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下文艺的四点困境

更新时间:2024-03-07 作者:用户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点赞:27403 浏览:129012

摘 要:在后现代语境下,文艺面临的困境主要表现在:首先,传统文化如何与当代文艺实践相结合形成新的文艺经验;其次,后现代艺术的边界难以划分,对于什么是艺术品和非艺术品难以界定;再次,传统艺术能否通过现代新媒介传达并且免于造成艺术“灵韵”的消失;最后,后现代追求艺术的非理性、碎片化,文艺中理性的因素遭到解构.

关 键 词 :经验传承,边界规范;媒介传达;精神蕴藉

在历史上,文艺一直在宗教、政治和经济的庇护下成长发展,并且与其纠缠不清;现代社会以来,学科的分化促使文学艺术独立,以至于到最后形成了“为艺术而艺术”的纯艺术观念;而到了后现代社会,文艺又面临着新的历史困境.

首先,传统文化如何与现代文艺实践相结合形成新的文艺经验?当今消费文化充斥整个社会,传统文化如何在当下正确地继承发展和开拓创新成为面临的问题.对象的性质不是如二元论者所认为的与心灵、主观相分隔的毫无关系的状态,其表现、被经验过程以有机体的行为、思维方式为根据,然而人们一出生就生活在习以为常的宗教、、政治等特殊文化氛围的社会环境里,因此,人们在与对象发生意向性关系之前已经受到存在的传统观念、习俗的规定与影响.杜威指出:“这种经验已经笼罩着和渗透着过去历史和各个时期反省的产物.他充满着由诡辩的思考产生的注释、分类,它们已渗入似乎是新鲜的、朴素的经验材料之中而与之结成一体了.”①因此,他命名这两者结合的经验材料为偏见,并指出哲学的任务就是对于偏见的一种批判.


文学经典承继了传统文化的主要内核,对待文学经典的态度、倾向影响了对新经验的理解.罗蒂指出,柏拉图主义对文学的经典持有本质主义的观点,即所有的文学经典都是在讲述“同一个主题”,“经典的源泉一直就再那里”;而以布鲁姆为代表的功能主义者认为“经典地位像历史情境和读者的个人情境一样是可变的”.他认为我们不能够抛弃建立文学的宗教的梦想,“富有现世想象力的作品取代圣经而成为每一代人灵感和希望的主要源泉.我们应该欣然承认,标准是暂时的,是变化的.但不能就此抛弃经典的概念.我们应该因为文学经典启发了很多读者而视其为经典,而不能因为它们经典才认为它们启发了很多读者.”②这要求我们用情境理论或历史主义的观点审视文艺问题.

其次,后现代文艺的边界难以划分,对于什么是艺术品和非艺术品难以界定.仿真技术的发展造成了艺术真实与现实难以辨别,这就打破了传统的艺术概念,扩大了艺术的边界,而当一个概念无所不包时也就失去了其存在意义了.古希腊的柏拉图提出“洞穴理论”,即囚徒住在一个燃烧着火堆的山洞里,身体被绑着并且生来就背对洞口面向岩壁,微弱的光线从外面射进来,他们看到的只是洞外真实东西在岩壁上的投影,但却认为这就是世界本来的面目.这一理论深刻揭示生活中的人们错误地把虚构、检测象、虚幻当成了永恒的真实,并且对此深信不疑.在艺术的模仿说拥护者看来,艺术与现实边界模糊不清,艺术品与非艺术品自然也难以区分.

