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业学位硕士教育

更新时间:2024-01-15 作者:用户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点赞:24628 浏览:115980

一、专业学位硕士的定义

全日制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与学术型研究生属同一层次的不同类型.专业学位(professionaldegree)是我国研究生教育的一种形式,是相对于学术型学位(academicdegree)而言的学位类型.根据国务院学位委员会的定位,其目的是培养具有扎实理论基础,并适应行业或职业实际工作需要的应用型高层次专门人才.

二、专业学位硕士的分类

专业硕士的类型,根据学习方式的不同大致可分为在职攻读和全日制学习两类.比较简单的区分办法是:招收在职人员、业余时间学习为主的专业学位考试通常每年10月份进行,名为“在职人员攻读硕士学位全国联考”,简称“联考”,只有学位证,没有,学历依然是本科.

应届毕业生可以报考的全日制专业硕士学位考试在每年1月份全国统考中进行,是随着国家进行硕士培养结构由学术型向专业型调整而诞生,有学位证和,学历是研究生.

三、专业学位硕士的大致发展历程

从2010年始,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审批通过的硕士专业学位类别,纳入全国硕士研究生统一招生安排.一直以来,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以在职攻读学位为主的局面被打破,专硕教育进入研究生招生的主渠道.


2013年是我国面向应届本科毕业生招收专业型硕士的第4年,大多数硕士研究生导师认为目前本科毕业生报考专业型硕士的数量越来越多.报考方向的选择上很多考生有这样的选择倾向,即想要继续深造的一般都报考学术型硕士,而倾向于毕业后马上就业的逐渐开始青睐专业型硕士.

目前我国已经开设了40个专业硕士学位,总体来讲,往届毕业生报考较为集中的是法律硕士和MBA、会计专硕等.而由于管理类专业硕士不允许应届生报考,因此应届生报考专业硕士主要集中在会计硕士、金融硕士等经济类专业.

专业硕士考试辅导的有关专家表示,相比研究型硕士,专业硕士的培养更注重实际操作,更强调实际中的应用.不过需要注意的是,由于一些专业硕士专业都是近年设立,目前尚没有毕业生,导致一些学生对专业硕士就业前景不了解而不敢报考.不过随着大家对这些专业更加熟悉,预计专业硕士的报考热度将持续升高.

四、专业学位硕士比较受以下考生的青睐

1.在职人员多愿意选择专业学位硕士教育

据报考人员的统计,在报考专业学位硕士的考生中,“上班族”、在职人员占了很大的比例,而且有逐渐升高的趋势.例如,许多公司的在职人员进一步晋升,但是学历的门槛往往是限制发展的一个重要原因,因此很多在职人员为了进一步更好的发展,往往更愿意报考专业学位硕士.

不过一些应届毕业生则将专业硕士作为转换专业的途径,想借助本硕阶段不同专业背景来增加将来就业的砝码,但是目前,这类考生的数量不多.

2、由于目前就业压力大,应届生在就业压力面前往往更愿意选择专业学位硕士教育

据一些数据统计,报了会计学专业的专业型硕士的学生,他们认为初试时学术型硕士要考数学、政治、外语和专业课,但专业型硕士只考外语和专业课,相对许多考生来说,数学是弱项,政治也需要大量复习,报考专业型硕士,复习时间相对充分,考上的把握也比较大.同时加上就业考虑,学术型硕士学制三年,专业型硕士学制两年,可以尽早走上工作岗位,因为就业压力最近几年在逐渐加大,早一年就业就会缓解毕业时面临的就业压力.

五、专业学位硕士面临的主要困境

对于专业型硕士和学术型硕士而言,普遍意义上的理解是,学术型硕士学位培养的大方向是偏重学术理论研究,专业型学位则更注重实践能力的培养.然而在具体的培养计划中,两者到底有什么区别?这种区别是否有的放矢?这是考生、社会关注的焦点.

