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之于丹

更新时间:2024-03-19 作者:用户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点赞:14229 浏览:66877

在央视《百家讲坛》讲《三国》的易中天被媒体誉为比“超女”还火的学术明星.如今,真正的“超女”诞生了,这就是正在《百家讲坛》讲《庄子》的于丹.今年国庆期间,于丹在《百家讲坛》连续7天解读《论语》心得,即网罗了大批粉丝.一个女人,要具有怎样的魅力与能力才能够在中国如此成功地讲解国学?她的成长、她的经历、她的做人哲学,又和《论语》《庄子》有着怎样的渊源?她又是怎样在生活中诠释“女人”的定义等

一部2500多年前的经典语录,还能在2500多年后叩动我们的心弦吗?这个疑问被一个叫“于丹”的女士解答了.11月12日,她的讲稿《于丹<论语>心得》被中华书局整理成书开印60万册.比之前创下单行本起印数国内最高记录的易中天多5万册,比青春偶像韩寒多10万册.在很短的时间内,其讲座内容被网友以音频、视频文件的方式疯狂下载.热心的粉丝更给了于丹“学者”、“女易中天”、“电视学者”等诸多称号.

百家讲坛之于丹来了

众所周知,“百家讲坛”自从开办以来,已经推出了一大批著名的专家学者,比如,王蒙、刘心武、阎崇年、易中天等.之前“百家讲坛”的主讲大部分是一些“老头”,41岁的于丹一亮相,便让观众眼前一亮,这位穿正装的学者,给男性学者“统治”“百家讲坛”的局面带来一抹亮色,一身靓丽套裙的于丹用女性的细腻和个性诠释经典,清风扑面.一向傲气,“俗事”缠身,二十多天未写博客的易中天也为此“破例”开博,写道:“于丹真棒!看了“百家讲坛”的《于丹〈论语〉心得》,不禁拍案叫绝!神闲气定,娓娓道来;古今中外,信手拈来.诚可谓妙趣天成,观之可以忘忧也!”

半部《论语》可治天下,《论语》岂是寻常人讲得?朱熹讲孔子把自己讲成“朱子”.很多人想象中,《论语》需要某位当代儒学大师来讲,满头银发,气宇轩昂,授业解惑,条分缕析.现在,居然出来个年轻“美眉”讲《论语》,她的形象、口才都像当红的电视节目主持人,却在那儿对深奥的学术话题旁征博引、侃侃而谈.中国古老的修身治国平天下大道理,她居然信手拈外国奇闻轶事来诠释.

形容学术“超女”于丹,用“一夜蹿红”再合适不过了.她的走红过程,仅仅用了7天时间.但她的主讲也引来不少争议,比如她将“唯女子与小人难养也”一句中的“小人”,解释为小孩子.此言一出,世间哗然,她推翻了几千年来人们对“小人”的定义,有人推崇,更有不少学者站出来公开批判.

与易中天、阎崇年等人主要讲历史、秘史不同,于丹注重从《论语》中探讨人生哲理、处世之道,从而找到《论语》与现代人、现实世界的联系,从典籍之中找到与现实结合点.一位观众觉得,于丹与易中天不同的是,“或许听了易中天,我们就不想看《三国演义》《三国志》了,可能只会写一本《品三国》.可是听了于丹,估计大家都会想写一本《论语》在家里珍藏,想重新认识一下孔子学说的强大魅力.”有人说,于丹比易中天红火的原因在于她做到了古为今用,让广大的受众在了解古老之《论语》精髓的同时,学到了怎样做人的道理.更有人形象比如说,观看完了《品三国》以后,就像是喝了一杯白开水一样,很解渴.而观看完了《于丹<论语>心得》之后,仿佛是喝了一杯清茶,余味无穷,越咂摸觉得越有味道.