安妮谢泼德认为人们解决有关艺术或美学问题通常采用两种不同的方式,第一种主要考察客观存在的对象的特征和性质,谢泼德指出,各种艺术作品都具有某种能够被用来明确划分其界限的共同特征.第二种方式主要考察审美的审美感受,“考察我们对这些对象的兴趣.也许审美客体并没有任何特别之处,而是存在某种特别的审美兴趣(aesthetic interest),存在一种我们主要针对艺术作品和自然对象而发生、却不能将其引向使我们快乐的其他任何事物的兴趣.这种研究方式所讨论的是审美欣赏(aesthetic appreciation)的本性.”③

再次,传统艺术能否通过现代新媒介传达并且在转变中免于造成艺术“灵韵”的消失?传统艺术多是依靠单一的感官感知,如视觉、听觉等,而现代新媒介如电脑、影视等艺术形式需要多种感官同时感知,新媒介的传播方式改变了传统的时空限制,造成评价标准的改变,因此,新媒介会产生新的艺术形式,而传统艺术形式就会面临转变或淘汰的命运.语言是艺术的主要表现形式,不同的语言的观点影响了艺术的表达.桑塔耶纳认为:“语言的判断固然是表达思想的有用工具,但是断定价值毕竟不能依靠语言.”④语言具有其他艺术形式所不具有的价值和意义,但语言在历史变化中形成的,有其历史的局限性.影视、网络等新媒介运用视听等多种感知形式展示艺术元素.

现代社会节奏的加快,人们很少去阅读小说、戏剧,更多的去关注由小说、戏剧改编而成的影视剧,这时就出现了荧屏中人物角色与阅读纸质文本想象的人物形象形成偏差.传统的四大名著被多次翻拍成电视剧,每一次都惹来巨大的争议,争议的焦点在于能否超越之前拍摄的版本和能否忠实于原著.此时,哪一种艺术形式能够成为判断的艺术好坏的标准呢?

最后,大众文化、消费文化盛行,精英文化受到挑战,后现代追求艺术的非理性、碎片化,艺术中理性的因素遭到解构.历史上艺术家或美学家认为艺术中包含理性与非理性的交融,黑格尔说:“艺术兴趣和艺术创作通常所更需要的却是一种生气,在这种生气之中,普遍的东西不是作为规则和规箴而存在,而是与心境和情感契合为一体而发生效用,正如在想象中,普遍的和理性的东西也须和一种具体的感性现象融成一体才行”.⑤在历史上很长一段时间曾经重视理性在艺术中的判断价值,而过度的偏重引来了重视情感的非理性者的批判,两者各执一端都不能够恰当地解释艺术.

在后现代的环境下一些艺术家或美学家对理性的元素也从未彻底放弃,舒斯特曼认为:“现代性中明显地含有审美性,而后现代性中也有其理性.由于艺术典型地呈现出一种秩序、统一和意图的理性,因此理性也显示出其自身深入的审美维度.因为理性的许多中心概念(一致性、平衡、比例、完整性、简洁性、明晰性),不仅具有审美的含义,而且即使只是机械地定义,为了对这个概念的恰当理解和应用,也要求一种有教养的审美感受力或趣味.”⑥

总之,正如黑格尔所说:“形成真正的美和艺术的中心和内容的是有关人类的东西”.⑦艺术并不是唯美主义所倡导“为艺术而艺术”的无功利、无目的,而是需要关怀人性,关心人的生活,以“人”为中心.

注释:

① [美]约翰杜威.《经验与自然》,傅统先译,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2005年版,第26页.

② [美]理查德罗蒂.《筑就我们的国家:20世纪美国左派思想》,黄宗英译,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6年版,第100-101页.

③ [英]安妮谢泼德.《美学:艺术哲学引论》,艾彦译,沈阳:辽宁教育出版社,1998年版,第2-3页.

④ [美]乔治桑塔耶纳.《美感》,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2年版,第13页,第7页.

⑤ [德]黑格尔.《美学》(第一卷),北京:商务印书馆,1979年版,第14页.

⑥ [美]理查德舒斯特曼.《哲学实践:实用主义和哲学生活》,彭锋等译,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第127页.

⑦ [德]黑格尔.《美学》(第二卷),北京:商务印书馆,1979年版,第163页.

(作者单位:扬州大学文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