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探析

更新时间:2024-04-04 作者:用户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点赞:2565 浏览:6306

[提要]当前世界一体化和多元文化背景下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要取得理想效果,需要充分认识到思想政治教育环境的新变化和复杂化,在坚持马克思主义一元论的前提和指导下,通过一系列的思想政治教育方法和途径的改革,尤其是通过创新思想政治教育载体,才能充分实现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有效性的真正落实.

关 键 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载体;路径

中图分类号:G64文献标识码:A

原标题: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载体路径探析

收录日期:2014年5月8日

目前,国内外思想政治教育形势日趋复杂化,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环境也在不断发展变化,如何使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贴近学生、贴近实际,贴近生活,把握主动权,实现有效性教育,首先需要我们对影响思想政治教育的各个环节及相关方面现状进行深入分析.

一是多元文化交融挑战思想政治教育载体有效性.世界一体化、经济全球化深入发展,各种思想文化相互交流、交融、交锋更加频繁,一些非马克思主义的思想不断冲击着社会主义思想道德观念.西方国家通过各种途径和载体来传播其文化以影响和改变我们的世界观、价值观和人生观,文化霸权倾向时隐时现.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是我党精神思想上的一面旗帜,如何更好地坚持和运用,如何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来引导和教育学生,如何采取有效措施、利用和改进各种教育载体,这值得我们认真思考和对待,也是时代的迫切要求.

二是现代高等教育教学改革挑战教育载体创新.如目前高校的教学学分制和教师挂牌制度,实现了学生对教学课程和授课老师的自由自主选择权利,充分体现了人本思想和人文关怀,但同时也打乱了传统的有效的班级管理和思想教育,弱化了思想政治教育中管理载体的功能,给思想政治教育带来挑战和难度.特别是我国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社会力量的介入使学生与学校之间的联系和管理出现松弛甚至脱节现象.学生居住的分散,弱化了班级管理意识,也淡化了学生的集体感,种种现象都要求班主任、辅导员与团支部、班委会之间加强联系、增加交流,畅通信息反馈的渠道.通过教育载体的创新,如通过手机短信、建立群,开放、微博等师生间进行及时沟通,从而实现有效的监督和管理.高校招生与就业体制改革也增加了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难度,学习成本增加,就业压力加大,新的读书无用论抬头等,都使学生与老师、学生与学校之间产生疏离感,传统简单枯燥空洞的说教式思想政治教育容易让学生产生逆反心理,如果教育工作者不能站在学生的立场来考虑问题,解决学生学习和生活中的实际困难,则传统教育效果难免会弱化.只有不断创新教育手段、拓宽教育渠道才能达到理想教育成效.

三是教育对象的多样性要求创新思想政治教育载体.高校招生规模的不断扩大,大众化教育日益普及.教育程度不一的基础教育,质量参差不齐的学生生源,日益多样化、复杂化的学生结构,彼此差异较大的价值观和人生观,这些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复杂性和多样性提出了要求.随着网络全球化的发展,大学生与社会的接触更加紧密与频繁,思想极易受到影响,因某种兴趣爱好而走在一起,容易形成独立的个性群体,如打工族、考研族、上网族等群体逐渐涌现,他们一般具有共同的行为模式和心理倾向,这些都给思想政治教育带来新挑战.如何正确引导他们的思想、规范他们的行为成为创新思想政治教育载体的迫切需要.

多元文化的交融、各种非马克思主义思潮的冲击、不断变化的思想政治教育环境给教育工作者带来了极大的压力,特别是目前社会生活环境对学生的心理影响和高等教育教学改革等对思想政治教育的时效性提出了更高要求和更大挑战.这需要教育工作者不断改革教学模式、创新教育方法和途径,转变单纯的理论研究观念,加强理论与实际的结合,通过实践不断创新教育载体,以充分实现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

一是转变思想政治教育“单主体”理念,实现“双主体”教育.随着社会的发展变化,思想政治教育作为目的性和指向性的育人活动,出现了一些不适应和不和谐因素,所以提高教育实效性势在必行.转变理念将“施教者”和“受教者”作为思想政治教育的“双主体”理念是超越了思想政治教育“主体――客体”的传统模式,受教者与施教者构成新的理解、交流的平台,受教者在与施教者的对话中接受着相互影响.这种新型的双主体模式既克服了主客体模式中受教者无主体地位的弊端,又消除了单主体模式中施教者无主体地位的弊端,而这种模式有效运行,需要思想政治教育载体创新,需要从新的视角探索提高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的途径.

二是科技不断发展拓展着思想政治教育载体.以短信、微博为例.随着科技的日新月异,多样的新生活方式影响着当代大学生的学习和生活,仅从手机短信及微博为例,来探索思想政治教育载体的新变化.


据统计,目前大学生是短信使用的主力军,手机短信具有传播能力强、隐蔽性强和自由性特点,可以避免交流双方面对面的尴尬,手机使用者可以自由发挥想象力和创造力.同时,也是一把“双刃剑”,一方面影响了学生听课质量、助长行为等,这已引起学校的高度重视;另一方面一些不良短信如、垃圾、诈骗及反动信息等严重影响了大学生的身心健康成长.而网络微博更是风靡全球,根据中国社科院发布的《2012年中国社会形势分析与预测》蓝皮书对我国网络媒体状况进行分析,“微博正在改变着我国互联网舆论载体的格局,成为网络舆论中最具影响力的一种形式.”蓝皮书指出,目前微博涉及社会生活的各个层面,从国家大事到社会生活,微博已经成为重要的信息发布载体之一,通过对事件的关注程度和追捧的粉丝数量,对事件的发展起到影响和推动作用.大学生作为网络使用的主要群体之一,学习、生活与“微博”有着密切的联系,比如今天微博求职日益受到大学生的青睐.不少学生认为,关注企业微博,一方面可以搜集招聘信息;另一方面还可以了解公司新闻、企业文化,对求职应聘更有把握.当然,微博也存在着一些不安全因素,有些信息无法确保真实性,这些现象要求我们不断关注思想政治教育载体的新变化.

