船舶制造企业的竞争战略选择

更新时间:2024-02-20 作者:用户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点赞:4287 浏览:13205

【摘 要】在美国金融危机和欧洲债务危机的影响下,中国企业家对如何继续经营好船舶制造企业需要进行战略分析.本文通过建立船舶产品矩阵和使用OMO战略分析框架,收集船舶制造行业最新数据和历史数据,充分地分析船舶订单趋势走向、中国船舶企业竞争格局和中国船舶企业机遇环境,总结出船舶制造企业基本的战略共识.

【关 键 词】船舶制造;企业经营;战略分析;海洋经济

1.引言

2008年的金融危机和2011年的欧洲债务危机给海洋运输业带来巨大冲击,同时影响了船舶订单.许多船舶制造企业举步维艰,不少船舶企业家犹豫彷徨.但是在海洋经济的开发中,船舶作为水域交通工具,就像陆地交通工具汽车,必将迎来新的发展.作为企业家,应该从战略的角度分析船舶产业,抓住发展机遇,在全球的船舶制造市场上赢得更多客户、树立卓越品牌.


2.船舶制造产业的产品矩阵分析

造船工业是“综合工业之冠”,由于船舶使用条件的复杂性,船舶产品异常丰富.本文对船舶产品进行基本矩阵定义:

公式:某船舶类型等于f(Ai、Bi、Ci、Di、Ei、Di、Gi、等)

本文根据公式而建立以下战略分析条件:1、存在一个船舶分类矩阵F(x);2、存在一个船舶收益矩阵P(F);3、P(F)的过去和现在状态可以统计,P(F)的未来状态可以预测;4、根据P(F)的状态发展趋势来分析企业战略M.对于船舶产品矩阵中的每一个产品类型的分析,都是企业家经营决策的头等大事.十五期间国际贸易平稳增长,海洋运输蓬勃发展,许多民营企业家看到中低吨位的散货船销售旺盛,纷纷筹资投入该类产品的生产,中国沿海各地船台数量也激增,直到2008年10月危机的到来,该产品的订单大幅回落,很多企业还没有来得及收回相关投资就面临债务危机.与此相对照的是韩国船舶企业在大吨位散货船保持科技优势,在2011年上半年反而大大超过中国同行.

3.船舶经营战略分析框架

本文使用OMO战略方法——订单趋势(order)、竞争格局(structure)、环境机遇(opportunity)三个方面对中国船舶企业的经营战略进行分析.

3.1船舶订单的趋势分析(ORDER)

随着亚洲造船工业的迅速崛起和世界航运重心的逐渐东移,原来相对分散的世界造船市场格局发生了巨大变化.转移路线为:欧洲→日本→韩国→中国.欧洲份额由当年占世界份额的50%以上,下降到不到5%;日本由当年占世界份额的48%下降到目前的20%;韩国已到顶峰约占36%;中国07年约占世界份额的33%.从全球的船舶订单来看,现在主要由中国、韩国和日本来完成.目前中、日、韩为主体的亚洲地区约占世界份额的82%.2009年中国新承接船舶订单2600万载重吨、手持船舶订单18817万载重吨,中国新接订单量、手持订单量分别占世界市场份额的61.6%、38.5%,首次全面超过韩国,成为世界第一造船大国.2010年这一大好势头得以继续维持.2011年中国继续保持良好势头.

3.2我国船舶制造企业的格局分析

据原国防科工委统计:2007年底,全国共有船舶制定企业约3000家,纳入全国船舶工业统计范围的规模以上制造企业431家.中船集团2007年造船完工量、新承接船舶订单、手持船舶订单分别占全国总量的34%、24%和32%.中船重工集团2007年造船完工量、新承接船舶订单、手持船舶订单分别占全国总量的22%、16%和16%.两大国有船舶集团和十几个骨干国有船舶集团完成约80%的制造完工量,上千家民营船舶企业完成约20%制造完工量,可以这样形象比喻中国船舶制造行业的格局:“三个层次,上面两位大伯,中间十个兄弟,下面上千孙子.”

