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龙江省的城镇化

更新时间:2024-02-21 作者:用户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点赞:2699 浏览:8042

[摘 要]本文通过对黑龙江省城镇化发展历史和现状特点的研究,分析了近年来黑龙江省城镇化发展速度较慢的原因,针对黑龙江省城镇化的发展目标提出了今后发展的对策与建议.

[关 键 词]黑龙江省,城镇化,对策与措施

黑龙江省位于我国的东北北部,以寒地、资源和边境的省情特色在国内独树一帜,是国家重要的石油工业、煤炭工业、森林工业、重型机械工业基地和商品粮基地.当前黑龙江省正面临着既有对资源进入开发后期的产业结构调整的困难,也有东北老工业基地改造、边境开放、寒地开发良好前景的发展机遇,与其发展同步的城市化进程也面临着机制转型和优化的调整.

一、黑龙江省城镇化进程的历史与现状特点

(一)城镇发展历史

黑龙江省城镇化进程经历了百余年的发展历程,其地处边境寒冷地带、基于资源开发的城镇化进程与我国大部分地区相比有较大的差异,已经形成了自身的特点,即近代城市化的突发性和现代城市化的快速发展.

解放初期至上世纪80年代中期,因为特殊的地缘政治关系,在中苏友好、抗美援朝战争和区域内已具有一定的重工业基础等多种因素影响下,黑龙江省成为当时国家工业的重点建设地区.全省城市化水平由解放初期1952年的28.8%,迅速增长至1985年的42.9%,年均增长0.43个百分点.

自1980年中期开始,国家经济增长逐渐向沿海开放地区劳动密集型产业拉动为主的方式转变,减少了对资金密集型产业,尤其是重工业、采掘业的依赖和投入,与此同时,黑龙江省老工业基地和资源型城市的主导产业步入衰退期,加之长期缺乏必要的积累,这些地区的经济和城市化发展呈现停滞甚至衰退的态势.

(二)城镇化发育特点

1.人口城市化水平是衡量城市化发展的最重要指标,目前得到学术界普通认同的第五次人口普查结果显示,黑龙江省第五次人口普查(2000年)城镇化的水平为51.53%,全国城市化的水平为36.22%.目前,全国城市化水平已经进入了加速期,全国城市化水平近年来保持年均1个多百分点的速度增长,而黑龙江省城镇化水平虽然很高,但发展速度近年来却很慢.而且人口城镇化的高水平与基础设施城市化的低水平共存.

2.全省城市化进程面临着城市产业结构偏重、综合效益较差、城市功能和空间布局需进一步优化等问题.目前,全省城市发展仍高度依赖资源产出.受到自然资源的地域分布、开发时序、宏观产业布局等因素的影响,全省城市化发展地域分异与城镇分布密度反相关.

二、近年来黑龙江省城镇化发展速度较慢的原因分析

1.长期以来黑龙江省城镇化发展主要是依靠外来资本对当地资源的开发而直接推动的,属于典型的“外生型”城镇化过程.特殊的开发历史使黑龙江省城镇化进程较快、人口城市化水平较高.目前,黑龙江省的城镇化水平已超过了50%,本身已处于较高水平,从惯性的角度来看,其发展速度自然要低于刚刚突破30%的其他省份.

2.目前,我国城镇化发展速度较快的省份大多以农村城镇化和小城镇发展为增长点,但黑龙江省在这方面差距较大,小城镇发展与建设的滞后是影响黑龙江省城市化速度和质量的重要制约因素.黑龙江省农村劳动力的技术素质较低,农村城市化是全省城市化进程面临的大问题,这也是未来全省城市化健康发展的关键.

3.资源型和重型的工业结构是黑龙江省产业结构中最重要的特点.资源型城市的产业单一,严重依赖自然资源,缺乏后续产业和替代产业,致使黑龙江省城镇的经济发展活力不足,而且劳动密集型产业不够发达,城镇就业容量较低,直接影响城市人口的吸纳.

4.黑龙江省城市结构中以采掘业等资源型产业占较大比重的资源型城市众多,由于外来资本介入的直接动因是获取自然资源的收益,没有对资源产出给予适当的补偿,影响区域和城镇发展的资金积累,使人口城市化水平与城市质量存在强烈反差,同时也造成了发展的后劲不足.同时,全省农村耕地资源丰富,农民生活较为殷实,所以,黑龙江省城镇化的推动力相对较弱.


另外,黑龙江省的地理位置和严寒的气候条件等也影响了城市基础设施建设的发展,直接影响着城镇化的质量.

三、黑龙江省城镇化发展的目标与对策

1.黑龙江省城市化进程应从目前单纯依靠资源开发的重数量的外延型发展模式逐步向重质量的内涵式发展模式转变.应立足寒地特色和良好的生态条件,加快老工业基地改造步伐,突出科技创新和体制创新,逐步优化省域内城市之间的功能分工,强化省域资源的保护和生态环境的建设,建立城乡协调的开放型区域和城镇绿色经济结构,逐步实现资源、边境、寒地型城市化发展空间的现代化和国际化.加快大城市中高层次第三产业的发展,使第三产业以高就业容量和较强的发展潜力成为推动黑龙江城镇化发展的新动力.

2.逐步调整黑龙江省人口城市化内部结构,以高质量的农村城市化和第三产业的发展取代原有资源开发型的城市人口增长.逐步加强城镇化“内生”要素的成长,即增强区域内部的自主发展能力.

3.区域基础设施的建设是改善黑龙江省的投资环境、发展城乡社会经济的重要任务.今后应注重城市发展的质量,重点加大对区域和城市基础设施、生态设施的政策性投入,提高城市建设档次,建设方便、舒适、安全、优美的可持续的城市人居环境,逐步实现黑龙江省城市发展的现代化.

4.资源型城市的发展应立足于资源优势,加快综合经济的发展,由单纯资源产出的垦区、林区、矿区型经济结构向具有良好发展弹性的多元经济结构的转化,形成良性循环的产业结构,其中第三产业、资源加工型产业是近期资源型城市产业发展的主要方向.

5.促进资源型城市过于分散的城市空间结构的聚集.顺应资源型城市经济结构由粗放式向集约式转化的趋势,强化资源型城市中心区的发展,逐步实现城市空间的优化聚集.

6.实施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协调发展的策略,实现老工业基地和资源型城市的恢复振兴与农村城镇化的双层推进.要以农业产业化、区域工业化带动小城镇的发展,继续按照“五依三沿”(依托大中城市、油林矿区、边境口岸、大农林牧场、风景旅游区优势,沿铁路、公路、大河)的发展思路,以农业产业化和乡镇企业集团化等为主导,多方筹集资金,加快小城镇调整产业结构,实施小城镇经济振兴计划,推进其城市化的发展.

总而言之,我们要在市场经济的条件下分析黑龙江省城镇化过程中的机遇与挑战,发挥优势,提高各级各类城镇的综合竞争力,努力实现老工业基地振兴、资源型城市转型与农村城镇化的双重推进,使黑龙江省的城镇化持续、稳定、健康有序地发展.□

(编辑/永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