1、考上专业学位硕士的考生大多没有实际经验,教学难度大

现在大部分专业型硕士要比学术型硕士早毕业一年,学制不同,培养方向不同,必须差别对待,但现实是,介于各种条件的限制,在很多高校教学过程中,很难做到差别培养.

2012年考研报名结束后,例如某大学报考专业硕士的人数增加了上百人.不过,这并未让该校分管研究生院的副校长有丝毫的兴奋.去年的经验告诉他,新增的专业硕士点,大多数指标都将交给报考学术硕士的“落榜”调剂者,专业硕士在一定程度上成了报考学术硕士的“备胎”.为了缓和招生不足的局面,教育部曾出台特殊政策,允许报考学术型研究生的考生,可以调剂到专业学位硕士,反之则不行.

这还是其次,更为担忧的是,这些硕士点最终招录的都是应届本科生.这意味着,教师面对的是一群没有实际工作经验的本科毕业生,但要对他们进行实际操作、实际工作的分析演示,讲授结合实际工作的相关理论,“这让教师感到费劲和吃力”.而现实中许多有实际工作经验的考生,却由于未能进入面试,不能继续深造.

实际教学中,专硕、学硕的区别并不是太大

由于之前大学开展的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主要招收在职人员,如今招收全日制且以应届本科生为主的专业学位研究生,这种挑战并不局限于班级人数的变化,而是在具体的教学,以及导师与学生的互动之中.

面对这样一个“有些突如其来”的改革,某高校副教授称有些不太适应,该教授同时带了一个学术硕士和一个专业硕士,仅就课程设置而言,除了学位课有两三门不同之外,并无太大区别,她并不清楚针对专业硕士是否要提出额外的要求,“反正现在我是同样对待.”

短时间来看,两者的培养目标即便表述上有区别,实际上的差别也不会太大.在一些论坛中,有自称学习专业硕士的网友将专业硕士表述成门槛相对较低的“山寨研究生”,并对其就业前景表示担忧,怕受到社会的歧视.

虽然专硕在近一两年时间里,社会认可度得到了较大的提高.但在这背后,专业硕士也不断遭受“山寨研究生”、“培养无特色”等质疑

六、提高专业学位硕士办学的相关对策

高校办学,归根到底提高学生质量才是最关键的.提升专硕“含金量”,落实专业硕士的培养方案,实现专业型硕士的特色培养已成当务之急.

上海交通大学教授、21世纪教育研究院副院长熊丙奇认为:要给予高校充分的自主权,让他们根据自己的办学特色进行招生.高校应该更关注生源质量而不是招生规模,努力提高研究生选拔质量.

北京大学研究生院副院长刘明利认为:应由政府出面,建立高校实习基地,以科研项目和研究课题,以及实际工作平台为依托,由社会单位主动与高校对接,发挥其培养应用型人才优势的主动性,结合高校系统的科研理论教育优势,才能真正迅速地落实这个政策.

南京大学教育研究院教授、教育政策与领导研究所所长操太圣认为:专业硕士不能只坐在书斋之中,要真正走向社会实践中去,高校就必须要调整“关门搞学术”的管理思路.加大师资力量的投入,加强提升跨部门跨行业的交流,更有效的增强对专业硕士的教育.

国外专业硕士教育的经验也可供借鉴.以新闻学专业为例,美国密苏里大学新闻学院通过办自己的报纸《密苏里人》,KOMA电视台和KBIA公共广播电台等,给学生创造更多的实践机会,在这些实践平台上学生可以将理论和实践有机地结合起来,为今后的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

总之,现代化、全球化、信息化的21世纪,社会需要大量应用型人才,培养具有专业技能的“专业学位硕士”正是大势所趋.到2015年左右,我国的专业学位硕士将占硕士总量的60%,超过现在的30%.随着社会对人才的需求变化及就业压力增大,各类专业学位硕士逐渐将变成社会的“新宠”.

作者简介:石文鹏(1983-),男,安徽亳州人,初级职称,现供职于首都经济贸易大学研招办.

相关论文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