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一季度湖北省工业经济走势评析

更新时间:2024-01-27 作者:用户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点赞:4514 浏览:12351

2012年一季度,湖北省工业经济呈现出平稳较快、开局良好的态势,增速17.3%,高于全省生产总值4.9个百分点,高于全国工业5.7个百分点,居全国第四位、中部第一位.但工业经济下行压力较大,效益下滑势头未见明显好转,制约工业平稳运行因素增加.预计上半年,湖北省仍会保持高位趋缓、缓中趋稳、总体稳健的运行态势.

一、工业经济运行总体特点

1、生产规模稳步扩大.一季度,规模以上工业实现增加值2253亿元,同比净增514.3亿元,规模接近2006年全年,完成全年计划目标进度的22%以上.月均增加值751亿元,比2011年月均值高出171.4亿元,其中3月当月完成增加值852.2亿元,仅次于2011年12月.实现工业产值6970亿元,增长28.3%,规模居全国第十位,位次同比前进一位.

2、轻工业增长快于重工业.一季度,轻工业完成增加值758.8亿元,增长22.8%,快于重工业增速8个百分点.食品、纺织、医药产业保持25%左右快速增长,带动消费品工业增长24.1%;重工业完成增加值1494.3亿元,增长14.8%,增速同比放缓6个百分点.装备制造、原材料工业增速分别放缓至10.6%、20.6%.

3、企业效益状况好于全国.一季度,实现营业收入6567亿元,增长21.6%,高于全国7.5个百分点;实现利润262.4亿元,下降0.9%,降幅低于全国0.4个百分点;税金351.5亿元,增长15.8%,高于全国3.7个百分点.

4、工业投资增长提速.一季度,全省完成工业投资1133.3亿元,增长62.5%,高出固定资产投资增速32.3个百分点,所占比重提高到47.1%.其中,技改投资340.5亿元,增长35.6%;制造业投资989.8亿元,增长66.1%;汽车、石油加工、食品制造、医药、金属制品等行业成倍增长.2012年50个新增产值过10亿元增长点,总体进展良好,前期投产和扩规项目达到37个,13个正在建设中.

5、煤电要素保障有力.一季度,全省累计发电446.3亿千瓦时,增长4.9%,其中火电249.2亿千瓦时,增长8.3%;全社会累计用电365.6亿千瓦时,增长7.4%,其中三产和居民用电分别增长17.8%、23.5%,工业用电增长1.79%.轻重工业用电分别增长8.8%、0.7%,其中钢铁行业用电下降22.6%,影响全省工业用电增幅4.3个百分点.全省调运电煤960万吨,其中“海进江”电煤232万吨,超过2011年全年调运量的60%.全省电煤库存保持在较高水平,可供应正常耗量20天以上.

二、重点行业运行情况

1、原材料工业.石化行业平稳增长.受益春耕备肥和国家淡季储备,农化工企业开工率较高,带动行业生产平稳增长.全省化肥、烧碱产量增长33.3%、7%,原油加工量增长11.3%,全行业完成增加值234.1亿元,增长17.3%,其中化工行业增长22.3%.实现营业收入781.9亿元,增长13.1%;因炼油企业亏损加剧,行业利润下降41.7%.

钢铁行业经营困难.受房地产调控等因素影响,下游产业需求不足,加之铁矿石维持高位、废钢等原料成本上涨,主要钢企产能发挥不足,中小钢厂基本处于停产或半停产状态.行业完成增加值179.5亿元,增长14.8%;营业收入仅增长5.3%,利润、税金分别下降63.1%、39.5%.

建材行业较快增长.3月底鄂东水泥(强度等级32.5)280元/吨,较年初下滑40元/吨,省内水泥企业开始限产保价,行业增速有所放缓,但在玻璃、陶瓷等子行业带动下仍保持高速增长,平板玻璃、瓷砖产量均增长40%以上.全行业完成增加值119.9亿元,增长27%;营业收入、利润分别增长13.5%、43.7%.

2、消费品工业.食品行业高位运行.多数产品和重点企业产销两旺,植物油、精制茶、水产品等产量成倍增长,饲料、速冻米面食品、罐头、软饮料等产量增幅超过40%.行业完成增加值283.6亿元,增长28%;实现营业收入889.3亿元,增长44.8%;利润、税金分别增长42.5%、34.6%.

纺织行业增势强劲.棉花走势趋稳,2012年稳定在2万元/吨左右,企业成本压力有所缓解,服装、家纺、产业用纺织发展加快.行业完成增加值138亿元,增长26.9%,同比加快11.6个百分点;营业收入增长36.3%,利润、税金分别增长31.2%、42.7%.

