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就业困难的原因

更新时间:2024-03-02 作者:用户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点赞:3433 浏览:10517

【摘 要】随着高校毕业生的逐年增多,大学生的就业面临重重困难,也越来越受到社会各界的关注.本文主要从政府、社会、高校、个人四个方面阐述了大学生就业困难的原因.

【关 键 词】大学生;就业困难;原因

我国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人口总量和劳动力人口总量均约占世界总人口的1/5.高校自1999年开始扩招以来,我国高等教育进入了新的发展阶段.但是高校扩招的速度和幅度超出了超出了高校自身乃至国家教育体制的承受限度,也超出了社会所能承受的限度.2004年到2012年,全国普通高校本专科毕业生人数从280万增加到680万人.2013年,全国普通高校毕业生规模达到700万人,比去年又有新的增加,再加上往届没有就业的人员,今年高校毕业生就业压力会进一步加大[1].党的十八大明确提出,努力实现就业更加充分,推动实现更高质量的就业,做好以高校毕业生为重点的青年就业工作[2].

我国高校毕业生就业制度经历了从计划经济体制下由国家“统包统分”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国家政策指导,毕业生自主择业”的转变,初步形成了“市场导向、政府调控、学校推荐、学生和用人单位双向选择”的就业制度.本文将从政府、社会、高校、大学生个体四个层面来分析大学生就业困难产生的原因.

1.社会就业人数总量庞大是大学生就业的背景

“十二五”时期,我国人口将达到13.7亿人左右,劳动力资源将达到峰值.城镇平均每年需要就业的劳动力大约为2500万人,而综合考虑继续保持经济平稳快速发展、城镇化加速、怎么写作业加快发展等有利因素,以及出口趋缓、结构调整产生新的失业等不利因素,即使经过努力城镇新增就业规模继续保持在900万人以上,再加上补充自然减员,两项加起来大概在1200万左右,供求缺口还是很大.农村劳动力需要转移就业的规模也不小,大约在1亿人左右[3].

近年来,我国高校连续大规模的扩招,高等教育已经由精英教育转向大众教育,大学毕业生人数的倍增期与全国就业高峰期重叠,高校毕业生人数连年攀升,再加上往年积压未就业毕业生的存在等因素,近年大学毕业生供需矛盾更加突出,大学生就业也就由过去的“卖方市场”日益走向现在的“写方市场”.与此同时,由于我国正处于经济结构战略调整,国家机关和企事业单位也在深化改革,特别是2008年爆发了全球性经济危机,不少出口型企业被迫裁员甚至关闭,大学毕业生,农村转移的剩余劳动力、城镇下岗待岗人员等多路劳动大军同时汇入劳动力市场,使得劳动力供求总量严重失衡,大学毕业生的就业空间受到挤压也就是势在必然[4].


2.大学生就业困难的原因

2.1政府层面的原因

2.1.1产业结构落后

过去30年里,我国的产业政策主要是发展劳动、资源为基础的传统产业,我们依靠低端的劳动密集型制造业,资本密集型的化工业的飞速发展,使得经济的总量规模跃上了新台阶,而像先进制造业、现代怎么写作业等能够大量吸纳高层次人才(即大学生)的知识密集型产业发育明显不足.我们的大学教育,根本目的是向社会输送有知识、有素质的高层次人才;与之对应的,必须要有足够的知识型的就业岗位相匹配.现在的情况是大学毕业生的大量供给和社会产业的较少需求,就造成了结构性的不匹配问题,对于很多企业来说,技术工人和体力工人就能满足发展的需求,当然不需要雇佣高成本的大学生来工作.

许多学者都对我国产业结构不合理所造成的就业难现象作过分析,认为我国的第三产业不发达是造成大学生就业难的重要原因[4].目前,我国的第三产业占到全部GDP的比重仅为40%多,而西方发达国家一般都达到60%多,甚至超过70%,从第三产业内部结构看,发达国家主要以信息、咨询、科技、金融等新兴产业为主,而我国的商业餐饮、交通运输等传统怎么写作业比重较大上;邮电通讯、金融保险等基础性怎么写作业以及信息咨询、科研开发、旅游、新闻出版、广播电视等新兴怎么写作业虽然发展较快,但比重仍然不高,发育仍然不足.如果我国的产业结构能够更合理的话,大学生就业问题就能解决一大半.

2.1.2针对高校毕业生的怎么写作体系不完善

政府针对大学生就业难出台了一系列的措施:大学生村官政策、志愿怎么写作西部计划、鼓励大学生进行自主创业、扩大研究生招生规模、加强对大学生进行就业培训等等,但是效果都不是很显著,因为这些政策的执行都需要一个长期的过程才能产生效果.而我国从计划经济过度到市场经济后,仍有一些户籍政策、社会保障政策带有计划经济的色彩.例如:户口和人事关系是大学生在求职过程中考虑的一个重要方面,因为这还关系着以后住房、子女入学等许多问题.不能落实户口和人事关系成为阻碍大学生进入民营企业、私营企业及其他非公有制企业就业的一个重要因素.

