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名湖畔国学

更新时间:2024-03-19 作者:用户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点赞:4126 浏览:16080

国学,未名湖畔萌新枝

四月的北京大学未名湖畔,柳绿杨青,草长莺飞,一片盎然生机.4月7日,在北京大学英杰交流中心,举行了2008年五四文化节首届国学文化节开幕仪式,北京大学中文系教授孔庆东先生主持了本次开幕式,与会专家包括北京大学党委副书记杨河,北京大学中文系汤一介教授,书法泰斗欧阳中石先生,书画大师娄师白先生,清华大学钱逊教授等诸多国学界的前辈,以及几百位热爱国学的北大学子和校内外各界人士.

北大校党委副书记杨河致开幕式欢迎辞,随后举行“北大与国学”论坛,任继愈、汤一介、欧阳中石、娄师白、孔庆东几位学者寄语国学,提出传承传统文化、弘扬国学的重要性,希望通过对国学的研究,让国人找到自身文化的根基,让国学在祖国精神文明的建设中发挥其作用,展望了国学研究的发展前景.最后引经据典地回答了来宾对国学热的一些疑问,间接地给国学指明了一个发展方向.

俞伯荪先生和夫人黄明康带来了精彩的古琴演奏,在这优雅的琴声中,仿佛能看到孔子开坛授讲的背影,一曲《孔子读易》给大会增添了一份古香古色的氛围.在这样一所大学里,听到这么多大师畅谈中国文化之大道,显然是一种高雅的艺术享受.

本次国学文化节策划者肖枫副主任向记者透露,首次北大国学文化节将持续到五月中旬,主要有以下三个版块:其一儒家系列讲座,包括中国艺术研究院院长王文章“国学与艺术”演讲、中国文联副主席冯骥才“中国民俗的保护”演讲、香港著名作家金庸谈武侠、艺术家范曾“新时代新庄子”演讲、中国佛教协会秘书长学诚法师“博客和尚”演讲;其二艺术系列交流,有中国古琴协会秘书长杨青“古琴演奏会”、北大教授博导朱良志“如何欣赏古画”、茶熏瑜伽文化苑主持智娜茶熏瑜伽表演;其三中医系列讲座及论坛系列:中医名家论坛等.

国学的概念

何谓国学?众说纷纭,然概括来讲还是有脉络可循.

“国学”一说,产生于西学东渐、文化转型的历史时期.最多见的说法是国粹派邓实于1906年在《国学讲习记》“国粹学报”第19期之文:“国学者何?一国所有之学也.有地而人生其上,因以成国焉,有其国者有其学.学也者,学其一国之学以为国用,而自治其一国也”,邓先生的国学概念很广泛,但主要强调了国学的经世致用性.

一般来说,国学是指以儒学为主体的中华传统文化与学术,既然是中国传统文化与学术,那么无疑也包括了医学、戏剧、书画、星相、数术等等,这些理所当然是属于国学范畴,但也可以说是国学的外延.

国学以学科分为哲学、史学、宗教学、文学、礼俗学、考据学、学、版本学等,其中以儒家哲学为主流;以思想分,应分为先秦诸子、儒道释三家等,儒家贯穿并主导中国思想史,其它列从属地位;国学以《四库全书》应分为经、史、子、集四部,但以经、子部为重,尤倾向于经部.

就普及内容来说,它应该包容了一个国家曾经赖以生存的语言、艺术、思想、文化、历史,是一个民族文化的载体.

从本次北大国学文化节的活动目录看,可以在一定程度上了解国学的基本内容.

国学缘何热在当下

民众对任何一种文化现象的狂热追求都有其一定的历史根源,一向被国人遗弃在古纸堆中的国学,近些年能热火朝天的发展是跟中国所处的历史环境有紧密联系.在谈到现阶段“国学热”现象,汤一介老先生做了深刻的分析.

他说,首先国学是一个民族的根基,是一个民族尊严的最基本保障.我国现在正处在民族腾飞的阶段,随着国际间交流的频繁,外界的各种思想大肆涌入,让人目不暇接,国民在接触到这些新事物和新思想的同时,更应该牢牢把握这五千年老祖宗留下的遗训,坚定“诚信”做人,“言必行、行必果”的做事方法,否则容易在这个纷繁芜杂的社会中失去方向.所以现阶段国学热的出现跟国家的发展有密切相关.


