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高考经济”把脉

更新时间:2024-01-21 作者:用户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点赞:32683 浏览:154941

摘 要:高考经济产生的原因主要有:媒体的大肆宣传;商家利用家长和学生的心理;我国的人才选拔机制单一.应该健全相关法律制度;规范舆论,倡导理性消费;改革人才选拔机制等来为高考经济把脉.

关 键 词 :高考;高考经济;把脉

一、前言

众所周知,一年一度的高考是举国大考.“高考经济”亦随之而诞生.有学者以高考时间为界,把高考经济分为“高考前经济”和“高考后经济”.考前经济主要包括:营养保健品、高考房、高考保姆等.[1]高考后经济主要包括:考后咨询、谢师宴、考后旅游等.[2]许多家长总是在考前承诺学生考后给予各种奖励,商家也看准时机,针对考生进行促销.

二、关于高考经济的论争

对于高考经济,社会各界有褒有贬.支持者认为,高考经济是一种很正常的现象,大家毋须过于较真.所谓有供需才有市场,在高考这个特殊时期,为孩子提供各种专门怎么写作是很有必要的,毕竟十年寒窗就为了这几天.那些对“高考经济”指指点点的专家学者只不过是制造一些舆论罢了,“高考经济”依旧火爆.“我们老百姓就是盼着孩子参加高考来改变命运,我们重视高考有什么不对?”一位家长的话道出了大多数父母的心声.[3]

反对者将“高考经济”称之为寄生于高考的“寄生经济”和“畸生经济”[4].无论是高考前还是高考后,商家利用高考推出高考钟点房、咨询怎么写作、考生吸氧业务、高考保姆、高考文具、高考促销、谢师宴等等五花八门,让人应接不暇,借高考发财.一些专家认为家长对高考过于关注,一方面造成了“高考经济”的火爆,另一方面在无形中增加了孩子的压力,这反而不利于考生的发挥.而且“高考经济”会使学生过于骄贵,对环境变化的适应能力下降,有些孩子无法以平常心去考试.从各大网站和杂志上的文章来看,反对“高考经济”的占多数,但是这并不妨碍“高考经济”的火爆,反而是骂得越凶,“高考经济”越火.其中原由当然要先了解“高考经济”是怎样产生的.


三、高考经济产生的原因

1.媒体对高考的大肆宣传

可以说,每年的高考总是各大媒体最关注的话题.无论是电视、网络还是报纸,总是大版面地介绍高考.节目五花八门,有介绍高考考题的,有关于高考技巧的,有关注高考营养搭配的,等等,让所有人都被高考环绕.而此时最火的莫过于商家借各大媒体所作的广告.什么高考房、钟点房、高考兴奋剂等映入考生和家长的眼睛.而这时商家比的是各自吹牛的本事,吹得越好,生意越火.大量的广告宣传和各种各样的商业炒作,把原本气氛紧张的高考搞得如临大敌,更是把“黑色六月”搅得更黑.

2.商家准确地抓住了家长和学生的心理

有些人认为“高考经济”就是由家长和商家共同催生出来的一个市场.这样说也不是没有道理的.我国是“高考”大国,“高考经济”的市场潜力巨大.从高考前的辅导到考试期间的各种高考怎么写作,再到高考后的旅游、谢师宴等,为各大商家带来了巨大的利润.“2007年,我国有超过1000万考生参加高考,即使按照每位考生支出100元的平均水平计算,直接产生的支出就超过10亿元.一些商家更是坦言:4月至8月,掌握高考经济规律和游戏规则的商家往往能够从中获得300%的高额利润”[4],如此巨大的利润,商家当然不能忘记向家长大肆宣传各种高考怎么写作,而这也正合了父母希望子女成材的期望.

3.我国的人才选拔机制单一

现阶段我国主要还是以高考这一人才选拔方式.高考具有极高的淘汰性,这也意味着并不是所有的学生都能进入大学,所以学生和家长拼尽全力,不要被淘汰.高考关系着学生能否进入大学,能否进入好的大学,能否找到好的工作.可以说高考是学生们人生中最重要的转折点.这也就造成了“千军万马过独木桥”的尴尬局面.从家长、学生到学校、教师,对高考不敢有丝毫马虎.为了能在高考中取得好的成绩,大家用尽一切办法.如报辅导班,请家教等.“人才选拔制度的单一化是高考经济存在的必要沃土”[5].

四、谁来为高考经济把脉

我国的高考经济可以用“热”、“乱”、“杂”这三个字来形容.每年的高考总是最热门、最受关注的话题.举国上下,无不关注高考,无人不谈论高考.但是所谓林子大了,什么鸟都有.目前我国法律还不健全,在高考经济这一块更是一个空白.对高考经济中出现各种违法违纪现象还没有出现严格的监管.而不法商家也就抓住这个法律空子,从事各类不法事情.