医药行业增长加快.国家医疗体制改革稳步推进,处方类用药、生物医药、中成药市场需求稳中有升,化学药品、中成药产量分别增长72.4%、29.1%.行业完成增加值45.3亿元,增长24.9%,同比加快14.5个百分点;营业收入、利润增长36.5%、16.4%.

3、装备制造业.整体发展势头明显趋缓,汽车、船舶等周期性行业景气度下降,电子制造业等外向型行业出口艰难,电气机械等行业增长乏力,装备制造业在连续五年高速增长后,进入平稳增长时期.

汽车行业环比回升.全省汽车产量40.5万辆,同比下降8%,其中3月当月产量17.01万辆,环比增长38.7%.分车型看,轿车产量增长5.7%;客车、载货车产量下降3.8%、15%.行业完成增加值294.3亿元,增长6.3%,增幅环比回升3.5个百分点.实现营业收入833.8亿元,增长0.1%;利润79.1亿元,下降22.5%;税金44亿元,增长1.5%.

机械行业增势趋缓.由于市场需求减弱、家电企业减产,行业由前几年持续高位增长转向平稳增长.完成增加值214.7亿元,增长11.3%,同比回落17.8个百分点.其中,通用设备、专用设备制造业分别增长21.3%、18.1%;电气机械制造业增速由同期的27.5%回落至5.6%,冰箱产量下降30.6%,洗衣机、空调产量仅增长2.3%、5.5%.全行业实现收入490.8亿元,增长19.1%;利润22.6亿元,增长15.2%;税金12.6亿元,增长17.3%.电子设备制造业减速.电子产品更新换代加快,出口市场下滑,加之原材料、用工、汇率等成本上升,电子制造环节利润微薄,行业增速放缓.计算机整机、显示器产量下降20%以上.行业完成增加值70.4亿元,增长13.7%,同比回落7个百分点;营业收入增长9.8%,利润下降76.3%,税金增长28.2%.

三、经济运行中存在的困难和问题

1、工业经济下行压力较大.2012年一季度,湖北省工业经济下行压力较大,主要表现为:工业增速高位回调.一季度进一步回落至17.3%,其中3月当月增长16.9%,创2009年6月以来最低.工业用电持续下行.工业用电自2011年7月以来增速连续8个月增长放缓,一季度仅增长1.79%.主要行业分化明显.汽车产业低速增长,钢铁行业增速同比下滑8.3个百分点,电气机械、电子设备行业仅增长5.6%、13.7%,食品、建材等行业增速有所放缓.

2、市场需求动力不足.投资、消费、出口对工业增长拉动力减弱,市场需求不足已成为当前经济运行中的重要矛盾:周期性产业需求乏力.全省交通运输业投资下降14.5%,商品房销售面积下降2.8%,与房地产、基础设施关联度较高的钢铁、水泥行业产品库存均上升20%以上.出口市场疲软.全省进出口总额大幅放缓,工业出口交货值增长21.2%,同比回落13.3个百分点.前期消费热点降温.随着刺激政策退出和消费需求提前释放,汽车、家电产销均出现多年来少有的下降局面.一季度,全省工业产值、销售产值同比分别回落8.8、10.9个百分点,工业品产销率同比下滑0.6个百分点.

3、企业效益快速下滑.随着资源性产品改革推进,企业原材料、用工、融资等成本持续上涨,生产成本进入上升通道.一季度,全省工业品购进价上涨2.7%,高于出厂价涨幅0.8个百分点.工业企业财务费用、利息支出分别增长42.3%、27.8%;工业用电成本增加12亿元.主营业务成本增长21.8%,销售费用、管理费用增长25%、21.8%.工业利润自2009年10月以来首次下降,企业亏损面达14.4%,同比提高1.4个百分点,亏损企业亏损额上升95.1%.工业营业利润率下滑至3.99%,同比下降近1个百分点.

4、生产要素依然偏紧.货币调控政策仍然偏紧,融资难正在由小微企业向大中型企业蔓延,特别是由于企业效益下滑,银行惜贷情绪弥漫,成为影响部分重点企业和在建项目产能发挥的突出制约因素.产品库存和应收账款增加较快,回款难度加大且承兑汇票积压,加剧了企业资金紧张;煤电供应趋紧,受陇海线、西康线维修的影响,电煤调运仍处在紧平衡状态;用工结构性短缺矛盾突出,纺织服装、电子、食品等劳动密集型企业工资水平与沿海急剧缩小,但用工缺口仍然较大.

