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电子商务专业人才培养存在问题与

更新时间:2024-03-21 作者:用户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点赞:6561 浏览:22045

[摘 要]社会信息化发展步伐加快,很多企业表示电子商务人才难求,但近几年电子商务专业毕业生就业情况并不理想,针对目前电子商务人才供给和需求之间的矛盾,从高校教育的角度入手,分析了高校在电子商务人才培养环节中存在问题,重点从学校和教师方面提出了改革措施.

[关 键 词]电子商务;人才培养

进入21世纪以来,电子商务已经逐渐被企业和网民认识并接受,电子商务的经济价值也被社会广泛认可并产生极大的市场需求,由此对其高层次专业人才的渴求也越来越迫切.为了满足社会和企业对电子商务人才的需求,教育部在2000年批准开始在全国部分高校中试设电子商务专业.目前,大部分高校已开始招收电子商务专业的本科生和专科生,一个新兴的综合性学科及其相关的复合型人才培养热潮在全国兴起.这热火朝天的氛围并不能掩盖一个尴尬的事实:近年来,电子商务及相关专业的毕业生,就业情况并不是很理想,不少学生没有找到工作或从事与电子商务无关的工作.另一方面,许多电子商务企业却人才难求.这种看似矛盾的现象凸现了我们在人才培养环节中存在问题,高校作为人才培养的主体必须正视这些问题.

一、电子商务人才培养存在的问题

由于电子商务是一个新兴的领域,电子商务专业的发展更是只有十年的时间,因此在专业定位、实践环境、师资力量等方面还存在很多问题.

(一)专业定位不清

电子商务是融合计算机网络、市场营销、管理学、经济学等专业为一体的交叉学科,许多高校不能清晰地界定其培养电子商务学生未来的就业方向.没有明确的方向和清晰的定位,在课程设置时就没有侧重、主辅.盲目追求“技术+商务”的复合型人才,是不科学也是难以实现的.同时,我国高校对电子商务专业的定位存在着很大差别,许多高校将电子商务专业设在管理学院,定位于综合管理类人才培养.这类人才是企业电子商务活动的核心层,应熟悉企业经营管理,需要经验的积累,难以直接从高校培养成才;其他高校将电子商务专业设在计算机学院,定位于学生计算机技术培养.电子商务强调的是“商务”,是要帮助企业盈利、发展,这并不是网络工程师能做的事情,这样培养出来的学生与计算机专业的学生相比也没有任何优势.在专业定位不清的情况下,高校培养出来的电子商务学生没有特点和优势.论管理能力,缺乏实际经验累积;论技术水平,又很难在众多的计算机专业学生中脱颖而出,无法真正满足企业用人需要.

(二)实践环境缺乏

激发学生学习动机是教学过程中的关键.现代大学生思维活跃,对新鲜事务具有强烈的参与感,电子商务本身又是一门实践性非常强的学科,学生非常期待多参与实践活动.目前,我国大多数高校仍以教师进行理论说教为主的教学方式,这种灌输式的教学无法满足电子商务专业的教学目标,令不少学生对电子商务专业“乘兴而来,败兴而去”.为了满足学生对实践活动的要求,高校普遍采用的实践教学方式是实验室实训,一般采用一些模拟的教学软件,由于教学软件质量参差不齐,模拟环境和实际环境又存在较大差别,学生把这些经验运用到实际中的可能性也很小.另一方面,部分高校能够用于实践的硬件设施都很难跟上,很多实验室都是由过去淘汰的计算机实验室设备改造的,网上实验能力、实验效果很差,电子商务实验室基本上是形同虚设,真正能够满足教学需求的并不多.


(三)师资力量薄弱

电子商务是一门交叉学科,在教学中要求教师具备全面、体系化的素质,教师必须做到对电子商务相关课程内容基本熟悉,对专业教学计划、教学进度、各门课程之间的接口和逻辑关系胸有成竹,这样才能在教学中应付自如.从大部分高校的情况看,电子商务专业的教师储备是不充分的,大都来自于其他相关专业,以经济管理类教师和计算机类教师居多.这些教师对电子商务专业也处于一个学习的过程,他们对于电子商务知识的掌握也不够系统和深入,很难在教学过程中做到使学生融会贯通地学到知识.教师储备不充分使教学效果大打折扣,为此很多高校都强调教学效果,开展多种教学形式,如讨论式、案例式等等,但同时却忽略了对于教师的培训工作.大部分教师都是一毕业就踏入教师岗位,对于电子商务的了解还停留在对理论学习和平时简单的实践摸索上,他们对于知识的获取仅仅来自平时自己的积累.在教学过程中只是一味地讲授知识,一门课程下来学生学到的只是几个华丽的专业词汇和相关概念,各种实践能力距离社会和企业要求相距甚远.实际上大部分教师和同学一样,缺乏实践经验,这势必会造成教育与实践相脱离,在知识传授过程中仅仅在理论上讲述电子商务的实施与运作.面对这样的局面,社会、高校和教师应该反思电子商务人才培养方法,并采取有利的改进措施.

