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公有制经济方式转变探析

更新时间:2023-12-25 作者:用户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点赞:4118 浏览:13012

摘 要:从非公有制经济在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中的地位、作用及贡献率看,促进非公有制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分析非公有制经济发展方式转变面临的基本问题、探讨非公有制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具体对策,已成为加快我国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经济结构调整以及促进地方经济社会快速发展的客观需要.

关 键 词 :非公有制,发展方式转变,问题探析,对策思考

中图分类号:F121.2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3-949X(2010)-07-0056-03

今年“”期间,总书记在全国政协民建、工商联界委员联组会上发表重要讲话,充分肯定了非公有制经济在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中的重要作用,并从全局和战略的高度要求非公有制企业在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保障和改善民生、提升自身素质上有更大作为.这一重要讲话必将对促进非公有制持续健康发展和发展方式转变产生重大影响和指导意义.

一、促进非公有制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重要性

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是作出的重大决策部署,是一个带有全局性、战略性、根本性的重大问题.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主体是企业,而非公有制企业已经成为我国最大的企业群体.据全国第二次经济普查主要数据公报显示:我国私营企业和个体经济的总量、比重在不断上升,截至2008年底全国有证照个体经营户达2873.7万户,比2004年增长31.4%,全国私营企业359.6万个,比2004年增长81.4%,私营企业占全国企业法人单位总数的比重已达72.5%.[1]从贡献率看,目前我国非公经济创造的生产总值已占全国GDP的60%左右, 吸纳的就业人数占全国城镇就业的70%以上[2].显然,促进非公有制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不仅是我国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重要内容,也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战略举措,必需从战略高度认识非公有制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重要性.

相对于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而言,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不仅强调以经济效率为中心的低投入、高产出,也强调以生态效益为中心的低消耗、少排放、可循环,既强调经济与人口、资源、环境的协调可持续发展,又强调“增长与发展”所依赖的技术创新、发展理念的科学、发展实践的全面兼顾.从目前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现状看,总体上仍然以粗放型为特征,高耗能、高污染、低技术、低产能比较集中,加工贸易型、资源依赖型、能源消耗型企业所占比例明显偏大,处于产业链低端的数量明显偏多.[3]这种发展状态在我国已经面临较大的资源环境压力的情况下,追求可持续发展的空间受限.因此,促进非公有制经济发展方式的调整刻不容缓,这既是加快非公经济自身结构调整的需要,也是促进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努力实现速度、质量、效益相统一,消费、投资、出口相协调,人口、资源、环境相和谐的基本要求.

新世纪新阶段,无论是东部、中部还是西部,非公有制经济在推动地方经济社会发展中日益显示出重要地位和作用.据报道浙江省非公有制经济创造了70%的生产总值、60%的国家税收和76%的出口创汇、90%以上新增就业的工作岗位,江苏省非公有制经济占全省GDP的50.5%,成为“半壁江山”[4],近年来,中西部地区非公有制经济也快速发展,如湖南省非公有制经济对GDP贡献率已达60.4%、四川省非公有制经济对国民生产总值贡献率已达68.2%、重庆市非公有制经济已占GDP比重53.1%[5].显然,促进非公有制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已经不单纯是非公有制经济自身发展的问题,不能就非公有制经济谈非公有制经济,而应当与各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紧密联系起来,从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角度进行统筹考虑,推动经济发展方式的整体转变.

二、非公有制经济发展方式转变面临的基本问题

改革开放以来,非公有制经济在快速发展中已经涌现出一批竞争力强、带动性强、影响力大的龙头企业.但从整体而言,大多数私营企业、个体经营户生产经营粗放、平均规模偏小、传统产业聚集度高、可持续能力较弱,而且一些地方政府在“观念、怎么写作、管理”方面创新不足等等.因此推进非公有制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还面临着许多亟待解决的问题.

