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环境经济理的溯源与演进

更新时间:2024-01-16 作者:用户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点赞:8387 浏览:33346

内容摘 要:本文从资源经济学的源流、奠基、演进与发展等方面回顾资源经济学发展的简要历史进程和研究所取得的主要进展,并对其当前的研究焦点进行扼要的点评.

关 键 词:资源环境经济学溯源研究进展

资源环境经济学是运用古典和现代经济学分析的基本工具,来研究环境与资源的合理利用与规划的一门新兴学科.它是伴随着西方经济学的发展而兴起的一种经济学分支,主要研究对象为自然资源.自然资源是一个具有历史范畴的经济学概念,人类早期的生产与生活活动尚未超出资源环境的承载能力时,自然资源对当时的人们来说是取之无禁,用之不竭的.然而随着人口的激增,工业文明的进步,人类生产生活所产生的排泄物超出环境容量时,环境容量也成为一种稀缺的经济资源.近年来,可持续发展观念随着人与自然矛盾的激化而逐渐步入人们视野,成为人们热议的话题,可持续经济学也因此应运而生.

本文从自然资源经济学的发展源头出发,沿着自然资源经济学的发展脉络,论述资源环境经济学理论的相关问题.

资源环境经济理论的源流:古典经济理论

古典资源环境经济思想.古典经济学家所关注的资源环境问题主要集中在自然资源对经济增长是否存在限制性这一问题上.在他们眼中,所谓的自然资源主要是土地资源和矿产资源.古典的资源环境经济理论可以追塑到17世纪的威廉·配第和18世纪的马尔萨斯.前者经济学名言“土地为财富之母,劳动为财富之父”可以认为是资源价值论的最早萌芽.而后者在其着作《人口原理》中,第一次强烈地提出人口同其他生物一样,具有一种迅速繁殖的倾向,这种倾向受到自然环境(主要指土地、粮食等)的限制,第一次为人类的可持续发展敲响了警钟,是后来可持续发展理论激发的思想渊源.因此,资源环境经济学滥觞于古典经济理论发展时期,这一时期集中体现古典经济学家思考资源环境问题的理论成果大致可分为两派,分别是“悲观的马尔萨斯”模型和“乐观的李嘉图”模型.

“悲观的马尔萨斯”模型又被称为绝对自然资源稀缺理论.该理论的前提检测设认为,整个经济体系依赖于可耕地存量这一核心资源,而可耕地存量是存在一个绝对界限的,一旦社会经济的发展达到这一上限,人口的持续不断增长将会对可耕地存量形成巨大压力,进而会严重影响经济的发展.

与“悲观的马尔萨斯”模型相对应,“乐观的李嘉图”模型也被称作相对自然资源稀缺理论.这一理论否认了绝对自然资源稀缺理论所认为的可耕地存量的绝对上限,但是认为可耕地存量的边际产出递减,在质量上是逐步降低的.这一学派认为可耕地存量这种相对的稀缺性,一般情况下耕地存量的限制只会对经济的增长造成暂时的影响,不会成为长久的制约.

对于上述两种理论的联系,可以认为,李嘉图理论实质上是对马尔萨斯理论的约束条件的放松.而且这两种理论都检测设科学技术水平保持不变,其理论前提都认为经济增长会受到土地这一稀缺资源的制约.然而不同之处在于,悲观的马尔萨斯理论认为可耕地只在数量上存在差异,在质量上是没有差别的;而乐观的李嘉图理论则认为可耕地资源在数量和质量上都是存在差异的.