二、电子商务人才培养的改进措施

明确专业定位

高校培养人才是以为社会怎么写作为目的,首先应明确企业对电子商务人才的需求方向,在这个基础上进行专业定位.电子商务人才培养也应形成立体模式,根据学校师资生源及毕业生就业定位分层次培养电子商务人才.一般来说,企业对电子商务人才的需求可分为三种类型:技术型人才、商务型人才和综合管理类人才.

1.技术型人才.这类人才要求有扎实的计算机功底,考虑到最终设计的系统是为解决企业管理和业务怎么写作,也需要能够分析企业客户需求,该类人才还应该对企业流程、管理需求以及消费者心理有一定了解.

2.商务型人才.一方面要求他们是管理和营销的高手,也应熟悉网络虚拟市场下新的经济规律;另一方面他们必须掌握网络和电子商务平台的基本操作技术.该类人才在传统商业活动中都有雏形,不同之处在于他们是网络虚拟市场的使用者和怎么写作者.

3.综合管理类人才.这类人才要求既对计算机、网络及社会经济有深刻认识,又具备项目管理能力,能对企业电子商务进行整体规划.这类人才难以直接从学校培养,是市场磨练的产物.

就目前的实际情况看,大多数学校应该将电子商务专业定位在商务型人才的培养上.原因有以下几点:(1)对于技术型人才的培养,计算机学院同样也可以做到,这就体现不出电子商务专业的特点和优势;(2)对于综合管理类人才,企业绝不会让一个刚刚踏入社会的应届毕业生担当企业决策者的角色;(3)由于电子商务刚刚兴起,企业目前最短缺的就是应用型人才,即商务类人才.

加大实践教学活动

1.加大对电子商务实验室建设的投资.在电子商务实验室建设上,应突出在线的仿真性,能够全方位地模拟电子商务的工作流程和工作环境.改造更新电子商务实验室,要从软、硬件系统、数据库系统着手、使学生们能够真正的置身于在线电子商务运作环境,还要考虑各项功能结构的开放性和稳定性及系统升级等因素.这些都离不开高校的大力支持.

2.和电子商务企业密切合作.企业的实践往往是走在学校前面的,电子商务人才的培养单靠高校是不够的,还需要得到企业的支持.高校可以与企业达成协议,在企业中建立校外实习基地,使学生在踏入社会之前就能够接触企业,了解企业需求,做好自己的定位.另外,要充分利用互联网上免费资源以及企业一些针对教学的开放平台,建立学生与企业的沟通渠道,尽可能使学生较早地接触到真实的电子商务活动,与企业合作,搞好有针对性的电子商务培训,使学生毕业后能迅速适应企业用人要求.形成企业、学校、学生这种长期合作、相互支持的资源环境,对学生能力的培养是极为有利的.

建立一支优秀的教师队伍

教师是课堂的组织者,知识的传授者,教师的教学能力将直接影响教学效果.没有一支精干的教师队伍,要培养出一批优秀的社会所能接受的电子商务人才将是无本之木、无源之水.因此,要尽快培养一批能将信息技术与商务理论和实践相结合、具有复合型能力的优秀而稳定的师资队伍,并通过商务实践、教学和科研工作,使教师具备较深厚的电子商务知识和较高的电子商务驾驭能力,胜任培养适销对路专业人才的任务.

1.教师应注重自我提高.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该体现电子商务的特点,利用多种教学手段相结合的方式来传授知识,如实验教学、讨论教学等.这一方面可增加教学的趣味性,另一方面也可以增加学生的感性认识.课堂上多采用多媒体教学,加大案例教学比例,课后可以利用博客、论坛等方式加强对学生的指导工作.在教学过程中鼓励引导学生自己思考问题、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充分调动学生动脑能力.另外还可以在校园网上开发“跳蚤市场”、“交流社区”等板块,让学生能够将所学用于实践,增加他们的实践经验和学习兴趣.

2.学校应重视教师的培训工作.学校在加强学生实践环境建设的同时,也应该重视教师的培训工作,可以将教师派到电子商务应用比较成功的企业去学习,加强教师对电子商务应用的认识.另外,目前高校中教师之间缺乏交流是一个普遍现象,毕竟一个人接触到的知识面是有限的,学校应该为教师创造一个交流环境.而教师之间经常交流不仅可以拓宽教师的知识面和视野,还可以帮助教师做好教学工作.各个学校还可以根据本校的具体情况,组织相关教师外出进修、培训或在政策上调节、扶持,相关教师也应积极主动地尽快弥补自己在知识结构方面的缺陷,从而应用到实际教学中.

电子商务对社会经济的影响及对传统商业模式带来的变革远远超过以往的任何一种模式,现在对电子商务专业人才的合理培养越来越重要、越来越迫切,高校在人才培养这个过程中必须发挥先驱者的作用.因此,电子商务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改进可从上述对策出发,顺应时代教学发展要求,为社会和企业输送高素质的电子商务专业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