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路运输类职业人才教育培训的管理模式

更新时间:2024-02-14 作者:用户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点赞:16685 浏览:71130

摘 要 :道路运输类职业人才教育培训是一项综合性强、涉及面广的系统工程.推动教育培训工作健康有序发展,探索职业人才的教育培训管理模式,有利于促进道路运输类职业人才的专业技能和综合素质的提升,从而更好地怎么写作于行业发展.

关 键 词 :道路运输类职业人才 教育培训 管理模式

素质优良、结构优化、合理布局的道路运输类职业人才队伍是发展现代道路运输业的坚实基础.当前,道路运输类职业人才的素质参差不齐,道路运输行业对教育培训的需求越来越大,可见,建立道路运输类职业人才教育培训的管理模式有着极其迫切的现实意义.

一、健全高效的教育培训管理制度

道路运输主管部门建立教育培训管理体系可持续改进其有效性和效率,形成管理制度并加以实施,以确保道路运输主管部门或企业可更高效地利用资源、提高职业人才的专业水平、提升职业人才的综合素养.

1.构建“培训激励”管理制度.为使各道路运输企业对职业人才的教育培训工作给予足够重视,可制定具有激励作用的相关措施和规定.比如,道路运输主管部门可把干部教育培训工作纳入企业的管理工作中,与各企业签订责任书,并作为年度考核的一部分;也可将职业人才的教育培训情况作为提拔任用、晋升专业技术职务的重要参考内容;还可依据教育培训工作目标完成情况,对成绩突出的企业和个人进行表彰,调动管理者做好干部培训工作的积极性.


2.构建“培训参与”管理制度.按照分级管理的原则,加强对培训过程的管理,采取由上级主管部门或培训单位派出一名参与者跟班培训,近距离熟悉职业人才的培训需求和培训满意度,完成培训调查和怎么写作.培训结束后,参与者要及时对培训班开展情况和职业人才培训表现情况进行评估并形成总结报告.

二、探索科学的教育培训考核评价体系

实施动态管理,探索完善科学的教育培训考核评价体系,有利于客观地评价道路运输类职业人才.

1.探索教育培训的立体化考核方法.要采取多种手段,着力拉大对道路运输类职业人才考察的时空跨度.要运用多种渠道、通过不同的视角,积极拓展教育培训的广度和深度.发放征求意见表,多方面采集道路运输主管部门、企业、职业人才的意见,形成立体化、多效性的考核方法.

2.健全教育培训的考核指标体系.健全道路运输类职业人才教育培训的责任制,细化不同类型、不同层次、不同岗位要求的考核评价标准,完善绩效考核评价指标体系.考核评价指标体系要反映道路运输类职业人才通过教育培训在工作业绩、职业素养上的提升.

三、建立以高职院校为依托的教育培训管理运行机制

一直以来,道路运输企业举办的教育培训都存在着一些普遍的问题.如职业人才的情况和知识层次参差不齐,针对性较差,难以满足学习者的需要;各企业参与培训人数太少,造成培训成本升高.如果道路运输企业能利用以高职院校为依托的行业职业人才培训体系,联合起来构造一个培训目的明确、人才层次基本相同的教育培训阵地,就有利于人力资源整合,提升培训效果,并能为更多的道路运输企业怎么写作,真正建立起以高职院校为依托的道路运输类职业人才教育培训的管理运行机制.

1.发挥高职院校和培训机构对教育培训的重要作用.抓好道路运输类职业人才的教育培训质量是建立依托高职院校的教育培训管理体系的前提和基础.道路运输行业要重点抓好职业人才的职业技能培训,充分发挥道路运输职业资格制度建设对职业人才综合素质提升的促进作用,鼓励各类交通职业院校和培训机构积极承担道路运输类职业人才的职业培训任务.

2.加强教育培训师资团队建设,打通教育培训的通道.建立一流师资队伍,将讲座、研讨、参观、答辩等多种方式有机结合.通过教育培训与研讨交流相结合,课内教学与现场参观相结合,校内教师与校外专家相结合的灵活多样的教学方式,鼓励职业人才走上讲台,交流工作中的经验体会,既能在课堂上被专家的讲解吸引,又能在课间与专家互动、研讨,从“要我学”变成“我要学”.如果没有一流师资队伍的保证,没有教育模式的创新,不能适应有实践经验职业人才的需要,职业人才的教育培训就不会有生命力.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建立研究机构,健全结业证书制度,从而提高继续教育教学效果和效率.

3.建立以高职院校为依托的“人才资源共享”的管理运行机制.教师资源是道路运输类职业人才教育培训中首要的资源,他们本身就是道路运输人才队伍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不仅系统掌握着道路运输行业的基础理论,而且还具有丰富的教学经验和较强的科研能力.师资力量是保证教育培训质量的基本要素,必须不断地大胆实践创新教学模式,不断地调整培训模式,建立道路运输类职业人才资源和教师资源开发利用机制,建立完善的用人机制,实现人才资源共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