1. 生产经营“粗放型、资源型”对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约束

我国现阶段非公有制企业除少数影响力、竞争力较强的大型民营企业外,绝大多数中小企业的资本有机构成低,平均规模小、竞争实力偏弱,传统产业聚积度偏高.比如截至2007年底,全国私营企业平均每户注册资本金额为170.3万元,注册资本金额100万元以下的占总户数的75.8%,平均每户的从业人员仅有13.2人,创办时间不足十年占80%.[6]从私营企业的产业分布看,2008年未在批发和零售业的企业法人单位中私营企业占75.1%,住宿和餐饮业企业法人单位中私营企业占69.0%,工业企业法人单位中私营企业占76.6%、建筑业企业法人单位中私营企业占67.6%,有证照的个体经营户较为集中的行业是:批发和零售业占53.9%、交通运输业占16.0%.[7]从私营企业出口产品的类型看,劳动密集型商品比重偏大,如纺织服装、鞋类、玩具类等.据初步统计,近些年纺织行业的利润率一般在3%-5%,2008年1-4月,纺织品出口利润率仅为0.04%,已处于微利经营和临界状态[8].可见,大多数非公有制中小企业生产经营属于粗放型、资源型、低技能型,抵御风险能力较弱、企业生命周期短,与经济发展方式转变所追求的效益型、技能型、低消耗、少排放、可持续、可循环等的内在要求不相适应.

2.“管理素质低、技术素质弱、人才缺乏”对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约束

一般而言,非公有制企业的各类规章制度基本是健全的,但存在的问题是缺乏科学的管理机制,尤其是大量非公中小企业,决策层“老板”意识较强,管理随意性和盲目性较大,“凭经验型管理”是其显著特征,二是大部分非公中小企业技术投入不足、技术素质不高,尤其人才短缺、“人本”意识不强,缺乏“唯才是用”的人力资本理念等,加上技术人才在职称评定、医疗保险、养老保险、失业保险金等方面存在的问题,也难留住人才.据有关调查(见表1),私企员工在解释打算离开现企业的原因时,为了“学习新技术”而打算离开企业的员工数居第二位.这表明员工对提高自身素质存在着基本追求而原企业又不能满足这种需求的问题. 但从促进非公有制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角度,如何破除技术素质、管理素质、人才素质的约束,已不单纯是一个“素质提升”的问题,还应包涵着一个树立“生态型、循环型、清洁型”的生产经营新理念、构建科学管理新机制的问题.

3. “资颈、融资成本”对非公有制企业发展方式转变的制约

据统计,占企业数量0.5%的大企业占有50%的贷款余额,占企业数量90%以上的中小企业,其贷款余额不足20%[9].从目前看,我国各地对解决中小企业融资难的问题陆续出台了一些具体政策、措施,但问题的解决是一个过程,且不可能解决所有的“资颈”.相对众多非公中小企业、个体经营者而言,贷款困难、融资渠道窄仍然是一个制约发展的难题,而通过民间融资,成本极高,有的月息达到20%-30%.即使通过担保公司担保贷款,担保费率也等同于银行同期利率,整个融资成本一般超过贷款总额的10%[10] “融资难”不仅会直接影响中小企业的规模、技术、竞争能力的提高,还会直接影响企业的中长期发展规划,带来经济行为短期化、造成对资源配置和利用效率影响,“融资难”还会对以粗放型为特征的企业追求“减量、减排”造成约束、对结构调整造成制约,也难促进产业相关联企业发展循环经济.

4.“观念创新不足、怎么写作质量不高”对非公有制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约束

目前,仍有一些地方政府和干部在思想观念上存在“歧私、避私、忽私”现象,有的地方干部在发展非公有制经济中有意识或无意识的存在着“重大轻小,重外轻内”的观念,认为“抓大”才出效率、“引外”才出政绩,对非公经济尤其对中小企业的怎么写作意识不强、重视不够等.这些认识的偏差会在具体实践中造成贯彻措施不具体、企业间待遇不公平、政策执行不到位等,比如国家政策规定私营企业可以进入垄断行业和公用事业,但际操作过程中时常出现“玻璃门”问题,如天然气开采,规定企业注册资本要有40亿元[11],再如政府怎么写作质量不高,一些地方税收优惠、创业优惠、资金借贷的优惠政策落实不到位,一些地方在招投标、资质审定、土地批租等方面仍存在一定程度歧私现象,一些地方对非公有制经济用地缺乏规划,不利于形成创业园区、不利于降低节能减排和污染治理成本,一些地方各种检查、摊派、罚款的收费标准弹性大等等.显然,如果政府相关部门和管理者的思想观念跟不上发展的需要,认识到不到位、观念创新不足、怎么写作意识不足,都会对促进非公有制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产生影响和制约.