其次,进入21世纪以来,党提出“建设和谐社会”指导方针,现阶段如何贯彻这个方针,建设和谐社会,从而推进世界和谐发展是我过政府一直在探索的问题.而在我们上下五千年的历史文明中,民众一直受着国学文化的影响,他们更容易从身边做人做事的道理中去寻求“和谐”发展观的指导方针.但是人民大众这种单一自发的思想在某种程度上还不能指导人们和谐的生存.这就迫切需要一些专家学者把国学通俗化,通过对国学的研究,取精华为我用,为建设现代化的祖国进行思想上的指导.比如“”期间掀起“中华文化标志城”的议论热潮,姑且不论此项浩大工程的当与不当,但合理地传承孔丘儒家思想,为今日高速发展的中国补充营养,无疑是大多数国人的共识.奥运会开幕在即,如何通过国学向人们传递“人文奥运,和谐中国”的思想,也是一道严肃而迫切的命题.

就在记者写这篇文章时,第十三届央视青年歌手大奖赛正在热闹的举行.同往届相比,以国学内容为中心的文化知识竞赛更显突出,也不失为向国人普及国学知识的一个好手段.著名文化学者余秋雨先生当然成了青歌赛的最大亮点.

国学泰斗季羡林先生曾经预言21世纪是中国人的世纪,21世纪的中国正在和平崛起,在中国经济、科技、国防力量大力发展的前提下,复兴国学的呼声高涨,中国需要国学的复兴才可以更加和谐的发展.

复兴国学的两把及时火

2005年5月28日中国人民大学成立了中国第一所国学院,培养专门的国学人才,学科课程设置包括:国学通论、《论语》研读、《左传》研读、《孟子》研读、海外汉学研究、《楚辞》研读、乐府诗研究、、《孙子》研读、《说文解字》研读、先秦诸子研究等等,开国内国学之先河,摸索出了一套传承“国学”的方法.

随之把“国学热”推向了一个高度.但是也招来不少议论:一所大学的一个国学院,每年培养的学生有限,对十几亿人的泱泱大国而言,连九牛一毛都算不上,真能担纲“振兴国学”的重任吗?

其实该关注的倒不是被锁进古纸堆里的学问,而是国人目前的国学普及水平.虽然许多孩子都凭借他们自己的理解,从古诗文中悟出了一些浅显易懂的做人做事之理:从《卖油翁》“无他,惟手熟尔”中发现反复练习、熟能生巧、终能学有所成;从“明日复明日,明日何其多”这首诗中鼓励自己当天的事情当天完成,努力学习,不断进步.

但是,随手也可以拾起很多让人触目惊心的案例.祖国大陆为台湾打造的巨轮“中华和平”号下水,连战夫人到场引唐诗相贺:“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诗引得很对景,可是经过上海一家媒体的报道这首唐诗竟成了“连战夫人精心拟就”的“原创”,还堂皇地上了大标题.

这不单单是编辑的责任,我们国内基础教育的学科设置很少有给孩子亲近国学的机会.上了大学,术业有专攻,离国学愈加遥远.朗朗上口的也只是那些众人皆知的语句,对国画、书法的隔膜一点都不奇怪.

闹点文字笑话事小,一代人因为“无根”而可能产生的文化惶惑却不可小觑.我们不能简单地批评年轻人遗弃了国学.一群在基础教育中被“国学”遗弃的孩子,事实上等于被他们的文化之母所遗弃.

某网站做了一个上万人参与的网民调查,问及从什么渠道学习民族文化,近70%的网友答曰:自学.这是一种让人凄惶的回答:没有系统的教育,我们求人不如求己.在民间,对于国学的渴望,由此可见一斑.

白先勇先生策划了一出青春版昆剧《牡丹亭》,唱念几乎是原汁原味的,出人意表的是,这出连演三天、唱词在今天的孩子们听来堪称“深奥”的大戏,在大学校园竟是每演必红,学生趋之若鹜.事实上,只要有机会接触,“良辰美景奈何天”,在今天也是大有知音的.

所以,不是孩子们遗弃了国学,他们只是没有机会与之亲昵而已.

如今人大开国学之先河,正是试图通过点滴的积累来弘扬传统文化,使国学走向世界,成为全人类的宝贵文化.

制造国学热的第二把火是北京师范大学于丹教授在2006年第一次把《论语》搬上央视的“百家讲坛”栏目――“于丹说论语”.于丹老师用通俗易懂的语言,给国人分析了孔子一生累积的做人处事的原则,追随者众.

于丹表示“花未全开月未圆”是人间最好的境界.花一旦全开,马上就要凋谢了;月一旦全圆,马上就要缺损了.而未全开,未全圆,仍使你的内心有所期待,有所憧憬.

子贡问了老师一个非常大的问题,他说:“有一言而可以终身行之者乎?”您能告诉我一个字,使我可以终身实践,并且永久受益吗?老师以商量的口气对他说:“其恕乎!”如果有这么个字,那大概就是“恕”字吧.

什么叫“恕”呢?老师又加了八个字的解释,叫做“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就是你自个儿不想干的事,你就不要强迫别人干.人一辈子做到这一点就够了.