3.3我国船舶制造企业的机遇分析

企业家非常关心经营环境中的机会,而在中国经营船舶制造企业不但容易生存,而且容易发展壮大.

(1)船舶订单稳步增长,产业集聚趋势明显

世界船舶订单总数是稳步增长,中国占据的订单份额越来越多,船舶装备产业和相关辅助产业在中国沿海各地集聚成型,“中国制造”的品牌优势越来明显.三大主力船型(油船、散货船、集装箱船)指数走势是在平稳波动中逐渐增长.尽管国际经济低迷时散货船和油船市场低迷,但高附加值船舶、节能船舶的订单却没有受到影响,反而有较大幅度提升.

(2)中国造船发展空间很大

虽然总体上中国造船订单数量过韩国和日本,但是世界造船前20强中国企业数量还不多,2009年只有5个.中国造船企业除了中国船舶工业集团和中国船舶重工集团、中间十几个骨干船舶国企之外,大部分是民营造船企业,他们规模很小,具备优势的民营船舶企业兼或重组其他船舶企业成为一个趋势.一个多世纪以来,船舶企业兼并重组浪潮一次又一次,日本和韩国船舶集团优势非常明显,造船前10强中国造船集团数量很少,2009年只有国资委下的2个船舶集团,日本有3个,韩国有5个.

(3)中国政府大力扶持和发展海洋经济

在海洋经济的大潮下,船舶制造产业被众多地区确立为海洋经济支柱产业.辽宁省“五点一线”沿海经济带中的船舶制造业2010年的造船能力达到800万载重吨、修船坞容达到100万吨;河北省沿海经济带中的船舶工业2010年产值已达39亿元;天津滨海临港造船能力2015年规划达300万载重吨;山东蓝色半岛的船舶制造业2010年造船能力达600万载重吨;江苏省滨海临江的船舶制造实际完工量2010年已经达到2300万载重吨;上海沿海的船舶制造实际完工量2008年已经达到932万载重吨;浙江沿海的船舶制造实际完工量2008年已经达到422万载重吨;福建沿海的船舶制造实际完工量2008年已达到93万载重吨;广东省海洋经济总量排第一,它的船舶制造目标是建设具有国际竞争力的现代化造船基地,船舶工业整体竞争力达到国际先进水平.

(4)中国海洋经济的人力资源优势越来越明显

中国发布了《中国中长期人才规划》,涉及海洋经济的人力资源总量是世界第一.每年国家还培养大量的人才参加海洋经济建设.2009年,开设海洋专业的机构有314个,相关高等学校教职工数38.8万,专职教师23万,培养博士毕业生1611人,培养硕士毕业生3126人,普通高校培养本专科4.67万人,成人高校培养1.17万人,中等职业学校培养2.44万人.

4.小结

总之,作为海洋经济中的船舶制造业面临着巨大的发展机遇,虽然美国的金融危机和欧洲债务危机给海洋运输业带来巨大冲击,也影响了船舶订单,但是企业家们如果从战略的角度分析,在中国经营和发展船舶制造企业的前景是非常美好的.可以达成以下几点战略共识:第一、全球贸易一体化过程中,虽然贸易额有波动,但是总体是蓬勃向上发展,作为海上交通工具的船舶制造业也必将随之发展.第二、更低能耗、更高速度的高附加值的各种类型船舶都会不同程度地发展,它们都需要懂得更高技术的专业人才.第三、面向全球客户怎么写作的船舶公司需要高级的经营和管理人才保持并发展公司的竞争力.第四、船舶集团会兼并收购相对弱小的集团.第五、只有在中国船舶制造行业的竞争中占有一席之地,才能在世界船舶行业中生存和发展.

副会长,台州电大高职学院经管系讲师,现从事《竞争战略》、《管理学》、《战略管理》等课程教学、课题研究、管理项目咨询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