首先,打虚检测广告.经常可以在网上看到各类关于高考产品的广告,商家大肆吹嘘,将其功能神化.如在某高考论坛上有人叫卖“高考兴奋剂”,广告商声称该药可以使考生在考试期间精神高度集中,保持兴奋状态,只要吃了它,高考一定金榜题名.而此产品的亦是不菲,每粒竟达50元.

其次,销售检测冒伪劣产品与违法产品.有些商家为了获得高利,不惜向考生兜售各类检测冒伪劣产品.如检测2b铅笔,现在高考的所有科目都是采用涂机读卡答题形式,而考生必须用2b铅笔答题.而一旦写到检测的2b铅笔,对考生而言是致命的打击.而每年涌现市场上都会涌现检测的2b铅笔.高考期间出现的不仅是检测冒伪劣产品,还有一些违法产品,如机、防屏蔽手机等等.各种工具亦充斥着高考经济的市场.一些考生抱着侥幸心理,铤而走险地去写工具.

最后,随意抬高.只要和高考挂上钩的产品似乎与众不同,其总要比类似的产品贵.“高考房”的是平时房价的几倍,“状元餐”是其他套餐的几倍或者十几倍,“高考保姆”也比别的保姆的高出一大截.每年的5、6月是“高考经济”的第一个.

高考经济如我国高考一样,极具中国特色.针对高考经济的乱、杂,目前还没有可供借鉴的其他国家的经验.但是我们该如何来为高考经济把脉?

1.健全相关法律制度,加大打击违法的力度

“高考经济”是新兴的一个市场,由于我国法律制度改革滞后,对高考经济这一块的管制还属于真空.国家只能用一般的民事法、经济法来处理,而打击和处罚的力度远远不够.在高考经济的暴利面前,商家常常肆无忌惮.每年报道的对违法商的处罚只是冰山一角.高考关系着考生的一生,所以对高考不能有丝毫的马虎.高考经济火爆是无法阻挡的,关键是如何去管制和规范,维护考生和家长的权益.国家应该出台一些关于高考经济的法律法规,预防商家利用高考谋取暴利,做侵犯考生及家长的权益的事情.而对于高考经济的违法行为和现象要严加管制,加大打击和处罚力度,规范高考经济市场,使高考经济能健康发展.千万不要让杂乱的高考经济玷污了高考.[6] 2.规范舆论,倡导理性消费

舆论是把双刃剑,一方面它使人们更加关注高考,为考生和家长提供各种高考的帮助,另一方面它为高考营造了更为紧张的气氛,助长了高考热,使得各商家利用高考来大做文章.国家应对电视、网络、报纸等大众媒体加强管理,不能让其以高考为嚼头,大肆对高考进行商业炒作.家长首先应该对高考有理性认识,才能理性消费.高考的成功与否,与营养保健品、高考房、高考保姆等没有太大关系,并且功夫不在这几天,最关键的还是取决于考生平时的努力.其次坚决杜绝攀比现象.家长之间的互相攀比也推动了“高考经济”的火热.辅导班跟着报,营养品跟着写,寺庙跟着去,生怕一不小心就被落下了.[7]最后,家长应该学会让孩子独立.高中到大学是孩子人生重要的转折阶段,此时他们应该有自己的打算和安排,家长不应过度干涉.

3.改革人才选拔机制

高考作为举国大考,对人才选拔显得过于单一,每年的高考依旧是“一考定终身”“千军万马过独木桥”的局面.只有建全现有的考试制度,才能从根本上遏制“高考经济”的非理性消费.首先,招考形式多样化.国外招考有多种招考方式,如定时招生制、随时招生制、推荐入学制及特别考核选拔制等,我们可以适当地借鉴.[8]其次,重视学生素质能力.对考生进行综合评价,不仅以高考成绩为依据.如可对考生平时的综合生活记录簿、高中的平时成绩、面试等进行自由选择和组合来选拔学生.最后要转变教育观念.积极贯彻终身教育的理念,重视职业教育和成人教育的发展,使学生能“条条道路都能通罗马”.这不仅可以为国家选拔不同类型与层次的人才,也可使家长和考生能理性消费.

高考经济的出现并非偶然,它的存在有其合理性.但是面对目前高考经济的混杂局面,我们有必要让其回归理性,而不要把它的泡沫吹大,成为一种畸形经济.政府、家长和考生、媒体要做好高考经济的把脉人,使高考经济能健康发展.家长和学生,要学会都理性的消费观,千万不要相互攀比;作为政府,要担负起应有的责任,规范高考经济市场;各媒体发挥自己的应有功能,正确引导舆论,而非刻意炒作.

相关论文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