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音乐欣赏课的教学法

更新时间:2024-03-25 作者:用户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点赞:20434 浏览:93445

摘 要:音乐欣赏是中小学音乐教学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提高学生学习音乐的兴趣.特别在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轨的今天,音乐欣赏教学已越来越被音乐教育界所重视.笔者通过多年的教学实践和探索认为,只有以学生为审美主体,让学生积极参与音乐欣赏活动,如学生小组讨论、唱主旋律、用身体的律动等,才能真正提高学生的音乐素质.培养学生终生渴望听赏美好音乐的情感,从而上好、上活音乐欣赏课.

关 键 词:多媒体;小组讨论;主题旋律;身体律动

中图分类号:G633.95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8631(2012)10-0092-01

音乐欣赏课对扩大学生的音乐视野、提高学生对音乐的感受力、记忆力和对音乐的鉴赏力,发展想象力,丰富感情,陶冶情操起着重要的作用.下面我谈谈我的几点想法:

一、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引导学生进入音乐殿堂

教师在教学中有没有,会不会创设教学情境,能不能带入学生进入音乐描绘的境界,是上好一堂音乐欣赏课的关键.教师在认真备课过程中深深的被音乐所感动,在课堂上才能通过抑扬顿挫,生动形象的语言以及丰富多彩的面部表情,形态恰到好处的创设教学情境,将情绪传染给学生,使学生身临其境.讨论活动也是增加师生之间双向信息交流的活动模式.

实践证明,以上做法对于学生深刻理解音乐作品的意境具有积极的意义.每一个学生在听完同一首音乐作品后所感受的音乐形象都是不尽相同的.在他们聆听音乐之后,教师引导他们分析作品,相互之间进行交流与讨论,不仅可以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同时也是一次重要的提高机会.

我们知道《运动员进行曲》是表现运动员在运动场上进行体育运动的热烈场面的,而有些学生则会发表不同的看法,有的感觉像是雄赳赳的军官形象,有的则说是在庆祝盛大的节日等,他们说的不无道理.因此要积极的肯定这些学生的不同见解,不要扼杀学生的丰富想象力.由于教师的正确引导,适时点拨,学生对于音乐的理解也就越发深刻,思维也就越发容易融入音乐殿堂.

二、用多媒体激发学生兴趣、调动学生主动性

在传统的音乐欣赏教学中,学生对单一的听老师演奏(唱)或放磁带录音感到枯燥、单调,这样往往使得学生在欣赏音乐时显得很被动,学生的注意力也不集中.这样,老师的教学也达不到预计的效果,而充满美感的MIDI音乐、图片、文字、动画、影像等多媒体综合信息,则能很好地调动起学生欣赏音乐的积极性、主动性,变被动为主动.学生会跟着老师主动去感受音乐的力度、速度和情绪,学生在欣赏优美画面和MIDI音乐的同时,脑海里产生种种生动的想象和联想,好象身临其境一般,并激发起了强烈的音乐表现欲、创造欲.

在欣赏《伏尔塔瓦河》这首交响曲时,为了让学生能更快地认识并熟悉西洋乐器的音色和形状结构特点时,我通过多媒体分别播放每一种乐器演奏的MIDI音乐片断,然后将每种乐器的图片和如何演奏乐器的图片展示给学生看,学生对每种乐器从音色到形状再到如何演奏都有了一定的感受和认识.这样,学生在欣赏乐曲的过程当中很容易分辩出不同乐器的音色,从而更进一步地去感受乐曲所表现的意境和情绪.

三、让学生小组讨论来完成要求

在诸多教学中,讨论法是一种值得提倡、最体现教学,最能调动学生思维的方法.在往常的音乐欣赏教学中,众多教师一切都由教师一包到底,一节课上学生除了听赏外,只能被动的听老师的满堂灌,一堂课下来老师讲的口干舌燥,学生听得晕晕糊糊.如果选用讨论法,比如在欣赏《春节序曲》时,欣赏完一遍后请同学们小组讨论这首乐曲的风格特点,然后把学生讨论的结果有代表地写出来,学生能说出一部分,如热烈的,欢快的等,那么最后教师再做补充,载歌载舞的、流畅的、抒情的等,然后请同学们带着这些感受再欣赏一遍.

再如欣赏贝多芬的《春天奏鸣曲》提前布置学生查找资料了解贝多芬,在课上学生分组讨论并有代表性的发言,这样大家对贝多芬的了解就比较全面.再如欣赏《丰收锣鼓》时让学生听后讨论完成课本问题.按照乐曲中主奏乐器出现的顺序填写序号,允许学生说出不同的意见,教师最后说出正确答案:1堂鼓,2唢呐,3笛子,4二胡,5云锣.这样就能充分体现以学生为主体,课堂气氛活跃了,教学面貌也得到改观.


四、唱主题旋律体会音乐形象

音乐欣赏是以听为主的,但唱主题旋律是欣赏作品的基础也是关键.因为音乐主题是作品的核心,是乐思形成和发展的基本要素,引导学生听前唱主题旋律,有利于学生更好的把握主题形象,使学生在聆听音乐过程中准确的辩认主题和重复变化,并调动学生的音乐思维从而更好地获得音响体验.

如欣赏钢琴协奏曲《保卫黄河》,在听前我先引导学生一起唱几遍主题旋律.教师要求学生边唱、边记、边对音乐进行初步的情感体验.待学生欣赏作品时,不光对主题的出现和变化非常敏感,而且对作品的分段也不感到困难.接着,给学生播放录音很多学生能说出:曲子是由引子加上三部分构成的,整首曲子节奏紧凑,速度又由慢到快、力度由弱到强,表现了滔滔黄河水永远奔流不息,中华名族不屈不挠,勇往直前的精神.通过听前唱主题,不仅为欣赏作品打下了良好的基础.使学生在听赏时能进一步的入情、入境地去体验作品,而且能使学生更好地展开联想和想象.

五、运用身体的律动,表达各种情感

表达是实践性很强的音乐学习领域,是学习音乐的基础性内容,是培养学生审美能力和音乐表现能力的重要途径.随音乐做身体律动听到音乐即手舞足蹈,似乎是人类不分年龄的自然反应.音乐欣赏教学应该运用人们这种天性,让听者“身乐起舞”.在课堂上,我让学生以身体作为一种乐器,随着音乐自由的运动.

例如在欣赏《庆丰收》《丰收锣鼓》《扬鞭催马运粮忙》时,我让同学们站起自由地表现音乐.有的同学扭秧歌,虽然不是很优美但很带劲;有的同学动身子,摇头,也很投入;还有的同学模仿各种乐器,如敲鼓子,打锣等.这时我把准备好的扇子发给扭秧歌的同学和他们一起扭秧歌.这节欣赏课上的非常成功,效果也非常好.因为学生的亲自参与充分调动了他们感受音乐的能动性,勇于大胆地表现音乐.

六、总结

总之,作为一名音乐教师,在培养学生审美素质、心理素质、道德素质方面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在教学过程中,教师一定要多思考.多学习不断挖掘新的教学方法,让学生在“学中乐、乐中学”,让他们成为一名合格的中学生,并为他们以后的发展奠定基础.

一堂成功的音乐欣赏课往往会给人们一种神奇的、不可思议的感觉,这就要求音乐教师必须与时俱进,及时研究、发现、探索、创新出一些新的教学方法,使音乐课堂成为学生感受美、欣赏美、表现美的广阔天地,达到以乐辅美,以美育人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