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竞技体育人才培养的

更新时间:2024-02-18 作者:用户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点赞:30443 浏览:142807

【摘 要】本文首先分析了高校竞技体育人才培养存在的问题,指出了影响我国大学竞技体育培养过程中的一些问题,认为大学竞技体育的科学发展以及高水平学生运动员的培养应顺应高等教育体制和竞技体育体制改革的大背景,整合各方资源,协调不同主体利益,促进体育与教育更好的结合,创新和完善现行管理体制、招生制度和竞赛体系,形成大学竞技体育良性发展的运行机制.

【关 键 词】高校竞技体育人才培养

一、高校竞技体育运动概念的界定

“高校高水平运动”属于竞技体育的一个范畴,是竞技体育在高校中的一种体现,是学校体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因此,必须遵循我国的教育方针,遵守教育行政法规,符合国家对学校的各项基本要求,开设文化课程,进行文化知识学习,进行高水平的运动技能训练.它的培养对象是青少年学生,有高水平竞技能力的运动员.“高校高水平运动”最终目的是在高校中培养具有高运动技术水平和专业理论知识的综合性人才,以提高学校竞技体育水平,为国家培养全面的综合性人才,逐步实现由在校大学生参加世界大学生运动会的目标.因此,我们认为“高校高水平运动”应称为“高校竞技体育运动”.其定义为:在高校通过培养运动员体能、技能、智能和心理能力,创造优异运动成绩,提高知识文化水平,学训并重,推动高校竞技体育运动技术水平发展,为社会培养综合性人才的一种教育和社会活动.

二、高校竞技体育人才培养存在的问题

高校在对竞技体育人才的学业设置存在很大不足,学生就业困难.竞技体育人才的文化水平普遍不高,因此高校进行文化课教学难度较大,学生大都被安排在普通专业学习,学习压力特别大,专业能力过低,做教练又因为专业是非师范类,很多竞技体育人才因无法正常完成学业所以就业时学生出路非常不乐观,“教体结合”之中“教”的作用没有很好的体现,竞技体育人才文化素养低与就业出路窄仍然是一对尖锐的矛盾.大学生体育社团与专业性体育组织联系极少.目前,大体协单项分会大都不是专业运动协会的成员.这种自我封闭,自成体系的做法,造成了大多数大体协单项分会无法参加相应的专业运动协会的活动,无法得到专业运动协会会员应该有的怎么写作和帮助;导致高校系统教练员、裁判员培训与等级认证不配套,教练员、裁判员交流、调配使用冲突,运动员重复注册,资格审查不统一,赛事系统不衔接等等的矛盾和冲突.高校高水平运动队建设水平较低,运动员的训练与生活管理较为松散,教练员学历水平较低,培训不足.

三、高校竞技体育人才培养的措施及建议

(一)加强高校学生群体性体育竞赛

高校应该将学生体育活动与素质教育有机衔接.成立体育运动委员会和学生阳光体育组织领导机构.形成学生课外体育活动制度和学生体育先进单位评选制度,阳光体育运动落实有力学生体育俱乐部和学生体育协会覆盖面广,学生参与率高:学校每年有十项制度化的全校比赛,并以此为龙头,推动各个学院广泛开展学生课外体育活动.此外,每个学院每学期至少举行一次运动竞赛,包括项目较广.并由校领导班子主要成员带头参与其中,丰富校园体育文化生活.

(二)加强教练员队伍建设,实行目标管理

(1)编制与结构.教练员均是体育教学和运动队训练两头兼的体育教师.选拔具有较高专项水平、较强业务能力和丰富训练比赛经验的教师担任

(2)建设与管理.高水平运动队实行公开竞聘和目标管理,由部门教练员招聘领导小组进行公开面试后竞聘上岗,每届教练员任期两年,期满后进行业绩考核.在训练和比赛工作中认真实行教练负责制,并建立了教练员业务档案.

(3)教练员素质.注重教练员思想教育,广大教练员表现出强烈的主人翁意识、高度的责任心、勤奋的工作态度、无私的奉献精神,高水平运动队教练员政治可靠、工作认真、业绩突出:在搞好训练竞赛工作的同时,教练员还积极开展学术研究

(4)培训与提高.为加强教练员队伍建设,采取培养与引进相结合的办法,提高教练员队伍素质和水平,同时,积极创造条件支持广大教练员各类培训和学习,不断提高教练员的业务能力.

(三)完善竞技体育人才管理制度

(1)制度建设.为了促进高水平运动队规范、健康发展,针对招生管理、学籍管理、训练竞赛管理等先后出台了一系列管理规章制度,主要包括:《运动队管理条例》、《高水平运动员学籍管理实施细则》、《高水平运动员招生简章》、《高水平运动员测试办法与评分标准》等

(2)训练竞赛管理.竞技体育人才的训练竞赛管理工作应该由运动队管理中心具体负责,为规范运动队的管理,从实际出发对训练及竞赛工作的各个环节都提出了具体的措施和要求,要求教练员严谨、科学地从实际出发制订训练计划,不搞形式主义.每周训练次数固定,教练员根据实际需要可调整训练时间、训练内容,节检测日增加训练要有书面申请报告.此外,还要求教练员每次定期上交训练总结,每次比赛结束后认真总结并需上交比赛相关材料

(3)日常管理.高水平运动队配备了长期的领队及辅导员.同时,充分发挥运动员所在学院和班级的辅导员、班主任的作用,从思想、学习、训练和竞赛等方面对运动员进行综合管理,使运动员们训练、竞赛、学习“三不误”


(四)高校领导应该重视竞技体育人才培养

在国内想做和做成一件事,至为关键的条件是得到领导的重视和支持.学校领导班子高度重视高水平运动队的建设,用心投入,倍加关心,全力支持.重视不仅仅是语言上的表白和态度,而是把重视工作落实到具体实处,这样的重视才具有实效性和可操作性.以西华大学为例,该校乒乓球高水平运动队自2006年招生建队以来,基本完成了从原创到逐步成形成熟阶段的艰难历程.如今,乒乓球队建设有序、规划合理、发展健康,目标定位符合学校实际,正以前所未有的饱满信心和办队业绩步人可持续、稳定、和谐、健康发展的快车道.

四、结束语

竞技体育人才的全面发展目标需要而且只有依托其与学校教育的结合才能得到真正的实现.学校教育有明确的教育目标,保证了学生的全面发展;学校教育具有系统和丰富的课程体系,为学生的全面发展提供学科知识支持,通过与学校教育的结合,实现竞技体育人才的全面发展,是当前“体教结合”的现实出发点和逻辑起点,也是“以人为本”理念在竞技体育人才培养中的体现.“体教结合”坚持走全面发展之路,坚决遵循教育目标,依托学校教育在教育内容、教育手段、培养选拔上的资源优势,将会有广阔的发展前景.

相关论文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