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用型公共事业管理专业课程体系建设

更新时间:2024-01-11 作者:用户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点赞:21571 浏览:96028

摘 要:经过10年的发展,黑龙江科技大学公共事业管理专业在应用型公共事业管理专业人才培养建设上取得了一定的成就,但仍存在专业定位不清晰、课程设置无特色的问题.通过与国内公共事业管理专业发展较好的中山大学与东北大学课程设置进行比较,提出了适合黑龙江科技大学应用型公共事业管理专业课程设置建设的思路.

关 键 词:公共事业管理专业;应用型;课程体系

中图分类号:G645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673-291X(2014)23-0197-02

目前,全国高校中有600多所设立了公共事业管理专业.黑龙江科技大学公共事业管理专业于2003年开始招生,已有四届毕业生,目的是培养适应21世纪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需要的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具有扎实的理论基础和较强的实践能力,掌握现代公共管理理论、数字化城市管理技术与方法,具有创新意识、创业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应用型高级专门人才.公共事业管理专业自2008年下半年开始专业课程建设,到2013年满5年.虽然取得了较大的成果,但仍存在问题.

一、公共事业管理专业现状

(一)社会状况

1.社会大众对本专业的认知状况

社会大众对公共事业管理专业的认知状况可分为三个层次:一是认识模糊,即不知道本专业是干什么的;二是认识狭隘,即认为是培养公务员的;三是认识单纯,即觉得此专业在欧美发达国家特别吃香,在中国是朝阳专业,发展前景一片光明.总体来讲,本专业在社会上呈现认知度低、认可度低、影响力低的现象.

2.国家政策和社会制度对本专业的影响状况

国家没有对这个新兴专业给予任何政策支持与帮助,配套措施也没有,这主要从就业情况可看出,如招本专业的单位(包括国家及地方各级党政机关、企事业单位)少之又少,就业难.我国国内社会实际情况是公民社会的发展程度和政治体制严重脱节,政府学术理论的超前与政治实际的落后所产生的矛盾导致我国社会对这个专业的需求也仅是存在于理论上的.在国家公中,各职位的专业限制又使得本专业学生只能选择无专业限制的职位进行报考,而那些职位的竞争度激烈可想而知,而每年仅有2%的职位要求是公共事业管理专业.国家政府、公用事业及市场失灵的其他领域本需要大量公共管理者,但由于国家对由公共行政转向公共管理仅停留在认可的角度上,而没有给予相应政策支持.国家公中其实本应给公共事业管理专业的学生提供大量职位.

(二)本专业国内发展状况

我国在20世纪80年代率先由中山大学从国外引进公共事业管理专业,所以本专业在我国属于新兴专业.但其扩张速度之快令人咋舌,截至2013年全国共有600多所高校开设此专业.通过对历年高考专业录取结果分析来看,在开设此专业的高校当中,录取分数最低的就是本专业.通过对这些高校专业课程设置分析,可以得到以下正反两方面的结论:好的一方面是教学方式灵活多样,培养的学生公共意识高,知识面广;不好的一方面是专业方向设置混乱,师资力量相对薄弱,专业就业发展方向不明,学生实习方向随意性大.

在实践教学方面,由于诸多条件的限制,公共事业管理专业实践教学环节普遍较为薄弱,存在着许多问题,如实践内容设置单调、实践多流于形式、实践基地建设不足等.

(三)学生状况

1.毕业学生的就业状况调查

公共事业管理专业自成立到现在已有7届毕业生,共354人.其中,2003级87人、2004级83人、2005级25人、2006级67人、2007级35人、2008级30人、2009级27人.通过积极联系,共发放问卷145份,收回有效问卷116份,涵盖了各届毕业生,可以认为调查结果有一定的代表性.