“一百个人就有一百个哈姆雷特”

于丹对《论语》的解读充满强烈的个人情感,在电视上采用的是与大学里截然不同的方式.她曾表示,自己的学养可能做不到去解读《论语》内涵,只能去做它外部的延伸,也就是心得.仔细的观众会发现“于丹心语”的独特之处:说是讲《论语》,真正谈《论语》的字数不超过四分之一,别致的外国小故事占最长篇幅.孔老夫子的话是观点,外国小故事是例证,“于丹心语”是结论.孔夫子的话引用准确,解释到位;外国小故事叙述简明、精彩有趣;“于丹心语”精炼鲜明、推心置腹.这样的讲法很像美国畅销书《心灵鸡汤》.这讲座既可以引起观众的盎然兴趣,又可以变成一部随笔类畅销书!

历来关于《论语》的研究太多了,比如台湾有一个被称为“麻辣教授”的台大哲学系教授傅佩荣,他是用现代观念把《论语》20章的每一句每一个字详解.但于丹讲《论语》并没有逐章解读,总题目叫“心得”,分为《天地人之道》《心灵之道》《处世之道》《君子之道》《交友之道》《理想之道》《人生之道》七讲,除第一讲是总括,其他六讲其实跳脱了《论语》的篇章,而自成六个角度.

于丹表示,“我是以一种非常感性的方式进入《论语》,又以感性的方式,并且借助我熟悉的传播学的东西,把它给转变成了当今的故事.”于丹之所以被广大观众认可,在于她把《论语》看成“简单真理”,在与观众交流时没有距离感.“我相信所有最简单的真理,都不是从外在灌输的,而是从内心唤醒的.所谓简单真理就是我们每个人心中有口中无的东西,你有时候会发现,听一首流行歌曲,一句歌词会怦然入心,就是你某个时刻的感受.我要做的就是把自己对《论语》的感受传递出去.”对于有人认为经典《论语》被她这么通俗平民化地一讲,会把经典弄得似是而非的指责.于丹认为她讲的孔子的言辞是真实的,但言辞之外,仁者见仁,智者见智,每一个人的心得延伸一定有着他自己的色彩,“一百个人就有一百个哈姆雷特,我不希望强加于人”.

爱庄子甚于孔子

为何选择《论语》来打头炮?于丹说,这与当下现代人的心灵困惑有关联.社会进入转型期,社会更加多元,人们的内心更加困惑,需要一个内心的简单准则.现代社会将不是忽略经典,而是放大经典.现代人的环境起伏、人生际遇比孔子时代更多变化,因此更需要内心准则.“《论语》中的简单真理,是现代人的一种内心呼唤,有相当大的需求量.虽然我很钦佩中华书局的勇气,首印60万册,但我相信,那不是对于我个人的信任,而是对中国古典文化的信任.”

2006年12月,于丹潜心准备的共21讲的《庄子》也已经录制完毕,将于元旦在“百家讲坛”与观众见面.于丹说,“孔子负责八小时之内,教我们敬业;庄子负责八小时之外,教我们静心.实际上,我对庄子的热爱甚于孔子.”


“百家讲坛”让于丹为更多的人所知,那么,这使得她的生活有所改变吗?于丹的回答是《庄子逍遥游》里的一段话:“举世誉之而不加劝,举世非之而不加沮,定乎内外之分,变乎荣辱之境.”意思是全世界的人都在夸你,鼓励你再往前走一步,你内心也不再往前走了;当全世界都责难你时,你内心可以不更多地沮丧.“这是我内心的定力,我已经做好思想准备,该干嘛干嘛,仍然把学生放在第一位,仍然讲课、研究媒体,仍然陪我女儿玩.”

尽管易中天在给于丹新书的序言中说“灰色的孔子”,而据于丹透露,先秦诸子在她心目中都是没有颜色的,“他们于我只有温度,我用自己的感受去体验他们的存在.”而像后来的陶渊明、李白等才是有色彩的,“他们表现出的更多是个人的或隐逸或狂放.”