三是需要正确看待和运用文化多元化现象.随着全球化进程加速发展,多元文化现象日益凸显,以亨廷顿为代表的学者认为,多元文化将带来世界文明的冲突和文化霸权现象.同时,也有学者认为多元文化现象是人类进步的标志.每一种文化都有优势与不足、精华与糟粕,因此不同的文化都需要互相借鉴、取长补短,只有这样人类才能避免冲突,共同发展.每个国家和民族都有着自己的历史,有自己深厚的文化底蕴,这是他们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础.全球化移民将导致各种文化的不断交融,这是人类未来面临的最富挑战性的考验.文化的不断碰撞现实要求我们高度关注思想政治教育载体的创新.

四是创新思想政治教育载体要注重传统与现代结合.一些人类学家提出以下几种观点:传统文化保存了先人的成就,并使继承的后代来适应社会的某种既定客观存在;如果没有传统文化的承载,那么现代人就绝不会比类人猿更高明.生物学上的遗传仅仅使我们的生理构造比猿猴先进一些,只有通过世代承袭传统文化才使人成为真正意义上的人.所以,从某种意义上讲,传统文化是现代人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理性工具.中国优秀的传统文化是中华文明演化而汇集成的一种反映民族特质和风貌的民族文化,是民族历史上各种思想文化、观念形态的总体表征.它是中华民族几千年文明的结晶,除了儒家文化这个核心内容外,也包含如道家文化和宗教文化等其他文化形态.中国的文化传统,构成了今天中国文化的特质,通过对传统文化的继承,中华民族在文化上得以延续,始终保持中华民族的独立.今天的思想政治教育是在全球化背景下展开的,注重传统和现代的结合是创新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及其载体的前提和基础.

五是思想政治教育载体创新必须注重寓教于乐和形式多样.寓教于乐原是古罗马诗人、文艺理论家贺拉斯提出的关于诗歌的作用的重要观点,他在《诗艺》中指出“一首诗仅仅具有美是不够的,还必须有魅力”,即诗应给人带来乐趣和益处,也应该对人有所劝谕和帮助,只有具备这些功能才能发挥诗歌艺术的教化作用.可见,艺术通过明晰蕴涵于其中的普遍性的真、善、美,发展为自身的个性化特质,转化成个体感性理解和接受的形式,这就是“寓教于乐”.今天的教育工作者,要想做到“寓教于乐”,首先要加强自身的人格修养和心灵净化,同时应严肃对待教育工作,遵循特定规范,既顺应学生习惯,又左右受教育者的心灵和审美情感,引导他们趋善避恶.

当然,寓教于乐需要通过活动形式的多样性来达到目的.在学生文艺活动中,通过舞蹈、话剧、相声、小品等多种形式倡导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唱响社会主义主旋律,学生通过参加文艺活动来感知真、善、美.一曲《长江之歌》,可以把全世界的华人凝聚在一起;一部《唐山大地震》,可以激励亿万人民增强克服困难的信心和勇气.因此,同志明确要求:“不断发展健康向上、丰富多彩的、具有中国风格、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文化,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引导广大人民群众从思想上、精神上正确武装和不断提高起来.”同时,也可以通过运动会、足球赛等强身健体活动,培育竞争意识、提炼爱国情操、倡导集体主义精神,抓住青年好动的特点来开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通过丰富多彩的文化生活,如大学生文化艺术节、电影周、论坛活动、书法、摄影、征文比赛、演讲比赛等进行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提高他们的精神品位.思想政治教育是全方位的教育,只有不断关注教育形式的创新,关注受教育者的心理和生理特点,关注有效教育载体拓展,才能充分实现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实效性.

主要参考文献:

[1]赵野田.试论思想政治教育的载体[J].思想政治教育研究,1999.2.

[2]曾小华.文化定义现象述论[J].杭州市委党校学报,2003.10.

[3]刘元.浅论新时期思想政治教育的载体[J].广西青年干部学院学报,2004.2.

[4]黄伟.以先进文化引领学校发展[J].四川教育,2004.2.

[5]毕红梅.论构建和谐社会中的大学文化[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05.2.

[6]吴奕新.当代中国道德建设研究[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3.

[7]刘持忠.新时期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热点问题研究[M].吉林:吉林人民出版社,2004.

[8]沈壮海.思想政治教育的文化视野[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5.

[9]曾羽.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方法[M].贵阳:贵州人民出版社,2005.

[10]苏振芳.思想政治教育学[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6.

[11]娄淑华:现代思想政治教育方法论[M].吉林人民出版社,2007.

[12]万美容.思想政治教育方法发展研究[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7.

[13]陈万柏,张耀灿.思想政治教育学原理[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7.

[14]张广才.马克思主义人论与青年健康人格[M].北京:党史出版社,2008.

[15]戴焰军.增强思想政治工作实效性的对策研究[M].哈尔滨:哈尔滨工业大学出版社,2008.

[16]曾羽.青年事务管理[M].北京:中国档案出版社,2009.

相关论文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