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旅游环境保护的环境

更新时间:2024-02-26 作者:用户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点赞:7815 浏览:31415

摘 要:旅游环境是指在旅游活动特定的区域范围内各种因素的存在状况和综合作用的结果.就范围而言,它主要包括旅游目的地和相关的旅游依托地;就内容而言,则主要包括旅游资源状况以及与旅游活动有关的自然和社会文化两方面的因素.许多学者从经济手段和政策手段等方面探讨旅游环境保护的问题.旅游环境遭到破坏的根源是人们没有意识到旅游环境的重要性和不具有环境思想,未从环境学的视角来思考关于旅游环境保护的对策问题.

关 键 词:旅游环境;保护;环境

中图分类号:F590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673-291X(2013)15-0180-02

一、旅游环境问题简述

随着旅游环境问题的出现,分析和探讨旅游环境问题的学术著作和论文不断涌现.加拿大学者GeofferyWall和AlisterMathieson[1]分析了旅游活动与环境的共生关系和冲突关系,冲突关系主要指旅游活动对植被、土壤、水质、野生生命、地质等干扰和破坏,对海岸线、海洋生态系统、山区、极地环境、热带雨林等生态系统的影响等.汤春琳和唐翀[2]从水污染、大气污染、噪音污染、固体废物污染和土壤板结五个方面分析旅游活动对环境的影响.汪朝辉[3]认为目前旅游发展中暴露出来的环境保护问题主要表现在生态破坏严重、环境污染加剧、环境承载力超载、政府管理不到位、环境监测系统有待完善等方面.陈国生[4]认为旅游业的快速发展带来严重的环境问题主要体现在:利益驱使的短期行为已严重危及旅游生态环境的良性循环;因缺乏合理规模和有效规划,近年来旅游资源的过度开发也破坏了旅游业赖以生存的资源和环境;由于超容量接待游人,也造成了严重的旅游环境问题等.孟永琴[5]认为造成旅游资源破坏和旅游环境质量下降的因素主要来自片面强调生产造成旅游环境破坏和旅游活动本身带来的环境问题.总的看来,旅游环境问题出现的主要因素有:

1.旅游企业的忽视.许多旅游企业在开发景区之前缺乏详细周密的规划,对景区定位不明确,目标市场不清晰,导致在开发过程中对生态系统造成破坏和对景区特色的削弱.可能出现由于开发者的无知,导致濒危物种的灭绝.例如张家界核心风景区内有两条高空游览索道和近四百公里的高标准游道不仅破坏了森林植被,将区域生态环境弄得支离破碎,而且压缩了珍稀动物的生存空间,不利于生物多样性保护.还有些企业一味地追求景区的经济效益,不考虑旅游的社会效益和景区环境承载力的阀值,由于旅游者的大量涌入导致了景区植被的破坏和土地的板结,特别是对文化遗产的破坏,如由于大量游客的涌入故宫的门槛都被踏平.

2.政府部门的管理不到位.自改革开放旅游业加速发展以来,中国还没有一套完整的旅游环境保护法规的出台,虽有诸如《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森林保护法》等环境保护法规.其次,相关政府部门对旅游法律法规的实施管理不到位,虽然有法可依,但没有做到有法必依.再次,没有权威的旅游环境管理部门,一个景区往往由几个部门领导,管理机构和管理层次混乱,这些给旅游环境保护带来极大的不便.例如黄山风景区的多头管理现象给旅游环境保护带来的不便.

3.来自旅游者的破坏.由于大众旅游的兴起,特别是旅游旺季,大量游客同时涌入景区,由于游客人数超出了景区接待能力,使得一些历史古迹和自然风光受到严重破坏.如长城上的台阶已磨得高低不平,越来越薄.再者,由于旅游者个人原因的限制,没有意识到个人对环境小小破坏的严重性.如有些人随手摘下一朵花、随手扔一个塑料袋等等.

