讲课与学员互动才能拉近心距,吕云炜虽然也是艺术大专院校毕业的“高才生”,但也要“拳不离手,曲不离口”勤练和不断提高,尤其面对这班特殊学员,否则上了讲台,拿不出真本领,光耍嘴皮子“捣糨糊”那是难以令人信服的.为此,吕云炜付出了常人难以想象的心血和代价.说起吕云炜家的“马桶事件”,成了众人饭后茶余的“笑料”:年前的一天早晨,吕云炜因急于去赶班车到青浦监区讲课,临出门忽然发现家里的电子马桶坏了,请检测已来不及,再说有那么多学员等着上课,就匆匆把马桶的进水阀关了就走,谁知那个阀门出了问题,自己爆裂了,导致楼下“水漫金山”,自己家里也一塌糊涂.回家后邻居上门,妻子责怪,吕云炜只好反复检讨赔罪,最后向邻居赔了一千元损失费才了结此事.尽管遭此挫折,吕云炜仍痴心不改,“屡教屡犯”.此事传到监区后,人们对吕云炜更为敬佩和尊重了.

犯人也是人,当他或她从步入艺术班第一天起,理应受到人格上的尊重和情感上的理解.从平日的工作实践中,吕云炜悟出了很多帮教的道理,他觉得其间颇多相通之处,可以借鉴互补,比如,以情动人、以心换心.

起初,班里不少学员对吕老师都有戒备心理,小心翼翼地轻声说话,老师问一句,答一句,从不自发提问,纪律虽好,效果却不能尽如人意.怎样才能让他们上课互动起来呢?那天,在讲艺术专业课程之余,吕云炜巧妙插入了一则寓言:

有一位农夫挑了一担自己生产的瓷碗、瓷盆去赶集,不料途中被石头绊了一跤,爬起来一看前担的碗全碎了,心疼得坐在地上直哭.一位老者经过,问明缘由后指点说:伤心没用,不如把后面那担未碎的瓷器挑起来,乘太阳还未落山赶到集市,每个再加一点价,卖个好价钱不是全补回来了么.农夫依其行之,如愿以偿.

讲毕,吕云炜要求学员们根据自己理解,联系做人处世发言议论(规定每一个人都要讲,讲错了也不要紧),考虑到在课堂上演讲式的发言他们不习惯,吕云炜将学员们分成几个小组自由讨论,推一个代表发言,吕云炜对每位发言者的即兴演讲进行了引申与点评.

这堂课竟上得十分生动,学员们深感启迪,不少学员都说,那担打破的碗就象征了不堪回首的往事,理应抛掉;那担完整的瓷器好比未来的新生,加一点价就是要我们把刑期变学期,多增加一些科学文化知识与重新为社会怎么写作的技能,争取立功表现,走向新岸.

寓教于乐,寓教于理,寓教于情,吕云炜独特的沟通方式令人为之一振,不仅学员们面貌一新,而且兴趣大增,大伙都愿意走近这位兄长般的老师.而吕云炜脸上流露的笑意犹如春日,沐浴人心.有“情”有“心”才有口碑,自从吕云炜担任起女子监狱艺术培训班的教师后,培训班取名为“习美园”,意蕴深刻,不仅期许这些学员掌握美术绘画技能,更能顿悟生活中的真善美.

年前,吕云炜执教的女子监狱习美班第二期行将结业,课堂里吕老师边批改作业,边表扬她们取得的进步,课堂氛围十分融洽,学员小王及好几位学员却忧心忡忡地将吕老师叫到一边小声问:“结业了,老师您不来了吧?”从她们的谈吐表现,吕云炜深深知道书画学习已融入她们的生活之中,成为一种精神享受和寄托.吕云炜小声反问:“还有几年?”“六年,您能一直来讲课么?”“能,即使退了休,只要习美园需要,监区工作需要,我会永远做一名志愿艺术教师,最后把你们一个个都送回社会.”不料,她们转身向同学们兴奋地大嚷:“明年吕老师还来讲课,大家鼓掌呀!”望着一双双噙满眼泪的眸子,吕云炜感动了,他看到了这来之不易的信赖,还有发自内心的忏悔.

让救赎点亮心灯

救赎应成为一种正义的力量,让所有的有识之士心手相握,形成巨大的合力,弘扬正气,祛除浊流,荡涤灵魂,点亮心灯.

吕云炜凭借着常人难以理解的执著和勇气,默默驰骋于艺术帮教的天地之中,他德艺双馨的人格和朴实无华的人品,打动和感染了不少服刑人员,并由此改写了人生.

然而,秉烛前行的吕云炜认为自己只是做了一名志愿者应该做的事,老馆长的榜样,馆领导的支持,贤内助的理解,都成了他孜孜以求不图虚名的动力.

当然,吕云炜身上还有一种令人称道的奉献精神.年前在女子监狱教书,右手大拇指不幸患上了严重的慢性甲沟炎,化脓流血,4个多月连拔两次指甲,久治不愈,学员们看着吕云炜用伤手咬牙忍痛在教书法绘画时,都感动不已.吕云炜则一脸坦然地说:“如果今天我的付出能换回你们对社会、对人生价值的重新认识,重塑自己的思想与希望,重塑自己的思想道德标准的话,那就是对我最大的褒奖!”

这些年,在监狱局服刑人员书法绘画大展上,“习美园”学员们的作品屡获殊荣.不少学员带着对艺术的神往和对美好明天的憧憬走向社会,不仅找到理想工作,有的还利用艺术特长,为创建和谐家园尽心工作.吕云炜也因此评为2006年度上海市劳动模范.

日前,由上海市社会帮教志愿者协会与上海市牡丹画院联合主办的首届“献爱心名家书画作品捐赠展示”在黄浦区图书馆展示厅举办,荣获国际金奖的著名版画名家林世荣先生,海上国画大师仇德树,牡丹画院的沈恩泽、曹用平、夏顺奎等30余位著名老年书画家捐赠了60余幅上乘之作,筹集的20余万元捐款将设立“众扶爱心帮教专项基金”,用于对大墙内服刑、在教人员的帮教工作和对社区矫正、刑释解教人员的安置工作.

“帮教一人,稳定一家,平安一方”,社会各界有识之士弘扬爱心,积极探索帮教安置的新思路新途径,无疑是打造平安上海,构建和谐社会的又一股力量,应邀参展的吕云炜欣喜万分地告诉笔者,这是救赎的力量,更是走向文明与和谐的象征.

编辑:靳伟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