2.教学环节或行为对就业影响程度调查

大学生的能力素质是通过各个教学环节、素质教育和课外活动来培养的,为了了解教学环节和毕业生生活内容对求职就业的影响,列举出了各个方面的主要环节,整理后的结果如表4所示.结果显示,绝大多数学生认为“多与老师沟通”对求职就业有非常大或较大的影响;毕业实习、参加课外活动和担任学生干部对求职就业有较大帮助和影响;课程设计、生产实习和毕业论文撰写环节对就业帮助很小.

二、黑龙江科技大学公共事业管理专业课程设置存在的问题

课程体系庞杂,不能体现出明显的专业特色

课程设置就是在专业设置后,根据教学对象的实际学制和教学目的的需要,按照基础理论、专业基础理论和专业理论等层次及考试课和考查课,必修课和选修课等类别,周密规划、设计和确定教学科目的过程.评价一门专业课程设置的成败关键在于看其是否能够体现出该专业的特色.以此为标准,不难看出目前黑龙江科技大学公共事业管理专业课程设置中存在的课程体系庞杂,专业特色不明显问题.

(二)只注重知识的灌输,忽视了对专业价值理念的培养

公共性是公共事业管理的最大特点,主要体现为其受益对象的公众性、怎么写作内容的公用性及怎么写作目标的公益性.然而,从目前黑龙江科技大学的情况来看,有关价值理念方面的课程除了一些意识形态的、政策导向性的思想政治理论课程外,专门体现公共事业管理专业价值理念或体现公共事业管理者素质要求的课程基本上没有或者很少.

(三)实践性教学环节薄弱,人才培养模式存在局限性

公共事业管理专业培养的是知识复合型和技术复合型的人才,社会对学生综合能力的要求很高.从黑龙江科技大学目前情况来看,公共事业管理专业在人才培养过程中,存在重理论轻实践的局限性.主要表现有:一是教师自身理论知识较为丰富,但缺乏实践经验;二是实践机会少,即使某些学校安排了实习,也因缺乏规范有效的指导而流于形式.这不仅对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无益,还容易给学生造成错觉,认为该专业的出路只在于考研升学,从事更高层次的理论研究或者进入公务员队伍,结果必然导致学生对专业学习的迷茫和失望,甚至过早对毕业后的前途感到担忧.

三、黑龙江科技大学公共事业管理专业课程设置建设思考

根据黑龙江科技大学公共事业管理专业定位,结合国内重点大学的课程设置和国外相关专业的课程设置,我们认为构建黑龙江科技大学公共事业管理本科专业课程体系应重点解决下列问题.

第一,加强基础课程教学.在通识教育平台课中,应特别加强高等数学和外语教学.在英语教学方面,由于多数学生基础较好,建议采用难度较高的教材,鼓励学生参加各类英语竞赛,切实提高学生的英语水平.

第二,根据学科发展定位,加强学科大类基础课教学,以适应厚基础宽口径的要求.教育部1998年本科专业目录规定的16门主干课程和核心课程,要有选择地开设,没有必要完全照搬照抄.黑龙江科技大学要根据自身的发展定位来选择开设的课程,安排适当的学时.

第三,根据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特点和学校的优势资源,开设相关特色课程.开设与当地经济社会发展密切相关的课程,对于学生参加选调生考试、公以及就业等,都具有不可替代的价值.


第四,充实薄弱环节,加强重点建设,优化课程体系.目前,黑龙江科技大学公共事业管理专业课程体系的薄弱环节主要包括文理渗透、综合能力培养、实践教学环节等方面.这些方面直接影响该专业人才培养质量和专业办学特色,必须充实和加强.

第五,注重实践教学,强化综合能力培养.黑龙江科技大学要培养高级应用型人才,实践教学是专业培养方案的重要组成部分.构建公共事业管理专业课程体系,重点是保证实践教学环节贯穿整个培养过程,可以采取学生导师制、社会调查与分析训练、学生科研科技创新活动、专业实习以及学年论文、毕业论文等途径培养学生学习能力、实践能力和创造能力,为毕业后从事公共事业管理研究和实际工作奠定坚实基础.

[责任编辑安琪]

相关论文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