二、旅游环境保护的现状

面对以上分析的众多旅游环境破坏问题,旅游主管部门和旅游企业等意识到问题存在的严重性和保护的必要性与迫切性,并且提出了一些保护措施.许多专家学者也从不同的角度提出旅游环境保护的措施.林越英[6]着重从经济方面考虑,提出十种旅游环境保护的经济手段,如旅游税、旅游发展基金、旅游风景区资源税、信贷、保证金与押金、排污收费制度、保险、环境污染和破坏罚款赔款和物质奖励.张国勇等[7]从加强旅游环境保护的法律与行政管理工作,搞好对旅游风景区的环境规划和控制景区的环境容量等三个方面提出保护措施.汤春琳和唐翀[2]提出完善现有的相关旅游法律法规;引入环境影响评价制度和“三同时”制度;加强旅游企业和政府间的相互合作;加强宣传和教育,提高旅游地当地居民的环境保护意识;重视导游在旅游活动中的作用.王木树[8]强调旅游环境的科学保护、生态保护、文化保护和审美保护等.肖红根[9]提出对一个景区的旅游环境保护,应和该景区的发展演变的历史阶段相对应,呈周期循环保护状态.即根据景区发展的每个阶段出现的环境问题,各个击破.笔者认为旅游环境问题的出现,其内在原因是人们缺乏环境意识,以人为中心,其他非人类存在物(诸如树木、花草、动物、生态环境等)都是为了人类生活得更好而存在的.在这种人类中心主义的影响下,旅游环境保护只得依靠经济手段、政策手段等外部措施来制约人类破坏环境的行为.因此,本文将从环境学的视角来探讨旅游环境保护的措施.

三、旅游环境保护的环境思考

中国古代的游记中蕴含着丰富的环境学思想,比如中国明代著名旅行家徐霞客在游历楚地时看到“自州至永明,松之夹道者七十里”,不禁由衷地赞叹“栽者之功,亦不啻甘棠矣”[10].这流露出人应爱护自然、珍惜资源的思想.然而,大自然的经济价值可以换算成金钱,审美价值则根本不能换算成金钱.任何自然的经济价值是有限的,而自然的审美价值是无限的.特别是,自然物的审美价值是不可再生的,已经破坏,任多少金钱的投入也无法恢复[11].然而在旅游资源的开发和保护过程中,大多数开发者只注重旅游资源经济价值的开发或优先考虑经济价值,而忽视旅游资源审美价值及其他价值的开发和保护.1999年10月,《全球旅游规范》在世界旅游组织第13次大会获得107个与会成员的“一致通过”,并于2001年12月21日得到联合国大会决议(A/RES/56/212)的核准[12].这标志着思想在旅游业中的逐步受到重视.在旅游资源的开发和保护过程中,应把环境思想的贯彻放在重要位置,这才能从根源上消除旅游环境的破坏.只有人人都意识到旅游环境的重要性和旅游资源的稀缺性和价值性,才能人人做到自觉地保护旅游环境.具体看来,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做起:1.对旅游从业人员的环境教育.旅游从业人员是旅游环境保护的主打力量,环境思想应成为其岗前培训和岗位培训的重要内容.特别是景区景点的开发规划人员、导游人员和景区的管理人员,环境思想应成为其工作的基础理论知识.只有人们把环境当成是社会的基本道德规范后,在具体的实际中才能发挥应有的作用,旅游资源和环境的保护才有望从根本上消除.


2.对政府主管部门的从业人员的环境教育.旅游环境保护政策的制定能否避免只看重旅游资源和环境的经济价值的缺憾,能否平衡资源和环境的众多价值,能否做到善待自然和生态系统,都有赖于政府主管部门从业人员丰富的环境知识.因此,政府主管部门从人员的环境认识水平的提升,也将促进旅游环境保护和避免不必要的破坏.

3.在大学开设环境的相关课程.随着旅游业的兴起和发展,国内外许多大学都设立了旅游学院(系).在学校课程的设置方面,应把环境学作为一门必修课程,使其成为学生专业理论知识的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当然,我们需要更多的人从事环境方面的研究,丰富环境思想.而旅游思想的研究则更加迫切.

4.在景区景点设置小标语,随时提醒游客.在景区景点游览的时候,我们经常看到许多路标指示牌,提醒游客各个景点的具体位置.那么我们也可以在景区景点设置许多小标语,随时提醒游客善待花丛树木,善待大自然,善待生命.比如,在坦桑尼亚门雅拉湖国家公园有这样一则告示:“我们不想提醒您,那样会使您羞愧;在你来到这里之前,这里的一切都很完美.”当然,这些标语告示的设计和在景区的具体位置需要景区开发管理人员的智慧和理论知识的积累.

5.在导游的讲解过程中,注重环境思想的讲解.导游人员对景点的讲解过程中,除了注重讲解景点的特色和与之相关的典故等内容之外,还要注重讲解过程环境思想的应用,特别是在自然保护区、国家公园、动植物园等以自然资源为主的景区,善待生命和物种多样性的保护应成为自然保护区讲解的重点内容.对游客的环境思想的灌输除了游客自觉学习以外,主要通过导游的讲解、标语的提示等间接手段来实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