四、工业经济走势评析

一季度,湖北工业经济总体稳健、稳中趋缓,如何看待近期出现的回调和发展趋向,需要从工业发展的周期、阶段、质量、活力等层面,以更宽视角和更高层次探寻经济运行内在规律,把握经济运行走势.

1、经济波动的周期性.经济波动和周期性调整是市场经济的一种自然状态,有利于消化经济中的深层次矛盾,经济在经历快速发展阶段后,通常会进入一个调整期.当前,国际金融危机还没有结束,国内经济深层次矛盾尚未解决,金融危机刺激政策延长了我国经济增长周期,也使经济结构调整更为迫切.然而,在宏观经济调整减速的大环境下,湖北省难以“独善其身”,增速回调是正常的经济现象,是经济运行的内在规律所致.二季度这种调整的态势有可能延续强化,需要把稳增长作为首要任务,加强监测预警,密切跟踪宏观经济和政策环境变化,敏锐把握经济运行中的苗头性、趋势性问题,做好应对各种风险的预案,努力保持工业平稳较快增长势头.

2、区域发展的阶段性.近年来,我国区域经济增长格局已由“东高西低”向“西高东低”转变,中西部地区成为经济增长的“新引擎”,尤其是“中部板块”发展势头强劲,跃居全国四大板块第二.从湖北省二产大于一产、三产,工业占比在40%以上等系列指标来看,湖北正处于工业化中期,既具有中期加速和高加工度化等典型特征,又具有结构纠偏补课的特点.轻工业比重上升,重工业比重下降,轻重均衡化发展不是中期的特点,重化比重上升才是中期的典型特征;还有新型化、信息化复合的特性,新兴产业快速崛起,智能化发展,三力共同作用,赋予了其新的内涵.随着宏观环境发生深刻变化和经济动力机制转换,以及“中三角”城市群建设加快推进,我国经济格局由东向西梯度转移进程加快,东部减速转型、中西部加速追赶的趋势还将延续,“中部板块”效应将进一步显现,这为湖北省工业持续较快增长提供了良好的经济生态和良好机遇.

3、面临任务的双重性.“十一五”以来湖北工业发展明显提速,呈现出“两高”(高于全国、高于中部)的态势,结构调整和质量效益也取得成效,但保持工业经济持续较快发展的任务不仅艰巨、繁重,而且具有双重性:既面临传统产业体系不健全,又面临构建现代产业体系的任务;既面临传统产业充分发展、转型升级的任务,又面临培育新兴产业、打造后发优势的任务;既面临做大总量的任务,又面临做强实力的任务.专家研究指出,我国2020年初步(局部性)建成工业强国,2040年建成全面工业强国.按此进程来看,我省还处在建设工业大省阶段,又不能放慢建设工业强省步伐,只有几步并作一步走才能实现科学发展、跨越式发展.好中求快、又好又快地发展,才是湖北省工业现阶段发展的正确路径.今年一季度效益出现快速下滑,亏损企业亏损额和亏损面大幅上升,这是粗放增长的显性反映.迫切需要把经济增长速度与质量效益统一起来,“双重任务”统筹兼顾,使增长速度与规模总量建立在高水平、高效益上,更加注重产业结构调整升级,加快消费类产业“补课”,促进重化产业改造升级,大力发展装备制造业,加快培育高新技术和战略性新兴产业,促进传统产业高新化、高端化,高新技术产业化、规模化,提高产业精深加工度和产品附加值,构建适应市场需求和发展阶段的现代产业体系.

4、增长动力的内生性.内生增长理论认为,经济能够不依赖外力推动实现持续增长,技术进步等是保证经济持续增长的决定因素.湖北地处中国经济地理中心,抢占内陆市场优势更加突出,加上内源型经济主导、智力资源密集,具备实现内生性增长的有利环境和支撑条件.改革开放初期,沿海是经济发展的前沿.随着国家内需主导战略实施,湖北区位优势凸现,正在走向经济发展的前沿阵地.“三化同步”特别是城镇化加速推进,为湖北省内需型产业发展打开了市场空间;当前国家更加强调内涵式发展,加快推进经济转型,有利于湖北省发挥科教人才优势,大力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赢得后发优势;国家逐渐放宽民营市场领域,湖北省出台一系列政策措施,加之消费类产业提速有利于民营经济发展,特别是随着改革深入,体制机制的突破,将会为民营经济发展营造更加宽松的土壤环境,进一步增长经济发展活力.


(责任编辑:张琼芳)

相关论文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