游弋于当代影视与传统经典之间

当一位气定神闲地站在那里讲解儒家传统经典《论语》的时候,你会觉得她是一位古典文史哲的学者;当她在全国多家电视台讲解影视传媒的时候,你一定认为她是一位熟悉当代传媒的传媒人,当我们把这两个图像叠加到一起后,才发现这个人就是于丹.

于丹非常懂得电视规律,“百家讲坛”今年在节目中两次插播广告,讲过多次的教授也一时难以适应,初出茅庐的于丹却把演讲和广告契合无间.因为除了国学研究者、传播者的身份外,于丹其实具有另一个更重要的身份――传媒学者.她现为中国电视艺术家协会会员、电视台研究处客座研究员、澳大利亚新闻集团首席顾问.她先后为《正大综艺》《东方时空》《今日说法》和《新闻调查》等栏目担任撰稿人和策划.

“我把我的工作分为生命和生存两个层面.在生命层面,我希望古典的思想,让我心中有个简单原则,让我知道执守什么;在生存层面,我希望把知识转化为生产力,为这个社会做点什么,于是才在博士阶段做起了影视传媒研究.”

于丹出身于书香门第,父亲饱读诗学,3岁时,于丹就听父亲讲《聊斋志异》,妈妈怕吓着孩子,直怨她爸爸.她4岁即开始读《论语》.到了5岁半时,她已经把《红楼梦》看完了.上大学时,于丹本科读的是中文系,硕士时的研究方向又是先秦两汉,到了博士时才改为影视学.“先秦诸子对我来讲,神游物外,都是我的朋友.他们不再是我讲课的时候才能想起来的人,应该说他们无所不在.你不必去背他们的文章,这些文章已经铭心刻骨.我到“百家讲坛”的时候,这些经典都只是一种流露,而不是表达.”因此,对于由幕后策划人走向台前,于丹否认这是一种转折和跳跃.“因为我十几年来在课堂上一直在讲古典文学和影视传播,讲《论语》和《庄子》是我的本行.当然给学生上课讲究学术性,而在电视上讲的是我心得体会,讲究生动、易懂.”

于丹认为,把传媒研究做好,是她的第一要务,她在任何时候都不会“不务正业”.说到底,于丹还是一名老师,于丹说她永远不会由于各种原因而误课,哪怕是出国都不会误课.在她眼里,一个老师误课就像一个人不孝顺父母却为人民怎么写作一样.教师,这是于丹最重要的本事,是她永远不能放弃的东西.于丹认为,传媒研究和做好一名老师,这两项对于她来说是不分主次的,而文化传播则要次之.在电视上传播国学、传播文化,她会竭尽所能地把课备好,把课讲好,但是走下荧屏,她还是一个传媒研究学者、一名老师.

采访前,单位的同事就对我说,于丹太能说了,可能根本不用提问,她就会滔滔不绝地讲.说实话,那天采访于丹既轻松又有点累,轻松的是她给我的感觉一点不做作,想到哪说到哪毫无顾忌;有点累是因为她的思维很跳跃,而且话说得非常简捷,如果不能心领神会,很难继续话题.不过好在她回答问题很凝练没一句废话,从讲台到讲坛的她已经下意识地既讲又演,从语言到声调从表情到语速,把握得恰到好处,听起来很舒服很入耳.

记者问于丹:“中国出名的女人多是影视明星,现在你也是明星了,什么感觉?”于丹哈哈大笑说没感觉,她还是她,顶多售书时多签几个名,走出书店恐怕能想起她的不多.“难道一点成就感没有?”于丹想了想挺认真地说:“我干什么不是冲着成就去的,我在意过程,过程就是给予和满足.”访谈的最后,于丹说:“我讲传媒、做教育、讲文化,它们殊途同归,只有一个目的,就是让人有更多的幸福感”.看来,于丹的“幸福感”还要延续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