于丹老师经过多年对《论语》的研读,集百家之长,最后形成自己的语言,深入浅出的向民众传授这些让人受益终身的道理.让民众对国学有了一定的了解,打破了国学与民众之间的这堵“墙”.众人趋之若鹜,再次掀起了国学热.

国之兴,国学之幸

一个曾经落后挨打的文化古国,在经济高速起飞之际,暂时因无暇回顾而失落了国学,能够理解.但是,当物质生活渐次丰盈之际,对精神家园的追寻渴望势必会重新抬头.如何通过国学重建当世人的道德,打通国学和人民大众之间的这堵墙,成了今后国学研究的一个重要方面,理论联系实践才是学术发展的根本之路.

汤一介先生和欧阳中石先生在论坛上讲,国学是根,只有根深才能有枝茂.深入研究国学是我们弘扬中华民族精神文明的一个很重要因素.同时,国学也是世界文化遗产的一部分,研究国学对人类文化也是一种贡献.归根到底,弘扬国学文化,还是为了让我们学以致用.《易经》中说:“做乐以崇德”,不仅仅是乐,其他礼、射、御、书、数的发展都是为了提升整个民族的德育而努力,故而提倡,钻国学,学做人.从而来改变一个国家的“气象”,这正符合了党提出的“建设和谐社会”的奋斗目标,为社会的稳定团结打好坚实基础.

欧阳中石先生还以书法艺术为例说,中国文字的成熟标志着中国文化的成熟.我们的文字依然我们国学的一部分,通过文字能够向人们传达各种奇思妙想的方法.比如“影响”二字,“影”表示用眼睛看到的,乃是外界对视觉器官的冲击、作用;“响”表示耳朵听到的,是听觉器官对外界的反应.故而对国学的研究应该包括中国古代儒家的六种基本才能:礼、乐、射、御、书、数,缺一都不完整.

孔子说:“德之不修,学之不用,闻义不能徒,不善不能改,是吾忧也”.也即“不培养品德,不钻研学问,知道怎样做符合道义却不能改变自己,有缺点不能及时改正,这些都是我忧虑的”.孔子所忧虑的这四个社会现象,不但古代有,现代更是有过之而无不及.

据悉,2008年3月到2009年7月,教育部将在北京、天津、黑龙江、上海、江苏、浙江、江西、湖北、广东、甘肃等10省(市)中小学开展京剧进课堂试点,一至九年级学生将学唱15首京剧经典唱段.这是说明了国家对传承中华民族优秀文化的重视,相信国学以此将得到长足发展.

国学引起的思考和争论

截至记者发稿,北大国学文化节尚未结束.“国学热”的热点还在继续扩散,又出现了“北大立孔子像”之争.

4月15日,北大哲学系教授张祥龙在《深圳商报》发表文章,建议北大校园内立孔子像.理由有三:其一在一所力求体现中华人文精神的中国最高学府中,立自己所从事事业的创立者和精神导师之像,可谓天经地义;其二北大是国子监的现代版,是中华文明通过教育来承接自家道统、赢得时代机遇的正脉嫡传;另外,北大素有宽容、多元的传统.张教授认为,无孔子之北大无灵魂.并期望北大能“引领中华文艺复兴潮流”.

这不仅让人民联想到曾提出过作为当时中国人民追求、自由和思想解放之号角的“打倒孔家店”的北大,而现在又有人提出“在北大立孔子像”的建议,也许会让很多人无法接受.

此外,众所周知,在中国历史上,国子监是皇家掌控的意识形态机构.国子监的学问实为正统之学,其以传承“道统”为己任,自然容不下各种异端邪说.这与自由包容的北大传统可谓相去甚远.如果北大成为现代版国子监,那怎么兼容与时俱进的思想?

但是“无孔子之北大无灵魂”一说却让我们想到当今大学的灵魂问题.尤其是在经济飞速发展和全球化的今天,我们的大学在快速壮大的过程中,大学精神的流失有目共睹.梅贻琦先生曾说过:“所谓大学者,非谓有大楼之谓也,有大师之谓也.”,而现在的大学却有越来越向“大楼”靠拢之嫌,现在更有“立像”之趋势.

一石激起千层浪,是否应该立此像在网上展开了激烈的讨论.支持者激昂文字,反对者针锋相对.各据理相争,各抒己见.

无独有偶,前段时间在“”期间讨论的300亿在济宁建“中华文化标志城”事件,可谓是“北大孔子像”的前车之鉴,举国上下一片哗然.席卷很多专家学者,北京大学景观设计学研究院院长俞孔坚教授第一个站出来说明事实,他通过媒体公开发表言论,澄清所谓的“顾问”或“咨询委员”头衔,明确了自己的立场.

“国学”以北大为中心,在当今社会炒的轰轰烈烈,但是复兴国学的方向到底在哪里?显然不仅是北大人,也是全体国人需要解答的一道艰巨课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