三、促进非公有制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对策思考

非公有制经济发展方式转变既是攻坚战又是持久战,广大非公经济人士需要勇于面对,自觉把促进发展方式转变与履行社会责任结合起来、把追求企业可持续发展与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结合起来,通过调整结构、转变发展方式,不断提升抵御风险能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

1. 创新观念、政策与怎么写作并举,促发展方式转变

促进非公有制经济发展方式转变,首先要不断创新观念、求真务实.创新观念的“新”,不仅是某些地方政府和干部需要进一步转变观念,对非公有制经济“不歧视、不忽视、不惧多”,更重要的还在于用新的科学理念、新办法、新举措,促进非公经济更好更快的发展,不论其“大小、内外”,不论其“规模、模式”,都要自觉履行怎么写作职能、提高怎么写作质量、强化怎么写作职责,观念转变和创新才能执行政策到位、贯彻措施具体,包括优惠政策运用和用足,依法保障非公经济合法权益,大力支持各类社会怎么写作机构和相似度检测组织发展,提高政策咨询、创业辅导、人才培训、法律咨询、融资咨询等怎么写作质量和水平, 进一步完善非公有制经济的统计监测体系,建立政府统计与行业统计互为补充的统计调查体系,全面、有效地反映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状况,更好的为促进非公有制经济发展方式转变怎么写作.

2. 加快技术创新、结构优化,推动发展方式转变

从根本上说,企业技术创新的动力来自于市场竞争的压力和对自身利益最大化的追求.随着产业结构、消费结构的调整和社会节能意识、环保意识的普遍增强,倡导环保消费、节能消费、绿色消费将逐渐成为一种时尚潮流,必然会使投资与消费品市场竞争出现新特点和新变化.非公有制经济必须自觉的适应这种新特点新变化,强化“生态型、循环型、清洁型”的生产经营目标,推动发展方式向新兴节能产业、绿色产业、现代农业、现代怎么写作业转变,依靠技术创新,促进减排降耗、资源节约,为可持续发展提供技术支撑,依靠管理创新,形成科学规范的经营管理模式,积极吸纳人才、尊重人才、尊重劳动、促进上下和谐,才能调动一切积极因素、形成凝聚力,以加快推动产品结构、投资结构、员工素质结构的优化和升级,对各级地方政府而言,促进非公有制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不仅要为非公企业的技术创新、结构调整、节能减排提供实实在在的政策支撑、融资支持,进一步打破一些行业和领域存在的“名义开放、实际受限”的“玻璃门”,还应当把非公有制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与本地经济社会发展的总体目标结合起来,在发展中促转变、在转变中促发展.

3. 拓展融资渠道,为非公有制经济可持续发展提供资金支撑

从目前看,优化融资环境、拓展融资渠道,仍然是非公有制经济实现数量扩张、质量提升、进而促进发展方式转变的重要手段之一.融资“瓶颈”, 首先需要政府抓好融资怎么写作,构建起省、地、市(县)级政府的融资担保体系,扩大小额贷款总量和覆盖面,构建中小企业贷款风险的补偿机制,形成银行与非公有制中小企业间稳定的融资平台, 二是国有商业银行要逐步纠正不利于非公有制企业的贷款偏向,进一步简化贷款审批环节、缩短审批时限、新创信贷品种,充分体现各种所有制企业市场平等、政策平等的原则, 三是各地方政府要积极探索和发展金融相似度检测怎么写作组织,支持非公有制经济设立商业性或互助性信用担保机构,城市商业银行和城市信用社要积极吸引非公有资本入股,以增强资本借贷能力, 四是充分发挥中小企业发展专项资金、科技型中小企业创新基金、科技风险投资基金在促进非公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中的作用.经济欠发达地区还应采取更加灵活的融资方式,引导和支持有条件的中小企业通过股权融资、债券融资、租赁融资等途径拓展融资渠道,为非公有制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和可持续发展提供资金支撑.


4. 加强经济行为约束,承担应尽的环保责任和义务

促进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一是需要非公有制企业承担应有的社会责任,将生产经营管理目标从单纯的“经济目标”转向“综合目标”管理,高度的重视生态价值、诚信价值、人文价值给企业带来的持续经济效应和良好的社会形象, 二是加强自身经济行为的约束,自觉把环境、资源、生态问题与企业长远利益结合起来,自觉遵守资源、环境有偿利用和开发的相关法规政策,自觉落实“谁污染谁治理”“谁开发谁保护”的责任原则,承担起优化生态环境的责任和义务, 三是非公有制经济发展方式转变要抓住结构调整带来的机遇,大力发展生态产业,包括乡村旅游业、园林建设、特色农产品、药用植物、生物医药、特色食品、生态小区建设、城市拉圾处理、工业园区排污治理等等,大力发展物流、信息、咨询、法律、金融、保险等现代怎么写作业.在非公有制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的关系上,坚持环境优先、市场淘汰、政府引导的原则,加速推进非公有制经济发展方式转变.