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朝经济的穿越剧

更新时间:2024-01-30 作者:用户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点赞:32483 浏览:154471

从《激荡三十年》到《跌荡一百年》,从《浩荡两千年》再到《历代经济变革得失》,吴晓波从历史跨度中找到了他自己特别的视角,如果用当下电视剧的时髦词汇描述这种写作方式,可谓之“穿越”.

这种穿越感到底有多么强烈,试举一例:在文中谈论商鞅变法的一个章节里,吴晓波写道:“在两千多年的国史上,商鞅是命令型计划经济的鼻祖,其后,王安石和陈云则分别是农耕时代和工业化时代的典范型执行者.”

如果不是曾经读过吴晓波前面一些著作,乍一看《历代经济变革得失》,可能会对这种“穿越”感到不适应,因为很少有人会把八杆子打不着的人物,这么串联在一起.也许秦皇汉武、唐宗宋祖之类的放在一起说,还较能接受.但一下子跳跃到解放后的某位国家领导人,吴晓波算是第一个如此写作的.


但正如开始列举吴的几部著作一样,作者显然是刻意用这样一种方式去思考,他的思绪完全脱离了时间的束缚,在历史的轴线上跳跃、往复.这种将历史“玩转于股掌间”的感觉,极大的拓展了读书人的视野,我们好像乘坐一列由吴晓波驾驶的高速过山车,短时间内经历了中国历史上事关经济改革的沟沟坎坎、起起落落.

非常可贵的是,这些历史大场景的迅速跳转、切换并非没有章法,作者在一开始就交给读者一套分析框架,即历代经济改革无非在处理两组关系:与地方的关系,无产阶级与有产阶级的关系.绵延2000多年的各次改革,就是集中多一点,还是地方自主多一点;利益分配给无产者多一点,还是少一点(主要指税赋与土地).

除了这两组关系,吴晓波还引入了四条主线来贯穿历次的经济改革:郡县制度、尊儒制度、科举制度、国有专营制度.这四个制度中,最晚建立的是科举制度,在唐朝才完成.其余三者在战国时期就全部完成.因此,利用这几种制度,实际在各个时期的经济改革中找到了四根红线.

两组关系是坐标系,四种制度是脉络,这让读者可以轻松地把握2000多年的历史,随着吴来回穿越而不觉得费解.从这一点来看,不得不佩服吴晓波“畅销书”作家的能耐.能够把这么复杂、冗长的话题,提纲挈领说出来,再糅杂这各种历史故事、案例,“阅读界面”甚为亲和.

较之另一位喜欢用大历史视角来解读中国历史、政治、经济话题,同样喜好用红线来贯穿的黄仁宇来看,吴晓波的《历代经济变革得失》和黄的《中国大历史》相比,分析条理更加明晰.从结构的角度来看,更呈现出首尾的一致性.

然而,黄仁宇显然在历史的厚重感上要超越吴晓波,他更想通过更多史实的呈现,给读者一个多维度的视角,即文化、经济、政治、地缘等共同作用下的宏大图景.不过,除了“不能用数目字管理”和“文官集团的利益”等显而易见的线索,黄仁宇并没有给大家找到中国历史一以贯之的脉络,更没有在当下的中国社会中找到古度的映射.

另一本与《历代经济变革得失》相类似的书为钱穆的《中国历代政治得失》.作为治史的大家,钱穆显然给了吴晓波极大的影响.钱穆从政府、赋税、考试、兵制去解读每一个政府,如同吴采用上述四项制度来解读中国经济变革一样.只不过,钱的小书篇幅仅为吴氏一半,更加言简意赅;同时,严谨程度也远超吴.

吴晓波在他的书中置入了很多概念,比如前文提及的“命令型计划经济”、“尊儒制度”等等,这些新鲜的或者并未界定清的概念,让整本书显得很“洋气”,但严谨的治学者也许会觉得失之偏颇.

相关论文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