资源环境经济理论的奠基:新古典经济理论

新古典经济学家着手从市场机制的角度对资源环境经济学进行新的探讨.新古典经济理论认为资源存在着相对稀缺性,因为与人类的需求相比较,物质资源永远都是稀缺的.这些相对稀缺的资源在市场经济中,通过机制这一无形的手来进行优化配置.新古典经济学家认为,在最优化的动态市场经济条件下,在较长的一个时期内,资源环境问题是不会对经济增长产生很大限制的.因为,虽然随着人类对自然资源的掠夺性开采会导致资源的质量品质降低,资源的平均成本也必然会增加.但是在市场经济条件下,高必然会刺激新技术、新发明去生产替代性的产品或是对已有的自然资源进行深度加工、回收与高效利用.所以,在新古典的语境下是不存在资源环境问题对经济增长的限制的.新古典经济学家的这一观点实质上可以看做是李嘉图模型的进一步放松.在20世纪60年代,新古典是比较正统的资源环境经济思想,并为后世的资源环境经济理论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其中,马歇尔的资源环境思想是新古典的代表性理论.

资源环境经济理论的演进与发展

西方发达国家在20世纪60年代以前,一直是比较推崇凯恩斯的经济理论,以传统经济发展模式来指导经济发展,并追求经济发展的高速度.然而飞速的经济发展也使西方各国付出了沉重的代价,环境污染越来越严重,环境质量不断下降并日益威胁到人类的生存与未来的发展.“能源危机”、“矿产资源危机”等问题日益严重,于是许多经济学家开始反思新古典经济学派的资源环境思想.他们开始怀疑市场机制在配置环境资源方面的作用和能力,并对资源的最优耗竭率、污染问题和环境保护问题进行了深入的探讨.针对人类应该采取怎样的经济增长方式才能使社会福利在资源环境的约束之下实现最大化这一问题,人们不得不重新审视自身的行为和长期以来所坚持的经济发展理论,选择新的经济发展模式.因此,一系列突破新古典经济学家的资源环境思想的新的资源环境经济理论应运而生.

(一)自然资源价值与定价理论

根据马克思对自然资源无价值的命题,关于自然资源的价值问题,理论界一般有四种不同的观点:第一种观点认为,自然资源无价值但有,自然资源的是地租的资本化;第二种观点认为自然资源是有价值的,这种价值决定于自然资源对人类的有用性、稀缺性和开发利用条件;第三种观点是在肯定劳动价值论的前提下,认为自然资源在人类经济社会初期没有价值,但在当代却是有价值的;第四种观点认为自然资源的应该与地租与代际补偿问题联系起来,地租就是自然资源的价值.对自然资源进行定价就是根据理论确定自然资源.基于对自然资源价值理论的认识,目前理论主要有两种: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和市场经济理论.

马克思主义的理论的核心理论是劳动价值论,即价值是的基础,是价值的表现形式,因此商品的制定应该以价值为基础,价值量的大小决定了的高低.而价值量的大小则取决于生产商品所消耗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市场经济理论的核心则是效用价值论,该理论认为在市场经济中,市场取决于供给与需求二者的关系,当市场中的供给与需求相等时所决定的实际商品即为均衡.在市场经济理论中的主要定价模型有影子、边际机会成本、均衡模型和效益换算定价模型等.

在对生态与资源环境经济价值评估方法和理论研究的基础上,国外学者做了大量的实证研究.1991年国际科学联合会环境委员会组织召开的一次会议上专门讨论了如何进行生物多样性的定量研究,这次会议促使生物多样性和生态系统怎么写作功能及其价值评估研究成为目前生态学研究的热点.此后,众多学者纷纷对生态和资源环境经济价值评估进行了大量深入的研究.

(二)自然资源产权制度理论和污染问题理论

自然资源产权制度.自然资源使用制度,是自然资源开发利用过程中涉及资源保护和产权诸方面的经济政策、法律制度和行政管理制度的总和.自然资源的产权必然被层层委托给众多具体写作技巧人去行使,其间必须经过很多中间环节.然而,国家及其各级委托写作技巧人都有着不同的行为和利益目标.每个环节的写作技巧人与它的委托人的利益目标都可能存在差异.因此,自然资源的产权制度涉及到各个国家的意识形态和经济制度问题,就我国而言,自然资源使用制度研究主要集中在市场化改革方面.