2.2社会层面的原因

2.2.1传统就业观念的影响

当今社会,官本位、学而优则仕等传统观念依然根深蒂固,相当一部分家长和学生认为,十年寒窗苦读,就是希望能够在大学毕业后出人头地,找一份体面的工作,导致很多大学生把党政机关或事业单位作为自己就业的唯一选择.党政机关、事业单位的岗位毕竟是有限的,千军万马齐挤独木桥,许多大学生宁肯漂在城市,也不愿到地方、基层和偏远地区就业,这种就高不就低的思想限制了大学生的就业范围,增加了大学生的就业难度.

2.2.2用人单位过多的附加条件

当大学生的就业市场转为写方市场后,用人单位的选择权越来越大,随之而来的是用人单位随意抬高门槛,在大学生的就业中出现了性别歧视、社会关系歧视、、地域歧视、形象歧视、教育背景歧视、健康歧视、工作歧视等.这是源于社会偏见蔓延、经济利益的片面追求、用人单位的过多权力和相关法律的缺失与缺位[5].这也影响了一些类型的大学生的就业.

2.3区域发展不平衡

我国的经济社会发展在区域层面存在严重的不平衡.东部经济发达地区对高层次人才需求比较高、生活的环境也比较好,广大的中西部内陆地区虽然有较大的人才需求,但是由于工作生活环境的艰苦,经济回报相对比较低,因此东部沿海地区和大城市出现“求职扎堆”现象,而中西部内陆地区不发达地区就出现了“门前冷落鞍马稀”的景象.因此也有部分学生即使无法在发达地区就业,也不愿去内陆经济不发达地区.2.4高等教育存在的问题

2.4.1高校教育与市场需求脱节

部分专业设置比较陈旧,与社会发展需求不相适应,跟不上快速变化的市场需求.我国高校专业设置四年的一个决定着专业人才的产出量,大学生就业与产业结构的调整以及地区经济发展周期有较大的关联.产业结构调整后带来的是职业、岗位的变化,沈阳地区1990年至2004年6月淘汰了30个职业,又新生了60个职业,企业对各类专业技术人才和管理人才的需求变化速度是高校专业人才培养的2-4倍,形成了人才供需市场配置的时间差.四年前还是社会需求的热门职业,四年后变成了滞销专业,供给与需求错位在一定程度上造成大学生就业困难[6].

2.4.2计划下的教育和培训体制难以及时满足市场对劳动者技能的需求

大学以基础设施和师资为依托,在识别和提供优势的知识体系中培养专业人才.衡量大学生的综合素质指标之一就是学到了什么、掌握了什么、学会并转化成为自己生存发展的能力是什么.有调查显示,学生在校学习的知识离市场需求较远;学生认为所学知识沉旧,要想在所学专业掌握更前沿的知识,还得自己通过上网、到书店、去企业、进图书馆、听讲座来补充新知识.甚至有些专业的学生发现在校所学的很多知识过时了,毕业后要在社会上重新学习.2009年中关村调查发现“高校毕业生的就业能力与用人单位的实际需要相比有很大的差距”是大学生就业难的最重要的长期原因[7].

2.4.3高校就业指导滞后

高校对大学生的就业指导力度尚需进一步加强.高校缺乏从事就业指导的专门人才,由于就业政策的宣传和就业信息怎么写作不能完全满足学生需求,部分大学生缺乏对就业政策的了解,在择业时往往思想上带有很大的随意性和盲目性.

2.5高校毕业生个人的原因

2.5.1就业期望值过高

上大学是一种人力资本投资,需要付出成本,在我国高等教育体制进行产业化改革之后,这种人力资本投资的成本大都由学生自己负责,这从根本上决定了大学生的就业期望值高于没有上过大学的初次就业者,但是其在大学中所获得人力资本积累,却往往很难适应用人单位的需要.很多毕业生面对的用人单位占主导作用的就业体制,还是无法转变就业观念,还是将就业目标定在政府机关、企事业单位等福利好、工作稳定的单位.不愿意到环境艰苦的地区或者工资福利较低的单位去工作.这种期望值过高的心态无疑加剧了大学生的就业难度.

2.5.2综合素质有待提高

大学生在校期间,学习的基本是书本知识,应用专业知识的水平不高,而社会需求的是综合素质高的毕业生,而多数大学生只重视学校的专业课程,而忽视具体的实践运用,不注重个人素质的培养,不能满足用人单位综合性、高层次的用人要求.

2.5.3缺乏合理的职业规划

很多学生为了考上大学而努力学习,上了大学后把精力都放在应付考试了,对职业目标相对模糊.很多大学生把注意力集中在面试的临场发挥上,忽视了在入学就应该开始职业生涯规划,职业规划应该从入学时对自己了解基础上,逐渐过渡找到自己感兴趣的职业,有目的的进行知识和实践的积累,个人修养的提高.

3.结语

大学生就业困难是政府、社会、高校、个人等诸多因素造成的.对于大学生来说,应该尽早从个人因素入手,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转变就业观念,进行合理的职业生涯规划,找到自己发展的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