污染问题.污染问题是伴随着经济发展而产生的经济活动负外部性问题,尤其是这一时期的经济学家基本上继承了庇古和马歇尔的理论观点,他们认为污染与最优资源利用无关,超过环境承载能力的污染与排泄是不可避免的,因为机制也不能有效地激励消除污染的经济行为.另外有一些经济学家认为对污染环境的经济行为进行征税可以有效地遏制污染问题蔓延,而且这样也有助于在中便能反映出经济活动的社会成本和环境成本.经济学家在研究可持续发展时往往把可耗竭自然资源和环境作为两个参数出现在一个统一的模型中,因为可耗竭资源的不可再生性和环境污染在短时间内的不可逆转性与可持续发展原则矛盾.

(三)新环境贸易理论

从20世纪70年代后期,人们对规模收益递增、非完全竞争、产品差异等理论的探讨促进了新贸易理论的发展.对这一问题的研究,考虑了跨国公司与企业或资本的国际流动性等特殊因素.博弈论是主要的研究方法,这里涉及不合作政府行为、环境法规约束的后果、公司决策等多阶段多层次的问题,使应用这一方法更复杂.基于这些原因,大量实例用于检验有关最优政策等观点.这方面研究可能扩展到投资的不可逆性和时滞性、完全不同的策略抉择等问题,也有一些实证论文探讨了环境经济的国际性问题.


(四)可持续发展理论

可持续发展理论.来自各方的生态环境与舆论压力迫使人们不得不采取切实可行的有效理论来保证人类的延续和社会的发展.作为当今世界以至未来世界的最炙手可热的理论—可持续发展理论,其发展和完善成为大势所趋.1987年世界发展与环境委员会对可持续发展进行了明确的定义:满足现有一代的需求而不损害将来几代人满足自己需求的能力.对于可持续发展的思考,仍然存在许多问题尚待进一步的探讨.例如,如何看待生态系统与环境功能的经济地位;怎样才能使可持续发展更切合经济实际;如何对环境保护的价值做出经济分析等.

为了系统系地分析生态系统及其进程的复杂性和多样性,生态学家们提出了生态环境保持稳定与持续发展能力的条件,尤其是对人类活动干扰的情况下,可控生态系统如何保持其满足人类需要的能力的条件进行了深入的分析和研究.各国有志之士也发起声势浩大的公益活动以推广可持续的、绿色的、环保的消费行为和生产行为,以提高民众的环境意识.可持续发展作为一项基本国策和未来经济社会发展的总体战略而提出,并受到了当代经济学家们的广泛推崇.各国的政府组织和NGO都正致力于可持续发展的努力之中.

结论

综上所述,资源环境与发展的关系是贯穿其始终的一条发展主线.古典经济学家们以不同的方式对资源环境对经济发展的限制问题进行了深入思考,从而肯定了资源环境对经济发展的制约作用.而新古典经济学家则对市场经济拥有绝对的信心,这一信心否定了资源环境对经济发展的制约作用,但是他们也不得不对摆脱这一限制的途径进行探讨、做出各种各样的说明.而且这也使得近现代的许多经济学家都无法摆脱这一问题.纵观资源环境经济理论发展的整个脉络可以得知,西方环境经济理论从最初的“环境资源的稀缺理论”发展到如今的“可持续发展理论”,其发展趋势已经涉及到了经济、政治、社会、科技和环境等诸多方面的因素,其研究方法和研究方向等,都已经从传统的主流经济学范畴逐渐扩展到了对整个社会政治和经济的系统性考察.资源环境经济理论不断发展的本质实质上是人们在其生产生活中对人与自然关系的认识不断深化、不断变得理性和谐的过程.人们只有深刻把握人类发展与环境问题的本质,才能实现经济社会与环境的可持续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